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废为宝”

来源 :家教世界·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yindirty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美术的价值不仅仅体现在它的艺术化,更在于它的生活化。善于发现美、创造美,将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废弃的材料通过创新、设计,使之变废为宝是现代中学美术课的要求。本文使生活艺术化,艺术生活化,这正是美术的价值所在,也充分体现美术课程的特色。
  关键词:美术;美学;设计;创造;变废为宝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见到许许多多被人们所丢弃,但是在美术上却极有应用价值的材料。像各种各样的旧布料、旧报纸、废电线、包装盒等等,把这些材料的特点与具体的艺术形象巧妙地结合起来就是一个很完美的作品了。我们可以先在脑海中勾画出一幅幅轮廓与画卷,再通过各种不同的材料发现、收集和使用,将抽象的思维具体化,就能够帮助中小学生学习美术,激发对美术这门学科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在动手中学习,在实践中收获美学所带来的快乐,真正在生活中享受美,欣赏美。那么,在美术课堂上我们又该怎样充分利用这些材料,使之“变废为宝”,让我们的美术课程充满创造性呢?
  一、发现、收集、整理废旧材料
  一些材料可能大家会认为就是纯粹的垃圾了,但是我们以美术的眼光来看可能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好材料,比如蛋壳,使用后的吸管、快餐盒,牙签,落叶,旧棉花……这些材料收集好了,我们要根据不同的材料进行整理,美术是发现美,创造美,但不是收废品的,我们收集了这些废旧物品要进行相应的清洁与整理,使之能很好的运用到适当的美术课程中去。旧布料和使用过的吸管、快餐盒先清洗晾干;旧报纸、废电线、包装盒等可以把灰尘去;蛋壳则要把粘在上面的蛋清清洗干净,在清洗的过程中要注意力度,尽量保存大的块面。
  二、利用废旧材料创造、设计
  我们不缺乏发现美的眼光,但却缺少了创造美的方法。在中学的美术教学过程中,我们就要充分发挥我们的课程特色,利用这些收集的废弃材料,创造出许多有趣的美术作品。美术的课程有许多都富有创造性,我们只要根据课程的需要,合理地利用材料,就可以充分地表现美术的美,那么我们将怎么在不同的美术课程中体现这些呢?
  1. 材料在装饰画中的运用
  在装饰画教学中,废旧材料的艺术处理和合理利用可以很好的提升装饰画的美感。旧挂历画、彩纸等这类物质色彩丰富,并且都具有一定的厚度,我们可以利用这些纸张本身丰富的色彩和不同的肌理进行组合与拼贴,很容易形成一幅别具特色的装饰画。由于装饰画的色彩并不受大自然色彩的影响,所以只要我们能够大胆地发挥我们自身丰富的想象力,就会创造出一幅幅色彩斑斓的装饰画。
  装饰画的取材不完全局限于纸张,还可以有许许多多的材料,比如运用棉花来表现云朵,用毛线来表现毛发,用染色的蛋壳表现龟裂的大地,用树皮直接表现树木的肌理……在上人美版美术八年级上册的《美化生活的装饰画》课之前,我先给同学欣赏了一些装饰画,让学生了解到装饰画的材料来源是如此的广泛,然后要求学生自己回去收集,整理材料,在下一次的美术课上进行装饰画的创作。到了正式上课的时候,我发现学生带来的材料五花八门,样式超乎我的意料。在课上我着重讲解如何利用材料本身的特性进行设计和创作,再配以图片说明,学生纷纷跃跃欲试。在接下来的课堂上,不少学生都能根据自己准备的材料制作出许多独具特色的作品。有学生用葵花籽一粒一粒组合成圆盘形,在旁边粘贴一圈黄色的一瓣一瓣的布,底下贴着一根修剪过的冰棒棍,再衬托上两片绿色的树叶,一朵漂亮立体的向日葵栩栩如生地出现在我们的眼前。而有的学生利用一次性纸杯、毛线以及旧布料制作出精美的太阳花。首先把一次性纸杯剪去三分之二,把底座保留下来,然后在纸杯壁上先用铅笔画出花瓣的形状再用剪刀修剪,接着在杯底用鲜艳的毛线以井格状粘贴,粘贴完毕后就可以酝酿给花瓣上颜色了,所有的这些都做完后,把旧布料上的叶子剪下贴在花朵的下面,这样一朵美丽的太阳花就制作成功了,该学生还利用制作出来的太阳花进一步制作成一幅美丽的装饰味浓厚的壁挂,而且效果还相当的不错。还有的学生用水果的泡膜包装网染色后来表现栅栏,有用毛线来制作太阳等等。这节课给我,给学生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原来我们的美术课堂是如此的有趣,我们的美术材料来源是如此的广泛和方便,我们身边的许多废弃材料都可以成为创作装饰画的可用之材。
  2. 废旧材料在立体造型艺术中的运用
  造型艺术是艺术形态之一,用一定的物质材料(绘画用颜料、绢、布、纸等,雕塑用木、石、泥、铜等)塑造可视的平面或立体的形象,反映客观世界具体事物的一种艺术。比如,在人美版七年级美术下册第七课《大家动手做条龙》的课程中,我们既可以利用比较硬的纸作成纸筒,使它成为龙的躯干,也可以利用易拉罐、胶卷盒、牙膏盒、土豆片筒、装羽毛球的筒、药盒、药瓶、矿泉水瓶及其他饮料瓶。去了粒的玉米芯、高粱、玉米的秸秆、木棍及树枝、竹子、可利用的蔬菜(黄瓜、茄子、萝卜等)来替代。在《雕塑》的课程教学中,有学生制作了一个螃蟹,他使用的材料非常的简单,就是我们吃碗面后丢弃的碗和一次性的汤勺。他把使用过的泡面碗、汤勺清洗干净然后涂上需要的颜色,在靠近碗边沿的一圈用小刀挖出十个洞,在碗底贴上用废纸修剪好的图案,最后把汤勺按照设计好的方案插进挖好的孔,一只可爱的螃蟹就大功告成了。总而言之,美学源于创造,通过各种材料的合理设计以及将其巧妙运用,就会使我们的雕塑作品更显得饱满,富有创造性。
  3. 废旧材料在纸版画中的运用
  纸版画的学习同样也可以很好的运用到废弃的材料。在《黑白纸版画》的课程学习中,我们可以根据纸版画的不同内容而选用不同材质的纸张加以展现。例如,有学生在底版上加入象沙子、木屑、乳胶漆等其它的材质,在原材质的基础上进行一定程度的混合拼接,使版画的肌理效果更加强烈,以及稳固性等均可以得到很好地提升。有一个学生在制作纸版画的底版时,选用了旧挂历(旧挂历取表面不含蜡的)、火柴等。具体的制作过程是这样的,学生把旧挂历平铺在桌面上,用铅笔打上一个小女孩的形象草稿,然后在图案上涂上一层胶水,接着把火柴按照小女孩形象粘贴,在粘贴的过程中使用的火柴的长短要按照图案的需要进行修剪、曲折。这个利用火柴梗和旧挂历制作出来的版画底版,最后拓印出来的肌理效果非常强烈。在课堂上学生可以尝试各种材料在版画中的运用,不拘泥于纸张这种材质,这样的制作方式也会极大的提升学生的学习乐趣和创新能力,并且能够给予他们更多的想象空间让他们自由发挥。
  美术作为一门人文学科,在生活中的运用是非常广泛的,作为美术老师我们就有义务为学生提供最佳的课程学习,展现美术的课程特色。我们要让学生知道美术的课堂是富有趣味的,它并不是我们传统观念上的一味模仿,而是一个最佳的创新与实践的课程,废旧材料“变废为宝”的过程就是一个很好的体现,同时它还很大程度的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在美术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欣赏生活中的美,动手创造生活中的美。让我们用更加敏锐的眼光,生活中发现美术的真谛,使生活艺术化,艺术生活化。
  参考文献
  [1] 王宏建,袁宝林.美术的基本特征及其门类的划分.美术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7
  [2] 朱飞,杜耘隆.室内装饰小品制作集锦[M].江苏: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1
其他文献
在现代文明已经进入繁花齐开的21世纪,承载着民族未来的教育事业也迎来了它的百花盛开,我们在这股馥郁花香中也迎来了新的教学教育理念和新的课程改革,把这种新的教育理念贯穿在高中历史的教育中就是高中历史新课程的实施。在这个实施的过程中要正确认识它的特点,努力实现教学形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变革。在课堂中的历史教育中积极反思,正视问题并努力寻求对策,关注学生历史学习方式的改变,更多的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地位
期刊
摘 要:在幼儿教育工作中,我们发现许多幼儿存在着这样那样的心理问题,集中表现为:焦虑、孤独、敌对、恐惧、抑郁、智力缺陷、人际交往障碍、多动症等种种表现。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重视,作为家长、教育者都必须掌握一定的相关知识,提高对问题的敏感性和辨别能力,及早发现不良心理,及时走进孩子的心灵世界,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教育、调节,以避免问题严重化和不
期刊
摘 要:课外阅读有益于启迪智慧,有益于拓展视野,有益于实际应用。课外阅读兴趣及阅读习惯的培养和养成,定会使小学生在成长中受益匪浅。但是,提到课外阅读,家长们往往只关注到经典名著,却容易忽视科普阅读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其实,在科学课程逐渐得到重视,学生对于科普知识、科学课程学习的兴趣越来越浓烈的今天,小学课外科普阅读活动作为科学教学的拓展和延伸,也同样是科学实践活动的重要形式。开展课外科普阅读
期刊
案例背景:  心理学家研究认为:人学习各种知识都有最佳年龄期,3至5岁是学习语言的关键时期。这阶段的幼儿正是接受语言能力最强的时期,也是语言发展最迅速的时期。可是并不是每个幼儿都愿意在集体面前“展示”他的这一能力,带了两年的小班下来,却发现有好多宝宝一到集体面前就很难开口说话,直到小脸憋得通红都冒不出几个字,而和家长进行沟通才知道,宝宝在家是能说会道。《纲要》中指出: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
期刊
建构主义理论作为国际教育改革的一种新的主流思想,深深的影响着我们日常教学的变革。美国认知心理学家戴维·乔纳森从教学设计的角度进一步阐述了建构主义的理论并将建构主义的问题意识定性为良构问题和劣构问题,建构主义的发展进一步完善。尽管良构问题和劣构问题有着科学的界定,但是从信息技术教学角度看所谓的良构问题应该是条件充分且能和已有经验结合有助于学生主动自我建构并能找出解决方法的问题;劣构问题是条件不确定或
期刊
“一流学校靠文化”,放眼古今中外,著名学校无不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在“优质发展”、“内涵发展”成为时代和社会对学校教育要求的最强音之时,学校文化建设更凸显其必要性和紧迫性。文化是教育理想的依托,自金幼人创建生态校园文化之时,它便充满灵性,与奋进创新的金幼人结缘,演绎着至真、至美的教育境界。  一、集灵性之韵筑理想庄园——科研文化的创生  科研是引领,科研文化作为学校文化中的一种特殊形式,它能体现人
期刊
在《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中,我们把培养学生一定的语感和良好的语音、语调基础,使他们形成初步用英语进行简单日常交流的能力,提高小学生对语言的感受作为小学 英语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英语课既要丰富和完善学生的语言系统,也要完善、丰富和激活学生的精神世界,达成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英语课堂上学生热情活泼,极易被新鲜的事物所感染,但鉴于对语言的生疏,所以情感体验不够深刻。那么,在教学实践中,如何才能让学生体
期刊
摘 要:幼儿期是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期,“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因此在幼儿时期养成一个好的行为习惯就显得非常重要,而且会影响人的一生。我国着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曾说过:“习惯养得好,终身受益;习惯养不好,终身受累。”可见对幼儿进行行为规范的教育将影响他一生的发展。本文从家园合作出发,总结了成人指导幼儿践行《弟子规》时要注意的三个方面,旨在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关键词:内容;方法;观念
期刊
摘 要:在教育越来越强调生态化的今天,幼儿教育中的家园合作是一种必然的趋势。家长和幼儿教师对家园合作的认识还存在一些不实之处,幼儿园教育活动必须依靠家庭和幼儿园两方面相互支持、相互配合,家园互动形成合力。  关键词:家长;幼儿园;家园合作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保证孩子最初情感的形成,幼儿园则更专业更有计划的促进孩子的成长。孩子将家园“巧妙”地联系起来,构筑起了家园之间桥梁。孩子的教育不再
期刊
摘 要: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养成认真观察的习惯,是写好作文的基本条件之一。  关键词:小学中年级作文;常见问题;观察;重要性;引导学生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各种能力的综合训练。作文是认识水平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体现,是字词句的综合运用。通过作文,可以培养学生认识事物、理解事物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语言文学的表达能力。  《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