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视角下强化自媒体社会责任对策研究

来源 :科技信息·学术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ramis_Ros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通讯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自媒体也得到迅速成长。自媒体以较强的时效性,互动性,广泛性等深刻的影响着广大受众的生活,甚至思维方式。但是,在给广大受众带来巨大益处的同时,一些自媒体没有自觉了履行社会责任,从而给广大受众带来了困扰。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自媒体  社会责任
  1.引言
  在通讯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自媒体在该技术的加持下实现了巨大的发展。自媒体行业的繁荣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广大受众可以实现双向的,快速的,大范围的沟通交流,从而改变了传统媒体从上到下的单一的信息传播模式,并克服了传统媒体难以实现快速的双向互动等方面不足。但是,在一片繁荣发展的背后,自媒体也出现各种乱象,这严重制约着它可持续发展性。在这乱象的背后是自媒体社会责任的缺失。目前,针对自媒体社会责任研究还是不少,但是仅限于自媒体本身研究,很少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引入自媒体社会责任缺失的治理。
  2.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概述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无产阶革命实践活动中,通过对资产阶级新闻论的批判吸收,奠定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基础。经由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不断的发展,其中,列宁和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对马克思新闻观的不断丰富做出巨大的贡献。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一个与时俱进的不断丰富的科学理论,并将不断的发展下去。马克斯主义新闻观的内涵是指基于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对新闻活动作出的根本性、总体性、规律性的认知而形成的观念体系。它的主要内容是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的统一、强调新闻和宣传的真实性,重视舆论引导和舆论监督、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注重新闻自由和宣传纪律。[1]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科学的思想体系,具有兼容性、具有创新性的。
  3.自媒体的概述
  2003年7月,美国著名媒体人谢因·波曼( Shayne Bowman)与克里斯·威理斯(Chris Wills)在美国新闻学会媒体中心发布的研究报告中,将We Media定义为“一种普通大众运用数字科技与全球知识体系相连,提供并分享他们真实看法、自身新闻的途径”。[2]在这份报告中,还出现了一些与“We Media”同义的词语,出现最为频繁的是“Participatory Media”、“Collaborative Media ”,意为“参与性媒体”、“协同媒体”。目前,我国普遍采用“自媒体”这一称呼。上述琳琅满目的词汇虽然在表达上各不相同,但是它们却拥有共同所指,这是一种人人都可以参与的媒体,由此开创了所有人面向所有人的传播模式。总之,自媒体亦称个人媒体,即个人为参与社会讨论、发表个人意见,借助互联网技术,依托博客、微博、微信等传播媒介来获取或传递信息的渠道,呈现出自主化、快捷化、互动化、多元化等的传播特点。[3]
  4.自媒体在履行社会责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自媒体在履行社会责任方面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虚假新闻。新闻真实是它的生命,没有真实是无法想象的。马克思曾对自己的女儿说:“新闻只能遵循事实,不能有作者臆想,逻辑推理也要有事实依据。”[4]许多自媒体相比较与传统的官方新闻媒体,发布新闻消息没有严格的审核,可以随时随地的对外发布自己遇到新鲜事事情,或者是转发他人的新闻消息。这就会造成没有经过严格审核的新闻消息,被自媒体大量的传播,这种转播还是无差别。最近两年发生不少自媒体制造假新闻的事件。譬如,我国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得主杨振宁先生被某自媒体发布已经死亡的消息,并且被大量自媒体用户转发传播,在社会上造成巨大的恶劣影响。最终经过相关人员向当事人所在的机构证实,杨振宁先生并没有死亡。此类由自媒体用户制造的假新闻,不仅给当事人家人造成伤害,还给扰乱了社会的正常的秩序,给自媒体行业留下了难以抹去的污点。
  第二,恶意炒作。不少自媒体平台上每隔一段时间,就会突然冒出来一个所谓的网红。这些网红在常人看来,并没有多出彩,只是做出了有违社会伦理的事情,说一些出格的言论。然后经过背后资本的运作总是占据热搜的榜首,被自媒体大量的推送给广大受众。罗森克兰茨在《丑的美学》中说:如果一个时代陷入了肉体和精神的堕落,缺乏把握真正朴素美的力量,而在艺术中享受有伤风化的刺激性淫欲,它就是病态的。这样一个时代喜欢以矛盾作为内容的混合情感。为了刺激衰弱的神经,不和谐的,令人厌恶的東西被创造出来的。分裂的心灵以欣赏丑为为满足,因为对于它来说,丑似乎就是否定状态的理想。围猎、格斗表演、淫乐、讽刺画、靡靡之音、轰响般的音乐、文学中充满污秽和血腥味的诗歌为这样的时代所特有。[5]这些网红的事件不断冲击着广大受众的思想价值体系,社会的公序良俗,共同的道德规范。比如,2020年出现的马保国事件,在常人看来就是很不堪的事件,结果在自媒体平台上火了那么久。这类事件不断侵蚀着广大受众的价值观念,挑战者社会的底线,扭曲着正常的价值观,败坏社会风气。
  第三,媒介审判。自媒体在以其自主化、快捷化、互动化的特点给广大受众带来便利的同时,这种特点也会带来的伤害给广大受众。自媒体体平台被用户爆料某些新闻事件,广大受众观看,讨论和转发,追求公平正义,希望引起官方部门的主义,这些都是正常的行为。但是,一部分自媒体用户,攻击辱骂当事人,未经当事人同意泄露别人的隐私信息,造成当事人被大规模的网络暴力。事件当事人的生活受到了严重的干扰。自媒体可以监督这些事情及发展进展,因为自媒体有进行社会监督的权利。但是广大自媒体用户没有审判当事人的权利,审判当事人应该由人民法院来做就可以了。
  自媒体出现的乱象,归根到是自媒体用户缺乏新闻素养和社会责任感。以流量为第一导向,只要可以增加流量,没有什不可以传播的,毫无底线可言。
  自媒体出现的社会责任感缺乏的原因主要在两个角度:第一,自媒体用户本身。自媒体用户很容易进入自媒体平台进行活动,进入的门槛比较低,各种各样的用户都可以进入。自媒体用户的基本素养不够,既缺乏一定的教育背景,又缺乏基本的新闻传播的素养。第二,监管缺失和法律法规的不完善。自媒体所出现的社会责任感缺乏的问题,有一部分因素就是自媒体平台的监管不到位,为了平台获得较高的流量,放任自媒体用户的行为。除了自媒体平台的监管,还有就是相应的政府部门的监管没有到位。相对于法律法规的强力的约束,政府的行政监督属于软性监督,这也是自媒体社会责任缺乏的重要原因,法律法规不够完善。   5.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视角强化自媒体社会责任的对策
  自媒体社会责任不仅关系自身发展,而且关系受众及整个社会的健康发展,因此强化自媒体的社会责任很有必要。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角度来看,自媒体的社会责任应从多方面强化。
  首先需要提升自媒体用户的基本理论素养。自媒体用户的基本素养决定着所发布内容的水平,没有较高理论素养的自媒体用户就难以维持自媒体行业的持续性的发展。由于自媒体用户年龄不同,对于没有脱离学校教育的用户可以通过此途径进行理论学习,已经脱离学校教育的用户可以通过自学的方式进行理论学习。自媒体用户要学习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的新闻要真实客观、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的、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等,让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做到从根本上提升自媒体用户的理论素养,提升他们的社会责任感,促进自媒体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其次,提搞自媒体用户进入门槛。第一,要想成为自媒体用户就要有过硬的政治素质,热爱国家,热爱社会主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第二,具备高等教育背景。良好的教育能让我们更见明理,不人云亦云,不缺乏自己的判断力和思考力在面對问题的时候,有基本的伦理道德观念,知美丑,知善恶,而不至于没有底线。第三,具备新闻采编的基本能力。自媒体用户要随时随地自由发布新闻消息,至少要有选择信息的能力和编辑信息的能力。如果只是新闻信息的搬运工,显然是不合格的作为一个媒体人。
  然后,加强监管。加强对自媒体的监管需要行政监管、行业监管和受众监管。第一,行政监管需要政府建立相关的职能部门,对自媒体行业进行专门的监管,并且建立24小时的监测系统,充分利用政府所掌握的大数据。第二,行业监管。自媒体行业中的同行可以进行相互监督,平台与平台之间进行相互监督,用户与用户进行相互监督。第三,受众的监督。广大受众也可以对自媒体行业进行监督。通过这三个层面的监管,来促进自媒体不至于偏离正常轨道,更好履行应该承担起的社会责任。
  最后,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无论是提高自媒体用户基本素养还是提高进入门槛,还是进行监督,这都是软性的,不可能像法律那样进行强力的约束。因此,要想真正使自媒体积极履行社会责任,还是要加强法律法规的的完善和制定。目前,我国关于互联网平台制定法规条例也不少,对自媒体用户的缺乏社会责任的行为起到了较大的限制作用。不过这些都是比较零散的法律法规,没有一部对自媒体用户权利和义务做出明确的规定的法律,即新闻法。不过,相信在不远的将来在合适的时机会新闻法会推出来的。
  参考文献
  [1]童兵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读本[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6.
  [2]Shayne Bowman,Chris Wills.We Meida:How audiences are shaping the future of news and information[M].The media center.2003:6.
  [3]林国栋.自媒体的现状及监管对策[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23(04):94-98+105.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5卷,人民出版社1971年版,第234页.
  [5]转引自[德]豪克:《绝望与信心----论20世纪末文学和艺术》,李永平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161页
  项目:武汉工程大学创新基金项目,项目编号为CX2020335;
其他文献
摘要:在当今社会中,人工智能系统已经是十分普遍的存在了,关于人工智能运用在法学研究上时,人多相关人士认为这是一项不靠谱的设定。以此本文就人工智能在法学研究上出现的一些问题和当前人工在智能在法学研究上出现的困境做了相关分析,具体如下。  关键词:人工智能;法学研究;困境研究  前言:  当人工智能带给人们便利的同时也带给人们一些隐患。作为一项新的研究领域,人工智能在法学研究上是否能帮助到人类,是否能
摘要:在目前的通信技术当中,5G技术是最先进的技术,相比于过去的4G技术,5G技术的传输速度更加快速,且传输质量更加优异。由于5G移动通信技术具有极高的先进性,在未来必然会在社会中被广泛应用,其中在电力系统的建设中起到至关重要的效果,为电力系统的建设与管理带来了巨大的进步,而且,由于技术的不断进步4G技术已经逐渐无法满足电力系统的需求,而5G通信技术在电力系统建设中的应用前景也极为明显,具有极高的
摘要:电视时政新闻是我们了解权威新闻发布最主要的渠道之一。其中,主持人对于新闻事件的理解、解读,会影国家政策内容是否可以被准确的传达给民众。所以本文从时政新闻的特点出发来分时政新闻主持人的播报特色、理解力以及对语言的运用。  关键词:时政新闻;主持人;播报特色  引言:网络时代的发展,使得我们与外界的联系愈加的紧密。但正是因为这种“紧密”,使得信息的获取过程变得愈发容易。这看似“方便”、“自由”、
摘要: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发展,计算机已经全面渗透到人们的生活中,小到游戏、浏览网页,大到各行业的电脑办公,计算机已经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朋友”,且应用计算机及其网络更能够提升工作效率,实现资源的互通共享。然而由于许多场景下的计算机应用都需要与网络进行连接,且只有搭载了网络的计算机才能够满足人们日常的生活和学习,为人们提供更加优质、高效、便捷的服务。因此,对于计算机网络使用中的各种故障问题必须进行
摘要:新闻采访、编辑与播报是新闻工作的三大首要任务,也是检验一则新闻是否成功的重要依据。目前,新闻工作要求播报、采访以及编辑能够融合为一个整体,对新闻行业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将重点论述新闻主播采编播合一的重要性并给出实现途径,为新闻从业者提供一定的方法指导。  关键词:新闻报道;新闻价值;采编播合一  前言:采访、编辑和播报是新闻的三个基本环节,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大众对新闻行业的要求也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水平不断提升,生态环境的污染问题逐渐显现。对生态环境污染进行治理时,重视大气污染物控制至关重要。大气污染物主要包括氮氧化物、二氧化硫等有毒有害物质。在火电厂运行过程中产生的烟气中氮氧化物以及二氧化硫的排放量比较大,会导致严重的大气污染。因此,在火电厂实际运行中需要加强脱硫脱硝技术的充分应用。为了提高火电厂烟气脱硫脱硝技术的节能环保水平,需要对当前脱硫脱硝技术的具体应用情况进行全面
摘要:近年来,数字技术与信息技术的发展,加快了新媒体技术的融合。新媒体在平面设计中的运用,是指一种以信息技术和数字技术为基础,同时融合设计元素,在平面设计中带来全新视觉感受的技术方式。本文通过论述新媒体的概念,并探索新媒体技术在平面设计创新中的应用策略,为有效促进平面设计创新的发展提出可参考性建议。  关键词:新媒体;平面设计;创新;应用  引言:  借助现代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平面设计可以为设计增
摘要:在信息时代,人们从传统的静态观点转向动态的多样性,传统的视觉表现不再迎合人们日益增长的审美情趣。为此目的,对信息时代包装设计应用趋势的变化类型进行深入分析研究特别重要,以便为设计者提供更多的参考范例,并促进包装设计的科学和规范发展。  关键词:智能包装;现状;展望  引言  智能包装是近年来出现的一个跨部门学科,它结合了信息控制技术、微电子学、新材料研发和包装设计等多种技术。智能包装有利于包
摘要:安全问题一直是计算机领域发展期间、软件开发期间的重要问题。为保证计算机使用质量,使软件开发工作能够顺利开展,相关人员应该基于软件开发工作开展需求,合理借助安全技术辅助开发。本文以计算机软件开发工作为中心展开探讨,对软件开发期间的安全隐患问题进行介绍。并对安全技术在当前计算机软件开发工作中的有效应用方式进行分析。  关键词:计算机;软件开发;安全技术;应用分析  前言:  经实践发现,技术人员
媒体是传播信息的媒介,现今社会的纸质媒体已经濒临淘汰,大部分的新闻、杂志都开始着重于电子信息的方式传输。数字媒体就是基于计算机信息技术而发展出的电子信息。它具有易复制、易传播等特性。而在电子信息高速发展,通讯技术的广泛应用的背景下,数字化的媒体开始在我们的生活中比重加大,任何一个在我们身边随处可见的事物都会对我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心理模式等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数字媒体的增强现实技术使得越来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