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阅读理解能力的途径

来源 :中外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mmyum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是外语教学的重点,对学生进行阅读理解策略训练是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本文对学生阅读理解能力不强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详细地阐述了提禹学生英语阅读理解能力策略训练的重要性,简要讲述了选择答案的技巧。
  【关键词】英语教学 阅读理解 策略训练 选择技巧
  
  阅读理解是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的体现,培养阅读理解能力是中学英语教学的重点之一。《新课标》把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作为一个重要的教学目标。阅读理解的内容涉及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有故事,书信、通知、广告、说明、各种表格等。阅读理解也是各省高考的“重头戏”,5篇文章总分是40分,占全卷总分的26.7%,比重大,分值高。
  
  一、阅读理解能力不强的原因分析
  
  阅读理解是中学英语教学的重点之一。阅读能力不强的主要原因是词汇量不够,语言基本功不扎实,对所读文章没有分门别类,学生的阅读技巧没有形成。因而,在日常的阅读英语教学中,要加强文章背景知识介绍,文章难度要循序渐进,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增加学生适当的阅读总量。广博的知识有益于学生对文章的理解。
  
  二、阅读理解策略训练
  
  要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就要求平时多朗读、背诵精彩段落和文章。以培养语感。除了良好的阅读习惯外,也要掌握正确的阅读策略。阅读策略训练的重点应放在略读、细读、预测、猜词、推断等几个方面。
  
  1 略读(skimming)
  略读是一种快速浏览的阅读方式,其目的是了解文章的大意。可以训练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根据文章的体裁,快速抓住要点。第二,抓住主题句,迅速理解全文。主题句一般位于段首、段尾或位于段中,有些文章主题句不明显,需要读者去归纳,概括。
  
  2 细读(scanning)
  细读是另一种快速阅读方式,其目的是从较长的文字资料中查寻特定的细节内容,要求既快又准。要在很短时间内准确地找到目标,迅速地捕捉所需信息,可以利用以下方式:带着查找内容的主题词进行细读。或在资料中捕捉关键词。区分主要事实和次要事实,把问题与文中的所有事实进行对比分析。
  
  3 预测(prediction)
  阅读的过程不仅仅是被动的、单向的、解码的过程。读者在接受文字信息时,时刻运用语法、语篇以及常识性知识进行分析和推测,并时刻根据新信息印证和修订预测,即“预测一验证与修正一进一步预测”的过程。
  对于一篇文章,教师可以训练学生从多方面和多个角度去预测:①从文章整体内容方面进行预测;②从文章的体裁结构方面进行预测;③从文章的段落结构方面进行预测;④从文章所给的问题进行预测。根据设定的问题联想与文章内容相关的背景知识,预示文章的主题,推断文章的事实和情节发展。
  
  4 猜测生词词义(Gues sing raoaningof nOW words)
  根据上下文猜测词义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考查学生的逻辑推断能力,是阅读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通常可以根据语境线索来猜测词义:
  (1)通过定义或释义关系来推测词义:常用的符号有逗号、破折号和括号等,或用辅助词如that is,meaning,such as,or等:
  (2)根据同义词或反义词猜测词义;
  (3)根据构词法猜测词义:
  (4)根据常识猜测词义:可根据所学的知识及生活经验来猜测单词。
  
  5 推断、推理(inferring)
  推理判断题可分为“领悟隐含意义”和“逻辑推理”两种形式,是学生阅读过程中感到最难的题型。它要求学生以文章所提供的事实和观点为依据,通过分析、判断。导出作者未明确陈述的、隐含的意义。
  一般推断题有以下几种类型:
  (1)根据文章的描写推断人物的特征;
  (2)根据文章的论述推断作者的态度。作者的态度有主观和客观两种:
  (3)根据文中的描述推断下一段的内容或最后结果:
  (4)根据词义关系推断具体细节;
  (5)数字推理。
  
  三、选择答案的技巧
  
  1 一般来讲,问题是根据短文所提出的或与短文内容相关联的;
  2 找答案时要回到短文中去寻找;
  3 明显的答案:在短文中,可以从单词字面上直接找到答案:
  4 推断的答案:有些答案没有在短文中直接出现,而需要从短文中的相关句子的意思或某个单词推断才能得出;
  5 有些问题是单列出来的。并与短文话题相关,不看短文就能直接做出来;
  6 注意文章的主要意思,人物,事件,时间,地点等信息:
  7 注意短文的细节、话语的反意、笑话之类的题材,认真推断作者的原意,小心问题答案的陷阱。
  
  四、结束语
  
  教会学生学习,传授有效的学习策略,已被当今教育界视为提高学习和练习效率的有效途径及减轻学生负担、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新世纪的教师不仅是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者,而且是学习策略的培训者。本文仅针对高中英语阅读策略训练作了初步的探讨,希望今后能将策略训练运用于其他的教学环节中去。更有效地提高英语学习者的英语学习水平和学习能力。
其他文献
在初中思想品德学科的练习或考试卷中,我们经常见到一些漫画赏析题。这类题是以漫画创设情景,启发学生思维,综合考查学生理解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画面的内容十分丰富、活泼多样,有涉及自然的、人文的:有单幅漫画,也有多幅漫画的组合。从题型上看,有的融入在选择题中,有的是作为简答题或者是分析说明题来设计的。有些学生遇到这样的题目无从下手。如何指导学生解答这类题呢?下面谈谈我的做法。  解答这类题,
期刊
顾明远教授曾指出:“21世纪的教师应该是与学生共同学习的伙伴,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是引导学生一起来学习,而不是简单地把知识教给学生。”基于十多年的教学实践,我觉得伙伴意识应该是每一位教育者急需加强并在课堂上身体力行的。下面笔者就语文教学中“教师做学生共同学习的伙伴”浅谈几点体会。    一、用“真情”感染伙伴    要想感动别人,首先必须感动自己;要想和学生成为伙伴,首先要有宽以待人的胸襟,即要钟情
期刊
【提要】文章突破了单一分组讨论这个制约学生进步和发展的瓶颈,探索出提高学生作文有效性的多维分组模式。  【关键词】作文 分组  在苏教版作文教学过程中,笔者采用了多维分组讨论法,使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中作文,取得了可喜的作文教学成绩。优秀作文率直线上升,中等生和学困生精彩篇目段落比比皆是,有效地改写了学优生独霸作文课堂的历史。  分组讨论,让学生引导学生,这种兵教兵的模式极大的调动了学生作
期刊
【摘要】时下农村与城镇结合部分地区的初中学生厌学的情况较为普遍,表现为学习无动力,成绩下滑,导致总体的合格率,优秀率不佳,令广大的教育教学工作者担忧。与此同时,向教育工作者敲响了警钟——如何正视学生厌学情绪的问题。学生厌学的成因是由多方面形成的,要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关键在于调节好学生的学习情绪,要求教育工作者熟知学生厌学生的成因并采取有效的调节厌学情绪的方法。  【关键词】厌学、成因、对策、我见
期刊
【摘要】不能再忽视已被忽视了很久的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从现在做起,百般周折,克服重重困难充分利用实验室,达到以实验教学为中心,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地目的。  【关键词】动手能力培养实验    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国家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严格,这也使得学校必须培养出具有高素质的人才,我们的下一代不仅要有高文化,高能力,高品质更重要的是要具有较高的动手能力。    一、硬件到位,充分利用   
期刊
“Look at me!Do you know them?”一个熟悉的小女孩的声音传来。放学了,我小心翼翼地跟在三年级52班的几个小女孩后面,看着她们比划着今天课堂上刚学的物体形状的单词:长方形rectangle、正方形square、圆形circle……看着孩子们兴奋地比划出各种物体形状、大声地说着英语,我很欣慰。  孩子们什么时候开始将英语学习延伸到课外?孩子们什么时候开始借助肢体语言成为英语学
期刊
中等职业教育蓬勃发展,规模不断扩大。我国的中等职业教育正向多样化、专门化、规模化发展。由于中等职业教育注重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在当前形势下,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提出国家职业资格准入制度,要求各个工种必须持证上岗。因此实习教学在中等职业教育中的位置越来越突出,在教学中地位也越来越重要。这样原有的先集中学习理论,然后再集中进行实践折教学模式逐渐显露出很大的弊端,越来越不能适应教学的需要。急切呼唤新的实习教
期刊
在教学中认真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是技校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培养学生成为新型劳动者的需要。为此,需要努力做好许多工作。而对于技校教师来说,就是要处理好教学中如何理论联系实际的问题。理论联系实际,首要的问题是先要掌握、精通理论,精通理论对于教师来说,一要深入地掌握本学科的基本内容,了解相关学科及社会生产实践状况;二要了解学生,摸清学生上技校的思想状况,以加强教学的针对性,做到因材施教、
期刊
不绝于耳的猜拳行令声从窗外涌来,不时传来“酒司令”颇为威严的声音:“你违规了,罚酒!”随即是一片嘈杂喧哗声:有劝其就范的;有幸灾乐祸的;有不依不饶的……在众人强大的攻势面前,被罚人被迫无奈饮下罚酒,这才算完事。此举令我感慨良多。  小小酒场尚且如此,整个社会又何尝不是罚声连连,罚事绵绵。乱倒垃圾者——罚;违规摆摊点者——罚;无“照”经营者——罚;违规驾驶者——罚;无计划生育者——罚!……凡所能罚,
期刊
音乐教育是学校美育的主要途径和最重要的内容,它在陶冶情操、提高素养、开发智力,特别是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方面发挥着独特的作用。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素质教育的改革和深入,器乐作为音乐表现形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和关注。我校自1999年开展中澳音乐教育实验项目以来。将电子琴作为一种辅助性的教学手段引入课堂,改变了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    一、运用电子琴教学,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