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兰州市2007年数学中考考试说明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n14256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元月31日,兰州市教育局公布的2007年中考考试说明详细阐述了今年中考的命题趋势,为兰州考生应考的“指南针”。本文从命题原则,考试范围,试题结构及题型加以分析,并结合我校的实际制定的复习建议,大胆的对07年中考命题趋向作以分析。
  关键词:命题原则 试题结构 命题趋向
  
  根据“课程标准”,兰州市教育局公布的2007年中考考试说明详细阐述了今年中考的命题趋势,为兰州考生应考的“指南针”。本人通过学习考试说明从命题原则、考试范围、试题结构及题型加以分析,并结合我校的实际制定的复习建议,大胆的对07年中考命题趋向作以分析,谨提出以下见解,以作参考:
  
  一、命题原则
  
  1.立足基础,体现公平性。数学学科的考试,除立足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考查外,更注重数学思想和方法的考查,体现学科的主干知识。
  2.注重能力,体现有效性。试题的着眼点和着力点主要放在考查能力上,重视对运用所学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重点考查运算能力、表达能力、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生活实践能力。特别对思维能力,要求考生会对问题或材料进行观察、比较、分析,能对其中的数学信息进行选择和处理,并能作出合理的推断或大胆的猜想。
  3.强调应用,体现现实性。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学以致用,加强试题与社会实际和考生生活的联系,特别考查在具体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渗透探究,体现开放性。试题要注重考查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适度增加开放性试题,拓宽考生的思维空间,有助于创造性的发挥。
  5.重视综合,体现科学性。注意学科的内在联系和知识的综合,引导考生关注对所学知识适当的重组与整合;重点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运用、分析、综合能力的考查。
  
  二、考试范围试题结构及题型
  
  1.考试范围及内容比例:以九年级所学内容为主(七年级、八年级教学内容不单独命题)。其中数与代数约占40%,空间与图形约占40%,统计与概率约占15%,实践与综合运用约占5%(内容与分值将融合在前三部分中)。
  2.试题难度与分值分配:试题的整体难度应适度,应延续近几年的试题难度,试卷分A卷(100分)和B卷(50分),按难易程度分为A卷:基础题约占70%,中档题约占30%;B卷:中档题约占40%约20分,较难题约占40%约20分,难题占20%约10分。
  3.试题类型:选择题(10小题30分)、填空题(8小题32分)、解答题(A卷5小题38分,B卷5小题50分,包括计算题、证明题、作图题、直角三角形等应用题、与圆有關的证明或计算题、与方程、函数、几何结合的综合题)。
  
  三、命题趋向预测及复习建议
  
  1.紧扣教材,突出“双基”。估计2007年的中考试题应在保持原有试题难度、框架形式相对稳定不变的前提下,通过创设新的问题情境,结合实际问题在运用知识过程中考查“双基”。试题不会求繁求难,也不会出偏出怪,源于教材,高于教材。特别的,过去将根与系数的关系作为与其他知识综合考查的重点的现象将消失,这一变化要关注,应把重点放在提高学生建立一元二次函数的模型解决问题和一元二次方程的能力上。
  2.体现新理念,与新课程接轨。估计在试题立意和形式内容上,可能会在体现新课程理念等方面做出一些有益的尝试,所以下一段复习时:一是要把动手操作(展开折叠、折纸)与简单推理有机结合;二是要加强对归纳、猜想、探索性问题的训练;三是要注意对教材中一些典型例题、习题的研究,尝试对基本图形、基本函数进行改编,或将典型题中的条件加以限制、改变、拓展,将其改编为探索性问题。
  3.加强开放探索、培养创新能力。开放探索性试题能给考生提供自由选择、自由想象、自由发挥、自主探索的空间,有利于培养考生的创新意识,对推进课程改革具有重要意义。预计2007年的中考试题仍会从归纳型、方案设计型、猜想型、探索“存在型”、动态型、条件或结论开放型等试题形式中考查学生的探索创新能力。要着重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要重视抛物线与单圆、特殊四边形结合(与切线、动弦有关)的综合题,体现数形结合及图形运动的思想;
  (2)要加强直线形、相似形、面积与方程、三角函数结合综合题的专项训练(注意对称、折叠、图形转动等问题);
  (3)除了圆的证明与计算题外,要侧重图形变换等开放性问题,尤其是两圆问题。所以在复习中,要抓住教材中常见的基本图形,注意挖掘图形各种量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可能的变化规律。
  4.注重改变考生的学习方式。2007年各地的中考试题,估计将在注重考查考生的创新意识和主动探究能力上做一些尝试。加大对开放性试题、阅读理解、规律探究、实践操作等能力考查,如统计初步的考查能否是先给出统计图,让考生从统计图中获取信息,再通过表格等形式对数据进行加工整理,并能用统计知识对统计图表所反映出的问题给出科学合理地解释。
  5.注重联系实际,贴近学生生活,体现人文精神。预计2007年中考考查应用能力的试题,将会继续结合城市改造(如地铁建设问题)、环境保护(如城市绿化、水污染问题)、节约能源、食品卫生(如禽流感问题)、灾害预防(矿难、地震预防、沙尘暴等问题)、决策设计、统筹规划等社会热点问题,以及考生熟悉的网络、体育等问题来设计试题情景,突出运用数学知识和数学思想方法、构建数学模型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另外,还要注意加强方程与不等式、方程与函数、不等式与函数、一次函数图像应用题的专项训练,可以将近几年的试题进行归纳、整理。
  6.强调学科特点,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考查。2007年中考试题将继续关注学科的内在联系和知识的综合,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适当重组和整合,渗透化归、方程与函数、分类讨论、转化、数形结合等数学思想,注重掌握待定系数、消元法、换元法、配方法等基本方法。
  以上是我对2007年中考考试说明的理解及复习建议。当然,在复习中主要靠同学们自身的努力,要取得优异的成绩,就必须要求自己在平时的学习或复习中做到“条条落实,天天坚持”。相信同学们一定能够修炼出扎实的数学功力,在即将到来的中考中,考出理想的自我。
  
  参考文献:
  [1]兰州市2007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说明.兰州市教育局.
  [2]赵兴荣.中考全解全析.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
  [3]刘广泰,郑作慧.2007甘肃初中毕业会考指导——数学.语文出版社.
其他文献
梦境一“叮当,叮当……”,上课铃声响了。“走哇,还愣着干什么?”我被一个人拉着来到一间教室。“上课!”“起立!”我不由得也站了起来,放眼一看,三十多岁,蓬松的头发,戴着一副眼镜,满脸的络腮胡,那不是我们语文老师吗?“今天,我们学习第五课《伤仲永》,先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课文,疏通一下字词。”我拿出书,漫漫的读了起来,“金溪民方仲永,世……世……”我突然举起了手,“老师,这个字怎么读?”老师走过来一看
期刊
《2007年江苏省高考英语考试说明》(以下简称《2007江苏说明》)是在《2007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以下简称《2007全国大纲》)要求基础上制订的,是江苏省高等学校招生英语考试的基本纲领性文件,是江苏省英语考试命题的依据。研读《2007江苏说明》,理解其精神和实质,对考生下一阶段的复习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 《2007江苏说明》与《2007全国大纲》、《2007全国大纲》
期刊
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是艺术课程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其开发利用的范围越来越广泛。这一观点已成为各国教育行政部门和艺术教育工作者的共识。  我们在艺术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实践中,把课程的扩展紧密地结合学习活动的综合性和探索性,注意艺术课程和学生生活经验、环境紧密联系,因地制宜扩展新的课程资源,补充一些学生愿意学习,教师擅长且材料经济充足的学习内容。  近年来,我在艺术教学过程中尝试用生活中的各种谷物
期刊
自从上世纪末以来,澳大利亚逐步建立并不断完善了先进的职业教育体系。它的“以行业需求为导向”,“以人能力为本位”,“以学生为中心”等职教理念给了我们启示,对我们探索职业教育改革有着极大的借鉴作用。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中澳职教合作项目在重庆得到实施推广。我作为一名中职的英语教师多次参加了培训,通过听澳大利亚专家的讲授逐步转变了传统的观念,深刻地认识到作为教师必须进行角色转变,由传统的讲授者逐步转变为设
期刊
2004年始,教育部对全国高考采取了“统一考试、分省命题”的举措,江苏成为“分省命题”的省份之一,但命题的依据是教育部发布的《考试大纲》。2006年开始,江苏在《考试大纲》的基础上编写相关的说明。《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是高考命题的主要依据,应试的考生和辅导的老师必须认真阅读、深切理解,从而把握考试的内容和要求,把握试卷的结构,了解命题的指向,做到有针对性的复习。现在,2007年江苏语文高考的《
期刊
现实生活中,任何事物都有内容和形式两面,都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体。政治课教学也不例外。勿庸讳言,不少学生认为思想政治课政治原理晦涩、枯燥、乏味、空洞,法律条文繁琐冗长。于是在课堂上出现了学生无精打采、昏昏欲睡、普遍厌学的局面。怎样才能扭转这一颓废消极的心理定势?怎样才能克服昏昏欲睡、无精打采不利教学的局面?  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参与者,我们如何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采用多种形式,巧设情景,就显得至
期刊
一、全卷述评    2006年江苏省高考英语试卷继续遵循“有利于中学素质教育的推进,有利于高校选拔人才,有利于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 和“稳定中求发展”的命题指导思想,按照“突出语篇,强调应用,注重实际”的原则设计试题,体现了高中英语教学的目标要求和高考英语试卷命题的延续性和过渡性。试卷基本信息如下:    结合试卷测试的具体内容,我们认为江苏省2006年高考英语试卷具有以下特征:  1.测试技术有
期刊
摘要:积极的学习情感在英语学习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何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情感值得我们深思。应从语言学着手,结合英语教学方法,通过获得英语学习成功的喜悦而培养学生积极的英语学习情感。  关键词:积极情感 英语学习 成功 喜悦    著名的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告诉我们:“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装进另一个头脑,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的心灵接触。”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
期刊
摘要:明喻是一种很常用的修辞手法,但在修辞学中,对于比喻词as 表现明喻的研究迄今不多。本文分析了as...as形式的明喻的特点及其运用,并就其問题作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比喻词 明喻 特点    1.引言    明喻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它是以两种具有相同特征的事物和现象进行对比,表明本体 (tenor或subject) 和喻体(vehicle或reference)之间的相似关系,两者都在对比
期刊
摘要:目前演讲的艺术推向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对演讲的研究已从过去的重点研究演讲的方式和演讲的语言风格发展到了逻辑学、演讲心理学、演讲美学、论辩术、谈话术和演讲发展史的全面研究;礼仪演讲在社会科学发展的今天使用得特别广泛;而礼貌词语在英语礼仪演讲中是一项很重要的艺术,值得我们去探讨研究。  关键词:礼仪演讲 礼貌语言 功能和效果    演讲类型(The Styles of Public Speaki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