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营销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法及途径的探讨

来源 :新课程·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cbcni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我国汽车技术服务和汽车营销岗位有很大的缺口,如何培养出合格的且市场需要的人才,值得每一个职业院校深思。分析岗位需求能力,调查企业需求可以正确地制定汽车营销类人才培养的方案。
  关键词:汽车营销 培养方法 教学模式
  
  目前我国的教学已经从精英教育走向了大众教育,高职类学生大学毕业后,95%以上要到企业基层工作,我们扪心自问在教学中能够给学生真正可以运用到实际工作中的知识和技能有多少。作为高职类学生三年在学校所学知识不能体现岗位需求,他们来学校干什么?这是非常值得我们思考的。
  一、汽车营销类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1.理论与实践课程安排不合理
  (1)实习时间过短。汽车营销类专业学生每次实习的时间最多一般安排4周时间,对于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这样实践性非常强的专业来说,这个时间显然偏低。
  (2)实习单位难落实。汽车销售服务企业不同于加工企业,在接受学生实习的时候一个企业最多不超过5个学生,另外考虑到接受成本、学生素质、实习时间等等因素,往往对实习生退避三舍,致使实习单位落实困难进一步加大。
  (3)学校经费投入不足。汽车营销实践的发展需要一定的资金支撑,而很多学校在这方面经费投入很低甚至有些学校没有经费,这些情况往往迫使教师在教学计划中途“流产”,不仅使实习管理工作无法正常进行,而且使学生无法得到及时的指导,从而严重影响了老师与学生实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习效果大打折扣。
  2.课程设置脱离岗位需求
  许多高职类院校该专业课程设置已经老化,授课内容与企业实际应用存在很大程度的脱节,课程偏重于强调理论深度,与生产实际联系较少,根本不注重实用性,不能满足对应岗位能力需求,毕业生参加工作后不能很快进入角色。
  3.教材内容偏离目标的定位
  (1)汽车营销类教材一般是本科教材的压缩版,偏离高职类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学生就业岗位知识需求,缺乏职业特性与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培养目标的定位不吻合。
  (2)汽车技术类课程的教材如:汽车发动机构造与原理、汽车底盘构造与原理、汽车电器等都是在汽车运用专业的教材基础上对内容进行压缩的,有的甚至课时量、教学内容一模一样。这种做法已经不适用,因为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的技术知识在着眼点上有其特定性,完全不同于汽车运用专业。
  4.汽车营销教师缺乏实战经验
  当前高职院特别是民办高校发展很快,为了补充教师队伍大量返聘退休的教师和引进新的青年教师,他们大都来自公办普通高校,理论水平虽高,但实践经验普遍不足,也不利于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5.比拼“专升本”的升学率
  有的高职院校甚至把专升本作为衡量教学质量的一个标志。将高职教育变成学生升上本科的阶梯,这绝不是高职教育的办学目标和长远生存之道。
  二、汽车营销类专业培养方法及途径的改善
  1.改变教学模式
  根据德国双元制模式结合我国国情引入1(学校)+0.5(企业)+1(学校)+0.5(企业)的模式。该模式在有些院校已经试点效果不错。为配合该模式对专业课程要做相对应的调整,在第一学年中除了开设必要的文化基础知识课还要开设专业基础课程,课程中要加大课内实训,同时开展职业道德教育;第三学期实习最重要的是让学生体验企业文化,强化职业道德规范。学生在实习的过程中也会产生对知识的渴望,有助于提高后面两个学期的教学效果;相信再经过一年的课程学习,学生在最后一学期上岗的时候实习自信心就会大大增强,就业的成功率就会很高。
  2.加强“双师型”教师的培养
  对民办高职院校来说,亟须加强专职教师队伍建设,逐步建立起一支水平较高、较为稳定的专兼职教师队伍,以确保人才培养工作的高水平、高质量实施。校企合作作为优势互补,共同提高是培养“双师型”教师简洁而高效的方法。将专业教师派到同专业合作企业去参加实践,帮助企业提高业绩。同时聘请企业精英到学校兼课,教师还可以参与企业的职工教育,形成互补性教学。
  3.以岗位能力设置课程
  以能力为核心设计课程,突出了实践性,虽然不强调理论学习的系统和完整性,但仍需在“必需、够用”的原则下,保持一定比例专业基础和专业理论课程,对培养对象的适应性和今后的继续教育有很大的意义。并且课程安排要注意保持教学过程的有序性,知识、能力训练的递进性和渐进性。在课程设置过程中,要注重把握能力重点、层次和定位,不要大杂烩,面面俱到。
  4.构建实训平台
  实践教学是培养高职人才岗位能力的重要手段,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也是高职教育的特色所在。高职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培养面向汽车整车及配件销售、二手车交易、维修服务顾问、金融服务、配件管理等岗位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通过近一年对用人单位的调研,毕业生若要在短期内受到用人单位的肯定,他必须具有较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同时具有能够在三个月内熟练掌握的岗位技能。这就要求我们在设计实践教学体系时既要考虑到学生的长远发展需求,即有发展潜力,又要考虑到短期内的上岗需求,即零距离上岗。针对就业岗位需求创设一些仿真模拟实习岗位,让学生通过真实的工作环境,包括岗位职责、操作规范、业务流程及相关岗位的业务协同等实践训练,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同时了解各岗位之间相互牵制和相互联系的关系。
  5.教材改革
  高职高专学生所用的教材区别于本科教材,理论性内容应是简单的,应突出实用性。每隔三年就应根据社会发展、知识更新情况,鼓励教师与企业有经验的人员合编教材或讲义。
  参考资料:
  1.教育部教高[2006]16号文件.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
  2.巩航军.论汽车营销人才的培养方案.职业教育.2006.9
  3.岳玉革,吴良胜.关于高职《汽车营销学》课程若干问题的思考[J].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1)
  4.胡艳曦,官志华.汽车4S店销售经理胜任力模型构建的实证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9.(1)
  作者单位:南通市紫琅职业技术学院
其他文献
时下,新课程改革进行得如火如荼,语文教学改革也不甘落后,追潮流,赶时髦,上课热热闹闹,下课收获寥寥,多媒体使用乱花渐欲迷人眼!有人戏称:“多媒体用不好真能成了倒霉体”,有些人忘了语文教学的“宗”,失去了根本,请看这令人心痛的一幕幕!  别了,方块字!  翻开语文作业本、作文本,有的“笔走龙蛇”,有的“扭扭捏捏”,有的“面目全非”,真有与“草圣”一比高下之势!中国的方块字为什么在学生中遭到如此的亵渎
我市地处辽东半岛的南端,三面临海,气候适宜,发展水果和水产养殖生产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市农林特产生产发展迅速,水果和水产生产的发展尤为突出,到1988年
摘要:培养和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就是要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热情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思考和自学才是关键。  关键词:兴趣 教法 潜能    学生的学习能力是潜在的。学习能力依赖于学习兴趣、学习方法和学习意图的确立。作为人师,有责任挖掘和开发学生的这种潜能。怎样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化成积极主动地学习是开发这种潜能的关键所在。    一、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首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
我们平常上政治课一般是满堂灌式教学法,学生像是在听佛经一样,毫无兴趣可言,再别说愿学政治课了,所以怎样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参与进课堂中来,成为每一位教师的研究课题,那么案例教学法就是课堂教学的一种探索。它一改以往的说教式教学的模式,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从而提高了他们的积极性。实践证明,运用“案例教学法”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1. 加深理解所学知识。研究表明,人们通过语言形式从听觉获得
近几年来,我们在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方面,做了一些尝试,以引导带动自学。教师经常地精心设计问题,让学生有目的地去读书。不仅可以变注入式为启发式教学。活跃课堂气氛使教学过程成为真正师生合作相互作用的过程,更主要是学生经多次读书指导。能悟出读书方法,从每段中独立地找到大意和段落中心,采用多种形式把自学始终如一地贯穿在教学中,充分调动自学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这样,自学习惯逐步养戒,自学能力也日渐提高,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各学科的教学方式都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计算机作为初中教学的重点课程,也应该及时引进新课程教育理念,不断改进和更新教学方法,以提高计算机课程的教
摘 要:新课标重视培养学生欣赏文学、领悟内涵的能力。因此,教师用精细的方法,从各角度指导学生热爱名著,赏读名著,感悟名著,从而提高学生阅读水平是至关重要的。  关键词:阅读名著 了解作者 把握人物 同学交流 广读作品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把每一个学生都领进书籍的世界,培养起对书的酷爱,使书籍成为智力生活中的指路明星。”  《初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要使学生“欣赏文学作品,
I’m so fed up with 2020! Any suggestions for coping?  New Graduate George  You ain’t seen nothin’ yet! As a 过来人 (gu7l1ir9n, experienced person) who is used to 大风大浪 (d3f8ng d3l3ng, “strong wind and big
数学教学是一种活动,积极探索数学教学的活动规律,是很有价值、很有意义的,比较符合数学教育发展要求,在数学教育改革的今天,使数学教学成为数学活动的教学非常必要。
新一轮课程改革将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作为外语教学的目标。通过课堂活动,让学生在真实或接近真实的情景中学习和使用语言,进行语言交际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便成为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在日常教学中,我非常重视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激活教材,奠定交际活动的基础  教材是统编的,学生的情况各不相同,因此教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作用,创造性地运用教学法思维,借助各种教学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