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性凝血因子Ⅶ缺陷症患者的基因诊断与表型分析

来源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ujia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3例遗传性凝血因子Ⅶ缺陷症患者的基因突变类型及其临床特征.方法:检测先证者及其家系成员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时间(TT)、FⅦ活性(FⅦ:C)及FⅦ抗原(FⅦ:Ag)等进行表型诊断;用DNA直接测序法分析先证者F7基因的全部外显子、侧翼、5和3非翻译区及家系成员相应的突变位点区域,用反向测序证实所发生的突变.结果:在3例患者及其家系成员中发现5种基因突变,包括4种错义突变和1种剪切位点突变.在3例遗传性FⅦ缺陷症患者中有2例为双杂合突变、1例为纯合突变.患者1为p.His408Gln和p.Arg413Gln双杂合突变,其家系成员中有一位为p.His408Gln和p.Arg413Gln双杂合突变,1例为His408Gln突变的杂合子,其相应FⅦ:C分别为5.0%、3.0%和75.0%.;患者2为p.Arg364Gln和p.His408Gln双杂合突变,其家系成员为p.Arg364Gln和IVS6-1G>A双杂合突变,其相应FⅦ:C分别为2.0%、2.0%;患者3为p.Arg337Cys纯合突变,FⅦ:C为3%.结论:在3例遗传性FⅦ缺陷症患者及其家系成员中发现5种基因突变,其中p.His408Gln突变较为常见,而临床表现及出血程度与FⅦ:C及FⅦ:Ag无相关性.
其他文献
目的:了解福州地区α、β-地中海贫血基因突变类型及分布.方法:对2013年7月-2018年3月在我院进行体检、产检、孕前检查及疑似地中海贫血人群,采用Gap-PCR及RDB-PCR的方法检测
陈之白教授是广东省人民医院骨科主任医师 ,兼中山医科大学外科临床教授。他是我国目前为数不多的仍然活跃在医、教、研第一线骨科著名老专家之一 ,也是在我国较早开展脊柱外
期刊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运用电凝钩安全实施解剖和分离的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总结512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病历资料.结果 本组6例中转开腹手术,中转开腹率1.17%.手术时
中国改革开放40年,不仅给护理职业教育带来人群健康保健需求急速增长的契机,同时也带来卫生服务转型的变革[1].医学院校不仅仅肩负着培养医学生掌握医学技能的重任,也承担着
不同原因造成的骨缺损修复一直是临床医生所面临的难题,传统治疗方法存在许多问题和局限性,骨组织工程修复骨缺损近些年来已为许多学者所关注.支架作为种子细胞及细胞活性因
目的:调查河西学院在校学生的抑郁现状,探讨影响抑郁症发生的因素,并提出预防对策.方法:对河西学院大一到大四的500名学生采用焦虑抑郁量表和贝克抑郁自评量表进行调查分析.
未足月胎膜早破(preterm premature rupture of the mem-branes,PPROM)的发生率约占所有妊娠的2·0%~3·5%,常不可避免地发展为早产,是早产最常见的病因,约占早产的30%~40%。
1 病例资料rn患者男,18岁.因“颜面、双下肢肿胀疼痛18个月,伴乏力16个月,腹胀6个月,双上肢无力2个月”于2005-08-12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18个月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颜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