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小学数学教学 培养学生数学应用能力

来源 :新课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yan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数学教学是小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学习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时期。在数学教学上应加强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数学思维,结合实际应用开展教学。针对优化小学数学教学培养学生数学应用能力进行分析,主要阐述了培养小学生数学应用能力的重要意义,并提出优化数学教学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小学生;数学教学;数学应用能力
   数学作为一项基础学科对学生一生的学习有重要影响,各个领域的研究都离不开数学的应用。教师应从小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帮助学生建立数学思想,提升学生数学素养,为今后的学习、工作以及生活打下基础。这需要小学数学老师不断努力,加强教学与生活化结合,不断研创有效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培养数学兴趣,将良好的数学思想贯穿学生一生的学习和生活中,优化教学质量,完成教师使命。
   一、培养小学生数学应用能力的重要意义
   小学数学教学对培养学生数学应用能力有重要意义。首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小学生年龄较小,对很多复杂难懂的应用题以及基础知识掌握情况并不乐观。而培养学生应用能力需要老师利用实际问题帮助学生理解,让学生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这会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帮助学生运用正确的思维思考问题。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将抽象的数学概念具象化,对学生有深远的影响。其次,培养学生应用能力可以提升教学质量、提升教学效率,增强学生的实践环节,使学生的学习不拘泥于课堂,增强对数学理论的理解,并学会正确的思考方式。学生通过数学实践对数学题目有了更高维度的分析,学会举一反三,使数学课堂更加高效,帮助老师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同时,学生学会更好的学习方法,并将数学学习技巧和思维运用到其他科目的学习上,提升教学综合质量。最后,培养学生数学应用能力还有助于为社会储备高素质人才。在新课标背景下,教学以素质教育为主,目的是为了培养出更多创新型人才和实践性人才,从小培养学生数学的应用能力,可使学生受益终生。
   二、优化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策略
   1.更新數学教学理念
   为了更好地开展数学应用教学,首先应提升小学数学教师的思想认识,更新教学理念。由于我国应试教育的教学特点,很多老师以学生考试为主,帮助学生提高分数,忽略了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小学生无论是智力还是自控力都不够强大,一味地强调学生学习成绩,并增加课业压力会给学生造成不小的负担。学生的能力会在愉悦的状态下显现出来,而强硬的教育方式和古老的教育理念会对学生产生负面影响。所以,教师应改善以往的教学理念,从思想上转变教学态度,从而帮助学生以数学乐趣为出发点,让学生喜欢上数学学习。同时减少课业压力,并创新作业形式,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学习态度,让学生在娱乐中建立数学思维,将数学知识融会贯通,解决数学问题,从而提高数学素养[1]。
   2.研创有效的教学方法
   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应创建新颖独特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主动思考并加强学生理解。首先,教师可以通过情景教学法,将生硬的数学知识融入数学情境中,增强课堂趣味。例如,在学习“百分数”时,教师可带来一些常见的食品作为教具,如蛋糕和披萨。老师将蛋糕平均分为几块,让学生理解百分数和分数的概念,这样的形式会吸引学生的上课注意力,让学生的思想集中在老师的讲述中。其次,老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开展教学,对于一些复杂的数学理论,学生缺乏思考能力。例如,在学习“立体图形”时,学生的空间想象力较弱,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将正方体、长方体以及圆柱体等立体图形展示出来,学生观察图形的动态变换,帮助学生建立空间立体感。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联想生活中的立体图形,更好地完成立体图形的周长、面积等学习任务[2]。
   3.将教学与生活有效联系
   为了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教师应将教学与生活联系,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一方面教师可以在讲授数学知识的时候与学生生活联系。例如,在学习“单位概念”时,可以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让学生拎起一斤重的水果,感受克、千克以及公斤的概念,让学生用量筒称量一杯水,了解毫升与升的概念。这样的教学方式增加了学生对各种单位名称的认知能力。另一方面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有趣的课后作业,让学生测量家中的卧室面积,从而学会数学课本中图形的面积知识。或者让学生走进商店将十元钱换成以角为单位的钱币,从而让学生学会人民币换算。多种有趣的生活实践增加学生的理解,并减少了学生课业压力,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启发,并让学生了解数学知识无处不在,从而积极地投入到数学的学习中。
   综上所述,优化小学数学教学方法对培养学生数学应用能力有重要意义。教师应为学生的终身发展考虑,提升学生数学学习动力,树立正确学习思想。通过教师改善教学理念,不断研发有效的教学方法并加强数学教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等手段,提升小学生的数学应用技能,帮助学生更好地运用数学思维解决实际问题,为祖国培育实践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李吉.小学生数学能力的维度及培养[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9,39(2):61-63.
   [2]秦卫花.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分析[J]. 读天下(综合),2020(9):1.
其他文献
摘 要:在高中英语试题的类型中,阅读、理解这类型的题目占有较大的比例。而阅读、理解的类型基本上都是记叙文、议论文以及科普文等,且每一种类型的阅读、理解在做题过程中都有相应的解题技巧,掌握了相应的技巧并在阅读过程中进行巧妙地运用,那么阅读的效率就会大大提高,失分的几率也会大大降低。   关键词:高中英语;记叙文;阅读理解;技巧   记叙文大致可以分为以记人为主和以叙事为主。前者主要是对人物的经历、
摘 要:新课改要求学生要全面发展,如果要有效帮助学生全面发展,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在学校开设社团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手段,但是在农村小学开展有效的社团活动将会困难重重,所以就农村小学社团活动有效组织进行分析。   关键词:农村学校;社团活动;教育资源;全面发展   一、在农村开展学生社团活动的意义   1.帮助学生全面发展   学生学习的第一课堂为教室,而社团活动可以称为学生学习的第二课堂。学校
摘 要:高中政治课基本覆盖经济、哲学、政治等内容。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内容深度越来越强,部分学生感到学习有压力,或感到枯燥乏味。教师应思考怎样让课堂变得活跃有意义,探索什么样的教学方式学生比较容易接受,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关键词:高中政治;学习效率;教学策略   高中政治课是一门现实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学生中应理论联系实际,从理论出发结合社会现状和时事新闻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知识。新课
摘 要:水文化是中国文化的母体文化。自古以来,无论是老子之“上善若水,利万物而不争”,还是孔子之“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总能给人以智慧的启迪。在不断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今天,不妨试着向水学习做教育,推行“如水教育”。“如水教育”包含着对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具有水之品行的期许。   关键词:如水教育;“进”“润”课堂;教学改革   水,生命之源泉,万物之根基。水,沉淀了厚重的中华文化,是推动人类社会发
摘 要:在课程改革的进程中,如何有效进行高中英语说明文阅读是当前英语阅读教学中的热点话题。和议论文、记叙文不同,说明文的事理更抽象,对学生也更具难度。因此,教师在正确指导学生后,要让学生分析、理解文本的主题以及作者的意图,以此来深度解读、分析文本,把握文本。   关键词:高中英语;说明文阅读;有效方式   说明文是一种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体裁,可以说明和阐释客观事物和抽象事理。在高中英语教
摘 要:高中政治课程利用情景教学的方式,能帮助学生深入学习过程,更好地理解政治课程相关的基础概念。在新课改背景之下,对高中政治情景教学的实践与创新,结合教育教学工作要求开展细致化探究,以期能够给教师带来积极借鉴参考。   关键词:高中政治;情景教学;创新探索;策略   高中阶段学生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往往会面临诸多的学习压力。帮助学生深入学习过程,实现创新探索的目标,需要教师结合教学管理要求,改
摘 要:近年来,隨着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不断推进,环境保护理念越发深入人心。绿色化学技术素来是化学领域重点研究的内容,而人教版化学教材中也不乏与这一理念相关的知识内容。中学化学教师应加强在化学实验中的绿色化学理念渗透,在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的同时,引导学生树立环保责任意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绿色化学理念;中学化学;化学实验;改进   实验教学是中学化学教学的重点部分。基于绿色化学理念
摘 要:《少先队改革方案》指出,必须要提高少先队员的光荣感和归属感。新课程教学更加关注实践体验,这也逐渐成为少先队员光荣感培养的主要方法之一。因此,辅导员必须要注重实践体验的有效性,以提升少先队员的光荣感。   关键词:实践体验;少先队员;光荣感;培育策略   随着当前少先队改革的不断推进,明确指出必须要加强对少先队员的引导,培养少先队员的光荣感和归属感。现阶段,在培养少先队员光荣感的过程中,辅
摘 要:高中生物是一门相对比较特殊的学科,它属于文理兼顾的学科。其中很多题目是阅读理解型的题目,也有逻辑推理型的题目,也不乏像遗传这类计算类型的题目。因此,很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觉生物知识比较难。对此,高中生物教学工作者必须合理地引导学生快速掌握生物解题技巧,让学生在提升成绩的同时提升对生物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夯实基础,对生物教材中的重要知识进行深入全面的了解,才能进行能力训练。就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