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程使数学学习化繁为简

来源 :新课程·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ili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各位专家、各位老师:
  大家好!我说课的题目是《微课程使数学学习化繁为简》。我将从教材解读、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程序、微课程的应用这五个方面展开说明。
  一、教材解读
  “分数的简单应用”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新教材新增内容之一,教材做这样的变动,是非常有深意的。以前到了五年级进一步学习分数时,学生计算整体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很难把握,不理解为什么有些分数后面带了单位,有些没有,那是因为之前学生接触到的分数,都在平均分一个物体,分数就表示具体的数量。所以现在三年级就让学生明白分数还可以表示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很重要。这时虽不归纳“单位1”的概念,但却要让学生理解“单位1”的意思,这节课可以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分数的意义,重在从“学会学习”的角度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二、教学目标
  基于以上认识,我制訂了如下教学目标:
  1.通过折纸等操作活动,让学生经历整体由“一个”到“多个”的过程,理解分数可以表示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2.借助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等活动,发展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类比推理能力。(从“学会学习”的角度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3.使学生在理解分数的意义的基础上解决实际问题,感受分数与生活的联系,发展分数数感这一核心素养,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知道把多个物体看成一个整体平均分时,其中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哪个具体的分数表示。
  难点:理解分数可以表示“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体会分数可以不表示具体的数量。
  四、教学程序及设想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数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这节课作为老师的我尽量少说,让学生多说。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是这节课活动组织的指导思想,而微课的使用让这节课教学目标的实现变得更简单。
  下面我就对细节做具体的阐述,并将教法与学法渗透其中:
  1.微课展示折纸的过程,复习分数的意义
  引入部分我用了微课展示(课件播放微课),这个视频让每个学生都清楚地看到把一张纸平均分成四份,取其中的一份涂色的过程,既省时又省力,还解决了老师实际操作折纸存在学生观看时有视觉盲区的问题。让学生在这个环节顺利回忆分数的意义,复习分数线、分子、分母各表示什么意思。
  2.微课导入,进入对新知的探索
  复习到位后,在引入新课时,让学生清楚地看到大正方形变成四个小正方形的过程,引导学生理解把多个物体看成一个整体平均分非常重要,所以我选择用微课展现(PPT展示视频)。
  (1)初步体验。直观感受整体从一到多的过程,说清涂色部分与未涂色部分各用什么分数表示,并通过追问这里的四分之一和四分之三分别是几个小正方形?让学生体会这里的分数与具体数量有区别。
  (2)从形到数,老师分苹果,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分数不仅可以表示数量,还可以表示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并进行生生互动,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分数的意义。
  (3)实践操作,并填写操作单,可以用同屏推送设备反馈学生作品,并请学生汇报。(特别注意展示错误的操作单)
  (4)深入思考,总结升华,出示PPT
  思考:①让学生体会平均分成的份数不同,分母就不同。②让学生深入理解分数可以表示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只要是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3份,取其中的一份就是总数的三分之一,与整体中物体的具体数量没有关系。
  3.巩固练习,运用新知
  出示PPT,让学生用所学的知识进行有层次的练习,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发展。
  五、微课程的应用
  本节课中微课程的应用省去了Flash动画制作的繁琐,也避免了现场操作浪费时间且难以让每个学生都看到的问题,特别是微课展示把一张正方形的纸用剪刀剪成四张小正方形的纸,动态的演示吸引了学生的眼球,引发了学生的思考,帮助突破整体从一到多这个重点。
  那么,微课只能用于引入阶段吗?不是的。我们学校正在进行“运用微课程实施小学数学分层差异化辅导的实践研究”,我们有“先学后教”的课堂,用的是课前微课,比如“比例的基本性质”先学习微课再针对练习讲解;还有课中微课,比如“面积和面积单位”中间介绍三种常用的面积单位时用到了微课;还有总结性微课,比如“数学思考”,老师的讲解过程被拍成微课进行课后总结;还有即时微课,比如同屏推送设备可以在课堂上即时拍摄学生的操作过程或教师的精彩讲解。这些微课可以传到群里,让学生带回家看,具有课堂的延伸性。
  有些教师年龄偏大,不会做Flash动画,不会用PPT做课件,他们的智慧如何展示?如何让更多人看到?没有关系,因为除了专业软件,手机也可以成为微课录制的工具。比如,针对乘法分配率和结合律混淆的情况,我们的老教师编的教学故事就可以录成微课,在课堂展示上,我们可以用这样的微课进行差异化辅导。
  综上所述,运用微课程这项现代信息新技术与数学学科教学高度融合,给教学带来一个全新的面貌。我感受到,微课程能让数学学习化繁为简。我的说课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参考文献:
  朱美玲.小学数学微课程的应用研究[J].求知导刊,2015(19).
  编辑 杨国蓉
其他文献
在应用思维导图前教师应有意识地观察学生的性格特点,以便制订合理的教学计划。除了学生的性格特点,教师也要主动了解学生的学习、情感方面的需求,利用教学资源建立合适的教学情境,辅助教学。最后,多媒体教具也是思维导图应用过程中应时常使用的设备,不只是建立合理的情境,也要满足学生的情感需求。下面笔者结合实例,进行具体分析。  一、根据思维导图。制订良好的教学计划  教学计划是教学活动的指导和主要依据,教师要
期刊
课外作业是教师设计的,由学生在家里完成的一种学习任务,它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续,对于巩固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起着重要的作用。每一次作业都是学生成长的生长点,及学生成长的履历,激发着学生成长的积极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低年级的课外作业就是口头作业,作为一线老师,我和大部分低年级数学老师一样,对于如何布置出有效的口头作业一直在探索。  一、低年级数学口头作业应该是玩味的、竞赛的、充分“说”的作业
期刊
摘 要:教师对教育职业使命和个人人生价值的认识有所弱化。如何从内部寻找出路,理性架构发展规划、减轻繁重工作压力、营造和谐人文环境成为改善教师生存空间,激活兴趣能力,强化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教育;规划模式;人文关怀;文体活动  教师对教育教学常规工作缺乏应有的动力和热情、勉勉强强维持现有工作局面,甚至滋生厌烦情绪、出现心力交瘁的状态,成为多数教师的一种常态。作为学校,在队伍建设,特别
期刊
美术课堂作业是一节课的总结,也是体现学生对所学知识思维运用的体现。往往在常态美术课堂教学中,总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不能当堂完成,这一现象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效率,美术教学质量也不高。而要想实现美术的高效教学,必须突出美术学科的特点。  现状分析:  1.作业时间不足。一堂课有40分钟,新教材中的内容很多,老师只要多讲5分钟,学生就会少5分钟。  2.课前准备不充分。很多学生课前准备做得不好,经
期刊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新生事物如潮涌来。21世纪的青少年眼界更加开阔,个性尤为突出,这就给教育者提出了新的教育命题,新课程改革也应运而生,成为开展素质教育的航向灯和风向标。传统的班级管理方式已经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也适应不了小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板着面孔、举起教鞭的教育写实已经不复存在,小学班级管理也不再是教育者“说一就是一”的生硬模式,班级管理更需要教育者务实、创新、人文的思想和理念,说班级管理是一
期刊
声音在生活中无处不在,而人的声音是最自然、最朴实、最亲切的“乐器”,它方便、经济、富于表现力,是最容易被人们接受和理解的表现形式。音乐离不开歌唱。歌唱在音乐课中占有重要地位。由此,歌唱教学成为音乐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承担着把学生从音乐艺术起点引领到音乐宏伟殿堂的光荣使命。作为一名特殊的教育工作者,孤儿学生在幼年阶段多数没有经过音乐的启蒙。因此,在音乐表现面前大多数是一张白纸,需要小学阶段的老师引
期刊
一、活动目的  目前,学生中独生子女越来越多,特殊的家庭地位使许多独生子女娇惯、任性、脆弱、怕吃苦、受不得挫折,而他们又正处于心理极不稳定的年龄阶段。顺利时,对前途有多种美好的设计,可谓踌躇满志;稍遇挫折,便对自己失去信心,意志力开始衰退,变得消沉,整天被焦躁、压抑所笼罩,内心充满困惑、不安,甚至痛苦,而此时,他们往往夸大自己的不利处境,过低估计自己的能力,从而失去健康地、完善地发展自我的机会。通
期刊
新课标指出: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对话。教师的教学效果是由学生的学习效果体现的,每个学生都是有生命力、創造力的个体,想要提高教学效果,就应该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尤其应抓住第一课时的教学。  当下语文阅读教学第一课时往往走向两个极端:一是太过机械化,每一步都按事先规划好的程序,精确到位,特别是刚参加工作的老师,缺乏经验,加上参加教师招聘时的面试训练,已经让如何上第一课时的所谓的“模板”深入脑海。
期刊
摘 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沟通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沟通与生活的联系,扩大学生语文学习的视野,提高学生学习、运用语文的积极性,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构建新旧知识间的联系。”因此,学生可以利用课本内容之间的联系进行群文对比阅读、群文拓展阅读、单元整体阅读,有效提升学生学习语文的各项能力。  关键词:群文阅读;对比阅读;拓展阅读;单元
期刊
摘 要:一切问题的解决都建立在兴趣之上,兴趣会促使人们去了解甚至掌握某种感兴趣的事物。兴趣会刺激人们去深入探索某种感兴趣的事物。兴趣也是学生学习和日常生活中一个最积极、最活跃的心理因素。假若学生对某一门课程产生兴趣,那么他就会渴望了解这门知识的所有内容,从而激发潜能,取得良好的成果。所以,怎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下面就探讨几种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习兴趣;技巧;培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