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在学习型社会中的独特作用

来源 :科技创新导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hljl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通过对图书馆自身独特优势的阐述,提出图书馆在创建学习型社会中充分发挥其“终身学校”的职能。
  关键词:学校型社会 图书馆 终身学习
  中图分类号:G2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3)04(a)-0-02
  我党的十六大也把创建学习型社会确立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和任务之一,说明了党和政府对教育的发展、人才培养和形成全民终身学习风气的高度重视。要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最大的学习型社会,把人口压力转化为人才优势,作为当今的图书馆,应发挥其良好作用。
  1 公共图书馆创建学习型社会的独特优势
  1.1 全程性
  公共图书馆不仅是学习型社会重要的资源条件,也是重要环节,学习型社会是终身学习的社会。江泽民同志曾经指出“公共图书馆是人民的终身学校”,它的全程性适合人们终身学习的要求也为各个年龄段的人们提供了终身学习的平台。它以快捷、新颖、广泛和能自主选择的特点,帮助广大人民群众获取信息,知识的爆炸和不断更新,从学校获得的知识显得那么微不足道。不断学习,终身学习,成为时代必然的选择。
  不管在学校还是走入社会,公民都必然会成为学习的主体,主动获取知识并进行知识创新,学习将突破时空限制并将贯穿于人的一生,而图书馆正是终身教育的理想课堂,是终身教育的最佳机构。图书馆是国家支持的公共设施和公益事业,致力于为公众提供广泛的知识信息,为社会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具有显著的公共性,供人们充分利用,为个人和社会发展创造条件,在学习型社会的创建中起着重要作用。
  1.2 独特性
  第一,学习型社会提倡主导性学习,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这与图书馆提供的学习模式是一致的。第二,图书馆内具有特有的阅读学习氛围和学习条件,故此成为特有的文化中心聚集地。第三,图书馆长时间的开放为学习型社会的形成提供了有利条件,
  1.3 平等性
  面对知识信息海洋,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自主选择,随心所欲涉猎任何一门学科。可以说它为所有的人在学习的全过程中,始终提供着一个平等、开放的学习平台。
  1.4 丰富性
  图书馆丰富的文献资源涉及艺术、文学、科技、哲学、法律、宗教和道德等各个领域,面对这个知识的海洋,一方面读者可以进行自主选择,涉猎任何学科,另一方面,图书馆对知识信息的收集、贮存、加工整序和输出传递总结了一整套方法,这对于一个人提高自己对知识信息的检索与开发利用能力有极大的帮助。图书馆授人以渔,教给人们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必将让人终身
  受益。
  1.5 教育性
  公共图书馆是终身学习的资源中心和社会教育机构,它的教育具有全面性和终身性,是学校教育的延伸,是学生的第二大课堂,在这里读者通过不断学习促进性格、品德的发展。当今知识更新周期越来越短,各方面竞争越来越激烈,任何人要想在这样的社会中立于不败之地,只有随时补充能量,让学习不再是被动行为,而是生活中的重要部分,是学习者主动选择探求知识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公共图书馆在国民素质的提高上承担着更重要的任务和更光荣的使命。
  2 让公共图书馆在形成学习型社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2.1 加强对外宣传让社会上每个人都认识图书馆
  本人在工作中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不少居民走进图书馆询问都有什么书卖?他们把图书馆与书店混为一谈,连图书馆的基本职能都不清楚。因此 图书馆必须加强对外宣传,通过开展图书馆服务宣传周、读书宣传月等活动,树立自己良好的社会形象,通过报纸、电台、电视台等众多媒体介绍图书馆服务内容、社会职能、馆藏资源,以提高图书馆的知名度,使人们了解图书馆,认识图书馆。我通过资料了解到厦门市少儿图书馆与工商银行“联姻”依靠企业的力量,印制标注有该馆馆址、网址、联系方法、乘车线路、服务内容等广告信息的手提塑料袋,无偿提供给广大读者,既方便读者携带所借阅的图书,又起到宣传、介绍图书馆的作用,我认为此方法值得借鉴,花钱不多效果很好。
  2.2 吸引全社会每一个人走进公共图书馆
  (1)公共图书馆作为文献信息服务机构和文化娱乐休闲中心,在创建学习型社会中必须改变原有的“图书馆管图书”的陈旧观念,读者学习的需求是多样化的,他们走进图书馆,不仅仅是为了学习和汲取所需知识,也是为了在那里充分享受终身学习的快乐。因此,营造一个良好的、充满文化和学习气息的人文环境,是吸引读者的举措之一,当读者步入一个舒适、方便、人性化的图书馆时,一种充满了对知识的渴望心情便会油然而生。 我于08年曾去过香港的一个规模不大的小型图书馆,一进门右侧整齐的摆放几排书架 ,管理员在不停的整理着图书,左侧在一面落地大玻璃墙前摆放着两张桌子,三、四人坐在桌前安静的看着书,室内光线明亮、干净整齐,图书馆的自身形象直接影响着读者的读书热情。
  (2)为了吸引读者留住读者,图书馆要以丰富的藏书为依托,不拘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如举办专题讲座、演讲比赛、书法绘画展览和新书推介、书评及各种培训班等,图书馆还应设有交谈室,供读者相互介绍值得看的好书,使图书馆成为普及科学文化知识的基地,文化娱乐活动的园地。通过集中开展一系列活动,提高人们对书籍的热爱、对知识的渴求,促进广大读者多读书,读好书,推动全社会形成浓厚的学习风气。
  2.3 图书馆要更好地服务于学习型社会
  终身学习单凭个人的自觉很难做到,要在全社会营造一种学习气氛,相互带动潜移默化,走进社区?—把图书馆开到居民家门口是很好的举措。社区是构成现代城市的主要分子,是城市居民生活、学习、休闲、娱乐的最主要基地,只有让全体社区成员有机会读书和广泛参与学习,创建学习型社会才有坚实的群众基础。因此图书馆应尽可能的在社区多建立分馆,应达到两公里就有一个分馆的密度。业务上应勤沟通并进行指导,定期更换新书增加图书的流动性,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读到大量好书获取大量最新知识。
  2.4 图书馆员是终身教育的先行者也是广义的教师
  俗话说打铁必先自身硬。图书馆要建成学习型的组织,要求每个职工在不断变化发展的环境中,能够不断学习,不断创新,不断提升自身的价值。图书馆的管理人员必须增强自身的知识素养,才能给读者更好的服务,同时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学习,终身学习,从自身做起,端正态度,刻苦钻研图书馆业务,把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理念运用到实际中去进行探索,在创建学习型社会中,做一个先行者。我们既要憧憬未来,又要脚踏实地。
  2.5 尽可能的为读者提供方便
  根据大多数读者情况适当调整图书馆开放时间,以方便各层次读者不同时间段来馆借阅,尽量满足读者的求知欲望和索书要求采购相应的学习资料。细节上提供更多帮助,如:备有桌椅让读者坐下慢慢挑选自己喜爱的图书,在大厅配简易衣帽架供读者使用,图书馆的每个对外窗口备有小药箱以备不时之需,更多小设施使读者感到温馨,以达到让更多读者喜欢来馆借阅感到读书很快乐。迈向学习型社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图书馆所具备的是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特殊优势足以使之责无旁贷地在构筑学习型社会中担负起重任,为我们社会成为“书香社会”作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 李淑芳.图书馆在构建学习型社会中的地位、作用与对策[J].现代情报,2004(7).
  [2] 尹新源.终身学习与图书馆.图书馆理论与实践[M].2003.
其他文献
该文分析了不同的河段推移质运动的特点,需要进行推移质输沙的试验,通过试验的结果表明,在不同的连续弯道中,其运动的轨迹也是不同的。天然河段上有着不同的床面形态,它的运
目的 探讨缺氧诱导因子HIF-1α、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Bcl-2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相互之间的关系。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60例手术切除后的乳腺癌石蜡标本组织
目的 探讨结核病在耳鼻咽喉和颈部的表现,提高诊断率以期达到有效治疗的目的。方法 分析147例已经菌培养,抗酸染色,病理学检查或诊断性治疗试验确诊为耳鼻咽喉和颈淋巴结结核病
【摘 要】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尤其是我们国家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英语作为一种沟通交流工具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社会各个层面对英语的重视程度也进一步增强。尤其是在高中教育阶段,对于英语也是更加的重视,无论是在教学课程安排还是教学质量上都有了实质性的突破,但是,从实际教学来看那,还是存在着不少的问题,有的老师受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在课堂上与学生的交流互动不够,学生自身对于英语学习的兴趣性没有
【摘要】本研究通过对玉树地区小学教师职业生涯现状的分析,对玉树地区小学教师职业生涯中的矛盾和影响因素从政府及社会支持、学校教学环境、教师个人感知三个方面作出合理的分析和解释,同时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为促进玉树地区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提出合理化、具有可操作性的建议,为提高玉树地区小学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和促进当地基础教育发展提供科学的依据。  【关键词】玉树 职业生涯 教师专业发展 小学教师  【中图分类号】
随着经济一体化的快速发展,国内众多企业在迎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遭遇较大的发展挑战。这意味着无论是供应链上的哪一个企业,均需要严格地践行社会责任。本文对供应链中的核
目的 探讨血管介入治疗在难治性产后出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seldinger法。对23例难治性产后出血患者先行股动脉穿刺造影,明确出血部位后选择或超选择性插管,双侧分别注入
高中地理主要学习: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区域地理,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不浓厚,特别是自然地理,因为文理兼容,需要较强的逻辑思维和空间想象能力,使
以长春市第一汽车制造厂工业用地为研究对象,通过Google地图、实地踏勘、调研访谈等方法挖掘长春市"一汽"自建厂以来,工业用地空间格局演变的范围和程度,并对应其发展过程的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