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王菲

来源 :环球人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aotongqi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王菲:佛法也是活法
  她说,自己最难搞定的事就是“我执”,所有的压力都来自对自我的执着,“我执”不破,就不会泰然处之
  “赵薇曾这样描述第一次见到王菲时的情形:“那是在1998年5月,我去香港参加一个活动。当我风尘仆仆地赶到活动方安排的宾馆时,发现几乎所有记者都挤在大堂的一个角落,对着一个素颜女子疯狂地拍照。而那个素颜女子却一副事不关己的模样,旁若无人地坐在一边抽着烟。无论别人问她什么,她都好像没听见。抽完烟,她就起身离开了。我怔怔站在那里,看了好久才认出,她就是歌坛天后王菲。”
  对待这样的天后,不少人爱,也不少人憎。歌迷爱她特立独行、我行我素,爱她不计后果、敢爱敢恨,爱她浑身挑明了的抗拒姿态,也爱她如受伤小鹿一样无辜又迷离的眼神。厌恶她的人,看不惯她摆架子、玩深沉,也听不惯她那些轰轰烈烈的感情传闻。她的歌声本就有点不食人间烟火,空灵飘渺,她的行为更是时不时会挑战世俗的标准。“你可以崇拜她、厌恶她、爱她或恨她,但你不能拒绝承认她。这就是王菲的杰出之处。她在自己的世界里浅吟低唱,默然不语,却打动了千千万万的人。”“菲迷”们如是说。
  身处红尘之中,王菲很多时候却颇像一位方外之人。她很早与佛结缘,吃素、诵经,去佛教圣地三跪九叩,演唱《心经》等佛教歌曲。从2010年微博刚刚兴起时,她就开始关注放生,关注活佛。近年来,她的微博大体只发三方面内容:歌曲、嫣然天使基金和佛教。即使是关于歌曲的微博,也有很多与佛有关,而以救助儿童为宗旨的嫣然天使基金,可以说是她信佛行善的结果和表现。在发布或转发这些微博时,王菲往往会附一个双手合十的小图标,这是佛家弟子的经典动作。
  与李亚鹏离婚之后,关于王菲将要“出家”的传闻一度甚嚣尘上。2014年底,有人看到,她在印度一家寺庙参加祈福法会。
  重拾母女情,与佛结缘
  我想找条出路/
  到底有没有出路/
  我信佛/这有没有帮助/
  我试图接近幸福/
  可什么是幸福/我概念模糊
  ——《出路》
  据圈内人回忆,王菲的性格跟她母亲夏桂影很像,都是怪怪的。同时,她也遗传了母亲的音乐天赋。尽管母亲给了王菲这两样个人标签,但很长一段时间里,她们的关系并不和睦。
  1969年8月8日,中国煤矿文工团的独唱演员夏桂影在台上引吭高歌时,突感阵痛,不久之后王菲呱呱坠地。母亲一直忙于工作,没有时间照顾王菲,父亲王佑林是煤矿工程师,长期在外奔波。3岁时,王菲开始上寄宿幼儿园,一周回家一次,4岁被送到上海的姨妈家寄养。6岁回北京读小学时,她对母亲的印象已十分模糊。
  孤寂的童年,只有唱歌为王菲的生活带来了一抹亮色,班级或学校开文艺晚会,总少不了她。母亲希望她成为父亲那样的科研工作者,可王菲并不热衷学习,所以挨打成了常事。
  15岁时,一家唱片公司找到王菲,让她去昆明翻唱邓丽君的专辑《风从哪里来》,母亲怕她耽误期末考试,一口拒绝。说服不了母亲,王菲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哭,拒绝上学。后来还是她的校长受唱片公司委托,说服了夏桂影。王菲如愿以偿出了人生第一张专辑,母女俩之间的隔阂却加深了。
  1987年,王菲高中毕业,考上了厦门大学,报到之前得知全家要移居香港。赴港之后,王菲投入音乐人戴思聪门下学习唱歌,后被推荐到新艺宝唱片公司。公司给她重新取了个名字“王靖雯”,并在1989年推出了同名专辑《王靖雯》。
  当时,唱片公司将有限的资源更多地放在另一名新歌手身上,这导致了新人之间的矛盾。王菲萌生了赴美留学的想法,却又一次遭到母亲的反对,理由是她的歌唱事业才刚起步。
  1991年底,王菲还是只身来到美国纽约,新奇的风光让她目不暇接,可随之而来的是生活上的不适应和思乡之情,想的最多的,居然是总和自己唱对台戏的母亲。
  这时,王菲接到了母亲打来的越洋电话。没想到母亲对她一顿劈头盖脸的指责。原来香港盛传王菲的绯闻,说她与新艺宝唱片公司的总经理有染,远赴美国并不是为了读书,而是为了堕胎。母亲的脾气大,女儿的脾气也不小,王菲挂断电话,一个人在屋里哭了起来。
  毕竟只身一人漂泊海外,王菲心情平静后拿起电话向母亲道歉。这让夏桂影感到意外,以往那么多次争执,女儿从未主动低头。一次绯闻事件促成了母女间的真诚交流,并且彻底缓和了她们一直僵持的关系。母女和解给王菲带来了难以言说的喜悦。她抱着一种感恩的心理,在异国他乡,第一次走进佛教寺院。寺院里飘散着香火味,僧人们在做法事。佛教特有的音乐犹如天籁,飘进她的耳际。从小对音乐敏感的王菲,立即被深深地吸引。从这一天开始,王菲有了心灵的牧场,开始虔诚向佛。
  “把佛理用到歌里,让她唱了舒服一点”
  背影是真的/人是假的/
  没什么执着/
  一百年前/你不是你/我不是我/
  悲哀是真的/泪是假的/
  本来没因果/
  一百年后/没有你也没有我
  ——《百年孤寂》
  1992年,王菲从美国回到香港,在著名经纪人陈家瑛的协助下,成功推出了新专辑《阿菲正传》,主打歌曲《容易受伤的女人》成为她真正的成名作品。1994年推出《胡思乱想》时,她从“王靖雯”做回“王菲”,不再屈从于别人强加的名号。
  王菲红了,媒体一拥而上,问她期望得到什么样的爱情,她不假思索地回答:“这个很难说,关键要看感觉,没准在电梯里遇上水管工就爱上了。”记者又问她对男友长相的要求,她透露:“一定要懂国语,我喜欢眼睛细细、单眼皮的男人,就是那种非常普通的北方人。”她似乎泄露了天机——歌手窦唯就是这样的男人,还与王菲同龄、同乡。   但喜欢窦唯的不只王菲一个,还有姜昕、高原等人,前者与窦唯均属摇滚歌手,后者为摄影师。为了捍卫爱情,王菲在京港两地之间频繁奔波,只要有机会,就走进北京那条小胡同,在一座四合院里和窦唯过秘密同居的生活。有一天,香港记者摸到了这条胡同深处,等候多时,发现王菲穿着睡衣走了出来,头发蓬松、睡眼朦胧,手里端着一只装夜尿的痰盂,向一间又脏又臭的公共厕所走去。
  1996年7月,窦唯与王菲奉子成婚。香港作家林燕妮曾问她:“窦唯不嫌你比他有名、比他有钱、比他能干?”王菲回答说:“老公从不觉得我比他强,我也不觉得我比他强。我只是商业上成功而已,我猜香港的男人才会那么比较,钱啊、车啊、楼啊,感情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内地的男人,他爱上你便爱上你,至少我的感觉是这样。”言谈间充满小女人的幸福。1997年1月,女儿窦靖童出生。如果不是后来窦唯说出“我们的婚姻是一个阴谋”“高原是我的爱人”这样的话,人们一直以为他俩是琴瑟和谐的一对。1999年8月,两人办理了离婚手续。
  王菲在这段感情中始终承受着很大压力,但她在自己作词的歌《执迷不悔》中写道:“这一次我执着面对,任性地沉醉。我并不在乎,这是错还是对。就算是深陷,我不顾一切。就算是执迷,我也执迷不悔。”
  执迷加深了她与佛的缘分。她需要佛助她破除“我执”,使内心趋于平静。小乘佛教认为“我执”是痛苦的根源。王菲曾说,自己最难搞定的事就是“我执”,“所有的压力都来自对自我的执着,‘我执’不破,就不会泰然处之”。
  第一次婚姻破裂后,王菲的歌里多了佛理。这和香港著名词人林夕有很大关系。林夕信佛,从《王靖雯》时代就开始为王菲填词。他特别钟爱作为歌手的王菲,称她是自己“没有名分的妻子”。林夕说:“我尝试用一些佛理,佛能解决感情问题。1998 年的时候,我在感情上碰到很痛苦的问题,想找答案,思考了很久,想出一些自我安慰的道理,后来发现跟佛的道理很相近。之后我开始看佛经,并希望把佛写入歌里,希望王菲唱了能舒服一点、释放一点,就用了一些佛理。《百年孤寂》
其他文献
“低碳”是当今最流行的词语。但是多数人只限于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程度。权威调查数据显示。城市排放了约占总量70%的二氧化碳,其中城市建筑排放的二氧化碳占40%。中国作为
英国威格斯公司日前发布消息,该公司生产的3种高性能聚醚醚酮(PEEK)热塑性塑料,现已被收录到Digimat—MX的顶级材料和建模数据库中,以加速应用开发进程,同时将部件质量最轻化和成本
本文对热力管道无补偿直埋的问题进行了探讨,通过对施工图设计过程的归纳总结,论述直埋供热管弹性分析法是否合理,对直埋供热管道的应力变形进行剖析,并结合供热管道无补偿直埋敷
生命周期评价起始于20世纪60年代末,主要用于企业产品开发,环境政策制定和环境产品消费。经过几十年的研究,生命周期评价发展迅速,但是仍不成熟。从前期准备到结果解释,针对应用过
提出在HSE管理方面应先培养员工HSE意识,只有员工HSE意识提高了,才能转化为实际工作中的健康、安全、环保行为。本文从几个方面阐述了提高员工HSE意识行为的有效途径,并对这些途
随着世界创新驱动发展的特征日益凸显,“标准化”作为企业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重要工具在企业发展和创新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论文分析了标准化的重要性及在科技创新和发展中
“酒旗风暖少年狂”,石钟扬用于陈独秀与近代学人一书命名的这句诗。准确而形象地烘托出陈独秀那种断头流血都不辞避的悍劲,狂飙式精神领袖的气质。《酒旗风暖少年狂——陈独秀
在数字化档案室的建设过程中,如何实现档案系统与异构平台间的信息资源共享及数据集成已成为了必须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通常我们会采用WebService和数据库中间表两种接口方案来
“诗可以怨”是春秋时代孔子提出的文学理论,时人为其意味规定了一个“怨而不怒,衰而不伤”的情感的界限。然而,情感的发泄是不可以界定的,“怨”不仅仅有着“温柔敦厚”的讽谏,更
随着公司运营改善工作的不断深入,公司内部的组织结构和管理方式有了一定的调整,给公司工会工作及基层分会工作带来了一些新的挑战。如何做好工会工作是一个值得探索的课题,更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