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球双手胸前传球技术的教学方法介绍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bestlove_n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篮球运动中,双手胸前传球是最基础、最为常用的传球技术,掌握和恰当运用这项技术对初学者意义重大。本文对双手胸前传球技术教学方法加以介绍,以供参考。
  关键词: 篮球运动 双手胸前传球技术 教学方法
  
  在篮球运动中,双手胸前传球是学生较为容易掌握的技术动作,是学生学习其它传球技术的基础;同时也是出现错误最多的技术动作。在篮球运动中,双手胸前传球要求学生不但掌握正确的技术动作,而且注重传球的及时性、准确性、衔接性。
  一、教学前的准备阶段
  在制定教学计划和内容时,教师要把此项技术放在一个重要的地位。明确教学的重点,采用有目的、有针对性的练习内容。练习要结合不同距离、不同形式来进行,使学生双手胸前传球技术得巩固与提高。同时教师也要充分认识到双手胸前传球技术的重要性,进而通过辅助手段进行理论分析(如观看比赛、录像),引导学生认识双手胸前传球技术在学习中的重要性,领会到熟练掌握此技能的必要性,激发学习热情,这样才能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二、双手胸前传球技术教学阶段
  双手胸前传球是其他攻击性传球的基础。通过双手胸前传球教学,学生能掌握正确的技术动作,形成动作定性。在动作定型后,逐渐加大传球距离,可以在难度增大的基础上巩固已形成的动作定型。在动作定型形成过程中,要经过动作形成、泛化、分化和巩固四个阶段。
  1.双手胸前传球形成阶段。
  此阶段的重点是抓住学生的持球动作、伸臂、翻抖手腕和全身的协调,具体内容可分为以下三个步骤。
  (1)熟悉球性。教师要让学生明白双手胸前传球技术的循序渐进性和相关性。强调熟悉球性的目的是增强手对球的感觉能力,能提高传球的协调性和准确性。可以通过以下练习获得:①双手指腕连续拨翻球;②双手胸前抛接球;③球饶身体交换球;④单、双手后抛接球;⑤环绕双腿交换球;⑥胯下两手交叉镇球;⑦进行间胯下“8”字交换球。
  (2)建立正确的持球的动作概念。教师通过讲解、示范(侧面、正面、正误对比等)持球动作,使学生在建立正确的技术动作概念时,加深对持球技术动作细节的理解。第一,手部动作:两手手指自然分开,拇指相对成“八”字形,用指根以上部位握球的两侧后下方,掌心空出,持球于胸腹之间。第二,形成正确的肢体动作:两脚前后开立(左右)距离约与肩同宽,两腿微屈,身体的重心落在两脚之间,略收腹含胸,眼睛注视传球目。学生形成这一动作概念后,在教师的带领下徒手练习,可形成手中有“球”的感觉。在教学中,学生容易犯以下几点持球错误:①五揩没有自然分开;②全手掌触球;③两拇指距离过大或过小;④肘关节外展。教师应及时纠正错误动作,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持球手法。
  (3)建立正确的传球动作概念。教师讲解、示范(侧面、正面、正误对比等),并让学生进行模仿练习。传球时后脚蹬地发力,身体重心前移,两臂前伸,两手腕急促地旋内(由下而上转动),拇指用力下压,食指中指用力拨球并持球传出。球出手后,两手略向外翻(由内向外翻),其动作顺序为:蹬地—上翻—外翻—伸臂—抖腕拨指。传球距离越近,前臂前伸的幅度越小;传球距离远,则需加大蹬地伸臂和腰腹的全身协调用力,而且传球距离越远、蹬地、伸臂和腰腹的全身协调用力就越大。当学生徒手动作达到固定化、合理化时,可两三人一球,间隔3—7m进行有球练习的传球。传球的速度由慢到快,距离由近到远。在练习中,教师应做示范动作,促使学生理解、正确、掌握技术动作。这期间易出现以下几点传球动作的错误:①传球两臂用力不一致,或有推、挤球的动作,出球后两手交叉;②传球时身体重心过于前倾或中枢脚过早提起;③两臂过于紧张,脚站得过死,膝关节过直,传球动作不协调,连贯。教师应及时纠正错误,使其改正错误动作。
  2.双手胸前传球动作泛化阶段。
  学生在形成正确的技术动作后,在今后的练习中,由于各种内外因素,会发生技术动作的变形,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持球手法不正确;(2)出球后双手交叉;(3)用力推球,没有抖腕拨指;(4)双脚站得过死;(5)全身不协调用力。教师针对这些问题,应该及时、准确地纠正,在学生重新形成正确的双手脚前传球动作的同时,可缩短传球距离,经过反复练习达到强化巩固的目的。
  3.传球动作分化、巩固阶段。
  学生通过反复练习,已自动过渡到分化、巩固与自动化阶段。在此阶段教师可采用以下两种方法,强化巩固正确的传球技术动作定型。
  (1)移动传球练习。在学生熟练掌握原地传球技术动作后,可让学生进行两人一组的移动对传练习,或进行传球游戏。这种练习方法可以解决学生多,场地少,球少的困难,同时增加学生观摩机会,提高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更好地掌握双手腑前传球技术。
  (2)有防守情况下的传球练习。为了更进一步地巩固、强化传球技术动作,提高传球质量,可开设三防一守、四防二守等练习。教师在注重技术动作的同时,还应该对学生传授传球意识、传球时机的把握等知识。
  三、提高传球质量教学
  学生双手胸前传球技术动作定型后,教师在教学中应提高学生的传球质量。这一时期应在巩固化阶段开展。向学生讲解球飞行的力量是靠伸臂、翻腕、抖腕和手指弹拨球,突然发力获得的。球飞行越快,出手一刹那发力越快;发力越缓慢,则球的飞行速度越慢。一般要求学生传出的球快、平、稳。强调球的落点准确性,一般在接球方的胸腹之间。在教学时,教师可开设一些趣味性或竞赛性的比赛,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更好地提高双手胸前传球的质量。
  四、双手胸前传球教学注意事项
  1.加强对传球意识的培养。
  双手胸前传球是其他攻击性传球的基础,在教学中也是先教双手胸前传球,后教其他传球技术。在这时期的教学、训练中,教师应加强对学生传球意识的培养,应向学生介绍各种传球时机经验,逐步提高传球意识。
  2.泛化阶段加强技术动作的准确性。
  在泛化阶段动作易变型,教师要给予足够的重视,第一,严格要求学生必须形成正确的技术动作;第二,要有耐心,要不厌其烦地反复强调。学生出现错误动作时,及时纠正错误,使学生顺利过渡到动作分化巩固阶段,达到自动化的程度,形成良好的技术定型。
  3.让学生建立正确的练习观念。
  双手胸前传球简单易学,往往学生不加以重视,教师应强调技术的重要性,在训练时,要求学生一丝不苟,不放过每一个细节。技术的掌握需要一定的时间积累,不可能一蹴而就。只有通过不断的练习积累才能真正掌握好技术动作,并培养学生意志的良好品质。
  4.科学的安排练习。
  学生处于身体发展阶段,尤其是女生易出现神经疲劳,表现出厌烦情绪。在练习中,教师要根据教学任务与教材内容,科学地安排练习。教学可采用重复练习法,双手胸前传球作为主授课一般不超过25min。
  五、结论与建议
  1.在双手胸前传球教学中,教师应培养学生的传球意识,提高学生的观察和判断的能力。
  2.双于胸前传球可作为大负荷练习恢复阶段的内容。
  3.双手胸前传球教学应结合游戏开展,加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4.双手胸前传球是其他攻击性传球的基础,在教学时,教师应给予足够的重视。
  
  参考文献:
  [1]孙民治.现代篮球运动教学与训练[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2]叶国维.陈树华篮球运动研究必读[M ].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3]刘承军.优秀蓝球运动员传球意识的探讨问题[J].大众科技,2007,(1).
  [4]李茂,郝志伟.传球在球比赛中的运用[J].雁北师范学院学报,2002,(3).
  [5]谭清芳.传球技术在比赛中运用之我见[J].内江科技,2008,(7).
  [6]张修保.蓝球双手胸前传接球教学设计[J].体育教学,2008,(9).
  [7]姚立.高职蓝球教学中传球教学探析[J].科技创新导报,2009,(33).
其他文献
一、宽松、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是构建积极、有效互动的基本前提。  1.教师的角色定位问题。  长期以来,教师把自己更多地定位为管理者和控制者。为了维持课堂纪律和课堂教学,学生要听从教师的指令,允许做什么,不允许做什么。在教学中,教师更要求自己的行为和要求被学生接受和执行,一旦遭到拒绝就会倾向于用各种方式,包括消极的方式达到目的。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地位难以保证,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关
摘 要: 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在中国文化的创造发展过程中,武术文化作为其中的瑰宝之一闪烁出耀眼的光芒。它不仅具有体育、军事、娱乐等多方面的功能,而且具有一种超越武术本身的博大精深的精神——武德。一方面,几千年来武德一直指导着武术实践的发展,并从优秀的民族文化中吸取智慧和力量,形成了中华独特的武术文化。另一方面,传统武德对传统文化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中华传统武德对文化发展的影
摘 要: 本文通过对高职跨栏跑教学状况的思考,分析学生跨栏跑恐惧心理产生的原因,并提出消除恐惧心理的教法建议,旨在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 高职学生 跨栏跑教学 恐惧心理 教学建议    在学校体育教学中,跨栏跑项目因其锻炼价值高,且能较好地促进学生生理、心理的健康发展,一直被列为体育课必考内容。但在实际教学中,由于跨栏跑技术性很强,动作较复杂,对身体素质要求高,往往学生面对障碍会产生恐惧心理,
摘 要: 本文通过对常州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工程造价管理专业《建筑材料》课程教学的调查研究,分析了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开放教学的特点对该课程的各个教学环节提出了合理的建议与可行性的措施,以提高教学质量,改善教学效果。  关键词: 《建筑材料》 课程教学 现状 措施 建议    在开放教育工程造价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建筑材料》是一门十分重要的专业基础课,该课程的学习对整个专业知识结构
摘 要: 校园文化建设包括学校物质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和制度文化建设。新时期,积极、合理、全面、协调地开展普通中学校园文化建设,已经成为普通中学树立完整文化形象、展示学校综合实力的必然。文章以广西为例,概述了广西普通中学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针对当前校园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为广西普通中学校园文化建设提出了对策。  关键词: 广西普通中学 校园文化建设 现状 问题 对策    教育部在《关于大力加
摘 要: 本文通过对摔跤运动员的体能指标进行相关分析,探讨摔跤运动员的专项体能特点及结构,筛选能够反映出摔跤特点的专项体能指标,并在此基础上建立摔跤运动员体能模型及评价模型,旨在为运动员的科学选材和训练提供体能意义上的参考。  关键词: 摔跤运动员 体能 体能评价指标体系    1.引言  体育运动实践表明,体能是运动员竞技能力的重要构成因素,是保证运动员更好地掌握复杂的先进技术、战术和提高运动成
兔出血症(Rabbit hemorrhagic disease,RHD)俗称兔瘟,是由兔出血症病毒(Rabbit haemorrhagic disease virus,RHDV)引起的一种高传染性,高致死性的急性烈性传染病,给养兔业和
摘 要: 《Protel99SE EDA技术及应用》是电子专业的必修课程。作为一门专业技能课,教师通过何种教学方法才能使学生熟悉绘制电路原理图的基本方法与技巧,熟练掌握PCB设计的技能?本文从学习兴趣、项目教学法两个方面浅谈其在《Protel99SE EDA技术及应用》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 学习兴趣 项目教学法 《Protel99SE EDA技术及应用》    学习兴趣指一个人对学习的一
摘 要: 厌学是不良心理与行为障碍纠结在一起的复杂现象,厌学问题是教育领域和社会各界关注的重要问题。文章从哲学、社会文化学、教学论、生理心理学等角度对厌学现象进行了归因,分析了厌学者的一般性与群体性表现,从心理咨询技术与课堂教学渗透干预等方面思考了厌学对策。  关键词: 厌学 归因 表现 应对策略    一、厌学涵义的确定  厌学现象涉及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各个学段,对厌学涵义的界定也不统一,比较
摘 要: 随着市场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体育事业获得了重大发展并取得了实质性进步。与此同时,体育的商业化、产业化趋势日益彰显,体育事业中的不道德现象逐渐凸显,体育道德由此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本文将从体育的本质、目的、功能等维度论述体育内在的道德规定性,旨在为体育道德的建设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体育道德性 本质 目的 功能    一、体育之根:善的内在品质  现代社会中体育作为一项文化活动,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