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的艺术

来源 :钱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lcsg9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投资的成败包含很多因素,但永远不变的法则是:在跟时间斗争的过程中,谁的忍耐力更强,谁能坚持到最后,谁就能获得成功。在时间之神的帮助下,即使是一粒米也能生成举国之富。
  
  在神奇的复利面前,珊瑚虫可以变成珍宝珊瑚,一粒米亦可以变为举国之富,投资的人那么多,成为富翁者却为之甚少,这又是为何?
  
  2007年的中国国际珠宝展上,一件由红珊瑚精心雕刻而成的“金銮宝塔”流光溢彩、巧夺天工,令观众叹为观止,一举夺得珠宝界的“天工”大奖。当时一看到这座珍宝级的珊瑚宝塔,笔者的思绪不由得回到了儿时的一节生物课上。
  记得当时,生物老师一边举着一幅珊瑚图片给大家看,一边问:“你们知道珊瑚是怎么形成的吗?”在同学们都迷惑不解之际,老师接着说:“珊瑚是由那些小小的珊瑚虫堆积而成的。珊瑚虫虽然很小,但它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朝着一个方向努力积累,终于实现了其价值的飞跃,成为了人们心目中的珍宝,这是一种时间的艺术。”
  那是笔者第一次形象而深刻的理解时间的意义和积累的力量,至今记忆犹新。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小虫竟能变珍宝,体现在我们今天的投资上就是——复利。爱因斯坦曾说过“复利是世界第八大奇迹,其威力更比原子弹还要大”。这个比原子弹威力还要大的复利到底有多厉害呢?下面这则流传已久的故事足以说明一切。
  
  从一粒米到举国之富
  话说有一位古希腊的学者帮助国王解决了一个大难题,国王为了感谢他,说:“我的国库里什么都有,随你要什么我都可以满足你。”学者随手指了指国王身边的国际象棋棋盘,说:“这个棋盘上共有64个格子,一个格子代表一天,你只要在第一天给我一粒米,第二天加倍给我二粒米,第三天再加倍给我四粒米……送完这64个格子这可以了。”国王随即答应了学者的要求。那么,学者要求得到的米粒到底有多少呢?
  
  我们来计算一下:
  1 + 2 + 4 + 8 +⋯⋯+ 2 的63 次方 = 2 的64 次方-1
  总数为:18446744073709551615(粒)
  
  这个数据太抽象,不好理解,我们换一个直观的说法。据粮食部门测算,1公斤大米约有4 万个米粒。上述数据换算成标准吨后,约等于4611 亿吨,而我国2006 年全国粮食总产量才约为4.9 亿吨,看来这位国王即使举全国之力也无法满足学者的要求。这就是复利的魅力所在,随着岁月的流逝,点点滴滴的增长,会带来惊人的财富。无怪乎爱因斯坦感叹“复利是世界第八大奇迹”了。
  
  从第一只珊瑚虫开始
  在神奇的复利面前,珊瑚虫可以变成珍宝珊瑚,一粒米亦可以变为举国之富,投资的人那么多,成为富翁者却为之甚少,这又是为何?
  珊瑚是由珊瑚虫前赴后继的积累而成,如果追根穷源,必有其第一只,然后开始一而再、再而三、三而千万,终成为珊瑚。那成就了珊瑚辉煌的第一只珊瑚虫就是资本的原始积累。关于投资我们也应该明白这样一个事实,资本的积累带有“抑欲”的特征,基本要求之一就是把赢利都转换为投资本金而不是用于消费,否则利益的叠加将无从谈起。在市场上,很多投资者在赢利的时候轻易的把赢利部分消费掉而在亏损的时候却不得不缩水本金,这就是他永远无法成为富豪的重要原因之一。今天投入的一万元会变成若干年后的一百万甚至更多,善于积累是投资成功的最基本条件。
  曾经看到过这样一个问题:“你是愿意每天得到一万块钱连续三十天,还是只在第一天给你一分钱然后每天翻倍一直翻30天?” 拿它来讲给朋友听,朋友的回答是:“前15天每天拿1万,15天后领翻倍的。” 朋友的回答是智慧的。因为计算之后你会发现选择一天一分每天翻番,30天后一分钱会变成500万,而一天一万只有30万。如果前15天每天拿1万,15天后领翻倍的,你会获得更多。复利的威力虽大,但它不是一种魔力,不是可以瞬间点石成金的灵丹妙药,更不可能把一分钱在30天里面变成500万,也就是说复利的获取是要建立在一定的基础之上。
  
  坚持是“金”
  复利的作用方式其实很简单,也很容易理解。但是,各种投资理念中,最容易被人忽视的也是复利。
  笔者就曾多次听见身边的朋友抱怨说,“自己的资金不宽裕,没多少钱可以拿来投资,所以也赚不到大钱。”殊不知即使初期投入的钱微不足道,只要能坚持下来,随着投资时间的延长,投资回报率就会以几何级数增长。只是坚持下来又何尝容易?
  比尔米勒曾经是美国基金界颇受追崇的明星基金经理,连续15年保持着跑赢标准普尔500指数的骄人业绩。但到2006-2007年,他管理的基金涨幅却落后于大盘,于是基金规模开始缩水,其集中投资的理念和策略也受到质疑。显然,投资者用两年的落后否定了之前15年带给他们收益的东西。可见坚持是很不容易做到的。
  投资的成败包含很多原因,但永远不变的法则是:在跟时间斗争过程中,谁的忍耐力更强,谁能坚持到最后,谁就能获得成功。试想如果有人在1914年以2700美元买了100股IBM公司的股票,一直持有到1977年,则100股将增为72798股,市值增到2000万美元以上,63年间投资增值了7407倍。按复利计算,IBM公司63年间的年均增长率仅为15.2%,这个看上去平淡无奇的增长率,由于保持了63年之久,在时间之神的帮助下,最终为超长线投资者带来了令人难以置信的财富!
  所以,在进行每一次投资时,我们都应该以长期持有为目标。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小虫亦能变珍宝。爱因斯坦曾说过“复利是世界第八大奇迹,其威力更比原子弹还要大”。棋盘求米的故事告诉我们财富的积累对收益率并没有苛刻的要求,暴利绝不是富裕的必要条件,因为在你轻松的获得50%的赢利时也有可能莫名其妙的亏损掉50%,较高的赢利水平往往会被相对较高的风险给平衡掉。稳重、持续、适当的长期投资才是真正的成功之道,依靠年复一年的复利作用,即使微薄的投入也能够成为一笔天文数字的资产,这就是时间的艺术。
其他文献
女性由于生理、心理的特征,相对于男性往往缺乏安全感,因此更愿意了解和购买保险,以此分散化解可能面临的各种风险。各家保险公司也竞相推出女性专有产品,迎合这个需求。但是作为客户,究竟如何选择呢?    女性担负着女儿、妻子、母亲的角色,生育与家庭的双重负担,使她们更容易受到伤害。女性买保险,通常有健康、意外、年金、理财四大类。各个人生阶段的保障重点不同。但无论何种年龄段的女性,保障类的健康、意外险产品
期刊
第一张保单要给自己买,受益人是父母亲。    “80后”不买保险的理由很多:现在有社保,没必要再去买商业保险;自己现在还年轻,不会得什么大病,而养老是遥远的事情,等工作生活稳定后再买吧……其实,这一类人群最大的保障需求——首先应该是:不要给家人“捅窟窿”。    孝心不体现在给父母买保险    顾浩,“80后”中年龄较大的,29岁,某公司业务主管,月收入7000元,独生子,单身。2009年6月,顾
期刊
对于很多“家装族”来说,装修费用的控制是一项特有技术含量的工作。明明详细地制作了一份预算清单,但后期装修时却“不听使唤”,开支不断攀升。据了解,75%的人装修都会超支。西方有句谚语:细节是魔鬼,常常用来讨论一些有影响力的事,是从微小处“撕开大口”。家庭装修单膨胀无疑是对此最好注解。  本期话题,我们找到了主人公Sara,她的烦恼恰恰也代表着很多人的问题。让我们看看她的装修详单,帮她诊诊脉,同时也考
期刊
凤凰岛房价月涨3万元,有炒房客半个月净赚千万。图为2010年2月,正在建设中的凤凰岛标志建筑群,外观被指模仿迪拜建筑。    继上个世纪90年代后海南房地产掀起的第二次投资狂潮。  这个月,海南国际旅游岛真正的规划细则要出台,博彩业、国际购物中心、购物退税引发人们无限想象。很多人期待着把它当做一个房价要涨要跌的实质根据。  1月4日,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被提出,房价开始上涨;1月中旬海南暂停批地的消
期刊
知名商业街是城市商业代表,经营稳定,投资机会极罕见,图为上海南京路。    老祖宗说:一铺养三代、家有万贯不如有一店面。足见商铺是个高回报的投资。但老祖宗也说,买的没有卖的精!投资者,如何才能精过买家、在商铺投资上处于有利地位?领会以下十点,助你成功进阶!    1查“五证”和抵押情况  牌照检验、资格认证是第一步。检查“五证”、检查商铺是否被抵押。商铺仅是整个房产的一部分,所以房产管理、投资人对
期刊
金融期货是金融投资领域的“王者”,  真正的勇士敢于直面股指期货。  围绕着股指期货,  资本市场曾掀起过一阵阵腥风血雨。  回首这些故事,  能让我们更直观的理解股指期货的方方面面:  风险、收益、监管、套利、阴谋、对决……  或许你还记得……    索罗斯在亚洲金融危机中赚了多少?  亚洲金融危机中,香港政府成功地击退了国际炒家——这是大多数人听到的说法。而事实上,香港政府是赢了面子,输了票子
期刊
暂停17个月后,QDII外汇额度于去年10月份重新放行。伴随今年年初易方达亚洲精选的正式募集,基金公司“第二波QDII出海潮”已渐行渐近。但今年头两个月海外市场的表现平淡,再联想到2008年QDII首次出海的风风雨雨,让投资者不禁对投资QDII心怀惴惴。投资要给自己一个理由,购买QDII基金也是如此。    对于投资者而言,要不要买QDII基金重点取决于两个方面的判断。首先是海外市场今年是否有机会
期刊
股指期货即将推出,  对于中国资本市场来说,  这是一个颠覆性事件。  而折射到普通投资者身上,  却不如当初创业板推出所激发出的热情更大。  门槛太高、无法参与,是最重要的原因。  保证金交易、风险大、专业程度高,  也影响着人们的参与热情。    股指期货没那么神秘,更不是什么可怕的东西。“金融期货之父”利奥·梅拉梅德曾在《逃向期货》一书中讲述世界金融期货的创设历程,如今中国有了真正意义上的金
期刊
2009年一些基金被戏称为“铁公鸡”加以批判,而2010年1月4日至2010年2月4日,据不完全统计共133只基金宣布分红。这波汹涌而来的基金“分红潮”又不免让人疑惑。基金经理的想法难以揣摩,最重要的是搞清楚分红给我们的基金带来了什么影响。     2008年初,马雷刚买的某基金在经过大额分红之后,净值从四元多变成了一元多。由于对分红不甚了解的马雷选择了现金红利,买入的11万多元变成了市值4万多元
期刊
本期关注  明星基金经理变动影响几何  LETTER  江老师:您好!  最近看到媒体报道,华夏基金两员大将年终离职,不知道对华夏基金会不会有影响?我拿的两只华夏基金时间比较长了,回报也很不错,会不会要调整?我手上的基金有:华夏复兴 4.2万,华夏红利5.5万,大成策略回报 4万。另外,有没有什么好的基金可以推荐?   华夏持有人    [专家点评]  基金经理变动的确是引人关注的话题。每年基金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