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莫须有的“保护月”
2012年夏天,暑期电影档的硝烟一触即发,而广大影迷翘首以盼。正在此时,消息传出:《普罗米修斯》《冰河世纪4》《蝙蝠侠前传3》《超凡蜘蛛侠》集体推迟上演。一个旧日的名词突然涌上了人们的心头:“电影保护月”。
没有人记得这个灰色词语的出现是什么时候的事情了,目光回到2004年,那时原本在北美市场6月上映的 《蜘蛛侠2》,放到中国院线时被推迟了两个月,而在5月就于北美上映的《怪物史莱克》被推迟到了8月,在它们上映之前,中国的电影院里都放着那部名叫《十面埋伏》的武侠片。2006年,国产片的主角换成了《七剑》,而《蝙蝠侠》被推迟了半个月。这个就是人们口中神秘的“电影保护月”。
曾经有媒体向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国家电影事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李东求证过这个名词,但得到的是“已询问相关管理部门和进口影片发行单位,均证实无此消息”的答复。
在可以查阅到的官方文件中,“国产电影保护月”的身影并没有出现过。2006年,东北一家媒体发表过一篇名为《“国产电影保护月”沈阳遇冷引发议论》的文章中提到,“‘国产电影保护月’是国家电影部门从扶植国产电影的角度考虑,2004年口头下达的希望全国各院线支持国产影片的通知,每年6月10日至7月10日期间,不鼓励引进海外分账大片。这段时间则被媒体和业界称为‘国产电影保护月’”。可见所谓国产电影保护月的政策乃是“口头传达”,甚至更有可能是媒体创造的:换一句话说,“保护月”是民间说法,没有得到过官方的承认。
的确,在翻检从2004年到2012年暑期档的“被保护的电影”时,我们不难看见这其中有《风云决》这样的港式动漫,也有《疯狂的石头》这样的小制作,而《赤壁》系列电影则包含了中、日、韩三国的资金。
韩国:太极旗飘扬
中国放美国大片的历史可以追朔到1995年,当时中国电影部门决定由中影公司每年以国际通行的分账发行的方式引进10部“基本反映世界优秀文明成果和当代电影艺术、技术成就”的“好电影”。2001年12月,中国正式加入WTO。作为入世的条件,“好电影”的数量从10部翻了番,增加到20部。
这样的情况韩国电影人也遇见过:那是在2006年1月,韩国政府为了推进与美国自由贸易协定谈判进程,迫于美国的压力,宣布从那年的7月起,将国产影片配额从年放映146天缩减到73天。
结果,这个政策调整引起韩国电影界人士的普遍担忧和强烈反对,朴重勋、张东健等大批韩国电影人都走上街头,举着“请与国产影片配额制度做朋友,让太极旗在世界飘扬”的牌子,抗议政府缩减国产电影配额制。影星崔岷植甚至将韩国文化部颁发的奖状退还,他认为“践踏本国文化主权的政府所颁发的奖状没有任何意义和价值”。
韩国电影人似乎一直对好莱坞充满了警惕,最为夸张的是,在1988年的时候,一部名叫《致命诱惑》的美国电影在首尔首映,韩国电影发行机构居然投放蛇群在观众脚下爬行,以示抗议,一时间风头盖过了电影中的惊险桥段。
韩国电影业之所以发展迅速,和1970年韩国政府颁布的“电影配额制”息息相关,它规定电影院在一年内上映本国电影必须满146天,或者说韩国电影必须占电影院上映影片的40%以上。
1999年,为了抗议韩国加入世贸组织和开放外国电影配额,韩国电影人不惜剃光头示威游行,一些激进人士甚至扬言要炸掉电影院。
日本:色情片和动漫救场
当韩国人精神奕奕地高举振兴电影的大旗时,日本人却面临震后的“电影饥荒”。这背后有许多的原因。2011年3月20日在东京举行首映的中国国产影片《唐山大地震》被无限期放缓,这个事件几乎反映了当时日本电影的所有麻烦:外来大片冲击本国电影;众多涉及悲剧、灾难、家庭的影片导致对公众情绪的刺激;东京的电力供应紧张,使众多影院处在半瘫痪状态;影片上映,无人愿意观影……
吊诡的是,更多时候日本的色情电影担当了日本电影行业发展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日本的电影制作市场有局限性,单一风格或题材的影片很难被贯彻,而文艺片乃至整个日本本土电影行业的衰退才导致色情影片增多。色情片的片场里,也容纳下了失意的日本电影人,他们之中不乏才华横溢之辈。例如2007年日本影片《入殓师》一举拿下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但很多观众所不知道的是,其导演泷田洋二郎早年正是因为好奇才加入色情电影导演行列的。
日本对本国电影的保护更多是集中在动漫领域,最著名的案例是硬生生地将《功夫熊猫2》推迟了两个月,只为让日本卡通《名侦探柯南2011:沉默的15分钟》赚尽票房。
当时日本动漫粉丝中流传一个段子:天皇下令,《名侦探柯南2011:沉默的15分钟》票房不过40亿(日元)不准上外国动漫。
尽管如此,当时日本电影票房榜上的冠军还是《加勒比海盗4》,不过排名第2的《丰成公主》、第3的《手冢治虫的佛陀:美丽的红色沙漠》,都是日本的国产电影。
伊朗:禁止引进国外电影
近年来在伊朗国内,社会题材电影非常受欢迎,喜剧、家庭剧、伦理剧、战争和历史题材的作品同样被人喜爱。贾瓦德部长介绍说,由于两伊战争的影响,伊朗的战争片很有特点,近年正受到西方的关注,不少好莱坞电影会从中获取灵感。
不过与西方世界的“钓灵感”相比,伊朗的电影界对外面的世界则相对严肃。1979年之后,伊朗电影当局作出了禁止引进国外电影的决定,在当时看来,这样的决定是正确的,但现如今,伊朗电影人明显意识到这样的决策不太明智。
尽管伊朗正在慢慢放宽对国外电影的限制,还参加了今年的中国上海电影节,但其“必须保护国产电影”的前提没有改变过。在伊朗国内,电影院线有限、硬件条件不足,引进的国外电影不能占据国产片的市场。所以很多国外电影的播放渠道一般都是电视频道或者发行DVD。伊朗每年平均发行600部国外电影DVD,通过电视频道播放的达到800部,其中大部分是美国人拍摄的。
伊朗电影正在尝试走出去,但对于国外电影他们显然保守得多。近些年不少伊朗的电影人选择走出国门,这意味着他们将获得更多的自由。
伊朗文化部副部长贾瓦德?沙马格达利说,这样的伊朗电影人大概有10人,他们中有些是主动出走,而有些则是跟当局的思想不统一被迫出走:走出去的伊朗导演并没有获得想象中的成功,甚至远不如在国内发展时取得的成绩。
其实电影更多的是看导演的才力,例如在今年的奥斯卡颁奖礼上,最佳外语片《一次别离》的导演阿斯哈?法哈蒂就身处伊朗,但这部电影瞬间就吸引了世界的目光。
2012年夏天,暑期电影档的硝烟一触即发,而广大影迷翘首以盼。正在此时,消息传出:《普罗米修斯》《冰河世纪4》《蝙蝠侠前传3》《超凡蜘蛛侠》集体推迟上演。一个旧日的名词突然涌上了人们的心头:“电影保护月”。
没有人记得这个灰色词语的出现是什么时候的事情了,目光回到2004年,那时原本在北美市场6月上映的 《蜘蛛侠2》,放到中国院线时被推迟了两个月,而在5月就于北美上映的《怪物史莱克》被推迟到了8月,在它们上映之前,中国的电影院里都放着那部名叫《十面埋伏》的武侠片。2006年,国产片的主角换成了《七剑》,而《蝙蝠侠》被推迟了半个月。这个就是人们口中神秘的“电影保护月”。
曾经有媒体向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国家电影事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李东求证过这个名词,但得到的是“已询问相关管理部门和进口影片发行单位,均证实无此消息”的答复。
在可以查阅到的官方文件中,“国产电影保护月”的身影并没有出现过。2006年,东北一家媒体发表过一篇名为《“国产电影保护月”沈阳遇冷引发议论》的文章中提到,“‘国产电影保护月’是国家电影部门从扶植国产电影的角度考虑,2004年口头下达的希望全国各院线支持国产影片的通知,每年6月10日至7月10日期间,不鼓励引进海外分账大片。这段时间则被媒体和业界称为‘国产电影保护月’”。可见所谓国产电影保护月的政策乃是“口头传达”,甚至更有可能是媒体创造的:换一句话说,“保护月”是民间说法,没有得到过官方的承认。
的确,在翻检从2004年到2012年暑期档的“被保护的电影”时,我们不难看见这其中有《风云决》这样的港式动漫,也有《疯狂的石头》这样的小制作,而《赤壁》系列电影则包含了中、日、韩三国的资金。
韩国:太极旗飘扬
中国放美国大片的历史可以追朔到1995年,当时中国电影部门决定由中影公司每年以国际通行的分账发行的方式引进10部“基本反映世界优秀文明成果和当代电影艺术、技术成就”的“好电影”。2001年12月,中国正式加入WTO。作为入世的条件,“好电影”的数量从10部翻了番,增加到20部。
这样的情况韩国电影人也遇见过:那是在2006年1月,韩国政府为了推进与美国自由贸易协定谈判进程,迫于美国的压力,宣布从那年的7月起,将国产影片配额从年放映146天缩减到73天。
结果,这个政策调整引起韩国电影界人士的普遍担忧和强烈反对,朴重勋、张东健等大批韩国电影人都走上街头,举着“请与国产影片配额制度做朋友,让太极旗在世界飘扬”的牌子,抗议政府缩减国产电影配额制。影星崔岷植甚至将韩国文化部颁发的奖状退还,他认为“践踏本国文化主权的政府所颁发的奖状没有任何意义和价值”。
韩国电影人似乎一直对好莱坞充满了警惕,最为夸张的是,在1988年的时候,一部名叫《致命诱惑》的美国电影在首尔首映,韩国电影发行机构居然投放蛇群在观众脚下爬行,以示抗议,一时间风头盖过了电影中的惊险桥段。
韩国电影业之所以发展迅速,和1970年韩国政府颁布的“电影配额制”息息相关,它规定电影院在一年内上映本国电影必须满146天,或者说韩国电影必须占电影院上映影片的40%以上。
1999年,为了抗议韩国加入世贸组织和开放外国电影配额,韩国电影人不惜剃光头示威游行,一些激进人士甚至扬言要炸掉电影院。
日本:色情片和动漫救场
当韩国人精神奕奕地高举振兴电影的大旗时,日本人却面临震后的“电影饥荒”。这背后有许多的原因。2011年3月20日在东京举行首映的中国国产影片《唐山大地震》被无限期放缓,这个事件几乎反映了当时日本电影的所有麻烦:外来大片冲击本国电影;众多涉及悲剧、灾难、家庭的影片导致对公众情绪的刺激;东京的电力供应紧张,使众多影院处在半瘫痪状态;影片上映,无人愿意观影……
吊诡的是,更多时候日本的色情电影担当了日本电影行业发展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日本的电影制作市场有局限性,单一风格或题材的影片很难被贯彻,而文艺片乃至整个日本本土电影行业的衰退才导致色情影片增多。色情片的片场里,也容纳下了失意的日本电影人,他们之中不乏才华横溢之辈。例如2007年日本影片《入殓师》一举拿下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但很多观众所不知道的是,其导演泷田洋二郎早年正是因为好奇才加入色情电影导演行列的。
日本对本国电影的保护更多是集中在动漫领域,最著名的案例是硬生生地将《功夫熊猫2》推迟了两个月,只为让日本卡通《名侦探柯南2011:沉默的15分钟》赚尽票房。
当时日本动漫粉丝中流传一个段子:天皇下令,《名侦探柯南2011:沉默的15分钟》票房不过40亿(日元)不准上外国动漫。
尽管如此,当时日本电影票房榜上的冠军还是《加勒比海盗4》,不过排名第2的《丰成公主》、第3的《手冢治虫的佛陀:美丽的红色沙漠》,都是日本的国产电影。
伊朗:禁止引进国外电影
近年来在伊朗国内,社会题材电影非常受欢迎,喜剧、家庭剧、伦理剧、战争和历史题材的作品同样被人喜爱。贾瓦德部长介绍说,由于两伊战争的影响,伊朗的战争片很有特点,近年正受到西方的关注,不少好莱坞电影会从中获取灵感。
不过与西方世界的“钓灵感”相比,伊朗的电影界对外面的世界则相对严肃。1979年之后,伊朗电影当局作出了禁止引进国外电影的决定,在当时看来,这样的决定是正确的,但现如今,伊朗电影人明显意识到这样的决策不太明智。
尽管伊朗正在慢慢放宽对国外电影的限制,还参加了今年的中国上海电影节,但其“必须保护国产电影”的前提没有改变过。在伊朗国内,电影院线有限、硬件条件不足,引进的国外电影不能占据国产片的市场。所以很多国外电影的播放渠道一般都是电视频道或者发行DVD。伊朗每年平均发行600部国外电影DVD,通过电视频道播放的达到800部,其中大部分是美国人拍摄的。
伊朗电影正在尝试走出去,但对于国外电影他们显然保守得多。近些年不少伊朗的电影人选择走出国门,这意味着他们将获得更多的自由。
伊朗文化部副部长贾瓦德?沙马格达利说,这样的伊朗电影人大概有10人,他们中有些是主动出走,而有些则是跟当局的思想不统一被迫出走:走出去的伊朗导演并没有获得想象中的成功,甚至远不如在国内发展时取得的成绩。
其实电影更多的是看导演的才力,例如在今年的奥斯卡颁奖礼上,最佳外语片《一次别离》的导演阿斯哈?法哈蒂就身处伊朗,但这部电影瞬间就吸引了世界的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