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处理工艺对疏浚工程用船体钢组织及磨粒磨损性能的影响

来源 :金属热处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hyu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提高疏浚工程船用低碳低合金耐磨钢的耐磨性能,分别采用淬火+200℃低温回火、淬火+250℃配分、循环热处理3种热处理工艺对试验钢进行热处理,并借助扫描电镜与透射电镜分析组织与析出相,磨粒磨损试验机测试磨损质量损失,硬度计测试热处理钢的硬度.结果表明,试验钢淬火+200℃回火后得到回火马氏体,基体中有少量碳化物,回火马氏体仍呈板条状;淬火-配分试验钢得到马氏体加较多残留奥氏体;经循环热处理后,试验钢中马氏体板条消失,基体中有颗粒状(Nb,Ti)C析出相.试验钢淬火-回火后硬度为39.5 HRC,淬火-配分试验钢硬度为40.5 HRC,循环热处理试验钢硬度30.8 HRC.试验钢耐磨性与硬度成正比,试验钢经循环热处理后,磨损量最大,耐磨性能最差,淬火-回火试验钢次之,淬火-配分钢耐磨性能最好.3组试验钢磨粒磨损后试样表面均出现大量犁沟,磨损机制主要是塑性变形.
其他文献
第二次车臣战争期间,俄军依靠精准有力的情报支援,保证了车臣战场上军事行动的顺利开展,并取得战争的最终胜利.此次战争中,俄军通过多种侦察手段,采取反情报的拒止、渗透与欺骗等行动,对车臣武装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情报工作,呈现出情报战与舆论战、心理战深度融合的特征,注重使用电子战力量和特种部队开展侦察也是战争中的一大亮点.俄军战前侦察工作准备充分,各情报力量密切协同,但也暴露出了情报工作不够细致、盲目轻敌、情报共享障碍等问题.
淮海战役是解放战争战略决战中第二个大战役,在中原野战军、华东野战军等部队的密切配合下硬是“吞下了淮海战役这锅夹生饭”,其相关战况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战史》《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战史》中都有较翔实记载.这两部《战史》是研究淮海战役的重要参考资料,其真实性和史料价值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在国民党军宿县指挥官张绩武姓名及职务、“冯治安部起义”脚注中“何基沣”的姓名、宿县之战结束时间三个问题上似有误差之嫌,甚有探讨商榷之必要.
列宁领导布尔什维克党在战争实践中,对如何建设无产阶级专政国家的新型军队进行艰难探索,历史上第一次提出和制定了无产阶级军队建设原则.1919年3月,列宁领导召开的俄共(布)第八次党代表大会,从建立军队铁的纪律、吸收旧专家帮助军队建设、依靠政治委员、党支部和政治机关加强军队政治领导、从工农中培养指挥干部、主动改善军队阶级构成方面提出军队建设原则,为后来苏联红军的进一步发展壮大,迈向世界一流奠定坚实基础.列宁领导党进行苏联红军建设过程中提出和阐述的建军思想是无产阶级军事理论的重要部分,对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做出了
孙子学在晚清时期的发展,尽管相较之前或之后的历史时期,成果数量和质量明显不足,但作为承接乾嘉,开启民国孙子学研究的中间阶段,晚清孙子学研究亦有其价值和特点.甲午战争前,主要有左枢《孙子左枢笺》、凌堃《孙子增注》和耆英主持翻译的《满汉合璧孙子兵法》等,叶大庄《偕寒堂校书记》、于鬯《香草续校书》、俞樾《诸子平议补录》等书均对《孙子兵法》进行了校勘;甲午战争后,则以顾福棠《孙子集解》、黄巩《孙子集注》为代表.
自菲律宾成为美国殖民地以来,美菲之间的军事联系日益密切.1946年菲律宾独立后,两国军事合作逐渐走向成熟,美对菲军事援助的作用也日渐凸显.美菲军事援助关系的典型性和延续性表明,军事援助是美菲同盟的重要纽带,也是美国控制菲律宾的重要手段.援助关系的不确定性又是导致军事援助规模变化的重要因素,也是美菲同盟关系变化与发展的直接反映.
为了在佛罗里达进行领土扩张并执行强制迁移印第安人的政策,美国从1816年到1858年,同塞米诺尔人爆发了三次战争,总称“塞米诺尔战争”.战争以美国的胜利而告终,它既是美国消灭印第安人的军事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又为美国内战时期的“总体战”战略奠定了雏形.在战争中,美军不但重新认识了游击战术,真正形成了应对游击战的策略,而且还促成了美国海军内陆河网地带战术的形成,有效丰富了美军的战术运用.通过塞米诺尔战争,美军更加重视正规军和后勤运输工具的作用,进一步推动了国家的军事建设.
第二相粒子Cr23C6作为Fe-15Mn-4.5Si-10Cr-5Ni系形状记忆合金中奥氏体主要强化相,对形状记忆性能起到重要影响.根据经典晶界形核长大动力学理论,分析解决包括Cr23C6相变化学自由能、界面能等一系列相关参量的理论计算及关键参数选择原则等问题.提出了 Cr23C6在Fe-15Mn-4.5Si-10Cr-5Ni系形状记合金奥氏体基体中沉淀析出的相对定量理论计算方法,计算结果和试验结果吻合较好.计算出的PTT曲线(沉淀量-温度-时间曲线)可以作为Fe-15Mn-4.5Si-10Cr-5Ni系
利用热模拟试验机研究了 3种不同成分的Nb、V微合金化高钢级管线钢的过冷奥氏体连续冷却转变行为,绘制了动态CCT曲线,分析和比较了 3种试验钢的显微组织、显微硬度值和动态CCT曲线.结果表明,0.05Nb-0.03V配比能提高多边形铁素体的开始转变温度,从Nb钢的650~700℃,提高到700~800℃,并缩小多边形铁素体温度转变区间,扩大贝氏体温度转变范围,从Nb钢的400~650℃,扩大到350~680℃,同时抑制多边形铁素体相变,使管线钢更易获得所需的贝氏体针状铁素体组织.
基于CALPHAD方法建立了 Q&P钢的配分扩散模型,并建立了一套特定成分在特定QP工艺下的组织转变计算任务流,通过计算QP钢一次淬火过程的马氏体/残留奥氏体含量和配分过程中残留奥氏体的碳富集量,并结合Thermo-Calc软件内置的基于吉布斯自由能的马氏体相变本构模型,预测稳定保留至室温的残留奥氏体含量.利用该模型计算文献钢种(Fe-0.2C-1.28Mn-0.37Si-0.0018B,wt%)的室温残留奥氏体含量,结果显示计算马氏体转变温度比试验数据高60℃,计算室温残留奥氏体含量为4.41%,与试验
采用高温激光共聚焦显微镜(HT-CLSM)原位动态观察的方法,通过对动态视场下马氏体浮凸和贝氏体浮凸的鉴别,研究了含铜钢奥氏体连续冷却过程中的组织转变规律和相变点测定方法.结果表明,冷却速度由5℃/s升至20℃/s,试样的组织逐渐由贝氏体变为板条马氏体.HT-CLSM动态观察过程中,贝氏体形成速度慢,生长过程中伴有“互锁”现象,产生的浮凸较浅;随着冷速的升高,产生的马氏体浮凸有爆发性和阶段性趋势,多为成束状平行分布,且马氏体浮凸较深.当冷却速率为20℃/s时,动态观察下以成束马氏体形成为判据,测得Ms点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