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媒体充分竞争融合的时代背景下,广播节目编辑工作内容和形式不断拓展,在常规节目编辑之外,广播编辑还要适应媒体竞争转型新要求,提高自身技能实现跨界融合,提升政治素养,坚持正确舆论导向,主动策划积极创新,强力整合新闻资源,做优做活节目编排,及时跟踪新闻热点,做强广播评论。通过编辑技能提升和业务突破,打造符合时代要求,彰显广播特色和传媒影响力的广播节目。
关键词:电台;编辑;职业素养
广播电台编辑工作涉及到的内容比较多作为一名专业的电台编辑工作人员其职业素养涉及多个方面新闻的采访和后期编辑工作都需要编辑人员进行全面把控而职业素养对于编辑工作人员来说也是贯穿于整体广播电视编辑工作之内的。当前广播电台的发展空间仍然很大特别是在车载广播电台方面受众对于广播电台的新闻信息播报还有很大需求这也是广播电台发展的重要方向如何更好地培养自身的职业素养提升广播电台编辑的工作能力这对于广播电台的编辑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内容。
一、电台编辑要提升自己的采访能力素养
作为电台编辑采访工作是编辑需要具备的基本工作能力编辑工作不仅仅是做好后期的新闻处理同时更重要的是他们要对新闻的采写工作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和了解在采访工作能力方面也需要更加突出更加有把控能力。当前很多编辑人员对于采访新闻信息的能力关注度降低新闻编辑采访的过程中没有完全把握好电台的特点新闻采写的角度和新闻采访理念把握存在不足。但是作为一位专业的新闻编辑采访工作的能力素养是其职业素养培养的重要内容。采访能力方面电台编辑应该更加深入地对电台的工作情况有所了解特别是在新闻采访方面作为编辑工作人员应该比记者更加有高度有深度。新闻编辑要明确采访的目的这一点上编辑人员应该把握好电台这个媒体平台的特点采访过程中更加体现电台采访编辑工作的需求。同时电台编辑在采访工作能力方面时效性的把控也是非常重要的。新闻时效性主要是针对消息性的新闻作为电台往往能够通过现场连线的方式对新闻现场进行第一时间的同步解读这也是新闻采访工作中电台采访工作的优势。因此作为新闻编辑工作人员要在新闻采访过程中进行新闻时效性的把握新闻解读和现场连线能够更加符合电台的新闻传播规律。
二、电台编辑需要具备专业的文字写作能力素养
在电台编辑工作的发展过程中作为编辑工作人员文字写作能力也是他们需要具备的专业的能力素养。文字写作能力是在长期的新闻写作过程中锻炼出来的同时写作能力也需要不断根据社会的发展而进行社会化的调整特别是在当前网络语言大肆发展的今天电台编辑工作涉及到的一些口语化的内容也可以适当进行网络语言的补充。此外在新闻写作的过程中编辑的新闻写作能力还需要进行全面的文风改变。在文稿的写作过程中从广播新闻播报的角度来讲要多用短句子同时建立广播新闻独特的文风特点这一点也是广播工作发展的重要方向。编辑文稿写作能力的发展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改变和创新编辑人员不仅要具备写专业的新闻稿件、消息类稿件、通讯类稿件等的能力同时对于一些調查性的报道编辑人员要更加重视对稿件的写作能力提升写作的整体水平。
三、刻苦敬业,甘愿奉献是广播编辑应有的道德素质
广播编辑除应具备良好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和广博的专业素质与能力外,还应当具备良好的敬业精神和职业道德,这是影响编辑审稿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在当前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编辑要明确自己的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树立职业理想,重视加强自身职业道德修养,通过自身的创造性活动,向听众奉献高质量的广播节目,这也是编辑职业道德最核心的内容。日常编辑过程中,面对各种各样的“人情稿”,需要广播编辑以公正严谨的职业精神对待和处理。坚持以质量取稿,从而保证节目质量。此外,广播编辑工作艰苦,不了解内情的局外人无法体会其辛劳程度,且报酬菲薄。需要编辑要热爱这个事业,树立起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吃苦耐劳的敬业精神,自觉抵制来自外界各方面的干扰,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编辑的职业特点还决定了要具有“为他人作嫁衣裳”的精神,默默无闻,不计报酬,甘当无名英雄。
四、电台编辑应有创新的能力
创新是在现有的信息、技能和方法的前提下不断思索,提出新方法、新观点和进行创造、革新的勇气、智慧和意志。创新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广播人应当具备的素质。在广播编辑的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凡是墨守成规的节目,它的生命力必然是短暂的。只有大胆摒弃已有的节目形式和内容,根据最新变化推陈出新,积极策划,打造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听众喜闻乐见的广播节目,才能保证广播节目的生生不息。因此,编辑的创新影响和带动着广播节目的创新。如何在编辑岗位上做到创新:首先,要不断学习广播新闻的业务知识,以保证在平时的工作中了解和分析每一则新闻的意义,并且从新闻采访的内容中汲取可学的内容,以用于自己在节目编辑中的技巧,而不是固步自封做井底之蛙。其次,不断开拓自己的眼界和思维,对于广播而言,被受众接受而又不流于俗套才是王道,个人的思维决定在工作中对稿件的选择。再次,不断学习当前的新政策、新规定,以便在接到听众电话咨询的时候得心应手地回答他们的问题。
广播编辑整体素质的提高,除了自身在平时的工作实践中潜心研究外,还可通过攻读学位、在职进修、短期培训、听讲座及参加学术交流活动等方式,拓宽学术视野,使专业知识水平系统、有效地得以提高。总之,广播电台编辑素质的优化,是广播电视事业本身发展的要求,也是科学技术和整个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广播电台编辑应通过具备相应的能力,将广播电台所承担的社会责任巧妙地结合收听率的提升,为听众提供健康的精神食粮,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一个新闻工作者应有的贡献。本文正是基于此出发点,力求进行学理上的探讨,找寻广播电台编辑实现最佳素质的途径。
(作者单位:吉林人民广播电台)
参考文献
[1]刘春理.谈谈广播编辑工作的性质和特征[J].中国编辑,2007(03):51-54.
[2]许彭.广播编辑工作之我见[J].新闻世界,2011(09):61-63.
[3]周建旭.谈谈广播编辑的社会责任[J].新闻传播,2009(06):65.
关键词:电台;编辑;职业素养
广播电台编辑工作涉及到的内容比较多作为一名专业的电台编辑工作人员其职业素养涉及多个方面新闻的采访和后期编辑工作都需要编辑人员进行全面把控而职业素养对于编辑工作人员来说也是贯穿于整体广播电视编辑工作之内的。当前广播电台的发展空间仍然很大特别是在车载广播电台方面受众对于广播电台的新闻信息播报还有很大需求这也是广播电台发展的重要方向如何更好地培养自身的职业素养提升广播电台编辑的工作能力这对于广播电台的编辑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内容。
一、电台编辑要提升自己的采访能力素养
作为电台编辑采访工作是编辑需要具备的基本工作能力编辑工作不仅仅是做好后期的新闻处理同时更重要的是他们要对新闻的采写工作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和了解在采访工作能力方面也需要更加突出更加有把控能力。当前很多编辑人员对于采访新闻信息的能力关注度降低新闻编辑采访的过程中没有完全把握好电台的特点新闻采写的角度和新闻采访理念把握存在不足。但是作为一位专业的新闻编辑采访工作的能力素养是其职业素养培养的重要内容。采访能力方面电台编辑应该更加深入地对电台的工作情况有所了解特别是在新闻采访方面作为编辑工作人员应该比记者更加有高度有深度。新闻编辑要明确采访的目的这一点上编辑人员应该把握好电台这个媒体平台的特点采访过程中更加体现电台采访编辑工作的需求。同时电台编辑在采访工作能力方面时效性的把控也是非常重要的。新闻时效性主要是针对消息性的新闻作为电台往往能够通过现场连线的方式对新闻现场进行第一时间的同步解读这也是新闻采访工作中电台采访工作的优势。因此作为新闻编辑工作人员要在新闻采访过程中进行新闻时效性的把握新闻解读和现场连线能够更加符合电台的新闻传播规律。
二、电台编辑需要具备专业的文字写作能力素养
在电台编辑工作的发展过程中作为编辑工作人员文字写作能力也是他们需要具备的专业的能力素养。文字写作能力是在长期的新闻写作过程中锻炼出来的同时写作能力也需要不断根据社会的发展而进行社会化的调整特别是在当前网络语言大肆发展的今天电台编辑工作涉及到的一些口语化的内容也可以适当进行网络语言的补充。此外在新闻写作的过程中编辑的新闻写作能力还需要进行全面的文风改变。在文稿的写作过程中从广播新闻播报的角度来讲要多用短句子同时建立广播新闻独特的文风特点这一点也是广播工作发展的重要方向。编辑文稿写作能力的发展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改变和创新编辑人员不仅要具备写专业的新闻稿件、消息类稿件、通讯类稿件等的能力同时对于一些調查性的报道编辑人员要更加重视对稿件的写作能力提升写作的整体水平。
三、刻苦敬业,甘愿奉献是广播编辑应有的道德素质
广播编辑除应具备良好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和广博的专业素质与能力外,还应当具备良好的敬业精神和职业道德,这是影响编辑审稿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在当前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编辑要明确自己的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树立职业理想,重视加强自身职业道德修养,通过自身的创造性活动,向听众奉献高质量的广播节目,这也是编辑职业道德最核心的内容。日常编辑过程中,面对各种各样的“人情稿”,需要广播编辑以公正严谨的职业精神对待和处理。坚持以质量取稿,从而保证节目质量。此外,广播编辑工作艰苦,不了解内情的局外人无法体会其辛劳程度,且报酬菲薄。需要编辑要热爱这个事业,树立起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吃苦耐劳的敬业精神,自觉抵制来自外界各方面的干扰,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编辑的职业特点还决定了要具有“为他人作嫁衣裳”的精神,默默无闻,不计报酬,甘当无名英雄。
四、电台编辑应有创新的能力
创新是在现有的信息、技能和方法的前提下不断思索,提出新方法、新观点和进行创造、革新的勇气、智慧和意志。创新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广播人应当具备的素质。在广播编辑的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凡是墨守成规的节目,它的生命力必然是短暂的。只有大胆摒弃已有的节目形式和内容,根据最新变化推陈出新,积极策划,打造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听众喜闻乐见的广播节目,才能保证广播节目的生生不息。因此,编辑的创新影响和带动着广播节目的创新。如何在编辑岗位上做到创新:首先,要不断学习广播新闻的业务知识,以保证在平时的工作中了解和分析每一则新闻的意义,并且从新闻采访的内容中汲取可学的内容,以用于自己在节目编辑中的技巧,而不是固步自封做井底之蛙。其次,不断开拓自己的眼界和思维,对于广播而言,被受众接受而又不流于俗套才是王道,个人的思维决定在工作中对稿件的选择。再次,不断学习当前的新政策、新规定,以便在接到听众电话咨询的时候得心应手地回答他们的问题。
广播编辑整体素质的提高,除了自身在平时的工作实践中潜心研究外,还可通过攻读学位、在职进修、短期培训、听讲座及参加学术交流活动等方式,拓宽学术视野,使专业知识水平系统、有效地得以提高。总之,广播电台编辑素质的优化,是广播电视事业本身发展的要求,也是科学技术和整个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广播电台编辑应通过具备相应的能力,将广播电台所承担的社会责任巧妙地结合收听率的提升,为听众提供健康的精神食粮,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一个新闻工作者应有的贡献。本文正是基于此出发点,力求进行学理上的探讨,找寻广播电台编辑实现最佳素质的途径。
(作者单位:吉林人民广播电台)
参考文献
[1]刘春理.谈谈广播编辑工作的性质和特征[J].中国编辑,2007(03):51-54.
[2]许彭.广播编辑工作之我见[J].新闻世界,2011(09):61-63.
[3]周建旭.谈谈广播编辑的社会责任[J].新闻传播,2009(06):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