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低年级学生语言积累

来源 :空中英语教室·科学教育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cket8302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训练学生写作,必须注重于倾吐他们的积蓄。”就必须依靠平时点滴的积累。因此,要搞好作文教学,要使学生笔下生花,从低年级开始,就要引导他们进行语言的积累。从读中见效,活动中彰显。让我们从低年级开始就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感官去多看、多听、多读、多记、多背。让他们从小养成积累语言的好习惯,真正为他们的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浅谈;低年级;学生语言积累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4128(2011)01-0162-02
  作者简介:沈华(1975-),女,江苏建湖人,小教高级 ,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小学沈低中年级语文教学研究,有数篇论文获省市级奖项。
  
  叶圣陶先生在《论写作教学》中明确指出:“训练学生写作,必须注重于倾吐他们的积蓄。”而要有一腔积蓄,就必须依靠平时点滴的积累。因此,要搞好作文教学,要使学生笔下生花,从低年级开始,就要引导他们进行语言的积累。
  1 在读中见效
  新大纲第一次明确规定了课内外阅读量,用规定背诵篇数的方法,把积累语言落在实处。同时规定阅读教学要“避免繁琐的分析和琐碎机械的练习。”“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要引导学生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实际理解词语和句子,重视语言的积累。”
  1.1 阅读教学中积累:新大纲突出强调了积累语言的重要性,淡化了对课文的理性认识。感知课文,让学生在读中积累语言是第一位的,是阅读教学的基础,也是提高学生读写能力的有效手段。因此,在阅读教学时,要让学生充分读课文。一篇课文大致要经历“初读了解——精读感悟——熟读积累”这几个阶段。在充分读后,可穿插说和写的练习,让学生把课文的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如苏教版六年制语文第四册《学棋》这一课,可安排这样的练习:学下棋时,一个学生因为(),所以后来成了()的棋手;而另一个学生因为(),所以棋艺()。看来学习读书时都要(),不能()。这样的说与写,实际就是背与默,但不是死记硬背,而是在运用中巧记活背。通过这样的练习,使学生积累了“专心致志、出色、走神儿、一直没多大长进”等词汇,同时又更好地理解了课文的内容,也使学生受到了“学习读书要专心”的思想教育,真可谓一举三得。在充分理解了课文内容后,要求学生熟读全文,以至背诵。熟读成诵的形式,要根据低年级儿童心理特点和课文特点,灵活多样。如课文的故事性强,就让学生讲一讲;如课文是童话,就让学生演一演。对于每一单元规定的“熟记成语”,要结合这一单元的课文内容,让学生在大致理解成语意思的基础上背诵。如《母亲的恩情》充分体现了“舐犊之爱”,《劈山救母》充分体现了“乌乌私情”。学习这两个成语时,就可适当联系这两篇课文的有关情节帮助学生理解。学完几单元后,来个小组竞赛,看哪个组会背的成语多。自古以来,就有“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的说法。可见,加强熟读和背诵,是学生学习和积累祖国语言的重要手段。
  1.2 课外阅读时积累。鲁迅先生说:“文章该怎么做,我说不出来,因为自己的作文是由于多看和练习,此外别无心得和方法。”我们的学生需要开拓视野,增长知识,单靠课本学习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开发利用其它信息资源。叶圣陶先生也有句话:“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字。”我们应当指导学生多积累生活素材,每天坚持读书、看报,看少儿电视节目。有了丰富的素材和词汇,学生的笔下定会生出许多鲜花。
  (1)有针对性地订阅书报:我班许多学生都自愿订阅了《中国儿童报》和《中国儿童画报》。部分学生订了《起步作文》,再加上学校图书室的读物,我就利用兴趣课、阅读课等时间指导学生阅读,还鼓励学生课后认真阅读。
  (2)摘抄优美词句:近年来,我班开展了“小蜜蜂采花粉”活动。要求学生每人备一本记录本,专门摘录优美的词语和句子。对于课文中的名言警句,也要求学生摘抄下来,并熟练背诵。如《少年王勃》这课中的千古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穿山甲问路》中小溪流的话:“我总是在探索中前进,在我看来,路就在自己脚下。”等都摘入了好多同学的记录本。
  2 在活动中彰显
  低年级学生年龄小,好胜心强,特别喜欢参加活动。针对这一特点,教师可组织多种形式的交流竞赛活动,既能激发他们的读写兴趣,又能及时了解阅读的效果。
  2.1 开设信息交流课,引导学生交流。从1999年2月开始,我就参与了武进市级作文课题组的实验与研究。根据课题组的要求,我利用晨会或班会,让学生轮流到台前来讲话,交流信息。内容可以是发生在周围的真人真事,也可以是一个小故事或一则小常识,或者是背古诗、儿歌,复述课文内容,读读摘录的优美词句等等。讲得好的,除了可以得到老师和同学热烈的掌声,还可以得到一朵小红花。到学期结束,评选出“故事大王”或“勤劳的小蜜蜂”。两年来,我班评出的故事大王有朱力、徐路、陈宇昊、蒋洁等同学。这样做,大大增加了学生听读的兴趣,不知不觉积累了语言。
  2.2 小荷才露尖尖角:新大纲明确指出“低年级可以练习写话”。并指出写话要求是“对于写话有兴趣,乐于把自己想说的话写下来。”根据这一要求,我鼓励学生把感兴趣的题材写下来。班内开辟了“尖尖角”专栏,把学生的习作张贴在墙上,再把写得好的推荐给校刊上发表,或向更高一级的报刊投稿。激起了学生写作、积累的兴趣。许多同学都利用课余时间读呀,写呀,渐渐地在运用中积累了语言。
  2.3 开展各种竞赛活动:我班常开展“一字开花”、“词语接龙”、“诗歌朗诵会”、“背古诗比赛”、“智力大冲浪”等活动。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既提高了学习和运用语言的能力,又激发了学习语文的兴趣。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让我们从低年级开始就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感官去多看、多听、多读、多记、多背。让他们从小养成积累语言的好习惯,真正为他们的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4128(2011)01-0138-03  作者简介:周登平(1968-),男,习家店中学校长,华师化学系本科生,研究方向:协作区交流的常规化。冯平均(1971-),男,习家店中学教师,湖大本科生,研究方向:协作区交流的常规化。    高质量、高水平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首要任务是缩小学校间的差距,真正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均衡发展。目的是:加快
【摘要】通过网络信息技术的普及,给中小学教学带来的利与弊。如何正确的应用网络,成为帮助教学的工具。  【关键词】网络信息;教育;应用  【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4128(2011)01-0151-02    网络自诞生以来,被广泛地应用于我们的工作生活中。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速度也是非常惊人的。其中一个重要的体现是我国能够掌握和应用网络信息技术的人越来越多,甚至有
【摘要】音乐教育作为一种美育的重要途径,也被广泛关注。新教材、新课标、新理念、新方法,农村学校的音乐教育正面临着从未有过的机遇与挑战,音乐教育任重道远。作为教育整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每一个社会成员都应来关心、支持音乐教育。  【关键词】音乐教育; 观念淡薄;师资缺乏;教法陈旧; 转变观念  【中图分类号】G633.9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4128(2011)01-0164-02
21世纪起始,伴随着全国旅游业的大发展和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民族地区旅游业开始进入全面发展的新时期。民族地区旅游业的发展给当地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显著效益,但在发
【摘要】儿童时期是培养习惯的黄金时代,各种习惯和行为模式都在这时奠定基础。以现实案例为蓝本,就如何改变儿童做事慢、行为拖沓的习惯集中探讨。并从观察儿童、巧用强化、转化动机、练习效应及外力辅助等多方面提出应对策略。供生活中有类似苦恼或担忧的父母及相关人员参考。  【关键词】儿童;行为慢;改变  【中图分类号】B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4128(2011)01-0155-03  作者
【摘要】多年以来,我们都习惯了用考试的分数来衡量和评价学生的学习成绩,即便在素质教育下也不例外,而这样的评价模式在具体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已日趋暴露其弊端,在德育课新课改下,结合目前中职生的现状及德育课的教学情况,探索一条适合中职德育课学生成绩评价的路子,即多元化——综合评价模式,目的是对德育课学生学习情况做出全面、公平、合理的评价,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进一步提高德育课的教学效果,最终促
【摘要】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学习,是新的《数学课程标准》充分关注的。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发展教学中,既应避免忽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习的倾向,又要认真对知识和技能进行选择,以确保这些知识和技能真正是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  【关键词】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获取知识和技能; 内涵  【中图分类号】G63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