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策略研究

来源 :科教创新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skle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进行素质教育改革以后,幼儿的教学目标变成了在教学当中促进幼儿身心综合发展,幼儿的心理健康问题受到了很多关注。本文研究了幼儿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及发展现状,为幼儿心理的问题提出了进行及时矫正与扶持的教学策略,使幼儿能够在身心健康的情况下成长。
  关键词:幼儿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策略
  学生的黄金发展期就在幼儿时期,在这个阶段,幼儿的身体、心理、思维、认知、行动、语言表达等各方面都处于十分活跃的发展状态,如果能够在这个阶段获取良好的教育,那么将会对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牢固的基石。因此,人们对幼儿教育十分关注,尤其在小班幼儿的心理健康问题上,深受重视。发现并解决幼儿的心理问题,让幼儿能够有积极的身心状态,是幼儿教育当中应该完善的事情。
  一、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意义
  对幼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及时发现幼儿在成长中出现的问题,防微杜渐,及时矫正这些不良的心理问题,以免为将来的发展埋下隐患。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比较灵活多变,而且教育活动不受地点、时间的限制,不管是在家庭教育当中,还是幼儿园教育当中,都蕴含了多元的幼儿心理健康教学内容,通过丰富的心理矫正手段、各种有趣的活动,教师和家长有发现幼儿成长的心理问题,并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引导和改善的机会。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可以让家长和教师更加了解幼儿的心理发展现状,找出出现问题的真正原因,进行针对性地解决,确保幼儿伴随着健康的心理长大。
  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幼儿形成健康的人格和高尚的情操。幼儿时期作为发展的关键期,幼儿极容易受到外部世界的影响,并且不断模仿他人,快速地改变自己。而且幼儿在成长过程中对自我的约束能力不足,情绪相对来说难以控制。对幼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能够让幼儿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心理变化、行为等,以积极乐观的心态来面对学习和生活中产生的困难,以坚定的意志来进行持续的学习,在潜移默化当中逐渐让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有高级的追求。
  二、进行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策略
  对幼儿进行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要从教学活动各环节的渗透教育和心理健康环境的创设进行针对性预防和解决。
  (一)教学环节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幼儿教师可以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进入幼儿教学的教学目标、教学过程以及教学评价当中,提高课堂教学和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加快学生健全人格、培育良好心理的速度。
  在教學目标的设置当中,把学生的心理健康作为重要标准之一,围绕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问题开展教学活动。并且根据不同幼儿的身心发展状况,教师要设置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以差异化的方式来进行教学,科学合理地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积极性。
  在教学过程当中,教师要以幼儿的实际心理发展作为基础设计教学,并且选取和创设教学活动。比如在教学当中进行情绪的角色扮演,通过对各种情绪的感知和表演,让幼儿对自我情绪有更深的认知,明白各种情绪对自己身体的利与弊,并且学会主动管控自己的情绪,不放纵情绪伤害他人。
  在教学评价环节,教师要把心理健康的标准融入到评价体系当中,改变传统的教学评价方式。重结果轻过程的评价忽视了幼儿进行教学活动时的付出,不利于幼儿健康心理的培养。教师要更加注重幼儿在教学过程当中的表现,对于每个幼儿的进步教师都要记录下来,并在评价时进行反馈,适时地鼓励和表扬才能让学生的心理更加健康发展,并且以更积极的姿态面对教学中的问题。
  在教学环节渗透入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教师的教学更加富有活力和生机,促进幼儿在知识层面、能力层面的成长,对幼儿心理健康的教学培育工作有积极作用。
  (二)创设和谐的心理健康教学环境
  幼儿教师要为幼儿创设更加和谐的教学环境,让学生能够在健康的环境下接受心理健康教育,使幼儿对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更高效地学习并进行实践。
  首先是对于幼儿园的客观物质环境,比如教室中的标语设计、图画展示等都是影响幼儿园环境的因素,教师要给予幼儿一个干净、明亮、温馨的教学环境。幼儿在良好的环境下能够提高对教师所教学知识的兴趣,心情更加愉悦地接受教学,在教学中实现自己心理的健康发展。
  其次是对幼儿的心理健康活动环境创设。教师要保持与幼儿进行尊重、平等的交流对话,使自己的身份受到幼儿的尊重、亲近,愿意主动向教师倾诉烦恼,寻求帮助。教师还要引导班级幼儿之间团结友爱,形成良好的和谐的班级氛围,幼儿互相帮助解决自己遇到的难题。通过创设和谐的心理健康教学环境,幼儿的心理能够更加有效的健康发展。
  三、结语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不容忽视,幼儿教师必须要通过一定的方法来促进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效率优化和质量提高,培养学生的身心综合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谭平.幼儿心理健康教育面临的困境及出路[J].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20,40 (7):188-189.
  [2]田甜.幼儿园教师的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观调查[D].武汉: 华中师范大学,2019.
  [3]张全,王佩升,张皓.基于幼儿心理规律对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策略的分析[C].教育理论研究(第三辑).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18: 267,275.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语文教学中如何处理长文教学,实现在一节课的课堂时间内完成几千字以上文本的教学,针对几个要点,选取几种方法,以七上课文《走一步,再走一步》为例,设计“默读——整体把握故事脉络”、“朗读——细品人物心理变化”、“细读——重点感悟人生成长”三个模块,对如何实现“长文短教”,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提供一点参考和想法。  关键词:长文短教;朗读方法;走一步再走一步  《走一步,再走一步》选自部编
期刊
摘要:幼儿教育处于启蒙教育阶段,对幼儿之后的学习和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重要。传统的教育模式的弊端在新课改背景之下逐渐暴露,因此,对幼儿教育模式的创新性研究是当前幼儿教育工作者探索的主要方向。该文则是对新课程改革下幼儿教育的新方法进行研究、分析。  关键词:新课改;幼儿教育;新方法  幼儿阶段加强对幼儿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引导,有助于健全幼儿的人格,帮助幼儿树立良好的学习习惯等。如果将幼儿的人
期刊
摘要:在数学课程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是改观学生对数学知识学习目标和价值认知的一个重要方法。情感上的认同感也是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积极性的重要条件,高中阶段的数学课程教学在内容的难度和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与实践能力的要求方面都达到了较高的层次。在这种情况下,更需要教师结合具体的课程教学内容以及阶段性的教育教学要求,通过情感渗透的方式引导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找到科学的学习方法,最终取得更好的数学知识学习效果。
期刊
摘要: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每一个名族、每一个地区都有着独特的本土文化,在幼儿教育工作中,教师要注重传递、弘扬中华优良传统文化,让幼儿对本土文化有初级的了解、认知,在传递学科知识的同时,提升幼儿的文化修养,增强学科教育活动的趣味性、实践性、文化性,全面落实素质教育理念。同样,在幼儿美术教育活动中,教师要在美术主题活动中渗透本土文化,选择一些幼儿熟悉、感兴趣的本土文化素材,丰富幼儿的美术知识面、文化知识
期刊
期刊
摘要:幼儿学前教育活动是教育体系的一部分,而教师的角色在课程改革中由活动的创建者转变为引导者、发展者等多种类型,通过具体的教育活动中,一些教师善于引导幼儿步入正常学习的流程,从双方的互动中形成新的活动内容,而另一些教师却无法掌握与幼儿共同学习的要领,这时就需要幼儿教师摆准定位,把握教育活动的指导策略,才能够更加有效地推进活动的完善。幼儿时期是其发展最重要的阶段,这个阶段教师要通过集体教学活动有效的
期刊
摘要:根据近年来我国相关高校实施汉语言文学教育改革的实际情况来看,开展汉语言文学教育能有效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同时对强化学生的综合素质有重要作用,能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对学生未来的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但我国汉语言文学教育还存在一些不足,需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调整和优化,更好地实现汉语言文学教育与人文素质培养的有效融合,充分满足现代学生的发展需求。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教育;人文
期刊
摘要:近年来,教育者对学生管理模式进行了探究,并认识到团队心理辅导的作用。目前,随着教改的跟进,高职院校学生管理中的缺口逐渐暴露出来,成为了教育管理工作发展道路中的绊脚石,需要得到及时的改善。本文在了解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基础上,对团体心理辅导展开了全面的分析,并探讨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团体心理辅导;高职院校;学生管理  引言:  高职院校教育活动的顺利开展,不能离开学生管理工作的支持,在新
期刊
摘要:儿童安全是幼儿园的一项基本工作,也是所有其他工作的基础。但儿童自我保护能力薄弱,安全防范意識薄弱。由于缺乏足够的自卫和安全知识,儿童经常吃了不该吃的东西、摔倒等。因此,只有通过积极的教育和保护,关心儿童的自卫和安全意识,儿童才能尽可能避免受伤。《学前教育指南》明确规定,“托儿所首先必须确保儿童的生命,促进儿童的健康,与儿童的生命密切相关,开展安全、营养和健康教育,提高儿童的自我保护和能力。”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