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与比尔·盖茨的不同

来源 :养生大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ngzi2292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6月27日,作为世界首富的比尔·盖茨终于能够摆脱无限羁绊的名利场,回到尘世当中,回到自己真实的内心世界当中。
  他宣布从微软退休,也宣布一个传奇故事的结束。从此之后,人们不会在埃里森、拉里、谢尔盖、乔布斯的队伍中找到他的身影,而可从特蕾莎嬷嬷的庇护下看到他的足迹。他将花费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去经营比尔与梅林达·盖茨基金会,他会像另一个著名的比尔(克林顿)一样去关注全球的健康与教育。他们并不孤单,包括巴菲特在内的很多富豪将会追赶他们的脚步,直到寻到内心的安宁。
  比尔·盖茨在退休之后依旧保留微软公司主席的职位,并还担任关键开发项目的顾问。这家公司不可能消除盖茨的痕迹,即使上帝也不可能;它曾经寄托了盖茨和艾伦伟大的野心——让世界上每个家庭都有一台电脑;它也见证了他们如何使一家软件公司变成一种意识形态,从思维方法到生活模式全然摆脱不了它的操控。
  关于比尔·盖茨的叙述和议论早已汗牛充栋,作为曾经的世界首富,它是镁光灯、印刷术、无线电波和数字技术最青睐的宠儿。只要他出现在哪里,哪里就是舆论的焦点。全球化和反全球化人士都愿意在他的阴影下角斗,垄断和反垄断的阴谋也愿意藉由他的影响展开论战。工商领袖们愿意与他同行,因为那不失为人生中的某种体面;政客们愿意得到他的承诺,因为他们洞悉了盖茨力量的来源——如果他不能成为他们的支撑,那么他们会索性反过来把他打倒。
  在那个充满财富、机遇、野心和欲望的行当中,最希望“对抗比尔·盖茨的阴谋”的是拉里·埃里森。《名利场》曾经在一篇文章中说“他的勃勃雄心既简单也天真:扳倒比尔·盖茨”。但是埃里森从来没有成为盖茨真实意义上的敌手,试图扳倒盖茨的也不独他一人。全世界的媒体都曾挞伐过微软,好莱坞也曾拍摄出《反托拉斯行动》,影射盖茨是一个野心勃勃、邪恶无耻、不择手段的强盗、骗子、小偷和杀人犯。全世界很多IT人士都喜欢这部影片,因为这满足了他们内心某种狭隘的嫉妒。
  可是谁也没有真正地把比尔·盖茨打倒。反垄断的拆分没有,诋毁和诘责也没有,好莱坞没有,方兴东更没有也不可能打倒他。因为盖茨的强大、不可阻挡,因为微软的无孔不入,他们愿意将关于比尔·盖茨的一切都视作阴谋。
  如果电影能够透露部分真实的话,那么我们倒宁可相信《微软英雄》中所表现出来的那段往事。当苹果的乔布斯瞬间获得成功的满足后,比尔·盖茨站在他的面前,而他却不屑一顾,以傲慢伤害了对方。当比尔·盖茨以类似于“无间道”的方式获得了苹果的秘密后,乔布斯在愤怒中绝望。最终他们再次走到一起:乔布斯被苹果扫地出门之后,正是由于得到了盖茨的支持,最终重新掌握了苹果的命运。这时候他需要做的除了表示对盖茨的臣服外,还需要向整个世界宣布——领袖已经易人,乔布斯的时代早已终结。
  比尔·盖茨从来没有开创过一个真正的时代,开创时代的是包括IBH、惠普、苹果在内的巨人,但是微软和英特尔却奠基了一个伟大的期待,使人们愿意相信未来仅与想像力有关;只要想像力所能触及的角落,我们的生活就能抵达那种深度。用这种那些“蓝色巨人’们无法想像也无法企及的承诺,盖茨和艾伦将一个本会平凡、平庸的时代变成了一个充满无限可能性的“大时代”。
  盖茨退休的消息刚刚公布,已经开始有人形容他是“一个在不朽的IT事业中寻求到历史庇护的人”。他们甚至称“比尔·盖茨已经在人类商业群星闪耀的天空中留下痕迹——有学界人士认定,今后的100年里,人们定会像谈论洛克菲勒、卡耐基和福特一样谈论比尔·盖茨”。
  事实上那个被人们所激烈谈论的比尔·盖茨已经消失了。活着的只是一个跌落回尘世、真实而普通的人。他热爱这个世界、热爱自己的生活,愿意为更多的人和事提供帮助。他试图在这个残酷的人的世界里找到灵魂的归宿、内心的安宁。如果说上帝与比尔盖茨有什么不同的话,那就是上帝永生,比尔却会死亡。但是如果你看过那部名为《比尔·盖茨:在微软的最后一天》的短片,如果你知道比尔所能给予自己和这个世界的真正意义,你就会明白:永生只是一种虚幻,死亡却是一种超越。
其他文献
曹操是三国时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又是建安时期的文坛领袖。他一生征战,南攻孙吴,北讨乌桓,战功炳彪,独霸中原,成就了盖世的功业,但他又是一位精于气功养生的专家。  曹操生于东汉王朝将倾之际,“性不信天命之事”,但却坚信气功锻炼可以长寿,这在他的诗中有所反应:“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表达了自己希望长寿、大干一番事业的愿望。  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执掌着中
期刊
立秋之后,我国大部分地区都有秋冬进补的习惯,秋季“进补”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贴秋膘”,称“引补”或“底补”。我们请武警总医院干部病房二科副主任医师中医学博士罗社文谈谈怎样进补才是科学的。  问:进补是我们中国人饮食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是源于医学经典还是民间的偏方?  答:秋冬进补在祖国医学中早就有所记载,现存最古老的《黄帝内经》中就提出了“食养”的概念。医圣张仲景在《伤寒论》中,药食两用的处方
期刊
“魂魄”是道家和中医的基本概念,在中国历史文化中留下深深的烙印。人们常说的成语有“失魂落魄”、“魂飞魄散”、“三魂七魄”、“勾魂摄魄”、“神魂颠倒”、“魂不附体”、“借尸还魂”、“惊心动魄”等等。人们习惯的用语有“神灵”、“幽魂”、“灵魂”、“魄力”、“鬼魂”。葛洪在《抱朴子》中说:“人无贤愚,皆知己身有魂魄,魂魄分去则人病,尽去则人死。”时至今日,传统文化屡遭破坏、打击,中华文明逐渐湮没消失,“
期刊
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外方主设计师、澳大利亚皇家建筑师协会特别终身会员约翰·贝尔蒙7月初在北京接受专访时表示,以“鸟巢”和“水立方”为代表的造型别致、具有世界级技术难度的北京奥运场馆,充满生机。这些独特的建筑将使越来越多的人感受到其中蕴含的东方神韵。  约翰·贝尔蒙对“水立方”的赞美溢于言表:“中华灿烂的传统文化和现代高科技铸就的这座蓝色建筑,充分体现了东西方文化的碰撞与交融。”  他说,设计团队
期刊
人们往往把长寿的人称为寿星,这是因为长寿的不易。然而要做到既长寿又健康,就更加不容易了。家住上海静安区南京西路上的杨善香老太太在百岁之际,除了眼睛有白内障、耳朵有点背及“老慢支”外,腰不酸,腿不疼,思维清晰,精神矍铄,更没有心脑血管疾病。说她是个健康老人,一点也不过分。据她的大儿子李冠华介绍:老人之所以长寿,主要是得益于她的动静相宜和良好的心态。  杨善香在年轻的时候身体并不好,但她却十分相信“生
期刊
养生一词,首见于《吕氏春秋》。其曰:“知生也者,不以害生,养生之谓也。”养生,古亦称摄生、治身、道生、卫生等。老年人延缓衰老之养生,又称寿老、寿亲、寿世、养老等。从字义上看,养生,即护养生命之意。一般而言,有意识地通过各种手段或方法护养人体生命的主客观行为,或根据人体生命过程的活动规律所进行的一切物质与精神的心身护养活动,才称之为养生。诸如饥而欲食,渴而求水,寒而添衣,此类行为多为延续生命的本能反
期刊
我国病毒性肝炎和乙肝病毒携带者占全国总人口的10%以上。肝炎、脂肪肝、酒精肝、药物性肝损害、肝纤维化、肝硬化及肝癌等肝病已成为当今威胁国人健康的最主要疾病。特别是大量乙肝、丙肝合并脂肪肝患者的出现,已引发了许多不该发生的悲剧。肝病令人“谈之色变”,因为一般药物无法将肝病痛毒从肝细胞中彻底分离。肝病治疗无特效药,给患者以及家庭、社会造成沉重的经济负担,是最为突出的公共卫生问题。  乙肝患者合并脂肪肝
期刊
一位中年男子来信说:“父亲今年65岁,性格相对内向。随着年纪的增大,身体疾病愈多愈重,比如有糖尿病、高血压、前列腺炎等,听力也下降。与人交流比较困难,性格日益显得暴躁。近来,父亲总怀疑母亲在年轻时有外遇,而且对外遇性事细节加以具体的想像,并把这些想像对身边的亲戚、朋友进行详细的描绘和倾诉,弄得母亲和家人都没脸见人,但又束手无策。”另外,还发现。他父亲在家里有机会和小保姆单独相处时,总伺机对小保姆进
期刊
与身体的认同     除了物质之外,另外一个基本的认同形式就是“我的”身体。首先,身体是男性的,或是女性的,所以身为一个男人或是女人,就占据了一个人自我感很大的一部分;性别也变成了一种身份认同。鼓励性别认同从童年就开始了,它迫使你进入一个角色,进入一个被制约的行为模式,因而影响你生命的所有层面,这还不光是性别而已。这是很多人都深陷其中的一个角色,尤其是在一些比较传统的社会中更为严重,相较之下,西方
期刊
11年的时间,在每个人的生命中会有许多的忘记,也会有许多想要忘记但无法忘记的事。但是,有些事,越是久远,就会让自己的记忆越来越深刻。我相信她的话:我和父亲经常在梦境里相会!这种思念,虽然也许会让人饱含泪水,甚至也有一种切切的酸楚,但是,却不是伤心,那是一种可以挑战任何艰难险阻、隔绝一切冰霜雨雪的温暖。甚至,这眼泪可以为我们祛除伤痛,不管你在何时何地,也不管你在怎样的心境中,这种温暖都会让你在梦中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