倾情倾力 用科技助推精准脱贫

来源 :四川党的建设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nanj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打赢脱贫攻坚战,核心是产业,关键靠科技。深度贫困县科技扶贫万里行活动中各服务团队倾情倾力,围绕省人才办等部门经过“四上四下”反复摸查核实筛选出的家畜、家禽、蔬菜、水果等20余个产业积极开展帮扶。帮扶过程中,各服务团队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制定科学产业规划、改进提升生产技术、培育一批实用人才、发展壮大优势产业,变“授人以鱼”为“授人以渔”,增强了当地产业造血功能,达到了“专家乐意、基层欢迎、群众受益”的良好效果。本刊从今年各服务团队开展帮扶的20余个产业中选取部分典型,来报道他们深入剖析问题、研究改进措施,摸实情找对策的具体思路。
  花椒产业技术服务团
  开展情况:以四川农业大学教授龚伟为首的花椒产业技术服务团主要负责甘孜州泸定、康定、九龙和德格4个高原县的花椒产业技术服务。在省人才办的协调指导下,服务团成员团结协作、密切配合,针对高原花椒产业发展技术需求,制作了每月花椒栽培管理需做的工作及方法,并实地讲解了花椒种植、水肥管理、修枝整形、病虫防治、林下种养殖等技术,深受服务区群众欢迎。
  剖析问题:花椒种植区多为偏远落后的民族地区,管理水平低,销售信息缺乏。多数椒农对种植管理技术较渴望,但从业人员以中老年为主,部分人员不懂汉语,交流存在一定障碍。服务点位较多且较分散,专家资源浪费和服务效率总体较低,增加了扶贫成本。
  下一步思路:加强对扶贫区花椒丰产栽培管理技术培训,在民族地区采用双语培训,重点针对花椒主产乡镇村培养一批看得见、留得住、问得着、带不走的鄉土种植能手。加大花椒栽培管理技术手册和管理历表的编印和发放,加强花椒栽培管理网络技术服务平台建设,及时解决椒农在生产管理中遇到的各类技术问题。
  羊产业技术服务团
  开展情况:以四川省畜牧总站推广研究员李强为首的羊产业技术服务团帮扶的马边县、美姑县和喜德县均是四川省深度贫困县。为改善当地的羊产业发展,技术服务团通过走访调查、座谈交流、集中培训和现场指导等方式,为当地培养科技骨干和土专家,帮助示范户和贫困养殖户解决技术瓶颈。
  剖析问题:马边县、美姑县和喜德县均是彝族自治县,多数养殖户听不懂汉语,与服务团交流存在一定的障碍。羊养殖以散养、放牧为主,规模养殖场(户)较少,缺乏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的新型职业人,且不少散养户对科学饲养管理兴趣不大。基层技术推广部门多数人员技术杂而不精,对肉羊行业发展缺乏了解,没有时间和精力引进和推广好的肉羊品种和先进技术。
  下一步思路:积极与当地农业局沟通,选择既懂彝语又懂汉语的科技人员共同参与,使专家服务团与贫困养殖户能准确交流,同时编印图文并茂的技术宣传画,让彝族养殖户更易理解和操作。组织帮扶一批当地的行业致富能手和技术骨干到四川省肉羊产业发展好的市县参观考察学习,拓展其视野,开阔其渠道,改变其理念培养,增强示范效应。在保证地方山(绵)羊品种资源安全的基础上,引导养殖场和大户引进优良肉羊品种与当地肉羊进行杂交改良,提高生产效率。
  牦牛产业技术服务团
  开展情况:以四川省草原科学研究院官久强为代表的牦牛产业技术服务团对小金县、阿坝县和若尔盖县开展技术服务指导帮扶,并针对不同县的基本情况进行了具体的帮扶安排。若尔盖县和阿坝县以牦牛繁育为主,技术服务团主要通过技术培训进行牦牛集中育肥模式的探索,提高优质犏牛生产。对以牦牛育肥、屠宰加工、销售为主的小金县,技术服务团则从饲料资源的供给和市场销售等方面着手进行帮扶。
  剖析问题:在科研一线工作的专家团对产业上游的技术问题能够比较准确全面的解决,但下游产业问题则需要更多的部门、企业支撑。扶贫过程中,有的县虽然提出了产业需求,但未开展相关产业的布局,或者说相关产业对当地产业脱贫影响不显著。牦牛作为牧区的主要畜种,是牧民的主要收入来源,但其作为大家畜,要进行牦牛新品种的引进,优质西黄公牛的杂交改良等技术示范难度较大。
  下一步思路:加强与贫困县对接,明确产业定位和方向,指导产业发展、解决具体技术需求。引入牦牛疾病相关专家,进一步加强技术培训,加强区域联合,开展牦牛、犏牛异地育肥工作,降低存栏量。加强贫困县之间的合作,指导开展牦牛、犏牛异地育肥、错峰出栏工作,提升农牧民收益。加强贫困县主导产业的发展定位论证,找准限制发展的瓶颈问题,提升扶贫产出,让产业可持续发展。
  马铃薯产业技术服务团
  开展情况:以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王西瑶教授为首席专家的马铃薯产业技术服务团主要研究、帮扶凉山州昭觉县、布拖县、喜德县和甘洛县的马铃薯产业发展需求及技术瓶颈问题。团队针对服务县马铃薯生产种薯活力差、栽培技术粗放、产量长期低而不稳、效益不高等问题,采取“专家团队+大学生志愿者+贫困县”模式深入受援县开展科技帮扶工作,受到村民赞扬与好评。
  剖析问题:贫困县缺乏种植大户、专业合作社、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新技术推广缓慢,生产力不能快速提升。贫困县农牧局等基层单位出现人才“断层”,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农技部门工作的较少,基层农业生产管理与技术推广力量不满足需求。彝族地区还有较多薯农不会汉语,导致目前用汉语进行技术推广、人才培养的效率不高。马铃薯品牌建设尚未展开、营销渠道狭窄、马铃薯价格低,导致“薯贱伤农”现象时有发生。
  下一步思路:加强对贫困县新生企业的技术支持,培养科技扶贫示范新生力量,建立特色品牌。在保护生态环境及生物多样性的同时,引进、利用先进的技术,支撑凉山州打造有机马铃薯品牌。加强对各县农牧局马铃薯生产技术管理与推广人才的培训,引导更多马铃薯大学生参与到深度贫困县精准扶贫工作中。针对尚不会汉语的彝族马铃薯农户,以减少文字资料,增加彩图、视频、仿真动画、田间现场指导等方式进行培训。
  食用菌产业技术服务团
  开展情况:以四川省农科院副研究员黄忠乾为首的食用菌产业技术服务团在康定市、丹巴县和道孚县组织部、农牧局等相关部门的支持下,开展了一系列帮扶工作并取得一定的成效,有力地推动了当地贫困户脱贫致富。
  剖析问题:由于甘孜州各县市幅员较广,服务团队帮扶区域跨度较大,精力有限,疲于完成规定动作和任务要求,造成服务质量下降。技术人才通过培训和技术指导后,干劲大、信心足,但甘孜州属于四川连片扶贫开发区域,地方财力本身困难、无专项发展资金用于支持示范基地的建设,使示范基地的标准化规范化程度不高,辐射带动能力不强。
  下一步思路:团队将继续示范羊肚菌与水果、羊肚菌与粮油、羊肚菌与中药材、羊肚菌与香菇等4种套种轮作生态循环高效栽培模式200余亩,完善示范基地,加大推广宣传,达到以点带面的示范带动效果。团队将继续深入康定、丹巴和道孚等地的重点生产区域,开展现场栽培和出菇管理技术指导。同时,继续培养农村实用技术骨干人才和主导产业村农村实用技术骨干人才,增强贫困地区的自我造血功能。(责编:陈贤凤)
其他文献
探讨了BD200SN转杯纺纱机纺14^s纱产生铝灰纱的,铝灰纱在布面上的特征,提出了在设备上和运转操作上采取 防治铝灰纱的措施,并说明了其效果。
近日从住房和城鄉建设部获悉,住建部、财政部根据地方自愿原则以及公租房发展情况,确定在浙江、安徽、山东、湖北、广西、四川、云南、陕西等8个省份开展政府购买公租房运营管理服务试点工作。  住建部近日公布的《推行政府购买公租房运营管理服务的试点方案》明确,试点地区要全面梳理现行属于政府职责范围、由财政支出安排的各类公租房运营管理内容,凡适合市场化方式提供的公租房运营管理服务事项,可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实
介绍了绢丝毛巾生产工艺流程,列举了绢丝上浆工艺和绢丝毛巾的脱胶、漂白、染色工艺,并推出了退浆、脱胶、漂白三道工序合并为一道的新工艺,大大缩短了绢丝毛巾染整工艺流程
本文简要介绍牵伸整经技术的组合形式,着重综述两种牵伸整经技术(干法和水浴法)的工艺流程及其优缺点,并分析了它们在技术经济上的可行性。
上海三毛纺织股份有限公司最近引进日本OKK前纺关键设备,对68型B字设备进行组合配套技术改造,试纺33.3,23.8,20.8,19.2,17.8,16.7,14.3tex纯毛纱和18.2,14tex毛涤纱等9个品种。本文对设备在调试和试生产中的工艺试验进行初步探讨。
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当前我国应对农业和农村发展中面临的一系列严峻挑战的重大战略举措。但我国地域辽阔,各地情况千差万别,决定了推进乡村振兴必须坚持因地制宜,突出特
为了解不同番茄品系在弱光下的反应特性,筛选耐弱光指标,对弱光处理下4个弱光耐受性不同的番茄品系苗期功能叶片的生长角度和形态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4个番茄品系的叶面
通过中华鳖全血、无细胞血浆(CFP)的凝固指标及水的稀释作用对这些指标的影响来阐述其凝血特性,指标包括全血复钙时间(CT)及血浆的复钙时间(RT)、活化凝血时间(ACT)、活化部分凝血活
利用山东省1951—2000年50年的高温气象资料,选取惠民站、济南站、潍坊站以及兖州站进行分析,发现山东省惠民、济南、潍坊3站1951—2000年平均最高气温年际变化趋势基本呈现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一步深刻回答了新时代培养什么样的下一代、怎样培养下一代等基本问题,其中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强调要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培养孩子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