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在幼儿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dhd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儿童是用形式、声音、色彩感受周围事物的。随着社会日益发展,多媒体技术不断进步,大大推进了多媒体课件在幼儿园教学中的发展,给幼儿园教育这个群体注入了新的生命力。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发展创造良好条件。多媒体就是其中之一,根据教学目标的设计,从而表现特定的教学内容,有效地将文字、图形、图像、动画、声音相互结合,使幼儿学得愉快,对学习的知识感兴趣。在活动中巧妙运用多媒体网络资源激发幼儿观察讲述的兴趣,并对幼儿进行适当指导,引导幼儿学会观察方法,巧设问题,使幼儿边观察边思考,充分调动幼儿认知主体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育教学的整合作用。这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培养人才的需要。从某种意义上说,多媒体课件是帮助幼儿系统地建构知识及幼儿主动探索学习的桥梁与工具。
  关键词: 多媒体 幼儿教育 应用效果
  一、多媒体技术在健康启蒙活动中的运用
  健康往往是不被教师重视的领域,多媒体具有很强的集成性,可以将大量各种类型媒体资料,如图形、图像、声音、视频等集合在一起,并能对各种信息进行交互和综合处理,使其使用更为方便,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化静为动,化难为易,化虚为实,化远为近,从而使看不见、看不清的东西变成看得见、看得清的,由抽象变为具体,大大增强教育表现力,易吸引幼儿注意力,有利于多种感官协调作用。如健康活动《咕噜咕噜来漱口》,幼儿可直观感知如何漱口,知道漱口可以清洁牙齿,学习正确的漱口方法,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二、多媒体技术在社会启蒙活动中的运用
  社会教学对幼儿园小朋友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对于幼儿的成长尤其重要,但是社会领域的课上起来往往非常枯燥,幼儿不愿意参加,如果有了多媒体技术的辅助,就不一样了。如在社会活动《逛商店我不闹》中,一开始出示一个哭闹的小朋友引起幼儿的兴趣:“小朋友,你们看画面上的小朋友他怎么啦?他为什么哭呢?”幼儿的兴趣一下子就给激发了出来,议论纷纷,有的小朋友说是因为他被妈妈打了,有的小朋友说是因为他找不到自己的妈妈了……幼儿讨论得非常热烈。我们在这个活动中选择运用电教手段,贯彻设计到应用整个过程。当教师在活动中准确、恰当地展示电教媒体时,多媒体生动的画面、清楚的语言对幼儿产生了感染力,使幼儿知道想买东西时要征得爸爸妈妈的同意,不能大哭大闹,懂得已有的东西不能重复购买。
  三、多媒体技术在科学启蒙活动中的运用
  幼儿园科学教育指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身活动,对周围物质世界进行感知、观察、操作发现问题、寻求答案的探索过程。科学教学活动中包含许多抽象的科学道理,并具有较强的严密性。传统科学教学普遍采用填鸭式、灌输式、挂图式教学模式,难以被孩子理解和掌握。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使抽象、深奥的科学知识具体化、形象化、趣味化,从而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使他们主动观察、探索、思考。如在小班科学活动《我喜欢的水果》中,老师出示各种各样的水果课件,告诉幼儿水果是多种多样的,通过观察画面说出水果的主要特征,使幼儿对各种各样的水果有一定的了解。所以,教师应该精心设计教学,选择最合适的教学媒体,从而优化教学活动,使幼儿在最佳学习条件下学习,切不可牵强附会,搞形式上的多样化而滥用现代化多媒体技术。
  四、多媒体技术在语言启蒙活动中的运用
  多媒体最大的优势在于能化静为动、化虚为实、化生疏为可感、化抽象为形象;能将静止的、抽象的内容变成生动形象的音像结合的复合载体,将老师难以用语言解释的词汇、现象生动地表现出来;激发幼儿的交流意识,提高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拉大锯》是个儿歌游戏,由于年龄的关系,小班幼儿对大锯缺乏感性认识,如果只是一张张图片,幼儿没有感性经验,对于拉大锯的心情是无法表达的。为此,在教学活动中,我运用多媒体手段制作了课件,把静态的画面变成了具体、形象的“动画片”,生动的形象、丰富写实的场景极大地提高了幼儿的理解力,丰富了幼儿的感性认识。这样有利于幼儿观察、分析、综合,在边看、边想的活动中加深了对主题的理解,既发展了形象思维,又发展了语言逻辑思维。
  五、多媒体技术在艺术启蒙活动中的运用
  美术是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通过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塑造具体可视的形象,以反映客观事物,表达作者思想感情和美化生活的一种造型艺术。通过运用多媒体技术手段,可以将教学内容形象、生动、鲜明地表现出来,丰富教学形式,使教学内容变得可视、可听、易感知、易体会,并能扩大教学信息量,拓宽幼儿知识面,有利于幼儿感知、理解新知识,在探索中了解事物发展的规律和变化,有助于幼儿对美术的感受和理解,激发幼儿创造的火花。在以《大雨小雨》为主题的绘画活动中,我制作了多媒体课件,给幼儿创设了形、声、音、像相结合的下雨天的情境。课件吸引了幼儿的兴趣,激发了他们的绘画兴趣,开阔了他们的视野,拓宽了他们联想的思路。看完以后孩子们就跃跃欲试起来,都想大显身手。
  幼儿的艺术教育是通过捕捉周围环境和艺术作品中美培养幼儿对美的感受,提高他们的审美欣赏能力和审美创造能力。音乐是一种声音的艺术,同时是一种表达思想感情的艺术。多媒体课件凭借它的声频效果和视频效果,在音乐活动中能充分地展现音乐这一双重艺术的魅力,激起幼儿感情上的共鸣,不仅使幼儿学到音乐知识,提高音乐素养,而且能培养幼儿高尚的情操和品格。例如:在对幼儿进行音乐教学时,事先制作好一些描绘乐曲情景的多媒体课件,将音乐、画面综合在一起。让幼儿一边聆听音乐,一边观看画面,可以有效激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
其他文献
摘 要: 音乐是幼儿园日常教育中不可或缺的内容,可以陶冶幼儿的情操和性格,音乐活动对于幼儿的成长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幼儿只有学会认识音乐,体验音乐的美,徜徉在音乐的海洋中,才能真正享受音乐,从而获得积极的人生经验。然而,音乐又是一门高深的艺术,我们看不着、摸不着,幼儿受年龄特点的影响,无法理解音乐的节奏、强弱、音调高低等抽象的概念,因此在幼儿的日常生活中,需要我们针对他们的年龄特点,制定适合他们的
摘 要: 同伴关系的交往影响着幼儿身体和心理各方面,甚至影响孩子将来生活发展。本文运用观察法、访谈法等方法对儿童同伴关系进行调查研究,分析幼儿同伴关系存在的问题,阐述教师如何运用科学方法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培养幼儿与同伴交往的技能和交往策略。  关键词: 幼儿 同伴关系 培养策略  同伴关系指年龄相同或者相近的儿童之间的一种共同活动且相互协作的关系,或者指同龄人之间或心理发展水平相当的个体
我公司轮式装载机变速箱直接档上的碟形弹簧,现由 外协厂来制作,由于对其弹性性能无法测量,质量难以保证,容易造成变速箱的质量问题。为此,我们设计了一种专门测量其弹性性能 的检
目的:研究45岁以下青年脑梗死病人个体血清PON1酶活性水平PON1A/B192位点基因型,探讨PON1A/B192基因型是否与青年脑卒中相关,了解基因型和酶活性水平对于青年脑卒中的意义,为
由山东省莱州市种苗研究所培育的玉米新品种西玉3号,先后通过山东、陕西两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专家们认为:西玉3号是一个具有突破性的玉米新品种。该品种已被农业
目的通过颅脑MRI(磁共振成像)、MRV(磁共振静脉血管成像)检查观察中枢神经系统感染(ICNS)患者颅内静脉窦的解剖及异常病变,探讨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者颅内静脉窦异常的特点,以
摘 要: 由于幼儿年龄小,没有什么生活经验,认知水平低,对事物的理解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思维能力、独立性还很差,对家长和老师的依赖性较强,对发生在自己周围的事情不能完整地、全面地分析,更不能应付和处理解决发生在他们身上或周围的问题。因此,幼儿就会依赖成人帮他们解决问题。在幼儿园各种活动中一旦遇到问题或遭受挫折,便要告诉老师,以求得老师的裁决和答复,因此幼儿经常向老师告状。  关键词: 幼儿 告状行
在麦田预留行中套播芝麻,小麦条带宽0.45~0.60m,预留行宽(套种芝麻)0.40~0.55m。小麦选用矮秆、早熟高产品种,返青前改普施肥为麦田集中施肥;芝麻选用中熟或中晚熟抗性强的高产品种,采取足
摘 要: 面孔识别异族效应是指人们加工本种族面孔和他种族面孔存在一定的差异。通过梳理既有的文献我们发现,被试的种族、实验任务的要求、实验材料的处理、被试的反应指标、暂时的被试特征等因素会影响异族效应的稳定性。  关键词: 面孔 异族效应 实验  最早开始对面孔识别异族效应进行探讨发生在1914年,Feingold凭借生活经验对异族效应进行描述,他认为美国人再认亚洲人容易出错,这是对异族效应的最直接
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为科技类场馆的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基础.近年来,我国科技馆数量和规模迅速增长,地方性科技馆的建设方兴未艾.经历过轰轰烈烈的开馆后,步入常态化运行中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