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高中数学衔接对于增强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研究

来源 :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jwjww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中数学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思维层次等方面,均和初中数学有差别。怎样衔接初高中数学知识,提高学习效率,成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如果无法衔接,那么就会造成知识的脱节,甚至不利于学生的学习。笔者对此进行了简单分析。
  【关键词】初中数学;高中数学;衔接;知识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437(2019)10-0060-01
  1 衔接初中教材的内容
  和初中教材相比,高中的内容更多、更深、更复杂。高一新生所接觸的集合、函数等内容,更是抽象的。教师要通过初中知识,由浅入深的过渡到高中内容。因为从初中过渡到高中,数学知识的跨越度很大,所以要为掌握知识做好准备。此外,高中数学中二次函数的区间最值、一元二次方程实根分布与参数变量、三角公式等,均是建立在初中数学基础上的。如果不补充初中知识,学生就跟不上。
  笔者认为,在初高中数学衔接中需要补充的知识包括以下三部分。第一,在《数与式》里补充几个初中的乘法公式,即立方和(差)公式、多项式的平方公式、多项式的平方公式、二次根式的性质、两数和(差)的立方公式。第二,在《因式分解》里补充十字相乘法、待定系数法、分组分解法。第三,在《二次函数》里补充二次函数和二次方程、二次不等式的联系[1]。在学习高中数学时,通过补充上面的初中知识,可促使学生循序渐进、逐步过渡到高中数学的学习中去。
  2 通过逻辑思维训练,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和初中数学比起来,高中数学的逻辑性更强,学生难免感到枯燥乏味。为此,教师要让学生读懂题目,适应高中数学的语言表达习惯。同时也要从基础的数学语言下手,促使学生理解数学概念。可以将数学概念和生活常识进行结合,形成对比学习。如在讲解三角函数里的正弦函数时,其表达公式是。为了让学生了解函数,教师可以通过一根绳子的抖动来诠释正弦函数的图形变化特点,演示抽象复杂的动态函数特性。在学习正弦函数常用角时,要联系三角板的30°角、60°角,通过说明对边等于斜边的一半。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量具进行测量,促使他们掌握知识点。高中阶段的数学知识中,逻辑思维训练非常重要。在学习数形结合的思想、立体几何的空间思维时,必须要促使学生形成自身的思维方式、知识体系。
  3 促使初中数学为高中数学奠定基础
  虽然高中数学具有一定的难度,但大多数知识都来自于初中,所以要使初中数学为高中数学奠定基础。很多学生都无法理解高中数学知识点,如二次函数值的求法、实根分布和参数变量、三角公式的变形和使用。教师先要了解初中数学内容,在帮助学生复习初中数学的基础上引入新内容,通过学生熟悉的知识来进行铺垫、代入。如在复习初三《锐角三角形》时,要提到任意角的三角函数,从而引出高中数学《定义坐标法》的内容。此外,在学习《函数奇偶性》时,为了更加符合高一学生的认知特点,可采用初中数学里的代数式赋值计算方法来进行推导,再引入奇偶函数的概念。在学习《集合》时,要通过一次不等式组解集在数轴中的表达,促使学生掌握交集的概念。借助韦恩图,使学生通过图形的直观性,了解“子集、全集、并集、补集”等知识。不但使学生巩固了初中知识,也帮助学生掌握了高中数学概念。
  4 强化训练学生的思维
  对于刚步入高中阶段的学生而言,要将一个陌生的数学概念转化为简单的问题并解决,就需要拓展学生思维,从初中思维转变为高中思维。如在学习一元二次不等式时,要促使学生联想一元二次函数的图像,同时鼓励学生将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集和一元二次方程的根进行比较。这样一来,学生才能理解三者的联系、区别,掌握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集,并在其中用到了数形结合这一概念。通过这样的方式,促使学生的思维得到拓展,也克服了思维定势所产生的影响。
  很多刚进入高中的学生都无法掌握数学知识,认为其非常抽象、复杂。而且高中数学里的知识很密集、立体几何入门难,学生不能构建空间概念。为此,教师须充分利用初中的知识,由浅入深,逐渐的过渡到高中知识。
  【参考文献】
  [1]吴国庆,吴聪.让初高中数学知识衔接更自然——以一类抛物线问题为例[J].初中数学教与学,2018(17).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发展,教育领域开始成为我国首要完善发展的工作。传统教育方式具有的滞后性已经不能满足我国教育机构对国际接轨后的全球化发展的需要。信息技术带来的通讯化使得对我国传统教育方式带来一个转变的机遇。本文主要探讨信息技术在中专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信息技术;数学教学;互联网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437(2019)10-0045
期刊
【摘 要】数学是初中教学中的重要学科,对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笔者发现初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着教学模式单一化、机械化的教学现象,学生只是被动的参与到课堂活动中,久而久之学生逐渐失去了数学学习的兴趣,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固化的教学模式对学生的长远发展是不利的,为此笔者将从三个方面浅谈多样化教学模式提升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性。  【关键词】多样化教学模式;初中数学;初中生  【中图分类
期刊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也有了一定的转变,但是课程标准的落实情况并不是非常理想。基于此,笔者结合新课标的要求,深入研究数学课程标准,并从备、上、评、说、思系列“主题式”研训活动探索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策略,以期优化数学课堂教学。  【关键词】课标深研;小学数学;“主题式”教学;优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437(2020)
期刊
【摘 要】随着网络教育资源平台的发展,其及时性和有效性得到了很好的体现,教师依托网络教育资源平台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基于平台交流互动,让教研更加灵活高效,不受地域和空间的限制,得到更多老师的青睐。  【关键词】网络教研;网络资源平台;实践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437(2019)10-0054-01  基于网络教育资源平台的教研活动作为一种紧跟时代步伐的
期刊
【摘 要】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微课成为高中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方式,借助微视频的方式辅助课堂教学活动,使得课堂活动更加生动,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效率。文章中分析微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微课;高中数学;应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437(2019)10-0063-01  高中学生成长和发展中,数学有着重要的作用,
期刊
【摘 要】在当下的高中学习,尤其是高三学习中,化学科目占据着比较重要的地位,其不仅包含着数量众多的知识点,并且知识点的表现形式比较抽象,难以通过简单记忆的方式进行学习,因此给很多学生带来巨大的困扰。高三阶段,主要是回顾与复习之前所学习的内容,从而不断巩固各类知识点,不断提高自身的学习水平,而在高三阶段的化学复习中,很多学生出现反复复习,但是并没有太大效果的情况,造成学生自信心的丧失与复习效率的下降
期刊
【摘 要】应用数学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其与理论数学有效结合,可以更好的应用。近年来,应用数学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展,因此,需要重视应用数学建模思想的建立,进一步提高应用数学的思维意识和数学素养。文中分析了应用数学建模思想培养的意义,并进一步对应用数学建模思想的发展进行了具体的阐述。  【关键词】应用数学;数学建模思想;意义;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4
期刊
【摘 要】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学生核心素养培养是高中数学教学的重点。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掌握数学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文章以核心素养作为基础,提出几点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策略。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数学;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437(2019)10-0068-01  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将核心素养和课堂内
期刊
【摘 要】创新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都是不可忽略,要想进步,就必须要进行创新。而在创新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的高中数学教学,也是如此。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特别需要注重的就是创新能力,这样教学水平才能真正有所提高,实现师生双赢。本文以高中数学教学现状为基础,从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培养这两个方面入手,重点探究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方法。  【关键词】高中数学;创新意识;培养策略;学习技巧  【中图分类号】G633
期刊
【摘 要】高中物理是高中学习中的重要课程,不同于语文与英语等主科,物理学习更加注重逻辑思维,学习的综合性和逻辑性在新课程标准中得到进一步强化,物理学习不能再沿用以往死记硬背公式和题海战术等方法,要从实际中学习物理知识,应用物理知识,深入了解物理学习的本质,改变以往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质量,巩固物理知识,才能快速地提高物理成绩。  【关键词】高中;物理;提高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