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管内吹气技术的临床应用

来源 :中国小儿急救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xtlg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气管内吹气是一种非常规呼吸支持技术,其主要作用是解决保护性肺通气策略时CO2潴留问题,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的发生,具有较大的应用前景。本文就气管内吹气技术的原理,分类及临床应用等作一简单介绍。

其他文献
目的了解汕头市中老年人骨质疏松症的患病情况及影响因素,为骨质疏松症的预防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于2016年3—5月抽取汕头市中泰、华坞、同益、平原4个社区40岁及以上常住居民共500人,采用超声骨密度仪检测右足跟骨骨密度,并测量身高、体质量、血压、腰围、臀围。采用问卷调查方法收集调查对象生活方式及饮食习惯等流行病学资料,分析骨质疏松症患病情况及影响因素。结果共获得有效调查对象483
糖尿病性勃起功能障碍(DIED)是2型糖尿病的一种常见并发症,严重影响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的身心健康。DIED的发生涉及血管组织、神经、内分泌等多种病理生理改变,传统治疗勃起功能障碍的方法对于DIED效果却不甚理想。胰高血糖素样肽(GLP)-1受体激动剂是一种新型降糖药物,代表药物有艾塞那肽和利拉鲁肽,二者的疗效已在临床得到证实。近年研究发现GLP-1受体激动剂可以通过多种机制改善内皮细胞功能、神经
目的分析小儿重症甲型流感(甲流)合并塑型性支气管炎的诊治特点。方法对2016年1月至3月北京儿童医院PICU收治的4例危重症甲流合并塑型性支气管炎患儿的临床表现、支气管镜检查、治疗经过和转归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4例甲流患儿均为危重病例,急性起病,迅速出现呼吸衰竭,均进行机械通气支持,从发病到实施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灌洗时间为入院第2天;所有患儿均使用纤支镜析出白色胶冻样痰栓,呈支气管树样;并
肺表面活性物质(pulmonary surfactant,PS)是由Ⅱ型肺泡上皮细胞合成分泌的脂质蛋白混合物,主要功能是降低肺泡气-液界面表面张力。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时多种原因引起PS的量和质出现变化,导致其功能异常。外源性PS替代治疗可以改善儿童ARDS肺部气体交换,但提高存活率作用不肯定。这可能与ARDS病因、
有创及无创神经调节辅助通气(neurally adjusted ventilatory assist,NAVA)在PICU和NICU均安全、有效,NAVA模式具有优异的同步性,通气过程较少受气道阻力变化影响,无创NAVA几乎不受漏气影响。其更接近儿童生理呼吸状态,可有效避免过度支持,具有肺保护作用,可辅助撤机。Edi信号连续动态监测能评估膈肌功能状态和呼吸神经驱动稳定性。NAVA模式对儿科、包括早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8基因rs1946518位点多态性与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71,EV71)感染易感性及其与EV71感染致病严重程度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4年12月湖南省湘潭市中心医院确诊的EV71感染患儿123例作为研究对象(EV71感染组),匹配同期在我院健康体检的52例儿童作为对照组。其中EV71感染组分为轻症EV7
目的研究儿童创伤性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后血清皮质醇的变化规律,以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2014年6月至2015年12月伤后24 h内入住南京市儿童医院外科ICU的52例TBI患儿,按照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lasgow coma scale,GCS)分为轻度损伤组(19例,GCS评分≥13分)、中度损伤组(16例,8分
目的探讨曼氏裂头蚴病的发病机制、常见并发症、诊断治疗及预后,提高临床医生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确诊的1例曼氏裂头蚴病并发心包积液患儿的临床特点及诊治过程,并结合文献进行总结。结果这例患儿先后出现发热、头晕乏力、胸闷咯血,胸片及心脏彩超显示心包积液,外周血常规示嗜酸性粒细胞显著升高,常规ELISA法检测患儿血清中特异性抗体阳性,诊断为曼氏裂头蚴病。患儿发现心包积液后10 d因大量心包积液立即行
目的气管插管(tracheal intubation,TI)为PICU常见操作,但常伴随不良事件。本研究旨在评估即时事件,如TI相关事件(TI associated events,TIAEs)或缺氧与ICU预后,如住院时间、机械通气(mechanical ventilation,MV)时间及病死率的关系。设计前瞻性队列研究,纳入多中心TI质量提高数据库内35家PICU自2013年1月至2015年6
目的研究危重症儿童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的变化情况。方法选取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2015年4月至2015年9月PICU患儿73例,取入院48 h内外周血,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淋巴细胞亚群、速率免疫散射比浊法测体液免疫水平、流式细胞仪-DHR分析法测中性粒细胞功能。23例患儿于入院第7天做第2次检测。选择外科择期手术前患儿10例作为对照组。结果(1)入院48 h内,危重症患儿CD3+T细胞和CD8+T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