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语文习作教学效率不高的原因分析及解决对策

来源 :求知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ip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习作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学生公认的语文重难点部分,更是教师面临的挑战。如何提高农村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的效率?文章作者提出,要针对习作教学效率不高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找对、找准真正的原因,才能有的放矢地解决,从而提高习作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农村;小学语文;习作教学;对策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20)19-0067-02
  语文学科培养的是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作文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难点。对于学生而言,一听到写作文就仿佛谈虎色变,一到作文课就心烦、害怕;对于教师而言,如何改善习作教学效率不高的现状,是一道摆在面前的难题。以下论述深入分析了习作教学效率不高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对策,以突破这种两难局面,实现习作教学效率和学生写作能力的同步提升。
  一、农村小学语文习作教学效率不高的原因分析
  1.学生方面的原因
  (1)学生缺乏写作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同时也是从事任何事情的原始动力,习作教学同样需要激发学生写作文的兴趣。学生为何缺乏写作的兴趣?除了认知上的误区,还在于学生未体会到写作文带来的乐趣。首先,在学生眼中,写作文仅仅只是一项学习任务。学生是带着完成任务的心情来写作文的。学生带着这样的思想包袱来写作文可想而知就是应付差事,觉得只要按时完成就行了,哪还顾得上习作质量的好坏?其次,学生的习作如果得不到教师的认可和肯定,积极性自然会受到打击。最后,习作进行到一定阶段都会遭遇瓶颈。此时,若不能突破这种局面,必将停滞不前。学生也会质疑自己的写作能力,自信心随之下降,觉得自己的写作水平也就这样了,在开始的新鲜劲过后逐渐丧失写作的兴趣[1]。
  (2)学生对写作文存在认知上的误区。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读写能力,也不是刚刚接触作文了,为何也对写作文存在畏难心理呢?究其原因,学生对写作文存在认知上的误区。如果问学生在语文作业中让他们学得最难最害怕的是哪部分,他们就会异口同声地回答:“当然是写作文了!”这种观念已经扎根于学生的脑海中,学生将写作文当成一道难题,平常会花费较长时间去思考去完成,纯粹为写作文而写作文,以致作文难写这种认知愈演愈烈,形成越害怕写越不愿写这样的恶性循环[2]。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巧妙引导学生,改变这种认知上的误区,形成正确的认知,克服他们的畏难心理。
  (3)学生缺乏写作的素材。学生在写作文时,往往感到无从下笔。这是因为平时未注意写作素材的积累,也未有心观察生活,以致一到写作文,就抓耳挠腮,冥思苦想,不知要写些什么内容,这样写出的作文往往内容空洞,缺乏真情实感和文思文采,难以打动人心,作文质量不尽如人意。因此,教师应让学生明白一个道理,写作文与平时的积累具有密切的关系,厚积才能薄发,才能写出优美动人的文章。
  (4)学生未掌握写作的方法与技巧。学生未掌握写作的方式方法与技巧也是习作教学效率不高的一个因素。一些学生由于未能掌握写作的方法,即使拥有写作的素材,心中有想要倾诉和描述的事情,也不知如何运用写作技巧来进行书面表达,写出的作文要么词不达意,要么不能很好地呈现自己真正想要表达的意思。有些学生就曾说过,明明心中有千言万语,却不知如何应用写作的技巧形象艺术地加以描绘,犹如茶壶里煮饺子——有货倒不出,以致写出的作文平铺直叙,平淡无奇。而写作方法与技巧的掌握需要领悟其要领,并坚持长期不间断地练习,作文写得多了,方法应用得勤了,才能熟能生巧,提高自身的写作水平。
  2.教师方面的原因
  (1)对学生情感表达的引导不足。一篇作文的质量与其情感表达有着紧密联系。在农村小学习作教学中,学生对习作往往疏于情感表达,这与教师引导不足有一定的关系。而情感表达是学生习作练习中的软肋,需要教师在平时教学过程中积极引导。学生缺乏表达情感的欲望,未能在思想上、感情上产生感悟,自然就难以敞开心扉,写出充满真情实感的作文,导致习作教学效率不高。
  (2)教师的教学耐心有待提高。习作教学历来是语文教学中的重难点,小学高年级学生作文质量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非常考验教师的耐心。教师教得辛苦而认真,但习作教学可能并未达到自己预期的效果,耐心一再被消耗,会令教师产生一种挫败感,甚至丧失耐心,最终导致习作教学效果不理想。
  二、提升小学语文习作教学效率的對策
  针对上述习作教学效率不高的原因,笔者从师生双方进行了分析,提出以下对策。
  1.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兴趣有先天的也有后天培养的,这里所说的激发写作兴趣的重点对象,主要是那些缺乏写作兴趣的学生。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建立在学生对习作正确认知的基础上。当学生不再觉得写作文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时,心情也会相对轻松,不再视写作文为完成任务,教师应趁热打铁,适时给予肯定和鼓励,这样一方面会让学生带着快乐的心情去学写作文,另一方面教师的肯定和认可对学生而言犹如一剂催化剂,可以极大提高他们写作文的积极性。当学生习作到达一定阶段遭遇瓶颈时,教师应善于拓展其思维,激发学生的写作灵感,在习作教学中重视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允许他们进行各种奇思妙想,不限制其思维,鼓励他们勇于探索、大胆想象,在课堂上展开讨论,实现情感的交流、思想的碰撞、知识的互补、思路的拓宽,令其产生一种不吐不快的感受,从而让学生爱上写作文,写出质量上乘的作文。
  2.正确引导,消除学生在习作认知上的误区
  学生对写作文存在认知上的误区,教师要正确引导。首先,教师要向学生说明作文并不是他们想象中的那么难写,之所以觉得难写是因为他们自己先入为主了。其次,作文是对生活原貌的描述,是对情感的表达、是心灵的感悟,是有感而发的倾诉,并将这种倾诉付诸笔端形成文字,并不是学生想象中和认知中的那样难。最后,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对发生的某件事产生了感悟,见到的一个人带给自己的印象等都可以文字的形式来表达。这种感悟和印象平时是用嘴巴说话的方式来表达,其实完全可以替换成正规的书面语言来表达只是换了另外一种表现形式。学生在感悟和印象的基础上进行构思并加以润色,就是自己独一无二的文字表达了[3]。教师要进行正确的引导消除学生在习作认知上的误区,形成正确认知。   3.引导学生观察生活,积累写作素材
  学生缺乏写作素材犹如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战士上战场缺乏子弹、炮弹一样,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在平时做到以下两点:一是要多阅读课外书籍,在開阔视野的同时积累语言素材;二是要多观察生活,生活中有很多的人、事、物都可以成为我们习作中的素材。教师要让学生明白写作来源于生活,没有丰富的生活积累,闭门造车是无法写出富有灵感的文章的[4]。纵观古今,一些脍炙人口的经典名著无不出自作者对生活的细致观察和切身体会。一篇优秀的习作,离不开精准地选材,选对了题材才能写出好的作文。积累了丰富的写作素材,学生在写作文时就可信手拈来。
  4.指导学生掌握写作的方法与技巧
  做任何事都需要掌握方法,写作文也不例外。选好了写作的题材,还需要进行文字加工和处理,才能形成一篇习作,这就对学生的写作方法和写作技巧提出了要求。因此,教师应指导学生掌握写作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写作的方式多种多样,是开门见山,还是倒叙,抑或插叙;是就事论事,还是引今博古;哪些部分要详细写,哪些部分可以粗略写;修辞手法适合应用在文中的哪个部分;写人、写景、写物、叙事的文章各自都有哪些特点等,都需要学生通过长期不断地实践和摸索,才能逐步掌握,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5.放飞思想,促进学生情感的表达
  情感表达是学生对内心的情感进行真实展现。同样一件事,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看法和观点,看问题的角度不同,思路自然也不同,表达的情感也会存在不同之处。因此,教师在习作教学中应给予学生思想上的自由,不禁锢其思维方式,鼓励他们真实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和情感。好的文章不一定需要多么华丽的辞藻,即使质朴,也绝对是作者的真情流露。这样的文章往往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让人回味无穷。
  6.在习作教学中保持足够的耐心
  习作教学效率和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是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过程的,效果也不是立竿见影的,这就需要教师保持足够的耐心,不放弃、不言败。习作教学不仅是小学阶段语文教学的重难点,同样也是学生今后升入中学、大学语文教学中的重难点。习作对学生的语言能力、书面表达能力、语文素养有着很高的要求。而小学五六年级的学生尚处于习作学习的基础时期,教师应具有足够的耐心,指导他们学会语言的组织、编辑,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情感,为提高习作水平打下坚实的基础,为习作教学效率的提升洒下辛勤的汗水。
  综上所述,小学是学生习作练习的起步阶段,学生的知识体系、语言都处于不断构建和积累的过程中,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和引导。教师需要针对其中存在的不足分析原因,积极改进,实现农村小学语文习作教学效率的提高和学生习作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谌 纺.农村小学语文统整教学策略——以东阳小学为例[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1):91.
  [2]阙朝乾.论基于核心素养优化小学语文习作教学思维能力的培养[J].华夏教师,2018(13):48-49.
  [3]陈永法,王孝君.新课程语文教学中处理好阅读教学与写作训练关系[J].课程教育研究,2018(8):71.
  [4]张慧珠.“生活教育”思想运用于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的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1):186.
  作者简介:潘成和(1967— ),男,广西钟山人,一级教师,广西壮族自治区钟山县钟山镇丹龙完小校长,研究方向:小学教育教学。
其他文献
我国经济在近些年中获得快速发展,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建筑行业的发展在新形势之下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满足社会的发展以及人们日益增长
经省外专局批准,应河北省农业产业协会邀请,保加利亚树莓专家Denitsa Serbezova于10月16日至20日来河北省进行树莓良种栽培管理指导。按既定的工作安排,已顺利完成接待工作。
摘 要:《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内容的呈现应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以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小学阶段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喜欢参与各种各样的活动,喜欢有趣的不枯燥的课堂,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点,积极改进教学方法,把课堂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多给学生创造思考、表现的机会,让学生的思维碰撞
促甲状腺激素 (TSH)受体是调控甲状腺细胞生长分化的主要受体 ,其异常表达是获得性、遗传性或先天性甲状腺疾病的重要原因。TSH受体基因突变与甲状腺肿瘤、非自身免疫性甲状
摘 要:小学是学生形成学习能力和习惯的关键时期。在这一阶段,数学教学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自我学习意识有很大的影响。为了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教师必须重视小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而数学这门学科可以发挥它的引导作用。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是十分重要的,因此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非常必要。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學;独立思考;思维习惯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624X(
摘 要:众所周知,浓厚的兴趣对一个人的学习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认知水平,采用丰富的教学形式、创新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数学学科的学习中,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习兴趣;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翻转课堂是信息时代的产物,为教师开展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思路。信息技术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分支,无论是理论知识还是操作技能都非常重要,且信息技术的发展也是
糖尿病患者往往存在高凝状态,包括凝血因子增加、抗凝血酶Ⅲ减少及活性降低所致的内源性凝血系统活化;血小板膜流动性降低、更新加快、活性增高;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因子-1水
1型糖尿病是一种针对胰岛β细胞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体内有多种胰岛自身抗体存在,主要包括胰岛细胞抗体、胰岛素自身抗体、谷氨酸脱羧酶抗体、酪氨酸磷酸酶抗体等。随着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