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杨洁为什么

来源 :杂文月刊(选刊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lly9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杨洁这一生和《西游记》绑在了一起。她的成就与她的伤心,她的骄傲与她的落寞,都是《西游记》带给她的。少有人知道在《西游记》之外,杨洁还做了些什么。也少有人愿意相信,像她这么一位曾有着辉煌创作的著名导演,晚年会居住在郊区一栋普通的楼房里,冷清地度过。
  用现在影视圈的标准看,她该好好地利用自己的身份,在《西游记》变成大IP的这些年里,搞出大制作,赚大钱,如此才符合当下流行的“成功学”。可是她不会。出身于她那个时代的老艺术家们都不擅长这个。他们只懂得在艰难困苦的条件下,如何自得其乐地把作品拍完。在有些人分享利益时,他们主动或被动地选择退避三舍。杨洁或有过抱怨。“演员在外面鲜花掌声,我一个人孤独”,“《西游记》是我心中永远一个结一个痛。”在自传《杨洁自述:我的九九八十一难》中,她透露了《西游记》拍摄背后一些鲜为人知的故事。那些故事有正面的,彰显了艺术家们的敬业与艺德;也有一些直面了人性弱点的细节。
  《西游记》是部美好的作品,但因此而美化有关它一切的台前幕后,则是人们的一厢情愿。怀念杨洁,到底是在怀念什么?无节制地把诞生这部作品的1980年代挂在嘴边的时候过去了,但这并不等于曾经朴素、真诚、优雅的一切,都被时间的长河彻底湮没。
  网友们评价杨洁,都在感谢她导演的《西游记》陪伴了自己的童年时期。在1986年,彩色电视机刚刚取代黑白电视机进入城乡,播放《西游记》的时候,它生动的情节、人物形象,无疑为孩子们打开了一道想象力的大门。1980、1990年代的孩子喜欢《西游记》好理解,毕竟那时可以选择的娱乐内容和样式不多。但直到现在,已经被重复播出3000余遍的《西游记》对于当下的孩子仍有吸引力,就有点让人匪夷所思。寻找原因的话,其中一定有着创作者的专注,有着传统却经典的表现形式以及带有强烈精气神的刻画,它们与孩子的内心世界是相通的。
  《西游记》创作者在艺术层面上的纯粹与坚持,使得它可以经受时间考验,触动每一个敏感的心灵,因此人们不会忘记它的创造者。
  而在文化影视行业领域,对于杨洁的津津乐道,多集中于那时的演职人员在薪水偏低的情况下,在各方条件都很简陋的前提下,是如何拍摄出这部经典之作的。缺乏足够的经费、器材支持,吊威亚技术要到香港去学,对于画面特效制作更是一张白纸……之所以这些状况频繁被写进各种纪念报道中去,恐怕还是出于对当下影视圈状况的主动对比意识。影视行业确实已经不再是当年的样貌了,价格体系与游戏规则也发生了巨变,在评价付出与回报方面,有了新的商业逻辑。无论怎么强调杨洁拍《西游记》时的外部环境,都没法改变现有影视业现状,人们喟叹的,多是表演行业敬业精神和艺德传承的消逝。
  把《西游记》放在国产电视剧生产序列中观察,会发现它既有技术层面的工整性,又有艺术层面的灵性。杨洁在导演能力方面,表现出优秀的超前意识,以及对剧作的全面掌控。对于《西游记》故事和戏剧冲突,几百年来的读者都已熟悉,但如何妥帖地把它转移到荧屏当中,需要运用合适的电视语言。杨洁对于《西游记》的最大贡献,便在于她用电视语言赋予了《西游记》在现代传播语境下的第二次生命。周星驰的《大话西游》以及这几年霸占春节档票房排行榜的几部3D版系列西游题材电影,都有明显的学习86版《西游记》的痕迹。可见这部剧的渗透力之大,后来的不少作品只能在它所提供的电视美学基础上进行创新开发。
  当下,在新媒体浪潮裹挟下,人们多少都面临着经典沉没、精品缺失所带来的焦虑与恐慌,楊洁去世所带来的话题,为这种焦虑与恐慌提供了一个释放点。我们怀念杨洁,其实也是在怀念她的时代,怀念敬业与艺德。
  杨孔翔荐自《解放日报》2017年4月27日
其他文献
近日,一篇《北大毕业美国留学生万字长文数落父母,12年春节不归决裂拉黑父母6年》的文章在微信朋友圈被热转。文章复述了一位儿子写给父母的万字长信,痛陈父母从小到大“过度关爱”“肆意操控”,导致自己在心理和生活上遭遇一系列问题。写信人高考状元、北大本科生、美国名校研究生等身份,与他同父母走向决裂的结局形成强烈对比,引发舆论热议。  真相还有待进一步确认,但一封信所引发的舆情,却促人思考背后的亲子关系问
期刊
中国人忌讳死亡,也忌讳死亡的文字。这并非唯物主义者的勇敢态度。  庄子是个例外。庄子妻子先他而去,好友惠子去吊唁,见到庄子正坐在地上鼓盆而歌。面对惠子的质问,庄子说:她刚走的时候,我心里怎能不难受呢?但转念一想,生老病死与春夏秋冬四季变化一样。妻子来自自然,回归自然,此刻她在天地之间安安静静,踏踏实实地睡了,我却在这里哭哭啼啼,不是太不懂生命的真谛了吗?  莊子对自己的死也是一样的坦然。他快死的时
期刊
以前,有一位前辈作家,请吃饭时钱不够了,就把手表押上,也要让大家吃得尽兴。当时手表是貴重物件,找对象的“三转一响”之一。这是有面子的事。  我们中国人,大多比较注意面子,血气方刚有之,一掷千金有之。然而里子方面,有时注意不够,像有些美女在外面绝对光鲜靓丽,但是住的地方有可能脏乱到下不去脚。或者,私下里张口就是瞎话,颇为不堪。  年轻的时候,有一次开青年作家的会议,结束时许多代表陆续走了。  宾馆服
期刊
回老家遇到邻居大哥,他为人敦厚,事业有成,只是烟瘾很大。他抽烟时,还伴有剧烈咳嗽。看后,让人心疼。他看我注意到这一点,一笑,说了件事。  他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厂里的技術处,就两三个人。老领导每次抽烟时,总会顺手递给他们,还会加一句“好烟”———不接吧,似乎不给老领导面子,更像不识抬举;接吧,自己本不吸烟,唯恐吸烟对身体不好;碍于面子接了吧,放着不吸,还是显得敷衍,与人难以融洽相处。于是……  说
期刊
《人民日报》近日的评论指出,反腐倡廉、八项规定之后,有的官员抱怨,现在做官真没意思——这种哀叹形同悲鸣,于是人民日报好言规劝,说干事就有意思啊……  “现在”做官没意思,那么“过去”做官才有“意思”?“白天围着圆台转,夜里围着裙子转”,杯盏狼藉,甚至声色犬马,总之整天喝得醉醺醺,才“有意思”?一天陪洗八次澡,一夜陪喝五个场子,那样一种呼啸而来簇拥而去甚至舍命相陪的“宾客盈门”,才“有意思”?“花头
期刊
所谓“多余文化”,就是有文化之表,没文化之质的文化。它和伪文化有着扯不清、理还乱的血缘关系。  有了《红楼梦》,就有“红学”,这当然是必要的。但很多“红学研究”却越来越与“本株”无关。例如《红楼梦》是曹雪芹所写,与他的祖宗无关,却有人偏要写出《曹雪芹十世祖考》,这就和“红学研究”相去甚远,实属多余。  鲁迅笔下有个小说人物孔乙己。孔乙己说“茴”字有四种写法,有人就上溯甲骨文、金文,旁引草书、篆书,
期刊
正在热映的印度电影《摔跤吧,爸爸》,根据真人经历改编,故事感人。阿米尔·汗饰演的父亲,曾是出色的摔跤手,全国冠军,但没能实现为印度拿到世界级金牌的梦想就退役了。他希望孩子能实现他未完成的心愿,于是以“魔鬼训练”培养有摔跤天分的两个女儿。这条坚韧不拔地实现理想之路,经历过众人的不理解和嘲笑,也经历过两个女儿的不满和反抗。在一番艰难困苦之后,两个女儿终于都获得了世界冠军。  这不仅仅是家庭教育、家庭关
期刊
据报道,近日,教育部党组、驻教育部纪检组对18名局级领导干部的函询回复情况抽查核实后进行了处理。其中,8人因未如实向党组织说明情况和问题,甚至提供虚假情况、受到严肃处理。  未如实说明情况,原因可能比较复杂,但总的来说不外乎两点:事情恐怕关涉违纪甚至违法,不愿说、不敢说;心存侥幸,认为隐瞒或可躲避追究。  违纪违法问题究竟能不能糊弄过去,姑且不论。现实情况正像报道所说,態度不同、应对不同,结果可能
期刊
“一个人若想通过阅读提升自己的灵魂厚度,只有回归,回归到有深度的作品。”不久前,在一家书店的留言墙上看到这样一句话,深有感触。在我看来,它既是读者的一份自我勉励,也是对文艺工作者创作出更多有思想穿透力作品的期许。  有人曾感慨,一部好的作品,就像一顿丰盛的大餐,“让你的感知、触觉、味觉都能无限地融入进去,真的是一段非常美的历程”。这样的话,或许只说对了一半。对于读者而言,阅读一部作品,无非有三个目
期刊
在北京一家五星级饭店里,我曾经听到过一个并非虚构的奇闻。初听这件奇闻时,我不相信它是真的,经过与饭店医生核实之后,才确信了它的真实性。  一位仪态端庄的年轻女士,因为不舒服到饭店的医务室看病。医生先用手摸了一下她的额头——凭多年的医疗经验,这位女士确实在发烧。医生又拿出体温计来为她试表,奇怪的是,两次试表的结果,这位女士的体温均属正常。  医生最初怀疑是不是体温计出了问题,后来发现,体温计一切正常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