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音乐课堂中导入艺术

来源 :家长·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vidjt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对教育事业愈加重视,很多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都通过各种形式提高学生学习的效果。新课导入是课堂教学最自然、最恰当的开端,可以在师生之间建立起沟通的桥梁,可以更加具有针对性地开展音乐教学工作。成功的导入会让学生掌握到音乐学习的方法,也为后期的教学工作做了很好的铺垫。我根据教学实践的切身感受和对音乐教学法的初步了解与学习,对小学音乐课导入环节进行探究。
  一、小学音乐课堂导入的功能
  “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一堂课有一个出色的开头,就会帮助整堂课奠定成功的基调。我以近三年来的亲身教学实践为基础,谈谈导入的功能。
  (一)连接旧知与新知
  学生在实际生活和学习中已经掌握了不少的知识,这些已有的知识可以被称为旧的知识,而对旧知识的回顾并不会让学生感到过多的压力或者反感,在一种轻松的环境下,通过教师在导入环节的巧妙引导,学生能自然而然地接触到新知识。在《夏日的雷雨》这堂课的教学中,我根据学生们已知的描述天气现象的拟声词(哐擦擦、轰隆隆、哗啦啦)进行导入,让学生们猜一猜是雷雨天气中的什么声音。然后,慢慢从没有节奏地念读过渡到有节奏地念读,把需要新授的节奏融入其中,循序渐进,学生掌握得又快又好。
  (二)激发新知学习兴趣
  根据小学生的身心特点,感兴趣的事物更能引起他们的注意,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动力,而导入环节必须起到这样的作用。教师首先要了解学生的生理特点、心理特点和学生间流行的游戏、动画等等。同样以《夏日的雷雨》为例,二年级的小朋友乐于表现,总是积极举手,也喜欢猜谜这样的游戏。课堂的一开始,我用拟声词模仿气象让学生进行猜谜,引起了学生的兴趣,学生们抢着回答,氛围很热烈。然后,我再通过过渡语(闪电、打雷、下雨也是可以有节奏感的,你们一起试试吧!)激发学生产生继续学习的愿望。
  (三)有利于完成新的学习任务
  导入是为接下来的新课学习做铺垫,与整节课的主体教学内容互相关联,甚至主体部分已经渗透在其中,解决了部分学习的重难点。仍然是以《夏日的雷雨》为例,之前已经提过,从没有节奏地念读过渡到有节奏地念读,这个过程中的节奏是从歌曲节奏中取出来的,并且是学生可能会出错的难点,提前解决难点有利于接下来更流畅地进行新歌教学。
  我认为,导入的成与败直接影响着一堂课的效果,教师导入的语言、导入的方式都是为了引导学生积极地思考、主动地求知。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可以使得教学事半功倍。
  二、小学音乐课堂导入环节的方案设计
  要想提高课堂导入的效果,激发出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要求教师必须具备高效率的课堂导入设计素质。音乐教师要合理计划课堂导入的时间,大概在5~10分钟左右,以便在有限的时间内创造出最好的教学效果。同时,确定课堂导入的系统内容,明确要素内容(人这一要素是指小学生和音乐教师本人,物的要素是指音乐课堂导入所需的素材),并根据一定的逻辑关系合理安排人与物之间的联系,从而形成导入环节的整个过程。然后,根据设计的课堂导入过程,结合实际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融入过渡性学习的导入环节。另外,在设计课堂导入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分析归纳,通过理论事实的依据提高教材的可操作性。为了提高课堂导入的效果,设计的案例计划必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学生面前展现出丰富的音乐知识内容,激发出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进入音乐学习的过渡阶段。接下来,我以三种常见的导入设计为例进行个人观点的阐述。
  (一)生活谈话导入
  音乐源于生活,通过谈话的方式让学生联系自己的实际讲一讲,在话题中自然地导入新授的内容。例如,从学生的生活出发,通过雨声的音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不知不觉地让学生融入课堂中,然后通过雨天引出所要学习的歌曲。
  (二)律动游戏导入
  根据小学生的身心特点,通过律动的方式进行导入,能够增加课堂趣味,活跃课堂氛围,在玩中学、学中玩,使学生乐于学习。
  在导入部分,我用了5分钟。首先,我通过谈话将学生的思想引入课堂。接下来的部分以律动游戏为主,让学生们一起动,模仿开火车的声音、动作,孩子们都喜欢这种模仿游戏,乐在其中。
  (三)视频图画导入
  小学生的抽象思维还不强,所以需要教师通过形象的事物进行引导。通过视听结合的方式,能够化抽象为形象,帮助学生理解。例如,通过《月光》和《土耳其进行曲》的欣赏,再配合上不同的画面,视听结合,让学生们了解到了不同调性的音乐给人的不同感受,帮助学生理解了音乐色彩的概念,学会了用恰当的词汇描述音乐色彩。
  三、设计小学音乐课导入时应注意的细节
  在小学音乐课导入的环节中,音乐教师要充分重视可能对导入效果产生影响的因素,需要注意以下细节:
  首先,是过渡语。做了四年音乐教师,每一次公开课都在提醒我:课堂过渡语是一门艺术。第一,过渡语要简洁。在生活谈话中会有许多习以为常的语气词,比如好、那么、恩。这种词不能过多出现,高频率地出现会让人在听觉上有一种密集的感觉,多次出现后,下一次再听到时,就会让人不舒服。在语言简洁方面,还有一个地方必须注意,不要用不同的语言反复解释,点到即止;第二,过渡语要有效。每一次使用的过渡语都要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比如:同学们唱的音色真好听,但是强弱不够明显,让我们再来一遍。这句简单的话首先对学生唱的上一遍的音色进行了肯定,同时对强弱做了要求,希望学生们在下一遍歌唱时把强弱表现出来;第三,过渡语要符合情景、情绪。在低年级的音乐课堂上,很多教师都会创设一个故事情景贯穿始终,因此过渡语就要推动着故事的发展,不可跳出情景,显得突兀。歌曲的感情色彩也要有所不同,如欢快活泼、抒情优美,在语速上,过渡语也要符合主题情绪。
  其次,需要注意课堂机智。课堂机智指的是在课堂教学中处理偶发事件的能力,是一种应变能力。教师不仅要在导入部分注意这一点,在整堂课都需要发挥自身的课堂机智。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反应做出临时的回应,而且不能脱离课堂,不管是语言还是接下来的环节,都要据此进行细微调整。
  综上所述,细节决定成败,导入环节的主体设计和构思很重要,但不能被細节拖后腿。
  (责编 张 欣)
其他文献
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区域活动是非常适合幼儿的幼儿园活动,同时对于幼儿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区域活动可以充分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品质,使幼儿在活动中能够形成自主选择、相互交流和不断探索的优秀习惯。幼儿的区域活动可以让教师在教学时充分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和特点,使幼儿能够得到全面发展。然而,由于幼儿本身的特点,教师在开展区域活动时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我首先介绍了区域活动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并分析了区
期刊
为了能够激发学生的作业兴趣,提高语文家庭作业的质量,我在平时的教学中注重语文家庭作业的设计和创新,尝试设计了以下几种语文作业。  一、设计“专题作业”,让学生课堂所学知识得到升华、课外知识得到拓展  现行的北师大语文教材以主题单元的形式呈现教材内容,每学习一个主题单元后布置了“专题作业”,使学生能在具体的作业中通过信息收集、处理和加工很好地整合课本知识和课外知识。如学习“智谋”单元的教学之后,我给
期刊
之前在魏书生老师的《班主任工作漫谈》一书中看到,魏老师的管理经验之一是:向学生学习.当时我读到的时候并不能理解,只是觉得在学科教学捉襟见肘的时候还要做班主任,烦琐而
期刊
目的:  通过回顾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PFNA)与第三代Gamma钉(The third generation of Gamma nail,TGN)治疗老年性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
目的:  在各种恶性肿瘤中,胶质瘤是颅内比较常见的一种,它发生在大脑神经组织的外胚层,具有大多数恶性肿瘤的一般特性,在肿瘤细胞的生长和扩散过程中速度较快,且对人体正常细胞的
根据素质教育理念的要求,将小学美术的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从艺术知识教学升级为学生艺术文化的培养.在这一要求下,小学美术课程中以创新、实践和动手能力为重点的教学内容比
期刊
目的 探讨运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加强对老年髋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术期饮食管理对其康复速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拟行髋膝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13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65
目的:  动脉粥样硬化性脑动脉狭窄严重威胁人类健康,我国以大脑中动脉狭窄最为好发。目前,对动脉粥样硬化性脑动脉狭窄的主要治疗方法为积极控制危险因素、药物治疗和支架置入
召集会议是人类进行交流的一种形式,通过会议对某一主题进行交谈、研讨、通过碰撞、分解,最后得到整合。因此,会议是重要的,也是新闻界不能忽视的。而且会议也是新闻记者挖
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人们对教育事业产生了全新的认识。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充分发挥人文情怀的导向作用,能够提高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积极性和学生的语文成绩,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与进步,同时,也能够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初中生的性格并没有完全发育成熟,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学生的价值观念对学习和成长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语文教学中,以提升人文情怀为导向,能够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基础上塑造人格,培養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