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征不同季节蒙顶甘露茶的特征指标研究

来源 :安徽农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qz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鉴别不同季节蒙顶甘露茶。[方法]使用国标法对雅安地区春、夏、秋三季采用相同工艺制成的61组蒙顶甘露荼样进行测定,计算其茶多酚与茶氨酸的比值,并分析不同季节茶样该比值的差异。[结果]夏秋茶的茶多酚/茶氨酸集中在15以上,而春荼的茶多酚/茶氨酸在15以下。[结论]茶多酚/茶氨酸可以作为区分春茶和夏秋荼的良好指标,当茶多酚与茶氨酸的比值小于15时为春季产蒙顶甘露茶,比值大于15时为夏秋季产蒙顶甘露茶。
  关键词 蒙顶甘露茶;春茶;夏秋茶;茶多酚;茶氨酸
  中图分类号 TS27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18)11-0155-02
  茶氨酸是茶叶中特有的氨基酸,属酰胺类化合物,是茶叶的重要活性成分之一,占茶叶干物质总重的1%~2%,占茶叶中游离氨基酸总量的40%~70%,其含量与茶叶品质呈正相关,是赋予茶叶鲜甘滋味的重要物质基础。茶多酚是茶叶中多酚类物质的总称,其作为茶叶中的主要抗氧化物质,占茶叶干重的18%~36%,是茶叶中呈现苦涩口感的主要滋味物质。碳氮代谢是茶树物质代谢的主要方式之一,氮代谢以氨基酸变化为标志,碳代谢以茶多酚变化为标志。随着季节的不同,茶氨酸在茶树体内迁移运动,冬季茶树休眠,茶氨酸主要贮存在根部,春天茶芽萌发,茶树新梢中的茶氨酸增加,并保持在较高水平,随着夏、秋季节渐进,茶树新梢中的茶氨酸逐渐降低,在8月底降至最低。茶叶中的多酚类物质随着季节不同而变化,夏季新梢中的多酚类物质最高,秋梢次之,春梢最少。该研究以雅安地区春季和夏秋季产的蒙顶甘露茶为试验材料,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茶氨酸含量,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其茶多酚含量,探讨不同季节茶样的茶多酚与茶氨酸比值,以期为区分春季和夏秋季制作的蒙顶甘露茶提供理论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1.1.1试材。在雅安市雨城区、名山区、天全县、宝兴县、石棉县、荥经县、芦山县采集样品61组,均为1芽1叶,采样日期为2017年2月25日-8月22日,季节跨越春夏秋三季。制作工序均为杀青、揉捻、造型、干燥等。
  1.1.2仪器。电热恒温干燥箱,上海跃进医疗器械厂;UV762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上海精密科学仪器有限公司;U3000高效液相色谱仪,含二极管阵列检测器,赛默飞世尔科技公司;SG3300HPT超声波清洗器,上海冠特超声波仪器有限公司;BT125D电子天平,德国赛多利斯股份公司;HH—S数显恒温水浴锅,金坛市正基仪器有限公司;FZ102微型植物实验粉碎机,天津市泰斯特仪器有限公司;GN-RO-20型纯水机,北京双峰纯水设备厂。
  1.1.3试剂。乙腈、甲醇均为色谱纯;福林酚试剂、没食子酸、碳酸钠、邻苯二甲醛、乙硫醇、硼酸、氢氧化钠、乙酸铵均为分析纯;0.45μm无机滤膜;C18固相萃取柱;水为超纯水。L一茶氨酸标准品纯度I>99%,使用时称取0.05g茶氨酸(精确到0.0001g),用水溶解后移入50mL容量瓶中,稀释至刻度,混匀,此溶液每毫升含1mg茶氨酸,有效期为1年。
  1.2方法
  1.2.1茶氨酸含量测定。按照GB/T23193-2008的方法进行测定。茶叶样品经磨碎混匀后,准确称取0.5g(精确到0.0001g),加水100mL,在80℃振摇恒温水浴锅中浸提45min,冷却后将浸提液离心、过滤,上清液过C18固相萃取柱进行净化,再经0.45μm的微孔滤膜过滤到棕色自动进样瓶中,衍生化后进行高效液相色谱仪分析。色谱条件:流动相为V(20mmoL/L乙酸铵溶液):V(20mmolfL乙酸铵溶液:甲醇:乙腈=1:2:2)=1:1,色谱柱为C18色谱柱AcclaimTM120(5μm,250mm×4.6mm)。检测波长为338nm,柱温为40℃,流速为1.0mL/min,进样量为10μL。
  1.2.2茶多酚含量的测定。按照GB/T8313-2008的方法进行测定。称取0.2g(精确至0.0001g)茶样于10mL离心管中,加入70℃中预热过的70%甲醇溶液5mL,搅拌均匀后立即移入70℃水浴中,浸提10min,冷却至室温后转入离心机在3500r/min转速下离心10min,将上清液移入10mL容量瓶中,残渣再用70%甲醇溶液浸提2次。合并提取液定容至10mL容量瓶中,摇匀,过0.45μm滤膜;移取上述母液1.0mL于100mL容量瓶中,定容至刻度后摇匀作为测试液;用移液管分别移取没食子酸工作液、水、测试液各1.0mL于刻度试管中,加5.0mL福林酚,摇匀,反应3~8min,加A4.0mL7.5%碳酸钠,定容至刻度,摇匀,室温放置60min,用10mm比色皿在765mm波长下测定吸光度A。按GB/T8304-2013测定茶样干物质质量分数。
  2结果与分析
  由表1可知,雅安地区61个蒙顶甘露茶样的茶多酚含量为17.6%~25.4%,茶氨酸的含量为0.67%~2.91%,茶多酚与茶氨酸的比值为6.80~36.77。茶叶样品包括春茶和夏秋茶,其中春茶的茶多酚/茶氨酸为6.80~14.33;夏秋茶的茶多酚/茶氨酸为15.48~36.77。可见,夏秋茶的茶多酚/茶氨酸集中在15以上,而春茶的茶多酚/茶氨酸在15以下。
  将61组数据分成春季和夏秋季2组,采用t检验验证这2组数据是否有显著差异。由于夏秋季数据只有20组,属于小样本,首先用F检验确定2组样本所来自的总体方差是否相等,如果相等,采用f检验,如果不相等采用近似t检验。F检验结果显示,由于1>F>F0.975,固有F0.025>F>F0.975,因此可以推斷δ1222,即这2组样本平均数应该采用t检验。t检验结果说明2组数据差异极显著,显著性达到0.01的显著性水平。
  3结论与讨论
  该研究结果表明,用茶多酚/茶氨酸来区分春茶和夏秋茶有统计学意义。春季随着茶芽的萌发,茶树新梢中的茶氨酸含量升高,并保持在较高水平,但春季茶树的碳代谢较弱,合成的多酚类物质相对较少,导致茶多酚/茶氨酸较低;随着夏、秋季节的渐进,气温升高及光照的增强使茶树的碳代谢增强,合成的多酚类物质较多,而夏秋季茶树新梢中的茶氨酸含量逐渐降低,到8月底茶氨酸含量降至最低,为0.67%,导致茶多酚/茶氨酸升高。因此,可以将茶多酚与茶氨酸的比值作为区分春茶和夏秋茶的良好指标,可将茶多酚/茶氨酸的临界值设定为15。当茶叶中茶多酚/茶氨酸的比值大于15时则可初步判断为夏秋季产的蒙顶甘露茶,比值小于15时可初步判断为春季产蒙顶甘露茶。
其他文献
在多元文化社会背景下,如何发展大学教师队伍、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成为美国大学教师发展的核心议题。文章以多元文化价值取向为视角,通过历史比较法,纵观美国大学教师发展理念
当前国有经济的发展面临许多困难,整体素质不高。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副局长潘岳不久前指出,从宏观看,国有经济宏观布局不合理;从微观看,国企内部生产要素和资源配置呈僵化模
1996年5月26日,浙江省《资本论》研究会在浙江省委党校召开"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研讨会",有关部门领导、企业家、专家学者、经济理论工作者50多人出席了会议,会议收到论文20
[目的]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卷烟主流烟气中的7种酚类物质。[方法]卷烟主流烟气中的酚类用剑桥滤片捕集,然后用自主设计的新型样品前处理装置以1%乙酸超声提取,萃取液采
中职学校招生存在一种普遍的现象,即大多成绩不理想的学生才会选择职业学校就读,因此中职学校里一些学生因各种原因产生厌学情绪,学生难教难管是中职教师面临的重要问题。因中职
【摘要】为了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求老师在进行语文教学过程中积极进行情感教育。富含激情的情感教育,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情感素养。小学生由于年龄相对比较小,没有过多的生活阅历,现实生活当中的情感体验比较少。基于此,小学教师要根据其求知欲与好奇心,对其进行合理的情感教育,使其情感思维更加丰富。情感教育对小学语文教育有重要的意义,老师一定要把握好教育步骤,采取有效措施进行科学的情感教育。  【关键词
期刊
教师的教学劳动是一种创造性的复杂劳动,科学合理的教师教学评价制度及其有效的实施,能促进高校教师专业发展。文章以Y大学教师教学评价为例,提出构建科学合理的教师教学评价
分析了南京市植保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发展现状、主要做法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完善植保公益性服务体系建设、扶持生产经营 性服务组织发展、推动植保专业化统防统治多元化发展
基于河南省114个渔业家庭农场调研的数据,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对家庭农场的运行效率进行了测度;然后,用截断回归分析法(Tobit)分析了影响家庭农场经营效率的主要因素。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