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幼儿园教学中教师提问策略的反思

来源 :留学生·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odm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幼儿园教学中应该注重提问的艺术,将合理、适当的提问贯穿于教学之中。高质量的提问能够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保证幼儿注意力和学习兴趣的保持,反映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笔者通过调查发现目前幼儿园教师提问时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如提问内容封闭、提问机会不均等等问题,并且进行深入分析,进而有针对性的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幼儿园;教学;教师提问策略;反思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提问是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手段,科学的提问能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启发想象思维、引导操作实践,促使幼儿思维和创造力的发展,收到预定的教学效果,但是不合理的提问不仅达不到预期目的,反而会抑制幼儿思维积极性和创造性。”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合理利用提问策略,掌握提问的不同类型和不同方法,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兴趣,进行有针对性的提问。
  幼儿教师提问是幼儿园教师教学中运用的主要教学手段之一,提问是教师和幼儿之间的桥梁,也是师幼互动的一种主要方式。通过提问,教师把已经组织好的教学知识和技能传递给幼儿,通过幼儿的回答及时把握幼儿的理解程度和掌握程度。教师采取何样的提问,针对哪些幼儿进行提问,是否公平公正的对幼儿进行合理的提问,幼儿的回答超过教师的预期教师如何反应,如何评价幼儿的回答,提问在整个教学环节如何分配时间。
  1 幼儿园集体教学中教师提问所存在问题表现及分析
  通过教师的提问,可以让教师适当的把握幼儿现有的认知水平和发展状况,对于幼儿想象力的开发以及思维能力的发展有重要的支架作用,同时,提问可以活跃教学氛围,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加强学生对教师讲授内容的反思。因此高质量的提问是高质量教学的基础和保障,提问的技巧和智慧是反映教师专业化发展水平的有效手段。目前,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中教师提问所存在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提问次数多,且主体单一
  据笔者下园多次观察发现,幼儿园教师的提问此时多,以大班语言教学为例,教学时间长约为30分钟左右,而教师提问次数则在差不多40个左右,平均每不到一分钟便要提问一次,提问的形式主要由教师发起,幼儿处于被动回答和被指挥状态。通过笔者与教师的交流得知,幼儿园教师根本没有意识到在一次教学活动中他的提问频率和提问次数,大部分提问均为无效提问或无价值提问,这种提问对于知识的传授,学生认知水平和思维的发展没有任何的价值和意义。
  1.2 提问问题多以简单低水平问题为主
  幼儿通过以往生活的认知经验以及教师的集体教学活动,一般都会对教师的授课内容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和掌握,据笔者观察得知,教师的提问多以低水平的“是”或“不是”、“对”或“不对”等低水平的答案为主,缺乏基于幼儿开放式思维基础上的解答,教师的提问多数比较随意,教学的价值性不强,因此幼儿回答问题的积极性以及学习兴趣不高。
  1.3 教师提问多以集体提问为主
  针对目前幼儿园的大班班额现状,教师将提问作为稳定课堂纪律,维持正常教学秩序,防止幼儿注意力不集中的一种手段。在这种预设目标情况下的提问,将达不到任何高质量的教学效果。目前瑞吉欧教学主张师幼间进行主体间的对话,而对话是一方说一方倾听的状态,此间的交流不仅是语言上的沟通,还有非言语上的沟通和情感上的共融。只有这样的交流才是真正促进每个幼儿个性化发展的前提。而教师的提问也应该是针对每个幼儿的不同特点,提倡并鼓励幼儿根据教师的提问思考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和看法,并给与幼儿积极的回应和鼓励。
  1.4 提问内容的封闭性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在教育内容与要求中指出,“多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① “要避免仅仅重视表现技能或活动的结果,而忽视幼儿在活动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和态度的倾向②。日常教学中的三维教学目标是教学中必须考虑的三大基础和重要要素: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者如三足鼎立,密不可分。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幼儿教师过多的关注了幼儿知识和技能的掌握,而掌握此知识或技能的过程和方法以及通过本次授课培养幼儿何样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师忽视的较多。可见教师在集体教学活动中过多的关注了学什么、教什么,而忽视了幼儿怎么学以及学此知识的价值的引导。幼儿教师应该更多的去考虑何为幼儿的有效学习。
  1.5 教师提问机会的不均等
  目前由于幼儿教师存在工资不高、班额过大、幼儿难管、家长难沟通、工作压力大等原因,在自身工作中出现职业倦怠、工作积极性不高等问题。因此在日常的集体教学或一日活动过程中,总是将一部分难管理的幼儿作为反面教材处理。同时在集体教学提问环节多数提问听话、懂事、乖巧的幼儿。这样就使教师的提问带有很大的主观偏见,使那些所谓乖巧的幼儿越来越服从于或顺从于教师的安排和指挥,失去了自我反思、自我提高、自己动手的能力和思维。而那些不听话、教师不喜欢的幼儿日益受到教师的忽视和批评,不利于幼儿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这种带有强烈感情色彩的提问无论是对哪种类别的幼儿都百害而无一益。
  1.6 教师应答行为的随意性,模式化
  应答即教师针对幼儿的提问进行的一系列的补充说明。积极适宜的应答能够激起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鼓励幼儿向更深层次进行探究和钻研,反之不适宜的应答不但发挥不到应答的效果,反而使幼儿丧失进一步学习和探究的兴趣,最终导致一日生活中的碎片化学习缺乏统领性和完整性。同时教师的应答策略对于幼儿的发展也具有重要的作用。是对幼儿回答的准确进行类似聪明、你真棒这样的表扬,还是进一步表扬儿童的思考过程以及所表现出来的学习品质或心智倾向。对于回答另教师不满意的幼儿,如回答态度不端正、答非所问、回答方式单一等教师如何进行有效的应答,也是考验教师专业化及教师智慧的关键。
  2 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中教师提问的有效策略   2.1 加快教师专业化的发展
  2.1.1 更新教师教学观念
  幼儿教师应该明确目前的师幼关系再也不是原来的传道授业解惑,而是幼儿的智慧大玩伴。逐渐整合幼儿园的一日生活,将幼儿园的碎片化时间进行有机结合,将幼儿碎片化的无效学习转变为整合性的有效学习。教师再也不是仅仅向幼儿传播知识的万能播种机,而是和幼儿共同探索未知领域,记录幼儿行为方式的心智倾向的观察者、记录者、反思者。通过记录,发现每个幼儿不同的学习方式、兴趣爱好、品格差异,进而设计不同的课程和活动,促进幼儿个性化和多样化的发展。
  因此,幼儿园及当地政府应该通过各级培训,提升幼儿园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找准自身定位,更新教学观念,建立科学的儿童观。同时开展多种多样的教研活动,进行问题的反思及经验的交流,更新教师的教学观念,使教师将科学的教育观念及时浸入到日常工作实践中。
  2.1.2 教师增加自身知识储备
  给幼儿一桶水,教师必须首先有一缸水。面对知识迅速发展和更新的社会,幼儿教师更应该加强自身的知识储备。阅读教育方面的专业书籍,阅读教育名著,体会书内教育理念及精髓,熟读近年内国家相关的学前教育政策法规文件,把握近几年国内学前教育的发展动态及趋势,熟读《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幼儿园工作规程》等文件,别且及时做好读书笔记。幼儿园可以定期的进行读书沙龙,进行教师间读书经验的交流与分享。
  2.1.3 教师注重幼儿全面发展关注个体差异性
  指南中明确指出儿童是正在发展中的个体,注重儿童间的个体差异,注重儿童学习品质的培养。儿童的家庭背景、兴趣爱好、性格特点均存在很大的差异,因此教师切不可用同一把尺子测量所有的幼儿。这就需要教师在进行集体活动中的提问环节时,应该充分了解每个幼儿的个体差异,进行有针对性的提问和应答,使教师既关注到班级幼儿的总体特点,又能兼顾到不同幼儿间的个体差异。
  2.1.4 教师提问的适宜性,提问时间、环境的适宜性
  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设计时,要结合本班幼儿的发展特点对教学资料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并且提前思考所提问问题是否对幼儿的发展具有建设性的作用,并及时思考何时对幼儿进行有效提问,如何积极有效的进行提问,同时对提问的对象、环境、时间都要有一定的规划和布置。
  2.1.5 教师要把握提问的节奏
  教师在对幼儿进行提问时不仅要把握语言的节奏而且要注意教师与幼儿回答互动之间的节奏。在语言的节奏方面,教师要注意语言的速度、流畅,停顿,关键词组的重复等。在教师与幼儿回答互动时,教师应该给予幼儿思考的时间,而这段时间的长短,则在于教师对本班幼儿的了解程度,这样才能把握教学的主体性,促进幼儿的发展。而在以往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往往注重幼儿回答的结果,而忽视了幼儿的思考过程,没有站在幼儿的角度去考虑给予他们相应的时间进行问题的思考和组织,
  2.2 幼儿园策略
  幼儿园应该反思目前的评价机制,思考何样的评价机制才是促进幼儿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才是提高幼儿教师工作积极性的。现行的幼儿园教育评价制度过多的注重终结性的评价,注重教师的显性工作,如德、勤、能、绩等方面的显性表现,而没有从幼儿园的教育目的,实现幼儿全面发展,为幼儿一生的长远发展的角度去评价教师的工作。好的教育机制要求不仅要关注教师的出勤率,班级秩序等,更应该关注教师自身的知识储备,技能储备以及师幼之间的情感交流和对话互动。幼儿园要以公平的平等的机制去关注教师和幼儿的成长,尤其是要注重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中的问题设计的评价,这样才能保证教学质量的提升。
  幼儿园领导在听课过程中应注重对教师提问的评价,关注教师提问是否能引发师幼间的对话互动,教师是否创设了民主平等的氛围和适合幼儿学习的情境,提问是否从幼儿的最近发展区出发,凸显幼儿的主体性,提问的内容、水平、提问的数量是否与教学目标和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相一致,教师的理答是否真正关注幼儿的想法,成为促进幼儿进一步思维、促进师幼间的对话交流的着力点。同时,教学评价制度要注重幼儿园领导评定与同行评定相结合的方式,提高教师基于对话的提问水平,提高科学教学活动的质量,让幼儿在对话性的师幼互动中对科学活动产生浓厚的探索兴趣,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总而言之,幼儿教师提问在集体教学活动中至关重要,它不仅是教学活动中重要的教学环节更是师幼互动的一种方式,幼儿教师要以一种新的方式方法来进行提问,不仅要注重教学活动的设计,更要关注幼儿的发展,从幼儿的角度设计提问环节,把握提问节奏,注重提问方式与环境,促进幼儿多元智能的发展。
  注释
  ①刘丽湘,刘力全.浅析从非对称性相倚到彼此相倚师幼互动的构建[J].学前教育课程研究,2007.(8).
  ②曹迁,刘晶波.师幼互动中教师理答行为策略分析—以中班科学活动“观察昆虫”为例
  参考文献
  [1]武美娟.精巧提问,有效促进幼儿各种能力发展[M]科学大众,2013(03):97
  [2]包美仙.情感理答,促进师幼互动[J]新课程研究(学前教育),2011(02):126
  [3]张璨.基于对话的幼儿园科学教学活动教师提问研究[D]山东: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作者简介:刘艳金,(1979.5—),汉族,山东茌平县人,工作单位:陕西学前师范学院,研究方向:学前教育,学历:研究生,职称:讲师。
其他文献
从1995年元月~1998年6月我们应用神经阻滞(NB)疗法治疗带状疱疹(HZ)78例,现将完整资料36例的治疗体会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36例,男21例,女15例,年龄16~68
大约90年代前,Von Pinquot观察到感染麻疹的结核病患者会失去对结核抗原的迟发型超敏反应个别的(DTH)。最近又报道,感染其它病毒后,导致一些个体对皮肤试验抗原DTH反应的降低
1材料与方法1.1恶性疟流行概况阜阳市恶性疟流行的地理位置为东经115°30’~116°24’和北纬32°24’~32°36’的范围内。淮河北岸。属亚热带气候,年平均湿度在14.2℃~15.88℃之间,
一、采购模式调查显示,大多数企业采取了集中采购和分散采购混合的模式,其比例达到83%,分散采购与项目采购的比例相当,均为8%,如图1所示。但从企业的注册类型、行业归属以及
就乙/丙型病毒性肝炎的治疗而言,α干扰素仍是目前公认的主要抗病毒药物,其对乙型肝炎HBeAg及HBVDNA的阴转率约为40%,对丙型肝炎的疗效还要低一点,所以寻找新的抗病毒治疗方
为了解患增龄性疾病的离退休干部的乙肝病毒感染后免疫状况,对我院老干部病房1996年1月1日~12月31日所有60岁以上患者,检测HBV五项标志物,现将结果分析如下。l材料与方法1,l对象老
主要诊断 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依据:患者3年前有急性肝炎的病史,近1年病情有反复,以乏力、食欲减退为主要表现.查体有面容晦暗,肝掌,蜘蛛痣,皮肤、巩膜黄染等慢性肝病表现.
水枪,拉梯,挂钩梯,啊,火焰般的年华!闻警,出动,灭火,你──一有惊人的速度。超人的顽强宽广的胸怀更有那精忠报国的赤城之火焰般的年华呀,何处寻觅你的踪迹?看──在那摸爬滚打的操场上
本刊讯 新年伊始,北京二商集团工会邀请辛勤工作在二商集团各个岗位的劳动模范和已退休的劳动模范70余人相聚在富豪宾馆,一起座谈回顾祖国的发展变化,畅谈集团的改革成果。
一、联系行业实际认识“思想解放”当前,通信监管首先突出体现在职能定位上,即“监管”和“主管”的把握问题。在管制边界上,我们和企业尚不能理清。如何建立内部责任追究,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