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区域教育信息化建设迈上“快车道”

来源 :信息技术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orong198809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以教育信息化为突破口,坚持“超前规划,分步设施;因地制宜,好用实用,适度超前,应用为主”的区域教育信息化原则,努力实现“区域教育行政管理、教师培训工作、学校教学环境信息化”的教育信息化目标,迅速、有效地推动学校教育现代化,抢占教育的制高点,更好地提高教育的质量和效益,努力建设现代化的师资队伍,实现滨湖教育新的跨越,稳步推进教育信息化的建设,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
  无锡市滨湖区在推动区域教育信息化进程中,结合实际情况进行了创新实践。推动区域教育信息化,就是超越孤立的教师个体、学校个体,倡导跨学校、跨区域的合作,推动教育信息化整体、协同发展,既能解决网络管理人才和资金缺乏的难题,又可以建立丰富的网络教学资源,实现区域内各学校间的资源共享。
  
  实现教育信息化,教师培训是关键
  
  加强信息化队伍建设。通过培训、讲座、外出参观学习等多种组织形式,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学校校长、骨干教师、学科教师进行不同层次的信息技术教育理论、技能培训。除了对全区教师进行信息技术教育培训,在学校层面,我们积极倡导校本培训,如雪浪中心小学利用每周政治学习结束后的15分钟对教师进行信息技术培训。目前,学校已在研究中锻炼了一支业务精良、懂技术、会研究的信息技术管理队伍和教师队伍。教师信息技术培训不仅仅是对信息技术教师或其他学科教师进行技术层面的系统指导,同时也应该是指导教师们利用信息技术的工具更好地进行教学,培养教师的信息素养和与教育信息化相适应的全新教学理念。
  我们根据培训对象的实际差异,采用不同的培训方式和培训内容。培训对象大致可以分为领导层、骨干层和普及层三个层次。领导层培训重点是使他们建立现代教育思想和观念,提高信息素养,并掌握运用信息技术进行管理的一些基本能力。骨干层培训主要以校园网络的维护、各种软件的使用等为主要内容。普及层培训主要是进行信息技术教育知识的普及,使他们树立应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改革的观念,掌握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初步具备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进行整合以及继续学习新知识的能力。
  培训方式更灵活、更互动。专家授课时应设计适量的思考题,并留有充分的时间与学员共同研讨。可以采用圆桌式、马蹄型、对话型、活动型等培形式,组织小组学习、团队学习、协作学习,经验交流、问题讨论、案例分析等学习形式,实施民主的、创造性的教与学,建立起培训者与教师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平等交流、坦诚对话、相互观摩、相互信任、相互支持、互助共进的合作伙伴关系。
  改变培训与教研“两张皮”。通过研究性培训和扎实的教育研究实践的历练,教师才可能成长为科研型教师。信息技术培训也应该具有研究性的特质,其根本标志是培训课堂必须体现研究性,将教研、科研的相关内容、程序、方法等移入课堂,组织一些教育热点问题讨论,组织一些示范课、研究课供教师观摩研讨,采用微格教学方式让教师相互观摩、听课、评课,改进课堂教学技能,布置教研专题要求教师思考,安排一些教育科研课题让教师去研究等。
  
  实现教育信息化,资源建设是核心
  
  教育资源是教育信息化建设中一个非常关键的要素,整合一个区域内的教育资源,为整个区域提供量大、质优的教育资源是切实减轻教师负担、促进教育信息化向纵深发展的有效途径。滨湖区通过中心网站——滨湖区教育信息网(www.bhjy.net),整合各学校的力量,通过购买、自制、下载等方法建立与本区域教材配套的资源库,对教师开放,通过2~3年的积累,这些资源对区域教育的发展会产生非常重要的作用。
  我们坚持以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为目标,初步建成了以多媒体素材和网络课程为主要内容的中小学教育教学信息资源库。如蠡园中心小学利用校园网,建立起了信息技术资源库,初步实现了教育资源的共享。另外,该校还结合校本培训,在过程中积累资源,制作电教管理系统、各教研组网站、学生学习网站、班级网站、学生个人网站等。
  在实践中,我们认为资源建设可以采取分布式技术,以滨湖区教育信息网站为主站,在下属学校选择不同层次、规模较大的学校为分站,将下属学校的教育资源的描述信息集中,资源分布在分站存储,在分站资源内容更新的同时,同步更新区教育信息网站的索引目录,目录索引中心以及各分站的资源库系统,通过宽带光纤无缝连接成一个覆盖全区的教育资源网,从而实现全区范围内资源的分布式存储、分布式管理和提供基于共享资源的教育增支服务体系,这样既可以保证区域内学校能够检索到全区的教育资源信息,又可以避免大量资源集中存储单点拥塞的问题。
  
  实现教育信息化,管理措施是保障
  
  目前各地教育信息系统建设,基本上是以学校或部门为单位来组织的,区域内信息不能相互沟通和交流,形成了一个个信息“孤岛”,对区域性的教育管理现代化起着严重的阻碍作用。我们以为,对于一个区级教育行政区域来说,教育管理是统一的,既要服从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统一指挥,也要根据本地区的特点,在上级的框架内形成自己的特色。
  建立健全有关区域教育信息化的各项规章制度,使管理工作做到有章可依。譬如,教育信息化投入机制、教育信息化工作机构、校园信息化环境使用和管理条例、资源建设制度、信息技术课程开设及课程整合制度、各种类型教师的信息化培训制度等。
  区教育局把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纳入督导评估及各级各类重点、示范、实验学校评估范围,区教育信息化领导小组每年都组织对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进行综合督导,促使教育信息化工作步入学校日常的管理范畴。在区域教育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注意发现典型,有计划地建好一批“示范校”,对在工作过程中有贡献的学校和个人进行奖励和表彰。
  在建设过程中我们看到,教育管理现代化不仅仅是技术手段与支持环境的现代化,更重要的是管理制度、管理模式、管理思想的现代化,我们以为通过这几个方面的互动,教育管理的现代化一定能取得显著的进展。
  
  实现教育信息化,教学应用是目的
  
  开设信息技术课程对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在目前阶段,积极创造开好开足信息技术课程的硬件环境,培训、配备好合格的信息技术课程教师是我们要做的首要工作。在开设课程的同时,积极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研究,通过将信息技术有效地融合于各学科的教学过程来营造新型的教学环境,实现一种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教与学的方式,从而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充分发挥 出来,使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发生根本的变革,使对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真正落到实处。这也是教育信息化在实践“高质量的素质教育’中的贡献。
  我区在这方面工作的具体策略如下。
  
  1 在中小学信息化环境建设达到较高水平的基础上,严格按照上级文件精神,开足开好信息技术课程,全区小学三年级以上年级均开始信息技术课程,小学阶段不少于100课时,初中和高中阶段不少于80课时,上机操作不少于总学时的70%。加强对信息技术课程教师的培训工作,全区各小学至少配备2名、各中学至少配备4名合格教师。在信息技术课程开设过程中,加强对师生使用信息技术的人文、伦理、道德和法制教育。
  
  2 围绕学科与课堂,实施以课程目标为本的有效整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就是要利用信息技术来支持教师的教学。因此,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要以学科课程目标为本,按照学科课程目标的要求进行教学设计。要从一节课的“整合”扩大至一个学习单元乃至一门课程的“整合”。瞄准当前学科教学中存在的全局性的问题,探索应用信息技术整体提高教学质量的新思路。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梳理出一些优秀的教学模式。
  
  实现教育信息化,科学研究是深化
   
  抓住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契机,我区还进一步加强了对教育信息化理论和实践的研究。区教研中心和学校的信息技术科研课题、教育科研课题已通过网络实现动态管理,从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学校对研究过程的关注、加强了校际交流,拓宽了研究指导部门对各级各类课题研究的监督和指导渠道,强调了课题的过程管理,推进了学校科研向更高的层次发展。在课题的研究中,我们还十分注意人力资源的开发,在做中学、做中研、做中思,逐步培养出一支有思想、懂技术、敢创新的教育信息化人才队伍。
  我们进行的教育信息化研究工作,不仅仅是对教师进行一些现代教育技术的操作培训,更重要是通过运用,增强意识,改变思想观念,进一步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
  以课题研究来促进整合向更高层次发展。我区四所省级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的“十五”现代教育技术课题已全部结题,我们将通过每年召开的中小学整合教学专题观摩研讨会,总结推广他们的研究成果,提升全区学校开展整合的水平。结合四所窗口学校“十一五”课题的选题、开题工作,研究信息技术环境下的研究性学习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研发研究性学习支持平台与专题网站,探索网络环境下的校本课程开发,使我区新课程改革在一个比较高的水准上推进。在加速教育信息化进程以及全面实施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开展基于网络环境的基础教育跨越式创新探索试验研究,旨在把信息技术与课程改革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教育信息化的大投入与大产出,在全区学校形成通过课题研究来发展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良好氛围。
  
  实现教育信息化,建好窗口网站是亮化
  
  我区依托三大网络平台(滨湖教育政务网、滨湖网上家长学校、滨湖教师研修网),构建学校、教师、家长、社区四位一体的合育体系。
  全力建好滨湖教育政务网(http://www.bhjy.net)。以滨湖教育政务网为平台,引领全区实现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建成以多媒体和校园网络为技术基础的、以现代化信息技术为手段的、以数据库为核心管理的内联全区教育行政部门和幼儿园、中小学、职业学校、成人学校,外联全国、省、市的“滨湖教育政务网”,使之成为我区教育系统的门户网站。
  努力办好滨湖区网上家长学校
  (http://www.bhqwx.com)。通过网络办学,帮助和指导家长科学教子,并力求做到关爱每一位孩子,关注每一个家庭,关心每一所学校。充分发挥家庭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帮助家长更新家庭教育观念,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努力,培养行为习惯良好、思想品德高尚、心理素质健康、充满生机活力的新一代滨湖人。借助多种有线、无线网络信息技术,实现家长与学校、学校与社会之间的实时、快捷连接,有效解决老师与家长、学校与社会之间的沟通。这将为真正实现开放的滨湖教育,帮助孩子健康成长,进一步推进滨湖家庭教育工作、提高家长整体素质、提升学校德育工作水平起到积极的作用。
  倾力打造滨湖教师研修网(http://www.bhjsyxw.cn),优化教师职业生命发展载体。我们关注定位,立足实用。立足以教师为本,提供针对教师个体研修的服务;立足于同伴互助,提供针对团队的协作式学习服务;立足于专业引领,提供与梯队专家交流的服务平台;立足于建设学习型社区,引导区域内学校、教师的校本研修走出本校、本区域的局限;立足于优质资源放大,实现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促进教育资源的均衡发展。同时,我们关注应用,谋求实效。教师外出学习收获的积累与放大,教学设计、论文的积累与交流,教学反思、教育随笔的积累与研究等,都成为网络研修的主要内容。
其他文献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2周年前夕,中共中央政治局6月25日下午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进行第七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学习党史、国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修课。这门功课不仅必修,而且必须修好。要继续加强对党史、国史的学习,在对历史的深入思考中做好现实工作、更好走向未来,不断交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格
湘西年味  古时称农历十二月为腊月,十二月八日为腊日。杜甫有《腊日》诗云:“腊日常年暖尚遥,今年腊日冻全消。”因为季节适宜,从古至今,湘西人便有熏烤腊肉的习俗。在湘西,地理的封闭和物流的不便使新鲜食材得来不易,能经久保存的腌腊食品自然备受欢迎。无论是肉还是鱼,皆可入腊。湘西周边多山,盛产木材,腊肉用木材熏,其味香醇。  湘西人制作腊肉有其独特的工艺和方法。腊月间,乡下,人们将自家喂养的猪宰杀。杀年
一幅画的震撼  听说要去采访张东升,心里十分激动。记得头一次看他的作品是在北戴河河北省人大会议大厅,那是10米长卷《东临碣石》。10米的长卷从体量上就是一种震撼,内容上,带给视觉,带给心灵的震撼也都是那么强烈,深凝之下我目瞪口呆。  笔墨在长长的画卷上掀起了波澜,海浪从右侧滚滚而来,一层一层锤击着岸边的礁石,在礁石上形成了片片水雾。好似惊涛拍岩卷起干堆雪,又似怒嘶汹涌白牙现。那画中的大浪拍打着礁石
事业兴衰,唯在用人;用人之要,重在导向。为适应垫江县富民升位、跨越发展的需要,我们必须鼓励并且要认真甄别和大胆启用一批敢于思考、敢于干事、敢于负责的“三敢”型干部。  一是敢于思考。我们与发达地区相比,最大的问题不是GDP总量、城乡建设水平、人民富裕程度等有形差距,而是思想保守、观念落后、激情缺失等无形差距。思想僵化必定没有出路,因循守旧等于作茧自缚。各级干部必须敢于思考、敢于突破、敢于创新,在工
他们属于同一个顶点,向各自的方向不断前进,用腿走出一条射线。  微小的他们  还记得那个摆摊的老太太。  那时我在步行街的一个店里吃早餐。一个老太太缓慢地推着小摊走进来,她推得十分慢。因为腿上落了些残疾,左腿好像要比右腿短一截。她右脚抬起,落下,左脚抬起,更深地落下,单薄的身体,布满皱纹的脸庞,仿佛经历过无限岁月沧桑的神情……  因为她卖的是针线和扣子,没多少人光顾,她落寞地低声询问着:“针线、扣
1乘坐冲锋舟进行冰海巡游时回望南极游轮。2游轮沿着本格尔水道驶向南大西洋。南极游轮初体验  南极之旅可以算是我历次旅行中最简单的一次了,简单到任何功课都不用做,任何路线都不用规划。自登上南极游轮的那一刻起,衣食住行等一切都已经被安排好了,不用订酒店、不用找饭馆、不用考虑交通方式。当然这一切都建立在昂贵的船票基础之上,然而幸运的是,我抢到了超值的“最后一分钟”船票。  我们在“世界尽头”路牌集合之后
平泉市位于河北省东北部,地处冀辽蒙三省区交界处,“七山一水二分田”,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农业县。近年来,依托产业培养人才,依靠人才发展产业,形成了食用菌、设施蔬菜和林果三大特色产业。香菇生产居全国前列,设施黄瓜在北方市场占有重要地位,林果产业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手段。平泉市农牧局按照习总书记关于培育“爱农业,懂技术,会管理”新型职业农民的要求,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扎实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有力
1花映古居。2窗外春意浓。3古樟下的大有饭店。吴楚锁钥 古村如画  每到春天,虹关就进入了一年中最美的季节,桃花、梨花、油菜花大片开放,竞相辉映,在葱茏的翠色掩映中,粉墙黛瓦的徽州民居点缀在广阔的花丛之中,背枕青山,水倚田园,嵌于锦峰秀岭、清溪碧河的自然风光之中。此时雨后初歇,雾霭朦胧,碧水环绕的古徽居村落,如古典的诗行,达到了美的极致。行走在乡间小道上,古樟繁盛、古道蜿蜒,流水潺潺、步步皆景,烟
《农民科技培训》编辑部:  我是一名农广校基层教师。最近通过电视、报纸、网络等渠道得知教育部办公厅、农业部办公厅下发了《中等职业学校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方案试行》的通知,让我十分欣喜,也深有感触。  在我的教学点附近村庄里,大部分“80后”、“90后”青壮年劳动力都已外出打工,年轻人就算是留下了,也根本不懂、更不愿意从事农业。目前只有在家出不去的妇女、老人才愿意去种地,遗弃了大片田地无人管理。长久以来
一般把0~28日龄的小鹅称为雏鹅。雏鹅保温和体温调节能力较弱,抗病性、抗逆性较差,消化力不强,这些生理特点决定了雏鹅较为难养,对育雏条件要求较高。在生产实践中雏鹅成活率较低,生长速度较慢,为此必须大力推广先进实用的育雏技术,提高养殖效益。  1. 潮口与开食  雏鹅第一次饮水叫潮口。一般应在出壳后24小时以内进行,以便于补充水分、肠道消毒和排出胎粪,促进新陈代谢。雏鹅一出生应在24小时内送进育雏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