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小兴安岭泥炭的孢粉记录及演变过程研究

来源 :微体古生物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hoebe_10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根据3个高位泥炭剖面孢粉分析,揭示大注兴安岭分别于5000aB.P.、2700aB。.P.以来孢粉组合特征和植物群与气候演变过程。小兴安岭北部山地森林疲宣传早分为2个时期,5000-3000aB.P.桦为主落叶阔叶林;3000aB.P.--现今为红松、云冷杉为主,混有少量桦寒温必殖阔叶混交林。气候由温凉偏干向冷偏湿方向发展大兴安岭北部山地,2700~1800aB.P.以来,已构成针叶林为主(樟子松
其他文献
课堂教学质量在人才培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为进一步提高高校工科学生课程理论水平和实践动手能力,实践过程中通过更新教学理念、优化教学方式、多样化教学方法、强化教学
文章通过模型试验对高速列车通过隧道时产生的复杂压力场进行了模拟,并对试验结果中的压力及压力梯度曲线进行了分析,将其中的压力波动情况和列车的运行情况相结合,较为清晰地对
深圳地铁一期工程3C标段(国-老区间北段)暗挖单洞重叠隧道穿越了高层建筑物及交通主干道,环境条件复杂,地质条件差,高跨比大(近似为2),结构稳定性差,施工难度大,文章主要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