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者

来源 :海峡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dman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旅行者回到自己的故乡,他惊异地发现这里的土地已经是一片荒芜。他也曾严格地拷问自己的记忆,十分肯定天空里那颗黯淡的星宿一直引领着往前的方向是正确的方向。
  在旅行者的记忆里,故乡是被青山环抱的村落,而不是眼前一口枯竭的老井。树叶萧索地自头顶上纷纷而落。他很早就离开故乡,只是依稀记得在秋天,这里曾是一派繁荣的收获景象,金黄耀眼的玉米结成扎挂在房梁上。居住在这里的男男女女,他们嘹亮的歌声和爽朗的笑声使得周围的群山都相互回应。旅行者去过很多地方,可他再也没有遇到比他们更快乐,更知足的人。
  这时旅行者显得一筹莫展。他愁容满面地在半截树桩上坐下,用手抚摸着上面一个碗口大的伤疤。这显然是暴雨之前一道雷击的痕迹。他从自己旅行多年得来的经验,想像着那是怎样一个天色可怖的傍晚,云层含着厚重的金属,熟悉气象的鸟群匆匆地朝着东南方向飞去。旅行者默默地想着,但是他的手禁不住颤栗起来。那是一场深重的灾难,狂风驱散了笼罩着这个村庄百年来的宁静和祥和。这里的人都像乌云冲散的星星一样被洪水带走了。他们的房屋也被带走了,他们的牛和羊也被带走了。
  旅行者不禁用手捂住脸失声痛哭起来。等到天黑的时候,他收集起地上枯败的树叶燃起一堆火。
  他的朋友是一个医生,曾严肃地告诉他,他的身体再也经受不起长途跋涉。那座青铜城墙的城市,是他最留恋的城市之一。他偶尔起得很早,去海港码头看在微薄的天色里一片晴朗的宁静的海景,有细小的海鸥的影子从海面上划过。他在朋友那里居住了半年多,这只是他大半生的流浪生涯里一段极短暂的时间。因为身体的缘故,他不得不躺在床上休息静养。他睁大眼睛,眼睛充满血丝,显得有一些亢奋难耐的样子。这和他衰弱的身体极不协调。他勉强自己起来,慢慢踱步到小花园去。朋友的妻子正拿着一本书坐在椅子上,她听见脚步声,抬起头。她微笑的样子十分安静。请您再给我讲一些你故乡的事。听你以前说起过,真是有意思极了。她请求着,把书卷起来握在手心。这个请求让旅行者感到愉快也感到不安。他可以向她细细地描述埃及的金字塔,是如何地充满了神秘的美感。也可以向她详尽地讲述遥远的东方,高大的辉煌的庙宇,熏烟燎绕中的祭典仪式。而旅行者的故乡甚至没有一个确切的名字可以让别人记住。
  于是他讲起那一次,他在一个地方居住下来,并且生活了很长的时间。那是一座在战乱中幸存的城市。有过分潮湿的天气,和空气里淡淡的硫磺味。一场战事已经结束了,简陋的酒馆里坐满了男人们,这些人在深夜都不曾散去。他们回忆着上个星期一颗被敌人从飞机上投掷下来的炮弹,有个矮个子男人的头上包着绷带,他的额头被一块流弹的弹片擦伤,当时他正走在街上。他没有加入到周围的人热烈的讨论中,一个人坐在角落低着头喝酒。他偶尔抬起头的时候,脸上的肌肉微微地发颤,他的手几乎握不紧酒瓶。只听见咣啷一声。再给我来一瓶。伙计。他冷静地对招待说。旅行者就坐在他们中间,闻着人们衣服上发出的霉味。听人们抱怨着这该死的雨下了整整一个星期了。旅行者不胜酒力,只喝一小杯就感觉到了醉意。他取下外套,推开酒馆的门走出去。街上连一盏路灯都没有。天空里连一颗星星都看不到。
  旅行者走在一座被炸弹炸毁的桥上,走在一段街道的废墟当中,感觉到这座城市一种隐忍的强烈的痛苦。但它却以勃发的新兴的姿态在改变着。人们用和战争同样快的摧毁城市的速度去建设它,使它在一夜之间就变得面目全非,再也找不出和过去一丝相像的痕迹。在这里,人们变得容易丧失记忆,他们的身后也没有历史。旅行者曾一度迷恋过,过去和将来的时光都是一片迷迷蒙蒙的雾霭,它们之间既没有起点,也没有终点。
  旅行者在地板上睡了一夜,他醒过来,窗外的雨仍然没有停。瞧,人们再怎么抱怨,老天爷也不会发慈悲的。他自言自语地说。转过身脱掉上衣,又换上一件干净的,对着镜子刮了脸,出了门,穿过两条街。他站在一幢房子底下,眼睛望着左边的第三个窗户。他吹了声口哨,马上觉得自己并不高明。他只在酒馆里见过那姑娘两面,送她回家。她用手指指给他看靠左的第三个窗户,愉快地说,只要你吹声口哨,我就会像只小鸟一样飞下来。姑娘们真是挺奇怪的。他对姑娘了解不多,只是知道他们喜欢穿露出肩膀的衣服。身上带着不自然的香气。还总是喜欢一个劲地不停抱怨,抱怨,一边抱怨又一边享受。尤其是对一个陌生男人表现出极大的信任。他回忆着她的相貌。她并不漂亮,但没有比她温柔的更让人受用的啦。旅行者在楼下沉默地站了一会,这只小鸟的耳朵可不太好。旅行者又呆了一会,他觉得雨一点都没有停的意思。他为什么来找她?他可是昏了头了。想到自己将会有一个遮着墨绿色窗帘的家,想到自已每天将在铺着一张竖格子餐布的低矮的桌子上吃晚饭,想到每个星期天他都要带着孩子们去效外游玩。他可真是昏了头了!
  他竖起大衣的领子,搓着双手。他计划着冬天结束之前,他要乘船到另一个地方去,那是一个热带的岛屿,从椰子里流出的汁液和云朵一样白。
  随后旅行者又讲到一个冬天,再没有比在冬天寻找一家舒适的小旅馆更不易的事。天黑得很快,雪花很快就在帽子上和肩膀上积了一层。眼睛也迷蒙地分不清前面的路了,不仅仅是天黑的缘故,还有心灵疲乏得不愿意再去寻找一点光亮。不,你出再多的钱也不行。一家旅馆的老板说。已经客满了。老板把双手筒缩在袖子里,戴着瓜皮帽子。挂在屋檐下的一盏灯照得他的鼻尖红红的。我在走廊上搭个铺也行。他请求道。老板歪着头想了一下说,好吧。他伸出一根粗粗的食指,不过你同样要照付我一间房的钱。
  在找不到旅馆的情况下,旅行者只好求助住在路边农户。他屈着手指敲了半天门,门才吱的拉开一条缝。但门似乎马上就要关上了。旅行者连忙用手挡住门,大声地解释到并说希望能借宿一晚。这才看清门背后的原来是个男人,头发灰白,他探出头来看了一下天色。他又满脸狐疑地看了看旅行者,好吧,你进来。
  男人把旅行者带进家,然后很快地又围到屋子中央的一个火炉面前。男人坐在一张低矮的椅子上,垂着头。两腿紧紧地并拢着,禁不住地冷得发抖。火炉早就熄灭了。旁边还坐着一个很胖的女人,大概是男人的妻子。她肥胖的胸脯颤巍巍地快掉到地面上去了。她抬起头来,胖脸上有一对极小的眼睛,她打量着旅行者。眼睛里有一种感兴趣的神气,她俯下身低头向男人低声说了些什么,眼睛的神气消失了。她摊开十指晃了晃,叹了口气,然后把手指更深地插进胳肢窝里衣服的褶皱里。
  旅行者随便地找了一个角落坐下。背靠着墙,他把自己冻得僵硬的脚从牛皮靴里拿出来搓揉,然后再换另一只脚。屋里没有点灯,很快最后一丝隐晦的光亮都被黑暗捕捉了。夫妻俩仍然坐在熄灭的火炉面前,一动不动。屋里有人在咳嗽,咳得很厉害,连同身体里的灵魂也会一块被咳掉似的。这是谁?他问道。是我们的女儿,男人说。她得了肺炎快死了。他的妻子补充了这么一句。她总是咳嗽个不停。空气里有股咸咸的冷牛肉的气味。他们的嘴即使是不说话的时候,也在轻轻的嚅动着。
  年轻的女孩躺在床上。她先前还费力地和自己挣扎着,咳嗽的时候用手指死命地抓住胸口。身体痛苦地不停地在床上辗转着。现在她终于平静下来,手指松懈地垂在胸前,眼睛直直地看着前面的一堵黑墙。旅行者很愿意再陪她说会儿话。他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说起了即将到来的春天,他原以为自己并不喜欢这个季节,恼人的花香和漫天飞舞的蜜蜂儿,只是平庸的作曲家谱写出来的一段故作欢快的踏春小调。他说,声音不由地充满了感情,在早晨,路边的冰雪还没有完全融化之前,阳光就给它们镀上了一道金色的光。你可能才刚刚睡醒,只是隐隐地感到了一点外面正在发生的美妙的变化。在你穿上的鞋子之前(这个冬天你一直穿着它们在雪里走路,鞋子被雪水泡得发涨,潮湿又不合脚),你发现鞋子变得紧了一些,干燥了一些。你穿着它们感觉舒适了一些。你一向都起得很早,代替你的母亲到清早的集市去。你并不像整天发着白日梦的那些无事可做的少女一样,而就和墙上的挂钟里银色的镀针同样准时。你一直盼望着冬天早早过去,你总是觉得惊喜时时就会从心里溢出来,使你穿着不合脚的鞋子也忍不住想要舞蹈起来。然而你天性腼腆,你用意志力拘束着你的脚,使活泼的它不至于当众使你突然难堪。有很多人不知道,这其实是个稍纵即逝的季节。风和小鸟,和早晨草叶上明亮的露水,它们很快就在同一个时间里消失了……
  旅行者永远都记得女孩放在床下的鞋子。鞋面粗糙,一只在前,一只在后,仿佛刚迈开了一个脚步,踏入另一个世界里去了。她还这么年轻。在那里,年轻和衰老的灵魂一样无声无息,既不为过去的苦难发出扼腕的哀叹,也不会为现在已经获得的安宁感到片刻的满足。他不由地对女孩讲起了那次航海的经历。他曾跟随着一个行商的船队出海。在白天,海水是那样的平静,连一只海鸥从海面上滑过都能感到阳光的震颤。站在船尾的甲板上,仿佛天空也变得十分低矮,云朵触手可及。旅行者从迎面吹来的炎热的海风中感到了一丝丝甜蜜的温柔。船正加速有力地往前行驶着,戴帽子的船长说,今晚会有一场暴风雨。船长是个严肃的人,这不可能是个玩笑话。他开始带领手下的船员,在甲板上来回地穿梭,紧张地做起了防备工作。可是照旅行者看来,这简直是无中生有的事。他甚至从沉沉的海风里,闻到了醇酒似的馥郁的气息,像一个美丽的女子一样教人沉醉。
  阳光像金子似的沉到灰黑色的海水里去了。旅行者不再分辨天空的颜色,他再也记不起白天看到的景象,那种在瞳孔深处闪耀的一簇簇的深蓝。他从船长的嘴角看到微许的抽搐的痕迹。在大自然的无穷的变化之中,他并不是不熟悉灾难来临时那股狡猾的捉弄人的气味。只是病痛正折磨着他的身体,他的额头发烫,眼睛在一种极度的亢奋中注视着黑暗中起伏的大海。一个船员丢给他救生圈,并朝他做了一个逃命的手势。旅行者已经从逐渐粗砺的海风中感到皮肤颤栗的应和。
  暴风雨来了,它给船身穿上了一件织得密密麻麻的透不过气来的外套。船从倾斜的浪尖的一侧被荡到另一侧,以一种不规则的轨迹摇摇晃晃地前进。船长冷静地命令舵手,往南。越过那块礁石。又一个浪尖朝着船头冲过来。笨蛋。船长咒骂着,他粗暴地推开舵手。那肆虐的海水仿佛已经在他们脚下扑腾了。旅行者的眼睛闪烁着危险的一触即发的火焰,这火焰被不断溅到身上的海水和淋在身上的雨水给熄灭了。一时间,他感到了沉沦的快感,身体的病痛所带来的惬意的麻木,使他意外地感到一阵安详。他并没有害怕,就算是下地狱也不是件太糟糕的事。他觉得自己的整个身体和灵魂轻飘飘都在朝那个地方靠近。听到柔和的乡音,是年轻的母亲正在教孩子牙牙学语——他烂熟于心的语言,但是他却操着别的国家的语言说话,无论外貌还是举止,他已经像地地道道的外乡人了。他甚至有时候也用猎奇的眼光在记忆里搜集有关故乡的点点滴滴,奇特纯朴的民风民俗。那里的姑娘既大胆又羞涩,那里的青年又鲁莽又正直。男女之间欢爱的火花就像闪电一样迅捷。假如他从来没有离开,他该会爱上一个如银器般的姑娘……在旅行者沉溺于海难,意志渐失的时候,故乡的门突然向他敞开了,他看见山川庄严,白云温柔。
  海水和风暴终于平息下来,全船无一人受伤遇难。船长戴在头上的帽子不知道什么时候不见了。他把手放在旅行者的肩膀上,这并不算什么。我经历过比这次更残酷的。船长把手放下来陷入沉思,嘴角又有了轻微的抽搐。我真想回家,也许我的妻子和孩子正在等着我。他说完轻轻地转身回船舱里去了。旅行者拖着疲惫的身驱站在甲板上,他暗暗告诉自己,有多少次,当我经历危险,感受到死亡迫近的时候,我是这么地渴望回到故乡,我渴望死在那儿。而不是别处。就如同我是在那儿出生一样。只有在那儿,才能和覆盖身体的泥土紧密相连,再也分不出强烈的痛苦和欢乐。
  就是这样的。旅行者日夜不停如一只往南迁移的候鸟,即使是深夜,也能谛听到那湖面上回荡着悲凉的哀歌,深水处的一片芦苇摇曳着潮湿的星光。他走过的路,仿佛一棵树在狂风中抽搐的痕迹。
  天色渐渐地亮起来,旅行者不时地往火堆里添加枯枝树叶,溅起噼噼啪啪的火星。他抬起头看看天空,那颗一直照耀着他的路程的星宿也熄灭了。它已经完成了使命。帮助一个旅行者回到自己的故乡就是它的使命。
  旅行者迎来了他回到故乡的第一个黎明。
其他文献
一剪无情,青丝零落。菱镜中的女子芙蓉如面柳如眉。美目盼兮,眼波流转间,神情却如死灰般冷寂。身后,翩翩王孙公子,温文儒雅。可那又怎样呢,他不过是个银样蜡枪头。我已绝望,我爱的是英雄,哪怕是草莽流落,我仍痴缠。可惜在我身后的男子,他不是。  纵使挽断罗衣,他也留不住我。我把一缕秀发掷落脚边,冷漠的声音在空气里飘散,与君情义如此发,从此相决绝。  窗外吹进来凉风,红烛滴泪,烛火摇摇欲灭。窗外,一丸凉月缀
期刊
张晓晨,女,1983年6月出生,现就读于南京大学2001级中文系,高中时期开始发表作品,曾在校报《开拓者》任编辑和记者。并在《江南时报》和《宿迁日报》实习供稿,作品散见于报章杂志。    我住在一条叫浦苑的街上。  这里四季不甚分明。但冬天可以看到很大的雪。街旁有两个湖,一个湖里有簇簇的莲花看上去生机勃勃,另一湖中许多人造的细碎喷泉环着一个音乐台。还有一些小山,终年绿意。  我住在这条街的中央,湖
期刊
柳絮,女,原名杨亚蕾,武汉大学文学院古典文学研究生。    未婚同居已经太平常了,现在我也比较能接受这个观念,身边的周围的同学朋友恋爱后几乎没有不同居的。在两年前我是根本无法接受这种行为的,跟这个人同居,后来却跟另一个人结婚!因为同居的很多恋人最终分手的也很多。渐渐的,我接受了未婚同居的做法,不再对这种行为嗤之以鼻,或许是周围环境潜移默化的结果吧。  读大学二年级时,班里有同学在外面租房子同居,不
期刊
茶之于我,犹如水之于鱼,乃须臾难离之物也。是茶,使我不致在生存的孤寂与琐碎中枯萎;是茶,使我这一生的行程芳香如花,意味深长……  我喝茶的历史,至少可追溯至七八岁的时候。儿时的我,狂野不羁,用大人的话说,是没一刻安宁。只有在清晨陪爷爷吃茶那会儿,我才会乖乖顺顺。爷爷是民间艺人,虽目不识丁,但身怀绝活,且多才多艺,这足以让他在普遍贫穷的年代里把日子过得有滋有味。每天清早,生炉煮水,闲坐品茶,是爷爷起
期刊
翦翦,女,现居贵阳。曾在《山花》、《散文天地》、《文化时报》、《视觉》等报刊发表过作品。     罗桥    好不容易挨到学生放假,学校放寒假的时候。罗桥抱着一叠学生的试卷从传达室门前走过,被看门老头叫住了,罗老师,你的信。老头披着蓝棉袄跑出来把两封信递给他,一封是母亲写来的,一封是家英写来的。  数个月前母亲已经来信催过一次了,罗桥把母亲的信拆开,一路读着慢慢地走回教师宿舍去,他在心里默默地念着
期刊
李晓越,仙游一中高中生。    自从互联网发明的那一刻起,就注定着网络上的两股势力将互相斗争和并存,其一就是黑客。  黑客有标准吗?别以为黑客都是精通技术的高科技人员,没准每天在中心市场上卖咸菜萝卜的小王回家顺便就能将某个网站的主页黑一把;也别以为黑客都是五大三粗横眉立目的爷们儿,说不定昨天炸毁印尼总统电子信箱的就是在隔壁大妈家租房的白领小姐。  有人说黑客是数字化时代的恐怖分子,有人说黑客是最后
期刊
老爸是个虽长了岁数,却仍然是童心严重未泯的人。喜欢玩是一回事,尤其是贪吃,真真是出了名的,以致受老爸的影响,一家人的嘴巴都给惯得刁了起来。然而在以前,哪里能有余钱买什么山珍野味?于是,老爸就想了许多奇点子来丰富我家的餐桌。而最奇的,莫过于捉田鸡了。   夏季是田鸡最多的季节。   我家所在的小镇上,横竖也就两三条街,徒步绕个大圈也不过几十分钟的事。镇中心以外的地方便是一些农田和大大小小的村落。所以
期刊
王云雁,上海同济大学日语系学生。    我是一个平凡的人,出生在一个平凡的小镇的平凡的家庭里。  我的家在当时是一个大家庭,父亲有七个兄弟姐妹,父亲是长子,他是我们老家那个小山村的骄傲,因为他是贫农出生的吃公家饭的人,而我的母亲,又是她们村上第一个女高中生,而如今的我,是我们村上第一个女大学生,然而纵然是这样,父母和我都只是平凡地过着平凡的生活。  我的出生并不是家中多大的骄傲,作为长孙,却不是男
期刊
黄江林,20世纪末毕业于集美大学地理系。志大才疏,喜欢关注经济、军事、政治形势,作为乡村生活的点缀。除了经济学的论文和优美的情书外,没发表过文章。这是第一次投稿以明心志。     我从事了许多的工作,但始终离梦想还很遥远。2004年又如期而来,永远没法回来的却是我的青春、我的爱与哀愁。夜阑更深,我独坐寒灯下,从窗口望去,若明若暗的是我不很真切的过去。  初秋,我第一次来到厦门这座美丽的滨海城
期刊
4    炎热的天气仍在继续。自从妻子住院,我没看过报纸看过电视也没听过广播,但我还是听说几十年来的干旱记录早就被刷新好几次了。要是能下一场雨那该多好……站在妻子病房的窗前,我从早到晚等着下雨,倒不是我相信雨会带来好消息,只是我觉得这样太残忍了。一个人就要死了,天空却那么晴朗,阳光那么夺目,绿色如同厌倦了生存被烧得皮开肉绽……路上走过的行人,露在短袖外面新鲜的肩膀,绝不知道沉重为何物的大腿……以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