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日本战时传播的构建——以南京大屠杀为中心

来源 :日本侵华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antonglings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播是一个存在于信息传播主体与接受客体之间的、以达到特定目的和取得特定效果为价值取向的、以符号和媒介为途径的使信息得以流动的过程,传播网络的构建往往成为传播行为实施的先决条件,同时也是传播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之一。侵华战争时期,日本传播网络经历了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双重构建后基本成熟,南京沦陷前后日本主流报纸的报道既是战时日本传播网络构建的内涵,也是其参与实践的具体表现。它不但保障了战时传播的顺利开展,在很大程度上也决定着战时传播的原则、性质和效果。
其他文献
学生评教制度已经成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的常规性制度。在具体实施中,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生评教存在一表评多课、指标体系以偏概全、评价导向简单定量化、指标语言
九一八事变后,为挽救民族危亡,东北的爱国民主人士银行家巩天民、邵信普,大学教授刘仲明、张查理、毕天民、李宝实、于光元,社会教育家张韵泠以及医学家刘仲宜等九人冒着生命危险
在电子商务应用广泛的时代,如何保障电子交易过程的安全依然是大众十分关心的事情,文章主要通过对电子商务安全的发展现状做简要阐述,并从网络安全、信息安全、安全管理和安
我国研究生教育区域功能的考察可从其招收本土生源状况以及毕业生留在本土工作状况两方面切入。实证调查发现层次越高的研究生教育,其区域功能的强度越大。区域功能的发挥主要
7月6日,中国国内第一部关于国家公祭的书籍、《国家公祭》系列丛书第一分册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首发。据了解,当日出版的第一分册,收录了“中国将每年12月13日设
衔接与连贯是语篇分析领域中的两个重要概念。我国的语篇研究者在介绍国外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对衔接的手段、层次 ,连贯的标准及分类 ,以及衔接与连贯的关系提出了补充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