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行且望 客家建築裏的穿越

来源 :首席ELITE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dand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芷溪·汀州
  从上海南站乘K197次列车,整整20个小时到达闽西小镇朋口,然后换乘乡间小巴,不到半小时我们就到达素有“民间故宫”之称的福建省连城县宣和乡培田村。
  第一晚住在吴家大院,幽静的深巷、高高的门槛、木制的厢房以及厅堂正中两米见长的天井,就是古村给我的第一印象,及至第二天早起,我们踩着鹅卵石铺就的小巷信步而行并穿行过那些环连相扣的厅堂,才对其有了更深的认识。
  这里属典型的客家山村。全村300多户近1500人源于共同的始祖吴八四,八四公在元末明初时期为躲避战乱由中原地区迁徙至此,经过800年的繁衍生息才发展成如今的规模,因此全村每家每户间都存在或远或近的亲属关系。这里的民居在以围屋、土楼为主的客家建筑中可谓独树一帜,它最大程度地保留了中原地区宗族府第式的建筑风格,以上厅为核心沿中轴线向两边展开,层层递进,左右对称,这种设计被称为“九厅十八井”。所谓九厅即指门楼、下、中、上、楼上、楼下、左花、右花、天厅等九个正向大厅,而十八井则包括五进厅的五井、横屋两直各五井、楼背厅三井。但在实际上,随着宗族的繁衍,很多家族民居的规模都超过了九厅甚至更多。这种建筑风格体现出很强的宗法礼制观念,各厅之间功用不同,布局考究,错落有序,令人赏心悦目,尤以官厅、大夫第、进士第等为代表。
  虽然也曾在2006年被评为所谓的中国“最美十个乡村”,但培田是安静的。这里游人不多,民风淳朴,每栋古老的建筑里都有居民居住,他们在这里烧水做饭、闲聊休息,对远方的客人态度友好,游人可以随意进出看看天井、厨房和院子,还可以和他们聊天,听他们讲述家族和宅院的辉煌历史。由于时间是刚过旧历新年,外出务工的年青人还没有完全离开,学生们还没有开学,整个村子又是热闹的。外来的游客,除了我们,还有一些慕名而来观赏元宵游龙灯活动的游客和民俗研究者。
  按照约定俗成,培田村在元宵节前有连续三天的游灯活动。这个时间走在村里,可以看到以“房”为单位,无论老少男女,都集中在一起扎龙灯、画龙灯。虽然现代生活更加注重核心家庭,但在培田还延续有“房”的观念,每房都是族谱中不同世代中分离出来相对独立的分支,村民们说现在比较活跃的还有九“房”,这大概也正迎合了中国人对数字9的追求,所以村民说这次活动叫“九龙闹元宵”。届时,龙灯由各“房”抬出,配以锣鼓或十番乐,走街入巷,前呼后拥,在漆黑的夜晚,形成一道精美的火树长龙,花团锦簇,美不胜收。
  培田最为人称道的除了标志性的民居建筑,还有延续数百年的民间书院教育。从七世祖于明弘治元年(公元1488年)兴建“石头丘草堂”(南山书院前身)开始,600年里吴姓族人相继创办了肖泉公书馆、十倍山学堂、伴山书馆、紫阳书院等多个家族书院,再加上“锄经别墅”、“修竹楼”等类似技术培训学校,培田人在这个僻静的山村延续了中国传统耕读传家的血脉,筚路蓝缕,开辟了乡土教育的另一片天地。
  培田村还是汀(州)连(城)古道上一座重要驿站和中转站。我们趁着去临近的罗坊镇体验“走古事”民间活动的时机,走过其中的一段古道。顺着荒芜的石径还似曾看出曾经的古道,当地人讲在交通不方便的年代,祖辈们就是沿着这条山路挑着农副产品到附近的汀州、连城换取生活用品,时不时还会遇到野猪等野外动物。当然我们现在乘车走过的是新修的柏油路,路边每隔五里或十里修建的供路人休息的小厅仍然让人感到古道遗风,长亭更短亭。
  离开培田那天,我们专程去了距离朋口不远的另一个客家古镇芷溪游玩。和培田一样,传统上芷溪人也非常重视文化教育的传承,过去曾为连城、上杭、长汀一代的文化小中心,而且据一些资料统计,明清时期,这里共走出了文武进士、举人多达40人,书院私塾教育的规模更不亚于培田,桃源精舍、种石山房、琢玉山房比比皆是,即便到了今天,这里还设有连南中学,学风浓郁。
  从建筑上看,芷溪依然采用了“九厅十八井”结构布局,所不同的是,这里的宗祠建筑规模更为宏大,据说这里共有74座古宗祠,139幢古民居,被客家研究人士誉为“客家大宅门”。不同于培田的单一吴姓,这里有黄、杨等多个姓氏家族共居,而且需要穿过乡间阡陌才能走完整个村落。虽然交通更为方便,芷溪比我以前去的很多古镇都安静,我们游玩的半天竟然没看到一个游客。没有喧闹,没有兜售,只是宁静的画面,有种被抽离的感觉,担水的阿婆从身边走过似曾相识的和我们相视一笑,没有好奇或警惕。
  我们没有刻意去寻那颇有名气的“渔溪公祠”,就是信步溜达走进了峻亭公祠。很多人说芷溪居民对宗祠建筑的重视缘于客家人慎终追远、敬祖睦宗的传统美德。毫无疑问,撇开祭祀的功用不说,每一座客家宗祠都是一件上等的建筑艺术珍品,峻亭公祠更是如此。此公祠又称永思堂,建于清嘉庆二年(公元1817年),门庐颇为威严恢弘,但总感觉和其他典型的传统牌楼不同,后来查资料说是红军时期仿照苏式重建的……祠堂内斗拱垒撑,画栋雕梁,飞檐翘角,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且这座宗祠并不只是祭祀之所,从墙壁张贴画上还可看出这里以前用作幼儿园的,资料说更早还被先后用作芷溪工农小学、连城二中的。
  福建的最后一站我们去了长汀县城。
  新西兰作家路易·艾黎说:“中国最美丽的两个小城就是湖南的凤凰和福建的长汀。"然而长汀在客家以外的地方依旧默默无闻。历史上这里是明清时期的客家首府,盛唐以来的州、郡、路、府治所,一批批客家人或经赣或经汀迁向粤北、粤东走向世界,现在它只是闽西龙岩市的一个普通县城。
  长汀的标志性建筑是始建于唐大历四年(公元769年)保留至今的古城墙,全长号称十华里,现保留下来的也就是外临汀江的一千余米和五座古城门,是汀州古城最大的外包装。长汀县城内的民居建筑和培田、芷溪的建筑风格基本一致,都是典型的中原的宗族府第式,中轴展开,层层递进,布局严谨,典雅别致,体现出独特的汀州建筑体系。应该说,客家先民在这样“一川远汇三溪水,千嶂深围四面城。”(《汀州府志》卷三,《山川》)的恶劣环境中,仍能最大程度地保留了中原建筑的特色,不能说不是一种伟大的创造。   梅州·龙川
  梅州被称为“世界客都”,散布海外的客家人很多都和梅州有各种各样的关系,这些客家人以各种方式资助本乡人或返乡筑造民居,相当多的都借鉴和吸收了西洋或南洋的建筑风格。但在整体形制上,梅州的围龙屋和永定一带的土楼类似,都是封闭型建筑。不少学者都认为早起客家建筑出于防御土著或匪盗袭扰的需要一开始就采用了封闭型的建筑布局。
  我们走进的是火车站旁边的泮坑村,位于梅江区三角镇,毗邻梅州城区,分为内村和外村,以外村景色最为优美。村中保存完好的6座客家古民居,分别是镇东楼、崇本楼、州司马第、本立居、季立居和竹林居。这些民居群大都依山傍水,给人气势雄浑的感觉。
  以镇东楼为例,此楼由马六甲华侨熊氏六兄弟斥巨资始建于1917年,整体建筑左右对称共6栋,每栋都是3层走马瓦房,杉木棚板为底浇注水泥,每层52间房、24个厅廊、12个天井,占地总面积共15000平方米,其雄伟壮观之气派,当时在粤东甚为少见,故名“镇东楼”,楼名三字还是时任广东省省长吴铁城所书。走进楼内又别有一番天地,厅廊内的木柱、横梁雕龙画凤,精致美观,造型独特,精致的细部饰绘有机地融入到传统的围楼框架中,那种技艺高超令人叹为观止。
  几个建筑中历史最久的是建于清朝光绪八年(公元1882年)的本立居,由生于泮坑外村“守创祠”祖屋的熊观松创建。整座民居为二堂二横一附杠围龙屋,经历百年风雨依旧风采不减,梁缘瓦底刻画了许多花草虫鱼、吉祥兽类,工艺之精湛令人称赞,古朴典雅的建筑风格,优美舒畅的线条装饰,让人感觉清新自然。
  梅州最为出名的客家建筑集中地还有被誉为“客家建筑大观园”的大浦县,建筑形式多样、种类齐全,我们因其他原因没有成行。其实走在粤东,随处都可见各类客家建筑,并不需要专程去某个景点。这些民居建筑就像一颗颗亮丽的明珠,镶嵌在风光旖旎的田园之上,让人为之痴迷、为之陶醉!
  如果拿梅州客家围屋和闽西以及我们后面走过的赣南一带的建筑对比,有个很有意思的结果,梅州客家人的建筑基本是封闭型的围屋,却走向了全世界,而闽西赣南的民居基本是开放式、外延式的“九厅十八井”,到了今天却仍然处于相对比较穷苦的状态。
  从梅州乘火车不到两个小时就到了龙川。
  龙川这个县名至少有2200年的历史,《史记》记载“使尉佗将卒以戍越。”就是指秦始皇派任嚣、赵佗率军平定岭南百越部落。这大概是北方人第一次大规模的进入此地,现在的客家人或许也可能就是当年嚣、佗所率部卒的后裔。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秦置龙川县,赵佗为令,属南海郡,所以龙川也是今天全国保留最古县名的县份之一。
  龙川放下行包后我们直奔佗城——据说是赵佗所建的龙川旧城所在。
  现在能看到的佗城古建筑除了一段20米左右的所谓的秦时古城基外,再也难觅更有标志意义的古建筑和秦风汉韵,倒是还存在不少明清时期的家族民居和宗祠,比如司马第,比如陈氏宗祠。司马第里已经破败不堪,正厅明显有大火烧过的痕迹,虽然残败不堪,站在厅堂,穿过次第的套门,仍然可以想象它曾经的辉煌。陈氏宗祠门厅上斑驳的“周崇三恪,汉著二方。”的楹联,虽深义不明但印象深刻。
  龙南·赣州
  不少学者都通过族谱、史料证实,龙川居民和赣南的客民或土著在血缘上存在着密切的亲情关系,这和两省交界地带频繁交叉移民大有关系,事实上两地之间虽山峦阻隔,客家先民早已凿通了众多交往孔道,我们就是沿着京九通衢大道从龙川进入的江西龙南县。
  龙南位于江西省最南端,素有“江西南大门”之称。龙南在早期曾经是客家先民南迁的终点,在宋元更替及以后又是客家人继续南迁的起源地,可想而知,本地民居建筑和赣、汀、梅等地存在一定差异。龙南客家围屋的另一个特点是数量多、规模大、风格独特多样,在全国都数一数二。
  我们是在游览完小武当返程的路上“偶然发现”的岗上围楼群。其实更合适的称呼应为“围城”或“围堡”。从外面看去,整个民居被一圈封闭的围墙圈起,墙体由青砖和花岗或完全由花岗砌成,外围长度不下约莫有一公里,壁厚一米有余,高处近十米,异常坚固,而且墙体四个方向均建有围门,四角还遍布炮楼,墙壁更是布满射击孔,是典型的防御型围楼。围内则另是一番天地,建筑规模宏大,民居、宗祠、生活设施等一应俱全,总居民多达上百户,俨然一个独立的村落。民居的建筑布局隐约看出长汀建筑“九厅十八井”的雏形,宗祠也一如长汀、梅州,阔厅高堂,雕梁画栋,散发出浓郁的文化气息。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围内生活娱乐设施,甚至给排水系统都非常完善发达,令人赞叹不已。
  资料记载,龙南的围屋很多都是兴建于明中后叶至清中叶太平天国时期。那时赣粤边境地区匪盗横行,战乱纷仍,社会动荡,单个家庭的围屋再高再大也难以长期抵挡外部的入侵,而且建筑成本很高,同宗同族的居民出于自保需要自然而然走向联合,并修建大型封闭建筑,遇有外敌入侵可以相互协助同力御外。除此之外,这一时期客家人因人口繁衍和本地土著因山多地少引起的矛盾愈发严重,相互冲突更加激烈,出于防御土著袭扰的目的,客家人一般也会聚族而居,建造具有防御型的城堡式围屋。可以说,赣南围屋合理吸收了梅州围屋或者永定土楼对外防御的积极成分,并最大程度维持了吉、赣、汀等地中原宗族式建筑的格局。
  从地形上看,龙南所属的整个赣州市(俗称赣南地区),东西分别以武夷山脉、罗霄山脉与福建、湖南为界,南部大体以南岭与广东相隔,向北则与吉安、南昌、九江连为一体,渡江后直上中原腹心地区。如果把整个江西的地形比喻成上(北)宽下(南)窄的口杯,赣州就是杯底。无论是早期还是晚期南迁的客民基本都要经过这里,在此或长或短的停留后再次踏上迁徙的征程,向闽西、粤东以及海外扩展。但从如今的客家人群来看,赣州某种意义上成了摇篮。
  整个赣州地区客家建筑的多样和这样的迁徙历史不无关系。赣州城区向东经瑞金和福建的汀州在建筑上具有较高的相似性,以宗族府第式的建筑布局为主;赣州向南经龙南和梅州、河源连成一片,以围屋为主要民居形式。
  赣州城内最值得一提的是古城墙,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宋城”所在地,因为这段城墙修筑于北宋嘉佑年间,后经历朝修缮、加固,保留至今。城墙外临章江、贡江,在两江汇合处修建有八镜台,以前是炮城所在地。现存不足四公里的城墙作为历史的见证人,多数地段都被蔓草杂树所掩盖,历史遗存早已混杂不清了。章、贡两水在八镜台处合为一水,即赣江,向北经吉安、南昌汇入鄱阳湖并和长江相通。客家先民很有可能就是沿赣水溯源而上迁徙到赣南地区,再越过崇山峻岭向更远的远方扩散。
  走到这里,我们的客地之行也即将结束。从这次走过的品字形的客家大三角来看,赣南给人的印象最深,无论是从建筑的数量还是质量上,这里的客家建筑都不亚于闽西和粤东,而且历史厚重感更强。
  如果有下次,应该还会去赣南。
其他文献
三幕芭蕾舞剧《茶花女》首演于1978年,由芭蕾编导大师约翰·诺伊梅尔根据小仲马的同名世界名著改编,这个备受青睐的文学佳作以芭蕾的形式被搬上舞台,也是一次众望所归的创作。舞剧选用了肖邦的音乐作为配乐,当时是为20世纪最著名的芭蕾明星之一玛茜亚·海蒂度身而作。《茶花女》对于人物心理的细腻刻画及戏剧情节的巧妙描摹,堪称“戏剧芭蕾”的经典,许多段落的精彩设计充分运用了舞蹈及舞台艺术的特长,令人大呼过瘾。 
期刊
在画家宋克西身上,似乎总是交织着两种相反相成的特质:他出身于北国哈尔滨,如今却工作和生活在上海;他曾在“写实派”的解放军艺术学院学画,后来又去了注重精神与个性的中央美院进修。  由地域、经历与心态所造就的这种奇妙气场,一直贯穿于宋克西的艺术生涯之中。  也正因为如此,宋克西从来不需要在人生与游戏、诙谐与庄严之间寻找某种平衡,艺术对他而言就是生活的另一种方式。  宋克西,1962年出生于黑龙江省哈尔
期刊
摘要:以中国女子网球近几年来在世界网坛上取得的骄人成绩为契机,从“举国体制”与职业化相融合的角度对我国女子网球登顶世界网坛的成功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中国女网成功登顶的因素主要是以“举国体制”为基础、充分发挥国家办体育的优势,以职业化为途径、坚持走中国特色的职业化道路,紧握项目特点、寻找制胜规律,重视中国特色的思想政治工作、狠抓运动员作风培养。而“登顶”之后我们看到,中国女网虽有突破,但并不表
期刊
映入眼帘的浓墨重彩的红,沁人心脾的淡雅飘逸的香,萦绕耳畔的轻柔曼妙的乐,融汇中西的美食饕餮的味,JIA Shanghai给人以多维的体验。  厌倦了五星级酒店的气势磅礴,受布尔乔维亚情结影响的现代人很迷恋小型Boutique的奢华温馨。JIA hotel应运而生。香港那间是由法国知名设计师Philippe Starke亲自主刀,在东方文化浸润的华人领地,承袭他一贯的设计本土化趋向,在有着浓郁的个性
期刊
Musee des Beaux Arts by W. H. Auden  About suffering they were never wrong,  The Old Masters; how well, they understood  Its human position; how it takes place  While someone else is eating or opening
期刊
只要一提起奢侈品,人们首先想到的往往是法国,意大利的奢侈品产品,却几乎不会联想到中国本土的任何产品。然而回望历史,你会发现,其实中国曾缔造了各种令人叹为观止的奢侈品:从精美的陶瓷器皿,到价值连城的玉雕器物:从文房四宝,到绫罗绸缎;从鱼翅燕窝,到龙井普洱;从明清家具,到苏州园林,历朝历代都有“中国制造”的奢侈品享誉世界。但是为什么当今的奢侈品舞台上,却没有中国本土品牌的身影?  冷静地想一下,制造上
期刊
一提及时尚,人们可能对它的第一感觉就是奢侈、虚荣、华丽、高端。其实时尚,并不只是意味着这些,也不是处在一个高高在上的位置,让人瞻仰。时尚,是用来体现最真实的自己。  电影中,各种各样的时尚元素令人眼花缭乱的同时,也在不少观众的心里激荡起一阵阵对时尚的渴望与追随。《邦妮与克劳德》中的经典贝蕾帽,《再见,青春之光》中那些“垮掉的一代”骑着摩托车身穿军用大衣的颓废作风,《安妮·霍尔》中领带与马甲的中性风
期刊
Breguet 玑与典Hora Mundi腕表  在Breguet(宝玑)所有的腕表系列中,Classiques经典系列是最能体现品牌传统价值观与精湛制表技艺的标准系列,该系列是Breguet(宝玑)200多年历史的一个完美传承,它们的显著特征影响着高级腕表制作史。Breguet(宝玑)在2011年巴塞尔钟表展上推出的新款Classique 5717 Flora Mundi腕表将该系列的精髓彰显无
期刊
“體验型经济”新趋势一财经主持罗振宇  当产业升级走到产品不以功能为目的的时候,发展空间就无限了。在很多行业包括房产领域,不再是简单的产业升级,而是极大的跃迁,是产品的实用功能向产品的體验功能的飞跃。體验型经济已经成为新的发展趋势。首席评论:壹领御·张江倡导崭新的體验型理念,将科技办公、总部经济、市郊商务园有机融合。  好的房产是一种城市记忆一财经专家吴晓波  我认为选择房产有这样一些标准,第一是
期刊
相比炫目耀眼的卫浴家具,你是否更渴求有一款卫浴能够倾听你的心声,为你的存在而存在7世界经典卫浴品牌当代(Dombracht)的最新系列SELV能恰到好处地满足这种需求,带您体验本性的真实释放。  简约·本真  SELV原为SELF,意为自我本真。这个时代瞬息万变,现代的节奏一步快过一步,以往诉诸于过往的流行趋势的卫浴设计,已经不再能够满足人们内心对自我表达的渴望。而SELV系列提出新的卫浴态度,返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