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祖宜:放弃博士做个美厨娘很Happy

来源 :文苑·感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llx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点像电影《美味关系》的茱莉婭


  庄祖宜很欢喜的记忆,是吃妈妈做的牛肉丝,无论躲在芹菜里,还是掀开在韭黄里,对于儿时的她都是幸福升起的源泉。去美国留学前,她不进厨房不做菜,都是乖乖学习当学霸。
  大学毕业后,庄祖宜先在哥伦比亚大学念了2年人类学硕士,之后在华盛顿大学攻读6年人类学博士。所有的资格考都过了,这时她已成为博士候选人,但就在准备毕业论文的那一年,剧情拐到了另一个方向。
  她选的研究方向是ABC美籍华人回流,因为非主流,申请不到奖学金。结果写了又改,改了又删,怎么写都不对。论文让她写得背痛、眼痛、肚子痛,还让她很头痛,做梦都会梦到脑子里长肿瘤,而当医生跟她说必须在20分钟内做手术,否则就没有存活的可能时,她想的却是如此死去就不用写论文了。
  在庄祖宜即将崩溃时,只想在食物中得到安慰。“做菜的乐趣就在于它看得到摸得到,闻得到吃得到,而且有付出必有回馈。看着葱蒜辣椒噼噼啪啪地在油锅里弹跳释放香气,酒水注入沸腾弥漫于空气中,那种满足感是非常真切踏实的。”就这样,别人靠运动、饮酒、上教堂来缓解学业压力,她则在洗手做羹汤的过程中舒缓心情。
  结果意外发现,洗菜、切菜、淘米、腌肉这样熟能生巧的动作,比任何一种活动都能安抚她在异乡与学位奋斗的焦虑。一路下来做研究没什么进展,在洗手做羹汤舒缓心情的过程中,厨艺倒是精进不少。她从来没有在别处感受到,像烹饪这样强大的吸引力。
  2006年8月,庄祖宜随着新婚不久的老公搬到波士顿,发现了只听过没看过的剑桥厨艺学校。就如同电影《美味关系》所演绎的茱莉娅一样,庄祖宜终于找到了让自己真正心动的厨房。30岁的她,在顿悟了自己的人生志趣所在之后,果断放弃博士转投厨房,学习法式料理的专业烹饪课程。
  在别人看来,一个即将毕业的博士忽然要改行去做厨师,这实在是太荒唐了。但在庄祖宜心里,却是一种本能。她说,论文固然迟早可以写完,拿到博士学位,可是内心的快乐呢?
  递交申请后的那天晚上,庄祖宜看朱莉娅的传记。她曾经是美国外交官的妻子,在随丈夫到巴黎工作时,被法国美食征服了。36岁才开始学做菜,从著名的蓝带厨艺学院毕业后,最终成为美国最著名的大厨和美食节目主持人。朱莉娅的故居就在庄祖宜住处的附近,她特意去拜访了一下。在那里她意外地得知,几年前朱莉娅去世的日子正是她的生日,这让庄祖宜感到了冥冥之中的一种缘分。
  在剑桥厨艺学校里,庄祖宜第一次做面包、熬清汤、开生蚝,甚至要拿刀从鸡屁股伸进腹腔,为一只全鸡去骨并保持鸡的形貌。
  最好玩的是练“甩锅子”,这要达到肢体和锅子的完美平衡。那阵子庄祖宜没事就炒饭、炒面,煎小丁细丝。“加了热油的食物配上喷香的烟雾、火舌与吱吱声响,我的心脏好像也跟食物一起弹跳,在抛起的瞬间享受飞跃的快感!”时间不长,她就能稳健地左手甩锅右手淋酱,像孔雀开屏一样的在炉台前迷倒众生。
  毕业考的时候,庄祖宜做了茶香熏鸭和煎牛排搭配渐层菠菜糕,深受好评。

“厨房里的人类学家”真的好爽


  接着,庄祖宜随她的外交官先生移居香港,在国际高级餐厅Amber担任学徒。一天工作超12个小时,一次切50公斤的洋葱或小黄瓜。一天,因为采购到的甜菜叶过季了,掌心大的叶子得按纹理修剪成指尖大小,庄祖宜全身筋骨酸痛,一个人蹲在角落里修到崩溃,但她并未抱怨半句。一切只为了实现心中的强烈渴望,成为一位专业的厨师!
  在这里,她经过冷厨、蔬菜台、肉台、酱台、屠宰台、点心台等岗位的历练。摆盘时为保持菜品及盘子的温度,徒手拿温度很高的菜和盘子,烫出一排水泡,还撩起袖子故意让人看到手上的刀伤、胳膊的烫伤,像展示勋章一样得意洋洋。
  因为多了文化人类学的素养,庄祖宜常常把在厨房里的工作当成田野调查,对厨房百态、食材应用与当今饮食风潮有很精辟的观察。这些心得与学厨历程,被她写成一篇篇清朗诙谐的散文,发在她的超人气博客“厨房里的人类学家”中。这种独特的视角,让她很快就赢得了大批粉丝。
  2009年4月,庄祖宜出版了《厨房里的人类学家》一书。马上获得各大书店和饮食名人推荐,很快,这本书卖到脱销。
  庄祖宜学艺成功后的梦想是开一家餐厅,当个大厨。但在2010年,她又随先生的工作变动来到上海,一住就是3年,而且两个儿子先后出生,她的大厨梦只好搁浅。
  刚到这里,庄祖宜就迷上了上海的传统美食腌笃鲜,结果天天蹲在地上和阿姨学打百叶结,每次都是乐此不疲直到腿快失去知觉。做了母亲之后,庄祖宜的最大变化是从对厨技的追求中跳脱出来,开始更加关心食材的来源以及烹饪的过程。一道好的珍肴,未必要多少高档进口食材,她宁可选择当地的应季菜品。
  每天早上,庄祖宜就在附近的菜场里搜罗时令鲜蔬。在她看来,“认识一个地方最好的方法就是通过它的吃食,一举得以体验此地的口味、人情、物价和地理方位”。
  其实庄祖宜从来就没有赚钱的野心,学来的一手好厨艺,仅仅用来为爱人做一顿晚餐就已足够美妙。对她来说,做菜充满生活乐趣,比方说半夜看到一个面包方子,兴奋到立刻去厨房揉面,这实在是爱美食爱生活的人才能够体会的心情。有趣的是,大儿子述海半岁会吃辣,这让妈妈颇引以为傲。
  带两个孩子,有时一天只能睡4小时。在庄祖宜看来以前学厨固然很累,但是怎样也比不上亲手带儿子。好在孩子永远是大人的开心果,有了孩子后无论是工作还是照料家人的生活,似乎都更具能量了。她说或许这就是所谓的“为母则强”,面对喜欢的事,你总能够找到各种平衡的方法。有时她在做菜,孩子就在一旁玩打蛋器,说不定这也是对未来美食家潜移默化的早教培养呢!
  崭新的生命历程,激发出更多丰美的饮食文学篇章。延续着以往轻松有趣的笔调,庄祖宜继续带着一名厨子的热情率性,与曾经作为人类学研究者善于抽丝剥茧的理性,集结了几年间对于买菜、做菜和吃饭的一些生活记录,2013年,她又出版了《其实,大家都想做菜》。2015年,第三本书《简单·丰盛·美好》问世,同样非常畅销。   此后,应网友的强烈要求,她还把《厨房里的人类学家》做成系列视频,每期介绍一道菜,搭配3—5分钟视频示范。因为是免费传播的,所以很受白领一族的欢迎,上海的糖醋小排、四川的口水鸡、西班牙的西红柿冷汤、普罗旺斯的炖菜、地中海烤鱼、美式松饼……可谓融会中西。但她有一个独家标准:在任何地方都可以上手来做。

总领事夫人,把美国老公也炼成“麻辣味”


  由于外交官丈夫每隔一段时间,就要被派去不同驻地,嫁夫随夫,庄祖宜只好跟着一起东奔西跑。到2018年,结婚12年里夫妻俩前后七次搬家。
  丈夫夸赞她不管在哪“都能把牺牲变为学习的机会”,庄祖宜却笑自己是在“认命”。搬到哪里,她都穿街走巷、大兴炉灶、款待亲朋,让买菜做饭充实她这摸爬滚打的颠簸生活。纽约、西雅图、波士顿、雅加达……在一个个陌生的城市,从宾客变成主角,用锅铲“炒熟”一个又一个异乡。
  最让庄祖宜兴奋的是,2017年7月,因丈夫Jim Mullinax升任美国驻成都总领事馆的领事,他们要在这里住上3年。她的外婆是成都人,外公是重庆万县人,川菜在庄祖宜的味蕾里留下了深深印记,所以过去她一直希望老公能够申请驻扎成都。
  “我是美国驻成都总领事,中文名叫林杰伟。”自称“四川女婿”的Jim Mullinax,能讲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庄祖宜说,其实老公和四川还真的很有缘。他上次来这里是27年前,当时美国大学生组织了一次特别的体验之旅,去了韓国、日本以及中国。在北京、洛阳、西安待了3天之后,在四川待了整整一个月。他不仅在四川师范大学学习了书法、陶艺、绘画等中国艺术,也走到成都的大街小巷去感受市井文化。
  由于酷爱中国文化,去年,尽管他能够申请的职位有几十个,但是当得知美国驻成都总领事的职位空缺后,Jim Mullinax马上填写了申请表。他的这一决定,也得到了太太的大力支持,因为两人都热爱美食。
  初到成都时,新家尚未归置好,于是庄祖宜索性带着家人每天外食,吃香喝辣。从川菜大师开的高档饭店,到大排长龙的老字号,再到街边7块钱一两的担担面、5块钱一个的锅盔……通常外地人都觉得川菜油腻咸辣,她却大呼过瘾,激动难耐。最逗的是,Jim Mullinax说他第一次到成都试吃花椒,感觉嘴巴都是麻麻的,现在再吃花椒完全没问题,而且丝毫不怕辣,就像找回阔别27年的“麻辣味”。
  旅居雅加达时,庄祖宜也是吃遍街头巷尾,最后学会像印度尼西亚人一样,做好一锅热汤,放上炸得酥酥脆脆的黄豆和鱼饼,只可惜那种椰浆打底、辣中带甜的味道,总让她无法从心底真正爱上。但川菜不一样,“面条是调味料的载体,肉末和蔬菜是锦上添花。一口下肚有咸有酸有香有辣。”
  夫妻俩除了认真吃,还认真做。他们找阿姨学习泡四川泡菜,并在窗边摆满了一排,跟着视频自己研究川味“牛肉焦饼”。庄祖宜早上常常会给家人做四川口味的早餐红油水饺、蛋烘糕。
  朋友们说,看她的微博,常常会让人很舒心,因为懂得因时而食的她,对每一个当季的菜都很珍重。冬天的时候,她把大颗的芥菜晒满窗台,用来泡酸菜。春天的时候,听老师傅说成都的芦笋二三月最好,就赶快跑出去买芦笋回来清炒,削下来的芦笋皮再烘干泡茶。
  有趣的是,夫妻俩最爱步行去市场买菜,鲜果、蔬菜、香料、干货、水产…… 挨个摊位走下来,累了便四处觅麻辣烫。她先生做的“藤椒烤鸡沾剥皮剁辣椒”再配上“凉拌麻酱春蔬粉条”,更是一绝。朋友开玩笑说,庄祖宜把老公也炼成了“麻辣味”!
  庄祖宜说,从学院到厨房,一路走来她不曾后悔过,即使是在最疲惫、气馁、慌乱的时刻,也总能在做菜和思考与饮食相关的一切事物的过程中,获得慰藉和力量。
  如今,她能想到的最浪漫的事,就是等到先生退休,在成都开一家面馆:在古色古香的小店中,高汤在一旁的炉火上咕嘟作响,她一身素白站在餐台边,为客人现点现拉一碗地道的面;喝先生自酿的啤酒,与老友们一起看日落……
  忽略标签,只追求内心的快乐。这位个性辣妹,用美食向人们示范了一种全新的人生选择。
其他文献
说起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女神,你们的脑海里浮现出的是林青霞、赵雅芝,抑或是张敏、李若彤?……  这些千娇百媚的形象让你将“美”解读到极致。可是你们知道吗,当年有一个美貌不逊于以上任何一位的美人,因为爱情有了与其他女神们截然不同的道路,也让她的名字与一个传奇人物永远地联系在了一起。她就是李敖的前妻——胡因梦。胡因梦,本氏瓜尔佳,满族。1953年出生于台湾,著名电影明星、作家、翻译家。  七十年代的台湾
期刊
文化寻根开启影像之旅  布仁巴雅尔出生在内蒙古呼伦贝尔大草原的新巴尔虎左旗,喜欢唱歌的父母亲是当地小有名气的民歌手。少年时,他就表现出能歌善舞的天分。放羊时他听别人唱歌,一遍两遍就学会了。刚上小学时,学校组织去牧区演出,还不会说汉语的布仁唱了当时流行的几段样板戏,马上引起了轰动。16岁那年,布仁先去了内蒙古艺术学校,然后又到了呼伦贝尔艺校学习声乐。在这里,他遇见了中学时代的同学乌日娜,两个人的恋情
期刊
那年,我19岁,穿连衣裙,扎马尾辫,背着简单的行李和一兜子书,到这所山村中学任教。学校坐北朝南,西倚一座小山,小山就成了天然围墙。上面长了野菊、荆子、酸枣树;牛羊和农人从山腰小道经过,声音悬在头顶上。  山里学校,不缺野逸之气。推开窗,青山扑来,烟霭相对;出校门不远,一垄一畦的庄稼地;田间小路上,牛羊甩着尾巴慢悠悠走着。学校的老师们亦教亦农,学生呢就像那些野菊花,不需过多照顾,照样勃勃生长。  学
期刊
01  一直以为,对于母亲,除了说辛苦、伟大,更多的则是表示“我爱你”,却从未想其实还有另外的夸赞,比如“妈妈,你好酷哎”!  说这句话的是一个可爱的小女孩儿,小女孩儿称赞的是刚刚接她放学的母亲。因为赶上晚高峰的缘故,公交车内比较拥挤,即使小女孩儿都没公交座椅高,也得像个大人一样站着。不过小女孩儿的妈妈一直牢牢地护着她,紧抓着她的衣角,生怕她摔倒。  公交车行驶在拥堵的路上,时不时有急刹车,每当这
期刊
1她是我妈妈最喜欢的女孩子,全方位的零缺点。我妈夸完她某一点,后面必定跟着一句,再看看你。  那时我还写不出“夸奖别人,但不要否定自己;夸奖自己,但不要中伤别人”这样的句子,只一度以为,我妈会把我丢掉,然后把她接到我们家来住。  当然,她并没有到我们家住。  乖巧懂事的她只是和我玩,或者路过院子的时候甜甜地和我妈打招呼——这样比住在我们家更有存在感,陈奕迅唱的“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同样适用于此。
期刊
张三被他的连体衣绑架了。该连体衣是一件蓝色卡其布工作服,胸前印着编号10062。它把张三挟持在几十米高的冷却塔顶,扬言如果不满足它的三个要求,它就携张三一起跳楼。  “不要冲动!有什么困难慢慢说,只要是合理合法的,我们会尽量帮你解决!”喇叭喊完话,压低声音问望远镜,“人质情况怎么样?”  “嘴巴被袖子捂住了,看起来没受伤,就是情绪不太稳定……哎呀!人质好像在尿裤子!”  “绑匪可能被激怒,让无人机
期刊
0 1  高中入学十周年的聚会,苏眉迟到了,她气喘吁吁推开包厢门,满脸歉意地说:“不好意思,路上太堵来晚了。”  就着昏暗的灯光,她找了一个空位坐下,感觉到肩头传来温柔一拍:“嗨,好久不见。”  她转头,直直地撞上一双曾注视过的眼睛,脑袋嗡地一下短路。纵使心潮翻涌,仍咬牙维持面上平静,她端起啤酒杯一饮而尽,弯弯嘴角算是作了回应。  “呦,男女主角喝上了呢!”一旁的老同学起哄。  林白伸手弹了弹他的
期刊
《金色梦乡》讲述了一个激动人心的成人童话,从正面勾勒出人与人之间日渐稀缺的友情、爱情和亲情。没有英雄式的主角,每一个人都如此平凡,但他们会在紧要关头伸出援手,帮助你成为英雄。  “你听好了。”森田森吾看了一眼自己的手表,“时间不多了,我就说重点。”  “什么重点?”  “当时你被冤枉成色狼,并不是什么偶然的事。你被人算计了。”  “是我刚才提到的那个在我送快递时来找麻烦的家伙吗?”  “对了,还得
期刊
那天是星期二。早上,他从冰箱里掏出一盒椰子酸奶,站在冰箱前打算把它喝完,因为垃圾桶就在冰箱旁边,喝完可以直接把空盒扔掉。  他喝一盒椰子酸奶,全程需要约45秒。众所周知,人类大脑放空的时间极限是20秒,超过20秒,就会开始寻找能吸引其注意力的东西。他的注意力落在冰箱的控制面板上,在一大堆琐碎精细的设置选项里,有一项让他眼前一黑:关门后保持灯亮。  “这有什么用?设计这玩意儿的人脑子进水了吧!”他说
期刊
去乡下看望姨妈。说起表妹,姨妈叹口气说,这孩子样样都好,就是学习不好。  表妹自小乖巧懂事,就是有点儿拙。好在挨到高中毕业,姨妈托亲求友给她找了份工作,干了不到半年,因为不能胜任被辞。从此便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地四处转悠着打零工。  姨妈和我说了会儿话,就去厨房做饭了。我走进表妹房间,虽然有些儿狭仄,却收拾得清清爽爽,桌上放着一个翠绿色玻璃瓶,瓶里插着一枝半米多高的芦苇花。窗台上也摆满瓶瓶罐罐,插着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