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风

来源 :连环画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xf103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期“阳光少年”栏目向大家推荐一个冒险题材的故事。“纸飞机”在飞行途中所经历的迷惘、无助、挫折,都曾经或是将要发生在我们的成长道路上,它一旦起航,在途中就不能停止。勇往直前,理想与现实只隔一线,守得云开见月明。
  1 不是天生的平软,只是忘记原来自己也可以拥有棱角。
  2 离开原地的一刹那,飞行的滋味难以言语。记忆中无数次最终飘落的纸张竟能御风飞翔。
  3 踏上行程,共同追逐的朝阳如此耀眼,伙伴的臂膀也如此有力。
  4 还继续努力追赶吗?目标是斜阳还是…它们?
  5 畏惧不只是因为束缚和伤痕,更多的是道路难寻却又无路可退。没有朝阳,没有道路,只有自己,曾经的无数念想被迷雾遮蒙,就这样沉溺于空空无无的世界。
  6 雨后的彩虹还未来得及出现,广阔的海面翻起了滔天巨浪,周身被海浪封锁,无处可逃。停滞的一瞬,低头竟然能够看到自己的身影…仍旧生动地活着。不能逃避吗?那就飞身跃下,沉于海水吧。
  7 原来…波涛之下是平静,鱼群欢声笑语,与我共行。
  8 后来才知道,暴雨和乌云之上却是如此空旷。
  9 清风在吟唱,而我在自由地飞翔。
  10 奋斗的路途中有可能看不见自己的幸福,但它一直在身边。
  11 无论最初如何被定义、被寄托希望,从出发以后,我,是自己的。
  创作体会
  蒋琪琛
  《御风》源自我小时候的幻想,希望自己可以像纸飞机一样,御风而行,可以飞过大川,飞上云霄,飞到自己想去的地方,而途中所经历的迷惘、无助、挫折,都是成长所必须经历的。因此,在毕业之际,我重新拾取纸飞机的梦想,创作《御风》来表达我对未来生活的宣战,选定目标,然后一往无前!
  创作过程最大的瓶颈是什么?
  因为一直在家,前期的准备工作做得比较充分(有足够多的时间纠结与尝试),还有导师的督促,能让我一直保持较好的创作状态。
  《御风》的草图在2019年便基本完成了,但草图的细化和绘画语言的选择花费了较多的时间。细化时,常常会停滞于一张画面,将原来的构图推翻重来,不断反复,发现可能还是最开始的构图最为合适。
  绘画语言方面,最先尝试的是数码手绘。尝试了几次后发现,铅笔手绘更加利于情感的表达,便开始在素描的方向探究下去,收集资料,借鉴吸收,在周尤导师的指导下,不断修正画面。
  纸飞机被荆棘丛困住的那一张应该是我画得最久的一张。电脑绘制草图时,总觉得不够密,所以每描一次图,我就重新画一张新的稿子,经历了七次。实际画到纸上,勾好了所有穿插,铺完了一遍底色,发现纸用反了。用反的后果就是铅笔颜色和笔触很难画上去,如果心情一急,手上一用力,笔尖就会断,所以,前前后后加起来,我心平气和地画了近一个月。当然还有很多苦楚,但我一个人知道就好……
  经过了长达四个月的创作过程,我明白完成一件优秀绘画作品实属不易,其中包含了作者大量的时间精力、独具匠心的绘画技法和生活积累。作畫时,更加需要摒弃心中的杂念,思索画面想表达的情绪,将情绪调动起来。削铅笔的过程便是停息杂念的过程,提起笔作画时,已经进入状态了。
  付出与回报是成正比的,前期付出得越多,准备得越充分,最后所获得的结果也是能让人惊喜。可以将自己的故事画出来,并且做成动画,自己配音,说不定以后还可以自己配乐。自己的作品获得别人的共鸣,这是最开心不过的事情。
其他文献
世界经济一体化使国家间的依存度不断提升,竞争也愈加激烈。为了消除国际市场中存在壁垒、冲突等问题,“标准化”被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国际组织提及。在经济市场化、全球化的大
本篇描绘了一位自俭奉人、富有人情味的传统老母亲形象,读来宛在眼前.岁月把拥有变作失去,一颗慈善的心却在生命中日益淳厚,“母亲”以她的生活态度向周围人不倦地散发着温暖
期刊
“(程)”见于贵州清水江契约文书,是由“(禾)”和“呈”构成的合文,“(禾)”为数字“八”的筹算数码,“呈”是“成”的借音字.“(程)”即“八呈(成)”,为“八成色”的缩略语.
期刊
1 1947年以后,先后有14万荣复、转业军人,高举“向荒原进军,向土地要粮”的旗帜,怀着满腔的斗志与激情,相继进入北大荒。  2 在北大荒黑龙江垦区,创建农场的带头人几乎是清一色的军人。他们在艰苦的环境中迅速适应下来,继续以军队的优良作风要求自己,不惧严寒,敢挑重担,起早贪黑地从事新兴的农垦事业。  3 在革命乐观精神的鼓舞下,军民们团结一心,抱着“驻地就是家”的信念努力在此扎根。以王博为代表的
期刊
随着电力行业市场化改革的深入,特别是厂网分开、竞价上网、发电侧市场细分、大客户直供电等措施的出台,电网、客户成为发电企业的直接服务对象,各电厂运营环境发生了根本性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