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折纸艺术对服装的影响

来源 :科学时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iniao5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纸是大家最常见的生活学习用品,但就是因为太常见,所以容易被我们忽视。其实纸的学问很深,使用方法也很多——折纸就是其中一种。“折纸似乎很简单,我们平时折叠的飞机、纸鹤等,人人都会。折纸也很复杂,玫瑰、人像、面具等,相信不少人见都没见过。” 在现代的服装设计领域中,折纸艺术被服装设计师所采用并对现代服装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关键词] 折纸艺术 服装设计 时尚 流行
  
  一、折纸艺术的传统与创新
  纸是我们中国的四大发明之一,所以许多人认为折纸起源于中国,但把折纸艺术发扬光大的却是日本。日本是全世界最爱折纸的国家,也是折纸艺术家最多的国家。折纸最初只是用于祭祀方面,后来造纸普及后才在民间盛行。
  “在平安年代(794年—1185年),折纸是日本贵族各项仪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武士们将折纸作为互相交换的礼物,日本神道教的贵族将雌雄纸蝴蝶用于婚庆,茶道硕士的文凭也用折纸包装。到了室町幕府时期(1338年—1573年),纸成为廉价品,折纸开始流传到社会各个阶层。这一时期在日本传统节日女儿节,母亲们开始折出各种纸偶用于祭祀,并流传至今。” (见图1-1所示)
  从19世纪开始,折纸与自然科学也走到了一起,开始在西方成为教学和科学研究的工具。包豪斯建筑学院的Laszlo Moholy Nogy创立了用折纸进行建筑设计的方法。学前教育创始人,德国的杰出的教育大师Friedrich Froebel认为折纸能够非常好的启迪智慧。
  从19世纪晚期到20世纪,是现代折纸快速发展的时期,出现了很多了不起的折纸大师,如日本的吉泽章,本多功以及西方的Logia Montoya和Adolfo Cercedo。20世纪80年代,进入暮年的吉泽章还创造了湿折法,这种方法使折纸的精确度大大的提高了,把以前看来很不可思议的折法变为可能,折纸从此进入一个新的境界。此外复合折纸,组合折纸等折纸方式更是屡见不鲜。
  二、折纸艺术对服装的影响
  小时候相信大多有过这样的玩乐,将白纸按照同样的宽度反复折叠,直至折痕多至成扇形,不固定两端时它是想象中的风琴,能演奏出优美的旋律;固定一端时,它是精美的扇子,徐徐有风。而如今,孩提时代的折纸把戏堂而惶之地登上时尚T台,成为设计师展现技艺的手段之一。日本式和服以及古代战袍是设计师汲取灵感的来源。
  
  图1-1 折纸
  这类作品运用了折纸手工感的轮廓和细节,如布条层叠的装饰、布片拼凑连接的处理、剪裁方正对称并且大面积翻叠的局部……总之,是比较注重轮廓造型,立体结构的服装,童年时的无限创意与遐想在这一刻成为潮流趋势。
  在现代时尚设计领域尤其是服装设计中,折纸艺术被采用并产生了影响,一些设计师利用传统折纸中的“折”、“叠”等手法和具有纸质特点的面料来探索时装的结构创意与形态变化,抛弃以往各种款式或部件的组合方式,打破传统服装的固定结构和表现形式,将折纸中的元素应用到现代折纸服装设计中,为服装的发展注入超凡的新意。
  “折纸风”服装注重面料的整体性,通过别、折、叠、捆、缠绕等手法,使面料与人体的曲线相适应。这跟80年代中期出现的“无结构设计”的效果相似,而其正是受传统折纸艺术中的结构特征与表现手法的启发。一些设计师以此追求自由的创作空间,创造更个性化、品味化和风格化的设计作品。“如日本著名服装设计大师三宅一生可以说是将折纸艺术形式运用到服装设计中的代表,他的作品通过大面积的反复折叠形成多层面的视觉效果,无结构的设计,充分展现丰富的韵律,结合怪异的几何感的造型,打破了传统的固定结构模式,抛弃了以往各种款式或部件的简单组合,糅合二维平面和三维立体结构的创作手法,以全新的结构塑造新的造型,对服装的诠释突出一种诗情画意的纯粹的质感,为折纸服装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他的目的是让穿他的衣服的人从服装结构的束缚中解脱出来,却又表现独特的体形美。由此他创立了充满东方特质的易于活动的服装,受到很多消费者的推崇。他的服装一向追求魅力十足的色彩和完美的面料感觉。轻柔体贴也是他对人体所需要的感觉作出的反映。款式、面料重量和人体的最佳搭配是他的绝活之一。”(见图2-1所示)
  由于不断受到不同民族文化的冲击,设计师的探索角度不断扩大,对服装形态设想和结构创意设计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东西方服装设计的融合促使我们发现:传统的东方服装多为平面式,即以直线裁剪,衣、身、袖相连,保证衣片的完整性,多运用缠绕、折叠、开洞、披挂、包裹等表现手法。而西方服装则注重立体型的视觉效果,以合体窄衣为目的,这跟西方人身材立体有很大的关系。但两者在结构意识和形态要求及工艺手法上有许多相似之处,尤其是东方的折纸艺术对西方现代服装产生的极大影响。
  
  图2-1 三宅一生折纸装
  三、折纸艺术对服装设计的要求
  服装设计工作室永远是充满创意和灵感的空间。精确的服装剪裁,别具创意的细节,迷人的刺绣等工艺将把设计带进更广阔的世界。折纸工艺运用到服装设计的发展趋势主要有:颜色鲜艳亮丽,款式则是以X型套装为主,面料独特,加上折纸工艺的装点,又以全新的效果展现在面前,他突破了传统,展现了现代。
  1、折纸艺术对服装工艺的要求
  在构图上,服装设计中的折纸工艺与其他绘画基本相同。它也可以像民间剪纸那样,依据形象在内容上的联系,可以较多的使用组合地手法。由于在造型上的夸张变形,又可以使图案形成一些美的规律,作对称、均齐、平衡、组合、连续等处理。它可以动静结合,也可以虚实结合。
  工艺制作除了大片的裙片,衣片,袖子等会用缝纫机缝合外,其他的多采用手针缝制,用面料折出的形状取代平面的图案,如在衣袖、裙边、腰部采用谷褶、山褶、拉伸、内拗、折皱等折纸手法,使细部的变化层出不穷。在需要硬挺的造型的时候,会采用比较硬的粘合衬,缝制用的线除了与面料颜色相符的线外,还可以是鱼线。
  2、折纸艺术对服装材料的要求
  面料选择是折纸艺术运用于服装设计中所必须选择的材料。它可以为纤维制品、皮革等。要想做出良好的效果,必须充分发挥面料的性能与特色,使折出的效果与服装所用的面料、服装的造型、风格的完美结合、相得益彰。面料可采用如同纸质韧性和特性的棉麻面料,使结构轮廓坚硬挺括,细节清晰。折纸面料多采用光泽型面料。这种面料表面光滑并能反射出亮光、有熠熠生辉之感,这类面料包括缎纹结构的织物。不仅结构实,而且光泽度好,造型自由度也广。所以,这类面料是服装设计中体现折纸艺术的最好材料。
  3、折纸艺术对服装色彩的要求
  在服装设计中折纸与服装的搭配中最常用的配色方法有:同类色配合、近似色配合、对比色配合、相对色配合四种。采用近似色的配色方案在生活装中较常见。与同类色配合相比较,色彩更富于变化一些。另外,与流行色结合是很重要的。服装领域一向是崇尚流行意识的,能把流行色与折纸结合好运用在服装设计中,更能突出人们对色彩时髦的追求,突出反映着现代生活的审美特征。
  四、折纸艺术影响服装流行的原因
  说起折纸艺术影响服装流行的原因,可以从两方面讲,一是审美观的角度,二是社会及文化角度。
  从审美角度来讲,服装根据自身结构比例,只要选择适合的面料、色彩以及款式,制作出合符自身结构特点的服装,就能打造属于自我个性的风格形象。通过改变自己的人体包装,可以更好的展示自己的社会地位、职业、自信心、文化水平、个性及相关的条件。折纸服装既可以通过细节的折叠出现在日常着装中,也可以夸张地进行大面积的堆叠,出现在裙摆、衣身、领口,甚至整个头饰,用于出席比较隆重的晚会或婚宴。
  从社会文化角度讲,服装消费正进入个性化时代,喜欢通过选择新颖、与众不同的服装来表达独特的品味与个性。现代化的大工业生产在降低生产成本的同时也在扼杀消费者的个性,而融入设计师天赋和情感的新颖设计法和消费者产生了共鸣。同时,在经济危机下,人们往往不再追逐潮流的尖端。回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更喜欢在低调的气氛中隐隐再现。精致、格调,让低调巧妙的运用于服装的整体,让奢华不经意间渗入服装的每个细节。设计师探索新型的设计方法,主要在面料或造型上下功夫。用折纸的方法折面料,可能整件衣服用到缝纫机的地方只有几条线。既新颖又不脱离传统。
  纸质特点与“折”、“叠”等手法的结合,概括和提炼了折纸艺术的形态,从而影响了折纸服装整体形态和细节表现。硬朗的线条和轮廓、挺括而概括的造型、具有纸的韧性和质感的面料、相同方向或内外交错的折叠手法,在折纸服装的细节与造型形态中得到体现,构成了细致、优雅、活泼的服装视觉意象,使服装的功能美和视觉美得到完美的结合。这正促进了折纸风服装的发展。它具有衣服的块面,又摆脱了传统的平面,这些被敏感的设计师捕捉到的信息,随后被用在了大型的系列服装秀中,使服装更磅礴大气,更立体。
  现代服装设计中注重结构创意与形态变化,是现代服装设计一条新的探索之路。折纸艺术作为一种重要的装饰手段与形式语言反映在现代服饰艺术上,在反复折叠与展开中,形成概括的线和概括的面,既体现了折纸服装艺术的结构美,又体现了折纸艺术在服装设计与应用中的精致与优雅,同时将设计创意性和实用性结合的原理充分地表现出来。改变了传统服装的结构模式与形态要素,形成了细致、优雅、活泼的设计风格,从而使服装的功能美与视觉美原则得到新的解读。
  参考文献:
  [1][英]瑞克•比奇.折纸大全[M]. 张舟娜 译.黑龙江: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
  [2]许宁.日本折纸[J].《早期教育(美术版)》,2009(05) 第20-21页.
  [3]吴清萍. 折纸艺术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J].《中国制衣》,2009(3),第62-63页.
  [4]刘琳.从三宅一生的创作看中日服装审美文化的差异[J].《中国纺织》,2007(9) 第84-88页.
  [5]Carmen.高级时装的奢华游戏[J]. 《服装设计师》,2007(4)第53-71页.
  [6]苏永刚.服装时尚元素的提炼与运用[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7.
  [7]段邦毅.空间构成与造型[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8.
  [8]来来. 折纸时装,慵懒和颓靡[J].《上海百货》,2007(11), 第25页.
  [9]何彤.空间构成[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10]邓海平.折纸时装艺术中见童趣[N].山西日报,2008-06-27,(3).
  [11]中西方服装文化比较简析[C].英语论文大百科,2009-10-11.
其他文献
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是落实新课程的主渠道。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育不应该再是“老师讲,学生听”的满堂灌教学,而应该是有组织、有目的、师生平 Classroom is the
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中,传统教学模式依然存在。本文在对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原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分析大学英语教学的现状入手,指出目前大学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着重从改革
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的教学是新课改的主要特征,作为新时代的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以学习为中心,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到课教学中来.笔者就小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有效教学犹如一阵春风在大地上吹拂着,教育者有着种种思考,见解独特。笔者仅从自己在“广州市片区小学语文有效教学之一课多式课例观摩活动”中的点滴收获, Effective teach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一个月来,陆续听了数学组的七节课,其中低年级2节,中年级3节,高年级2节.数学组一直是我们学校的优秀教研组,这次得以近距离地接触他们的课堂,实在有点兴奋.听后颇多感慨,但最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主动提问是一项重要的技能,它不仅显示着学生的主体地位,还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因素.因此,本文对如何培养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让学生主动提
随着经济全球化化趋势的不断发展,跨国、跨文化的交际活动日渐频繁。外语教学是培养学生进行对外交流,外语教学的最高目标就是能让学生进行跨文化交际。同样,日语也不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