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区乡村产业与生态协同振兴的关键领域及实现路径

来源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fiv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乡村振兴的关键在于产业的振兴,而山区乡村振兴则需依靠产业与生态协同振兴才得以实现.鉴于山区乡村肩负生态环境与(民族)传统文化“双保护”和经济发展的特殊使命,以及按现阶段山区乡村发展特点因地制宜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以多功能发展、文化-产业融合发展、协调发展和绿色发展为理论视角,以乡村产业与生态振兴为山区乡村振兴的“两大抓手”,稳步推动山区乡村振兴的进程.为此,应以村民全面发展及生活富裕为山区乡村产业与生态协同振兴的目标导向;聚焦推进协同振兴的产业、生态、文化、人才和组织等关键领域;以乡村基层党组织嵌入为引领、以新型村级集体经济为立足点、以合理适度利用乡村资源为必要原则、以“生态+”为特色发展模式,推进山区乡村产业与生态的协同振兴.
其他文献
2021年7月14-17日,由贵州民族大学、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民族关系专业委员会、国家民委重点基地中国特色民族理论研究基地、云南民族大学主办,贵州民族大学民族学与历史学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云南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承办的“第十一届全国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教学研讨会暨第十五届全国民族理论研究生学术研讨会”在主会场贵州民族大学和分会场云南民族大学召开.
包容性绿色发展倡导包容性与绿色化共存,是实现经济、社会、生态三大系统协同发展,促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基于2004—2017年长江经济带108个城市的面板数据,运用定基极差熵权法、耦合协调度模型和面板分位数回归等计量手段,对长江经济带包容性绿色发展水平的时空异质特征及影响因素等问题进行测度与识别.结果表明:1)长江经济带包容性绿色发展水平整体呈逐年上升趋势,其空间格局表现为从长江下游地区到长江上游地区逐级递减的阶梯性差异,同时还具有全局空间正自相关性,形成了以省会城市为集聚地的“多中心”发展格局;2)与
绿色战略已成为引领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工具.基于知识图谱的思想与方法,运用VOSview1.6.11与CiteSpace5.8.R1软件,以WOS与CSSCI数据源对绿色战略研究进行系统梳理.研究发现:1)绿色战略研究呈现六大聚类特点:可持续发展是绿色战略研究兴起的前提;管理层意愿对绿色战略制定和实施有推动作用;实证研究正逐步完善绿色战略的知识结构;创新能够突破绿色战略实施障碍;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有助于树立绿色形象并促进企业绩效;绿色供应链管理是企业实现绿色战略的重要途径.2)绿色战略研究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
本文的内容包括综合性成果中的鄂伦春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鄂伦春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专题研究和相关鄂伦春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弘扬的理论问题.在综合性成果方面,当前国内学术界对鄂伦春族的综合性著作多部,包括历史、文化、社会等多方面研究,有大量关于鄂伦春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方面的内容.在专题研究方面,包括不同类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比较研究、调查报告、传承与弘扬研究等.在理论问题研究方面,主要研究要保护、传承和弘扬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各民族非物质遗产保护、传承要有利于对中华文化的认同,重视地域性的非物质
“两山论”是建设美丽中国,保障我国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两山论”包括三个层面的科学内涵:强调了生态环境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优先地位,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新思路,揭示了“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辩证关系.将“两山论”与马克思物质变换理论的三重意蕴相对照,可以看出,“两山论”在美丽中国建设的实践中,自觉遵循了自然物质变换的一般规律,实现了生态环境保护与社会物质变换两极的统一,并以时代问题为导向,发展了马克思人与自然物质变换理论.除此之外,我国发展循环经济、推进绿色消费,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
传统生态足迹理论的缺陷在于固有的静态性和研究对象仅为生态系统的单一性,而深入进行Tapio脱钩分析的优势恰恰在于能动态反应变量的时间序列特征和有效评定双系统之间的耦合程度.因此在传统生态足迹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经济发展与生态压力之间的脱钩关系,以有效克服其缺陷并对区域可持续性做出综合评判.结果表明:1)娄底市人均生态足迹随时间呈倒“U”型分布,其中能源足迹的贡献率最大.2)长期面临严重的生态赤字,处于相对的不可持续状态.3)脱钩关系由“扩张性负脱钩”到“弱脱钩”到“强脱钩”,表明系统间的耦合程度越来
河南师范大学中国史学科始建于1951年的平原师范学院历史系,1955年并入河南大学,复建于1986年.自1998年起,陆续获得历史文献学、专门史、史学理论及史学史等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2010年获得历史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2011年获得中国史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2012年,中国史学科入选河南省一级学科重点学科.2018年历史学入选河南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0年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拥有省级研究基地1个,省级、国家级教学团队各1个,省级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1个.经过多年的积淀和发
期刊
黄遵宪是晚清第一代走出国门的外交家之一.在十余年出使东洋和西洋的过程中,黄遵宪已经成为中国为数不多的、能站在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高度比较东西方文明优劣,从自强、富足、进步的角度思考国家与民族命运的知识分子.黄遵宪“吟到中华以外天”的诗,以“我手写我口”,“诗中有人,诗外有事”的努力,留下了诗人丰富的情感经历,也留下了晚清“游东西洋者”艰难的思想跋涉历程.
新时代提出新课题,新课题催生新理论,新理论引领新实践.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征程的赶考之路上,中部地区特别是中原地区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河南在全面开启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中奋勇争先、更加出彩,需要亿万中原儿女用一个又一个出彩绘就浓墨重彩,需要河南哲学社会科学界尤其是经济学界有更大的担当、更大的作为、更大的贡献.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河南省十一次党代会召开后,面对新时代新征程,面对未来百年,我们前瞻30年,提出河南需要打造中原经济学.
以中国2004—2018年263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为研究对象,运用非期望产出Super-SBM模型测度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构建多期双重差分模型分析了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全国层面,建立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呈现“U”型趋势,即开发区在建立初期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开发区建立一段时间后,会促进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且成立之初的抑制作用主要源于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抑制;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