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不同施肥土壤对可溶性有机碳的吸附特征

来源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uochangf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长期不同施肥农田土壤对可溶性有机碳(DOC)浓度与结构的吸附差异特征,以及吸附能力与土壤性质、DOC结构的相关关系,为农田土壤固碳潜力及合理施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供试土壤选自长期定位试验中棕壤和红壤两种土壤的不施肥(CK)、单施有机肥(M)、单施化学氮磷钾肥(NPK)和有机肥配施化学氮磷钾肥(NPKM)4个施肥处理.供试DOC标准溶液由新鲜猪粪提取,提取液DOC浓度为2400 mg/L.以该提取液配置系列DOC浓度溶液,运用Langmuir等温吸附方程拟合土壤对新鲜猪粪来源DOC的吸附浓度变化,采用三维荧光光谱技术分析吸附前后DOC结构及各区域成分相对体积荧光强度变化,分析影响DOC吸附的主要因素.[结果]红壤与棕壤对DOC的最大吸附量分别为12.81和10.82 g/kg,两种土壤均表现为NPKM处理的吸附能力高于NPK、CK.新鲜猪粪提取的DOC主要为类酪氨酸蛋白(区域Ⅰ)、类色氨酸蛋白(区域Ⅱ)和溶解性微生物代谢产物(区域Ⅳ).土壤对这类DOC吸附较多的成分是类酪氨酸和类色氨酸.通过平行因子分析法得出,土壤对新鲜猪粪中的DOC吸附存在2个荧光组分,分子量较高的类蛋白物质(类酪氨酸和类色氨酸)与可溶性微生物代谢产物(C1组分),分子量较小聚合程度较低的类酪氨酸蛋白物质与可溶性微生物代谢产物(C2组分).不同施肥处理对C1和C2组分的吸附能力差异显著,对C1组分的吸附能力为M≈NPKM>NPK>CK,对C2组分的吸附能力为NPK>M≈NPKM>CK.土壤对DOC的最大吸附量Qmax与土壤中游离态铁(Fed)、络合态铁(Fep)、土壤有机质(SOM)呈极显著正相关性,与DOC腐殖化指数HIX和C1组分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性(P<0.01),与荧光指数FI呈极显著负相关性(P<0.01).[结论]从新鲜猪粪提取的DOC结构简单,类酪氨酸蛋白、类色氨酸蛋白和溶解性微生物代谢产物含量较多,腐殖化程度较低.土壤对DOC的吸附过程会受到DOC结构特征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土壤有机质(SOM)、Fed和Fep含量越高,吸附DOC的能力越强.长期施有机肥土壤对DOC中的类腐殖酸等高聚合度的芳香性大分子物质的吸附比例相对较高,而长期单施化肥土壤对分子量较小、聚合程度较低的类酪氨酸蛋白物质吸附量较高.
其他文献
近年来,在农业农村部和海南省委省政府及各南繁省份携手推进下,南繁作物检疫性有害生物监管成效显著,南繁管理、服务水平不断提升.但随着海南省自由贸易港以及全球动植物种植资源引进中转基地的建设,对南繁植物检疫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笔者就海南省南繁管理局国家南繁基地植物检疫联合巡查工作进行了深刻思考,重点从南繁作物检疫性有害生物监管工作成效,南繁作物检疫性有害生物检疫管理存在的问题,以及改进方向等方面提出几点思考和建议,以期为新时期植物检疫工作提供借鉴.
印度雷须螨(Raoiella indica)是一种严重危害椰子、香蕉等作物的外来入侵有害生物,被多个国家列为检疫性有害生物.为评估该螨在我国热区的风险性,应用有害生物风险分析程序和方法,对印度雷须螨在我国热区的风险性进行了分析.结果 表明:印度雷须螨在我国热区的风险评估值R=2.22,属于高风险性农业有害生物.建议在我国热区开展针对印度雷须螨的全面普查监测、加强检验检疫及相关人员培训等风险管理措施,以防止该有害生物的传入和扩散.
近年来,红火蚁(Solenopsis invicta Buren)在我国部分地区传播速度加快,疫情发生程度加重,严重威胁国家生物安全.本文以浙江省仙居县红火蚁阻截防控工作为例,分析当前县级基层开展监测调查、根除防控、应急防控、宣传培训、检疫监管等5方面工作现状,指出部门协同困难、检疫力量不足、存在调查盲区等3方面的问题,并针对性提出规范化履职、社会化治理、专业化服务、前端化阻截等4点建议,为切实做好红火蚁阻截防控工作提供参考.
为了开发冷藏火龙果(Hylocereus undatus)中桔小实蝇(Bactrocera dorsalis Hendel)的口岸检疫处理技术,本文测试了5℃条件下溴甲烷熏蒸处理对桔小实蝇3龄幼虫的杀灭效果和对红心火龙果品质的影响.毒力测试结果表明,在5℃条件下,熏蒸浓度增加或熏蒸时间延长均可提高溴甲烷对桔小实蝇的杀灭效果;几率值分析结果表明,熏蒸浓度和暴露时间对溴甲烷的毒力具有等效的贡献,在95%置信区间下,溴甲烷杀灭99.9968%桔小实蝇3龄幼虫所需的浓度时间乘积约为250 g.h/m3;品质测定结
[目的]研究石灰性土壤上施用磷肥引起的小麦铁、锰、铜、锌含量的变化及其与作物养分吸收和土壤养分有效性的关系,为旱地小麦磷肥合理施用和丰产优质生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04年在陕西杨凌设置不同磷肥用量的长期定位田间试验,土壤为石灰性土壤,pH 8.3.试验在每个小区施氮(N)160 kg/hm2的基础上,设置施用P2O50、50、100、150、200 kg/hm25个水平.于2013—2016年3个收获期取样,测定了小麦地上部各器官生物量和铁、锰、铜、锌含量,及0—20和20—40 cm土层土壤有效
[目的]小麦是磷肥需求量最大的作物之一.为了探索小麦对磷的高效利用机制,本研究评价了不同磷效率基因型小麦在缺磷条件下的差异响应.[方法]本研究选取一个磷高效小麦基因型\'小偃54\'和一个低效率型\'中国春\'作为试验材料,设置正常供磷(+P)、缺磷(?P)和缺磷7天后恢复正常供磷(RP)3个处理进行小麦水培试验,调查分析了小麦幼苗的表型、生理以及缺磷响应基因的表达随缺磷时间的变化趋势,及它们在不同磷效率小麦基因型间的异同.[结果]缺磷胁迫明显增加了两个小麦基因型的根冠比,但无论缺磷与否,
我国每年从东南亚进口大量火龙果(Hylocereus undatus Britt),易携带南洋臀纹粉蚧(Planococ-cus lilacinus Cockerell)等检疫性害虫.溴甲烷熏蒸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检疫应急处理措施,而热水处理作为一种溴甲烷替代处理措施,已经成功应用于多种热带和亚热带水果.本文研究了热水处理对南洋臀纹粉蚧的杀灭效果和对进口火龙果品质的影响,采用47℃热水对南洋臀纹粉蚧各龄期进行处理,利用热动力学模型对死亡率和处理时间的关系进行分析.47℃热水对火龙果进行45~90 min处理
传统形态学方法难以区分茶黄蓟马与其相似种,特别在幼虫等未成熟阶段,本研究基于茶黄蓟马ITS2基因序列设计合成了特异性引物和TaqMan探针,建立了一种基于TaqMan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的茶黄蓟马快速检测方法.结果 表明:制作的标准曲线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对包括茶黄蓟马在内的茶园常见蓟马进行检测,能够特异性地检测到茶黄蓟马的荧光信号,而其他蓟马没有荧光信号;灵敏度检测结果显示可检测浓度为1690拷贝/μL的靶标目的 片段DNA.该方法具有较强的特异性、较高的灵敏度,为茶黄蓟马的早期监测和口岸快速检疫提供了
[目的]地膜和秸秆覆盖是提高西北旱地小麦产量和氮素利用率的有效措施,本研究比较了两种覆盖方式在不同降雨年型的效果,为小麦高产、氮素高效利用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方法]于2012—2020年在陕西省咸阳市永寿县御驾宫村旱地进行8年大田试验,试验期间有3个丰水年、1个平水年和4个干旱年.试验设无氮对照、常规播种、全膜穴播和秸秆覆盖共4个处理,其中3个施氮肥处理为施纯氮150 kg/hm2.调查了小麦产量、产量三要素、生物量、氮含量、吸氮量,计算了氮肥表观利用率和氮肥农学利用率.[结果]与常规播种相比,在
[目的]研究不同水旱轮作模式下秸秆还田对水稻产量、土壤养分和稻米品质的影响,为多元化轮作模式秸秆还田和水稻提质丰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田间试验于2018—2020年在陕西省汉中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韩塘试验基地进行.试验包含轮作模式和秸秆还田2个处理因素,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共设油菜–水稻(R–R)、绿肥(紫云英)–水稻(G–R)、冬闲–水稻(W–R)3种轮作模式,每种轮作模式设秸秆不还田和秸秆还田,共6个处理.水稻收获后,测定了水稻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以及0—20 cm土壤养分含量.[结果]轮作模式和秸秆还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