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路面夜间逐时温度预报方法研究

来源 :公路交通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to07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提高高速公路路面的低温预报预警能力,根据地表能量平衡原理、夜间净辐射及路面热特性参数与高速公路路表温度之间变化的关系,建立了基于当日实时温度等相关气象要素观测信息的路表温度变化预报方程.收集了2016年至2017年江苏省高速公路路面逐小时温度等相关气象观测资料,选取具有代表性的13个站点,应用统计方法确定了模型中路面特性参数B0值,分析其路面温度变化特征,确定了其参数并检验其预报效果.结果表明:反演得到的参数B0值变化范围为3.17~3.67,随路面建筑材质不同而略有差异,同一高速公路路面比较接近;由其得到的模拟值与实测值相关系数高,平均偏差和标准差小,模型效率高.预报值与实测值偏差在1℃以内的超过50%,预报值与实测值偏差在3℃以内的超过90%,说明提出的预报方程具有较好的实用性和较高的预测精度,预报结果可靠,可以用来做高速公路路面温度的预测.
其他文献
为研究疏浚船舶组合施工在港口航道疏浚工程中的具体应用问题,结合工程实例,提出船机组合施工布置方案。从疏浚土质、船舶工艺技术、施工环境、工期要求、经济性等方面分析港口航道疏浚船舶机械的最佳组合方式,根据工程特点对船机施工顺序进行合理安排,制定具备可操作性的施工工艺流程,使港口航道航疏浚工程符合工期和质量要求。
为了给集装箱码头散货码头自动化等更多的工业自动化应用场景提供更多、更稳定的解决方案,助力无人化集装箱码头建设,采用集装箱卡车引导系统、集装箱卡车防砸系统验证新型激光传感器在实际中的应用效果。2D激光传感器在引导系统和防砸系统中的正确识别率都超过95%,且稳定性高、易操作性强。全方位利用激光传感器可以在各个作业环节中保证自动化设备的正常运行,优化作业流程,大幅提高作业精度、作业效率,并同时提高作业安
对AISC 360-16《建筑钢结构标准》(简称《美国钢标》)受剪杆件设计方法进行了解读,并与GB 50017—2017《钢结构设计标准》(简称《17钢标》)受剪杆件的设计方法进行了比较.《
为全面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真落实我国关于“碳达峰、碳中和”等工作的相关部署,针对港口码头粉尘污染问题,利用智能传感、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搭建港口粉尘在线监测管理平台。平台包括基本信息管理、监测数据处理,视频监控、环境决策分析与监测站点等五大功能模块。结合卫星遥感数据,平台可以动态展示监测站点和污染源的空间分布,推进港口码头粉尘污染的综合治理,进一步加强港口粉尘污染防治工作的监督实施,为生态环境建设和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作出贡献。
为创新危险货物安全监管模式,进一步提高唐山港危化品安全管理级别,推动港口安全管理方式变革,采用SOA、Java EE、Service GIS、基于Web Service服务接口实现与业务系统的对接集成以及统一的认证服务和用户权限模型等技术,建设港口危险货物可视化管理平台,实现对危险货物港口作业集中区域进行可视化展现,从而减少港口危险货物管理成本,提高安全生产管理能力。
为了加快激光雷达在港区无人驾驶、港机和堆场设备智能化改造、作业现场安全防范等智慧港口建设领域的应用,以笛卡尔《方法论》为指导思想,对激光雷达的测试方法进行总结。介绍激光雷达工作所需的系统环境配置方法;通过对示例代码的整体架构、函数调用、数据流向进行深入分析,明确激光雷达的运行过程;开展可视化测试,分别利用屏幕打印、数据录制、图形成像等方法监视数据运算的中间过程和最终结果。通过可视化测试发现,该测试方法实用且满足实际生产要求。
为了提升件杂货码头尤其是木材码头在理货作业环节中的货物识别、数量清点和残损确认、货物分票的作业效率和准确率,提高木材理货质量,提升木材理货业务效率,降低安全风险,实现作业可追溯,通过视频流的采集和实时回传,实现木材理货各个业务场景实时的视频监控和数据采集,采用深度学习,机器视觉技术,以镇江港木材理货流程为主线,建立一套高精度的木材识别系统,理货员通过远程视频监控和自动控制在理货室即可完成木材计数与理货,1个理货员可以同时远程控制8路视频监控进行理货,理货数量准确率达到99.5%以上,有效解决木材码头理货员
面对我国海上风电开发的重大需求及施工装备技术性能的严重不足,从工程实际需求出发,充分吸收国内外自升式平台优点,并综合考虑我国沿海地质与海况等条件,研制我国新一代海上风电安装船“港航平9”。介绍该平台的总体布置及参数、关键设备的设计思想和方案,总结其设计特点,并对该平台的施工工艺进行说明。通过工程实践检验,“港航平9”施工实用性强,所形成的工艺施工质量满足工程项目要求,施工安全性及效率相比传统方式有较大提高,成本也相对较低。
在集装箱码头中,有效获取集卡位置是场地设备自动化调度的基础条件。为有效可靠地获取集卡定位信息,在三轴异向磁阻传感器车辆检测原理基础上,以检测码头集卡作业停车为背景,提出一种基于波形检测的多地磁集卡定位算法。该方法消除固定阈值所带来的累积误差和部分特殊场景的检测错报,同时降低单个地磁检测的误判率。目前,该算法已集成在集卡无接触定位系统中,并投入生产作业使用。
悬挂式单轨轨道梁采用下开口的薄壁箱型结构.作为下承式梁轨合一结构,轨道梁翼缘板与腹板连接的主焊缝为结构传力关键焊缝.由于主焊缝受力状态复杂,难以通过常规设计方法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