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家溍:“蜗居”中的人生

来源 :博览群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risja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祖父陆宗达和朱家济先生(文物学家、书法家)民国时在北大为同学,志趣相投,感情甚好。并由家济先生而与他的弟弟们也相往来,即二弟家濂,三弟家源,四弟家溍。家济先生后来去了浙江杭州,很难见面,只好书信往来。以后朱家浯先生和祖父过往较为密切,所以我也对家溍先生较为了解。今将闲言琐事笔于纸上,以为纪念。
  我去朱先生家时,朱先生兄弟三人共居于南锣鼓巷的炒豆胡同,居所东边墙上挂一块牌子,上书“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僧王府”。与朱先生闲聊时,朱先生说他1914年出生于北京东城西堂子胡同,九岁时,迁居帽儿胡同,朱先生对帽儿胡同的房子印象很深。他说,那所院子共有房屋百十来问,五进院落,并有一个大花园。此宅原是同治年间大学士文煜的府第,民国初年,文煜的后人将它卖给了当时的代总统冯国璋。再后来,朱家溍的父亲朱文钧从冯的后人手中租住了这所宅子。朱文钧祖籍浙江萧山,其曾祖朱凤标由翰林历官至太子少保、体仁阁大学士,人称“萧山相国”。朱文钧光绪末年游学英法,毕业于英国牛津大学。归国后,历任财政参事,盐务署厅长。因他酷爱文物且收藏极富,从故宫博物院创立之初便被聘为专门委员。
  朱先生字季黄,行四。1937年入辅仁大学国文系读书,当时祖父正在辅仁教音韵训诂之学。朱先生曾回忆说:“陆宗达和大哥家济是同学,又是极要好的朋友,对我也很好。我的关于小学的基础全仗陆大哥当年打得好,受益匪浅。”抗战爆发后,朱先生不愿在沦陷区读书,于是携夫人经过一段千难万险并险些遇难的旅途,来到后方重庆参加抗战的实际工作,在粮食部任专员,具体工作在粮食部储备司,后来又由粮食部借调到故宫帮助做展览工作。抗战胜利后,由四川归来,便直接去故宫上班,南马衡院长分配到古物馆工作。从此,一直干到退休,算个老故宫了。
  闲聊往事,朱先生说,解放初期,“三反”运动开始,故宫博物院全体职工一律不准回家,接受审查。那时阶级斗争讲究家庭出身,而解放前能进入故宫的人又不可能有工农家庭劳动人民,于是故宫当时所有职工都先被假定为有问题,于神武门广场集合,事先已经准备好大卡车,由公安人员点名押送上车,分为两队,一队开往白云观附近的公安学校,另一队开往东岳庙的公安学校。八人一间宿舍,交代历史和“三反”问题。从2月底到5月底,大多数人作了结论释放,而先生却不在此列。原来,在东岳庙期间,要求所有人都必须交代自己从故宫中“偷”了什么,没有可交代的就被看作“拒不交代”。识时务者为俊杰,大家知道只要“就坡下驴”,低头认罪,也就“过关”,并不真要如何。但先生较了真,认为自己没干过的事儿怎能承认,不能自己给自己栽赃。再说如果承认偷了,交不出来怎么办?于是不肯“认罪”。这样过了两个多月,他和另外“态度不好”的7个人被关进看守所,每日作些轻微劳动,听候继续调查。这样又过了一年十个月,1954年4月1日才被释放回家。这期间,先生说:“有一天我正在拘留所干活儿,有个一块儿的神神秘秘慌慌张张地来找我,说有个穿军装的点名道姓地要见你,是个年轻人。我一听也有点害一响,心想是不是要关监狱了。等那人来了,一瞧,原来是你父亲。他那时在北京公安学校当校长秘书。他见我就说,今天特意过来看看我。还关照说虽然他不相信我会有什么偷盗行为,但这回上边决心很大,别太较真儿。后来我想想也是,当时那形势,用现在的话说,叫‘顽抗下去,死路一条’。所以后来我也就不那么‘顽固’了。我还记得我到家那天已经是晚上,我在外头一打门,有个表姐来开门,门缝一瞧是我,并没马上开。我们都好京戏,她在门里头唱了一句《打渔杀家》的戏词,‘你退后一步’。我退了一步。她又唱‘你再退后一步’。我又退了一步。她还唱‘你再退后一步’。我已经退到对面墙了,于是也用戏中词回唱‘后边已经无有路了’。她这才把门打开,说‘我就知道,不撞墙你是不回头’。”
  先生“文革”中从干校回来后,有两年奉命“退休”。那时我祖父正好也从干校返京,奉命编词典,空闲时间也较多。先生常来我家,和祖父谈天说地,谈些旧人旧事,印象中,谈京剧昆曲的时候不少,还总评议过去那些演员的技艺和佚事。有时说得高兴了,先生还会站起身,摆个姿势。他们都酷爱抽烟,先生一来,家里就烟雾迷漫,不抽烟的人在旁边呆一会儿也就会满身烟味儿。
  改革开放之初,香港导演李翰祥到北京拍电影《垂帘听政》。对于当时“八个样板戏”过8年的中国百姓来说,算个文化大事。李翰祥聘请先生作顾问,请教有关历史及故宫的知识,并将先生的名字打在片头。电影一出,轰动天下,先生也随即广为人知。不过电影毕竟与历史不同,引起争议也就颇为不少,有些议论认为先生没把好关。
  社科院文研所的吴晓铃先生和祖父也是老朋友,家住得也近。他每天早晨起得早,从校场二条的家出来,过宣外大街,一蹓趾就是西琉璃厂西头我家,所以有段时间,常过来和祖父聊天。有天早晨,我和祖父刚起,吴先生就来了,聊了一会儿,他说:“季黄(朱先生字季黄)这是怎么顾的问,您看那《垂帘听政》拍的,尽胡编乱造。李翰祥外行,他可不外行啊……”祖父从来不看电影,也随着哼哼哈哈。正说得热闹,没想到朱先生也来了。因为是熟人,所以直接登堂入室,正好从外间听见。于是一掀帘子进了里间,对吴先生笑道:“大哥,这事可不能怨我,我说人家得听呀!我看他不怎么听我的意见,就说,那你把我这顾问的名字撤了,可人家还是不听,我也没办法!”吴先生搞民间文艺研究,与戏剧、相声演员来往十分密切,尤其和侯宝林先生过从多。有次朱先生和我闲聊时说:“他(指吴先生)跟我见面时,老说宝林这,宝林那,跟宝林又去了哪儿哪儿。我还奇怪,我们这些熟人里边,没有叫宝林的啊。一问,原来是侯宝林!”
  先生时有外出交流的时候。他去香港,别人说,那时去香港一趟不容易,一块儿的人都抓紧时间逛街购物,惟独先生并不怎么上街,只在宾馆房间休息。我问为什么,先生一时间还被我问愣了,想了想,说:“香港有什么可看的?除了楼就是楼,没什么古迹。要说购物,我是一点兴趣没有,所以也就在宾馆里呆着,看看书。”
  先生的兴趣主要在文物和图书上,他认为自己最成功的一件事是编了《国宝》这部文物图集。这部图集由先生主编,费了很大心血,出版后深得好评,并被国家领导人选作馈赠外国首脑的礼物之一。不过除了研究传统文化,先生的生活和乐趣也非常丰富。
  先生晚年自己所居的两间小屋应该是西边正房的两间耳房,穿外间小屋而过,是西南角的一块空地,方圆二十多平米,是个小小天井。里面栽花种草,植树架藤,有豆架,有虫鸣。若从里屋的窗户向外望,刚好面对这一小小庭院。春花秋月,雪夜霜晨, 时时观赏,拉近了人与自然的距离。先生说:“故宫也给我分了单元房,那边的生活条件比这儿方便好多,起码卫生设施全。可我还舍不得离开这儿,就为了这个小角落,可以跟自然沟通。”
  其实,我倒觉得先生还没说出另一半,那就是里屋的陈设。中间一张四方桌,紫檀的,临窗一张长条形书案,红木的,桌上陈设有明代理学家陈白沙的砚台,清刘墉亲自刻铭的紫檀笔筒以及纪晓岚的笔搁。先生逐样介绍后,特意强调,“紫檀也分不同等级,我这个笔筒的紫檀最好,比桌子的紫檀可强。”因为我家有个红木桌,先生又教我,“买个猪毛刷子天天来回蹭,又光又亮,保护木头。”说着,他不知道从哪儿拿出了猪毛刷子,一来一回在桌子上蹭起来,还说:“我每天也拿蹭桌子来活动身体,挺好。”坐于窗前,眺望庭院,真感到外边春风桃李,里边几案精严,称得上天造地设。
  先生为人甚随和,人来求字,很少拒绝。若是熟人,往往“立等可取”。不过先生写字时,不能旁边有人看。有次我去找先生写字,说完告辞,准备过几天来。不料先生说:“你要没事儿,坐这外间等会儿,我去里间写,一会儿就完。不过我写字时旁边不能有人,旁边人一围,我就写不好。”
  先生外间屋里有书柜,柜中有许多善本古籍,墙上有字画和先生的戏装照。其中一张启功先生题的“蜗居”引起我的兴趣。先生解释“蜗居”的含义时,说:“这不仅仅指表面上我的居室,而是我这样认为,一个人如果认定自己‘窝’在这儿了,也就快乐了。”
  转眼之间,先生下世已多年,而音容笑貌,恍在眼前。其所居南锣鼓巷,已被规划为一片旅游文化区。前不久,我去那儿,特意到先生家门口,见两扇斑剥锈蚀的木门依然如旧,小小门铃也一如既往,恍惚中竟又似多年前按响右侧门铃,不久便听见先生时时夹杂着咳嗽的脚步声及看见开门后的笑容。
  徘徊在先生门口,我思绪纷飞。我没有按门铃,是因为我不想再进先生的“蜗居”。然而我不想进的原因,除去睹物伤情的常情外,还因为我此刻想好好琢磨先生曾经的教诲。
  先生对“蜗居”的解释是“如果你认为自己‘窝’在这儿了,也就快乐了!”
  “蜗居”是方寸之地,而人生由于种种不可逆料的情境,也常常会在某时“窝”在某个“方寸之地”。自然和社会就是这样互为启示。如果能看清楚,便可顺势而为,不会徒增烦恼。再者,海阔天空固然可以鸟飞鱼跃,方寸之地就不能腾转挪移?海阔天空也好,方寸之地也罢,还看人如何运用。高明的人,无为变做有为;愚笨的人,有为化做无为。即便平平如我者,由此而明晰人生后,也会得到那种超出红尘之外的快乐,那是一种不可言传的快乐。
其他文献
叶圣陶曾说,思想是有一条路的,一句一句,一段一段都是有路的,好文章的作者是决不乱走的。高考语言文字运用题中有文段衔接补写题,试题主要考查逻辑思维、语言表达连贯等能力,其提供测试题材料虽是文段,但都是很规范的文段,仍具有相对的完整性,文段表达都是有其内在逻辑思路的,往往具有文脉清晰、文气顺畅的特点。文脉就是行文的脉络,指的是行文中体现出来的写作思路或线索。文脉清晰主要体现在行文的思路清晰、层次分明、
在人们的印象中,中国的科举可能只是吴敬梓笔下的范进和鲁迅先生笔下的孔乙己那种把人变得可笑、可悲的制度,所考的内容也只是八股文的记忆,而诞生的状元,这一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杰出代表,恐怕也只是戏曲中虚构的“张生”之类。中国科举及其状元们的真实面貌到底怎样呢?李传玺《状元的故事》应该说是了解透视中国科举及其状元的一个便捷窗口。  从隋朝创立科举制度,到清末1905年废除这一制度,科举走过了1300多年的
《镜匣人生》,周海婴著,天地图书有限公司2008年9月出版    鲁迅在“遗嘱”里给许广平说:“孩子长大,倘无才能,可寻点小事情过活,万不可去做空头文学家或美术家。”比起鲁迅少年丧父的不幸,周海婴似乎更是不幸。鲁迅在1936年10月19日撒手人寰的时候,海婴不到8岁。今天的人们过多地强调海婴对鲁迅知道得不多,因为当时他毕竟年龄很小。但反过来想,海婴当年可是鲁迅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海婴的出生,不仅给
一、高准致古远清    远清兄:  《台湾当代新诗史》(台北,文津出版社。2008年)已遵嘱购读。大著洋洋数十万言,内容丰富,关涉之事极多。现初步阅读后,提供拙见数点:    一、关于我及《诗潮》的部分  1、有几处叙述有误。  ①撰专文指控《诗潮》第一集的是彭品光,不是彭歌。彭品光是国民党另一党报《中华日报》主笔,常用名彭湃。大著P48称为彭歌,并在附注中以彭歌加括号(彭品光),是错的。是两个不
恕我孤陋寡闻,之前几次在图书馆与《中国新文坛秘录》相遇,都擦肩而过。原因是作者“阮无名”相当陌生,书名“秘录”,也有“黑幕”揭私的气味。想到鲁迅先生对晚清黑幕小说的批评,就以为所谓“新文坛秘录”,离不开暴露八卦花边的“秘辛”之类。之后得知阮无名就是素所敬仰的阿英先生,如此常识不备,真耍叫声“惭愧”。拿来一读,原来该书是阿英先生在1932年为撰写《现代中国文学史》准备的资料。其时新文学运动刚过十几年
国学、大学与古代学术    “国学”作为一种名言,古已存在。如《周礼·春官宗伯·乐师》:“乐师掌国学之政,以教国子小舞。”《礼记·学记》:“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大多数学者认为,无论是“乐师掌国学之政”的“国学”,还是“国有学”的国学,均指天子及诸侯国所设立的学校。但也有学者认为国学是指“国立大学”。张百熙在《进呈学堂章程折》中指出“家有塾”相当于蒙学,“党有庠”相当于小学,
古典诗词以其精炼的语言、丰沛的情感、深远的意蕴,闪烁着艺术的光辉,它是中华的文脉,因此是高中生核心素养提升的重要载体。如何引导学生解读诗词主题,从而鉴赏古代文人的艺术审美取向,始终是一线教师在教学时思考的重点。  “诗言歌咏,见景生情”,以意象为抓手,鉴赏古典诗词,是我们在教学上的惯常采用的方式,因为意象是解读诗歌的钥匙,它既是现实生活的写照,又是诗人审美创造的结晶和情感依附的载体。在具体教学的环
在诸多论述六国灭亡原因的文章中,蘇洵的《六国论》无疑是经典,后世对其评价极高。也正因为其传世的经典性,《六国论》也一直被收入各种版本的中学语文教材。作为教学文本的《六国论》,其最大的教学价值是什么呢?笔者发现,不少教师能紧扣文章体裁——政论文,将其作为论述文的范本,指导学生学习如何在议论文中设置分论点,从而有序有效地进行说理。这样的教学内容应该是妥当的,也与语文学科的性质合拍。但是能不能再将该名篇
作为一个已经在北京生活、工作数十载的明史研究者,我平时对研究北京历史的论著颇为留意,也有浓厚的兴趣。近日,高兴地读到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历史研究所副研究员何孝荣博士的新著《明代北京佛教寺院修建研究》,深感这是一部集明史、中国佛教史以及北京史研究的力作。  《明代北京佛教寺院修建研究》计七十五万字,首为“绪论”,下列七章。第一章“明代以前北京佛教寺院的修建”,考察西晋至元代佛教在北京的传播以及北京佛教寺
今年是先父章乃器先生诞辰110周年和逝世30周年。他的一生与“七”这个数字特别有缘,不但生死之年皆逢“七”,其一生的转折点也常与“七”有关。  章乃器自1927年独力创办《新评论》杂志始,开始了自己的政治生涯。他是抗战前夕被捕的救国会“七君子”之一,于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后获释,这时他已是一个举国闻名的人物。1947年,他因受到国民党当局迫害,流亡香港从事民主政治活动,并创办了港九地产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