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BA对铝胁迫杉木幼苗抗氧化酶活性的研究

来源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sfsfs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杉木实生苗为材料,采用单因素试验方法,探究不同浓度6-BA对铝胁迫下杉木幼苗根、茎和叶中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情况。结果表明:与CK相比,随着6-BA浓度的增加,杉木幼苗根、茎、叶中的丙二醛含量及抗氧化酶活性呈现出不同的变化规律。其中叶片中的丙二醛含量和过氧化物酶活性最高,其次是茎和根;过氧化氢酶活性在根中最强,其次是茎和叶;多酚氧化酶活性在叶片中最弱,其次是根和茎。因此,6-BA降低了不同组织中丙二醛的含量,提高了过氧化氢酶,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的活性,表明6-BA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铝对杉木的毒害。
其他文献
近年来,随着哈密市林果业快速发展,全市以哈密大枣、葡萄、杏为主的林果面积达1.81万hm2(27.2万亩),各类果树结果面积达1.53万hm2(23万亩)。林果业已经成为哈密农业的支柱产业及当地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哈密市现有红枣面积0.84万hm2(12.6万亩),葡萄种植面积0.71万hm2(10.6万亩),杏种植面积0.15万hm2(2.28万亩)。
以盆栽1年生侧柏幼苗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称重控水法在苗期进行干旱及复水处理,分析不同历时和不同程度土壤干旱及二者同时胁迫后复水对侧柏幼苗叶绿素含量的影响,探讨侧柏幼苗叶绿素含量对干旱胁迫做出的抗旱性响应和旱后复水的恢复情况及补偿效应。结果表明:随着干旱胁迫时间的延长,侧柏幼苗叶绿素含量缓慢下降;随着土壤水分胁迫程度的加剧,呈现先降低再上升的趋势。其中干旱胁迫60 d后,土壤相对含水量为40%的侧柏幼苗的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总量及叶绿素a/b分别比CK降低15.4%、14.0%、15.1%和1.6%。
新疆托克逊县位于吐鲁番西南40公里处,是通往南北疆的必经之地。而这里是新疆天山南北最早迎来春天的地方,是新疆春天的“第一站”。冬天凛冽的寒风被春天的温暖代替,冰雪融化,生命的延续孕育出最美的杏花。她的怒放,彰显出“一枝春”的霸气。离县城2公里处的南湖杏花村,万株杏树,百座杏树园锦红绣绿漫过风的嘲弄,旖旎在这片土地上。
为明确云南省楚雄市紫溪山林场华山松种子园内不同种源无性系间的遗传背景,收集了园内6个种源的97份华山松无性系单株针叶,采用改良CTAB法提取其总DNA,并利用SCoT分子标记,对其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从而对园内华山松种质资源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筛选出条带清晰、反应稳定且具有较高多态性的34条引物,经SCoT-PCR扩增后,华山松6个种源的等位基因数为5.264 7,Shannon’s多样性指数(I)为1.378 6,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为0.690 4,说明华山松6个种源遗传多样性较高。地理位置
不久以前,南极洲的科学考察者,从永久冻土层内,用特制的无菌钻探器,取出了一些已冰冻了至少1万年之久的细菌。这些细菌是目前南极洲从未见过的。令人惊奇的是,这些细菌在正常的温度下解冻以后,竟然又繁殖起来了!这就说明,微生物在冬眠了1万年之后,还能够苏醒过来。
采用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法相结合的方法,系统地研究了预浸剂种类与浓度、蒸压力与保压时间以及后浸提等汽爆工艺因素对澳洲坚果壳吸附水中Pb(II)能力的影响,优化改性工艺,并
以保山市中心城区为研究对象,基于划分的生态评价网格,应用分离度指数(LDI)、最大斑块占比(LPI)和香浓多样性指数(SHDI)分析保山市中心城区景观格局特征,从景观格局指数和生态安全评价模型对2001-2019年保山市中心城区进行生态安全研究。结果表明:2001-2019年,保山市中心城区景观破碎化程度呈上升趋势,在研究区东部表现最为明显;研究区中部和南部的优势斑块受到外界持续干扰,最大斑块面积持续减小;城市化进程中,研究区土地利用越来越丰富,各斑块类型在景观中呈均衡化趋势分布,主要表现为生产空间逐渐转
以Landsat 8-OLI影像数据为主要信息源,结合香格里拉32块半径15 m的圆形高山松实测样地数据,对全色波段和多光谱融合后的影像进行不同尺度重采样,依据不同尺度样地光谱特征变异分析结果构建4种不同尺度采样下高山松林LAI的支持向量机回归(SVR)模型,探究不同采样尺度对高山松LAI遥感估测精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样地的观测尺度从15 m增加至60 m时,LAI与遥感变量的相关性随观测尺度的增大而减小。估测模型决定系数为0.400~0.554;预测均方根误差为0.318~0.377;预测精度为83.
以滇中城市群为研究对象,选取滇中城市群2000-2019年3期Landsat遥感数据,通过面向对象分类技术提取3期绿色空间信息,通过GIS空间分析法、转移矩阵模型和景观格局指数法,从总体动态特征、空间转移过程和景观格局指数变化3个方面对滇中城市群2000-2019年绿色空间格局进行城市群、州市和区县的多尺度研究。结果表明:城市群尺度总体上呈现绿色空间缩减,非绿色空间扩张的趋势,绿色空间转移主要发生在林地空间、耕地空间和灌草空间之间,绿色空间景观破碎化程度降低,景观多样性下降;州市尺度上,昆明市、曲靖市和红
以杉木‘洋020’扦插苗和‘洋020’组培苗为实验材料,通过盆栽实验,在调查不同埋土深度处理无性系萌蘖情况的基础上,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了杉木无性系萌蘖高峰期枝叶、基部韧皮部、根尖等不同器官吲哚乙酸、赤霉素、细胞分裂素及脱落酸含量差异。结果表明:组培苗萌蘖能力强于扦插苗;随着埋土深度增加,2个无性系苗萌蘖能力均呈降低的趋势。不同埋土深度处理根尖和枝叶内源激素含量较高;随着培养时间延长,无性系枝叶吲哚乙酸含量呈上升趋势,赤霉素含量呈下降趋势;埋土深度6 cm处理有利于枝叶及根尖脱落酸的积累,埋土深度9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