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信息技术的教学策略探讨

来源 :未来英才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d201087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小学开展信息技术教育,是全面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培养新世纪人才的需要。早在1984年,邓小平同志就指出——“计算机的普及要从娃娃抓起。”新课标也强调,要培养小学生学习和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拓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由此可见,信息技术已成为小学生必不可少的课程,也是当前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一个重要的突破口。不仅功在当代,而且利在千秋,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策略
  信息技术课与其它小学课有所不同,它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学习过程中,要求学生必须掌握一定的计算机操作技能和技巧。目前我市小学都陆续开设了信息技术课程。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主要是让学生初步学会计算机的使用,因此,我们与时俱进积极从事了小学信息技术课教学策略的实践探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问题情景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兴趣”。鉴于小学生的心理特点,要求我们教师精心设计创设情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带着快乐的心情积极参与到探究信息技术知识及蕴含的原理的活动中,使之在愉悦的环境下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如学习第一课缤纷的信息技术王国时,媒体展示世界上琳琅满目的尖端信息技术图片,使学生在惊讶无比的好奇声中流连忘返。我接着引入——你想认识它们吗?请和我一起走进神秘的信息技术王国。一语吊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又如学习文字大变身时,我利用儿童的童真儿歌导入新课——你刷刷,我刷刷,我们一起来刷刷。巧用格式刷,复制来刷刷。今天,我们一起随着字体和颜色的设置给文字大变身,妙用格式刷,乾坤大挪移,好吗?好!学生的回声响亮。由于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课堂效果是不言而喻的。
  二、直观形象教学,加深感知记忆
  在教学中充分利用计算机的固有特征,采用形象、直观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加深对计算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如信息技术的六次革命及家庭成员——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传感技术等概念的理解必须借助于多媒体课件,以直观形象的感知引导学生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概况,理解和掌握其概念所表达的含义;又如Frontpage2003的新增功能、Flash的发展史等等,都需要教师呈现大量的图片信息,给学生以丰富的直观形象认知,如此,学生才不会有“海底捞月“的感觉而不知所措。
  实践证明,在信息技术课的教学中应根据其特点,针对一些计算机术语、理论性概念作有针对性析解,做到形象具体、突出重点、抓住关健;让学生通过大量的操作来验证所学知识,熟练的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技能。在学生操作的过程中,教师应加强辅导,通过屏幕监视器或巡视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引导学生解决问题。用这样的方法,变抽象为形象,变虚拟为直观,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加深感知记忆。
  三、丰富多彩活动,深化学习兴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生生性好动,好奇心强,注意力、情感易发生迁移。小学生对游戏等丰富多彩活动特别感兴趣,而计算机正具有玩游戏的特点。根据学情和学科特点,我们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环节,将计算机学习寓于多彩活动之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使学生在兴趣的引导下积极学习新知识、努力掌握新技能。如指法学习是非常枯燥的,如果教师一开始直接讲解手指的摆放要求和指法要点,学生不但学的苦、感觉累,而且会厌学。我在教学中就采取游戏活动法,先让学生玩《金山打字》,比一比谁打的快?成绩优胜者再和老师比赛。学生在“键盘方舟”等游戏的实践中发现,要取得好成绩就必须练习好指法。于是就有人提出如何能够打得又准又快?在这种情况下,老师再指导他们指法练习就水到渠成了。又如指导学生开展“美丽的电子贺卡”、“五月的风”、“我们的校园”等幻灯片设计活动,丰富多彩的活动,竞争机制的渗入,使学生尧有兴趣地投入到信息技术课的探究学习活动中。这样,既深化了学生学习信息技术课的兴趣和热情,还可以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去学习信息技术课。
  四、自主合作探究,实践应用创新
  电脑知识有很大的开放性,这是学生喜欢上信息技术课的一个重要的原因。我们教师应该充分抓住学生这一兴趣点,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让其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电脑知识。如让小学生小组合作制作“个性小简历”、“动画大比拼”、“文明上网,从我做起”板报设计。这些活动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电子表格、多媒体动画设计以及文明上网的知识,从中也在这些综合实践活动中培养了他们实践探究创新能力和合作精神。五、六年级的学生已有了一定的阅读能力。能够自己探索一些工具及软件的使用方法,一般情况下我采取——提出问题的方法,即学生在使用一些工具时,教师故意留白,对一些在操作过程中要用到的工具不加以析解(而学生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又要用到),让学生带着问题自己去阅读教材,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教师的引导下解决实际操作问题。如此,通过长时间的训练,学生会逐渐形成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只要我们在日常教学过程中,以学生自身的发展为出发点,精心设计利于学生认知、趣味浓厚的问题情境,使枯燥乏味的知识变得生动、有趣、活泼,使学生能在轻松愉悦的活动中掌握知识,提高驾驭计算机的能力,为他们的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只要用心,你一定会做好的。
其他文献
教师在开展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的过程中,需要做到从课内到课外、从具体到抽象,让学生的知识与能力同步提升,如此,教师开展的相关教学活动学生也能积极参与进去,在开展教
小学生年龄较小、贪玩、注意力不集中,如果课堂教学气氛沉闷,就会使小学生对课堂教学失去兴趣,导致课堂教学效果下降.rn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应将提升课堂教学氛围作为主要的工
期刊
着重讨论了雷达测速系统中的数字测角原理和算法,以给出了目标角度修正公式和计算机仿真结果。 The principle and algorithm of digital angle measurement in radar speed
合作学习可以让学生通过小组学习的模式,共同探讨难题,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大家共同进步.本文将结合实际教学,讲述合作学习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是如何达到多元
阅读教学作为小学阶段语文知识的内容学习是极为重要的,在开展教学时可选择学生感兴趣的内容,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对阅读的喜爱.或是带领学生进行朗读,帮助学生形成良
期刊
本文主要提出用影视剧片段的特性,调动学生参与微写作的欲望,激发学生的写作灵感,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实现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
1 23 4⒈ 是伊甸园的苹果吗?⒉ 汉城印象⒊ 磁场⒋ 第24届中国·哈尔滨之夏音乐会余雁招贴设计@余雁$黑龙江大学艺术学院 1 23 4 ⒈ is the apple of Eden it? ⒉ Seoul
本文以小学语文写作为载体,结合教师的亲身实践,对探究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方法的这一问题进行一番详细的个人观点说明与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