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移植术后恶性肿瘤6例分析

来源 :中华器官移植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yi84312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院1991~2000年6月进行了肾移植350例,有6例发生恶性肿瘤.其中,男性4例,女性2例,年龄为38~56岁,平均46.5岁.5例原发病为慢性肾小球肾炎,其中1例HBsAg阳性;1例为肾结核终末期.术前5例行血液透析,1例行腹膜透析.6例患者均为第1次移植,移植术前供、受者血型相同,淋巴毒试验均<10%.此6例患者肾功能在术后3~5 d恢复正常.术后免疫抑制剂的应用:4例采用环孢素A(CsA)+硫唑嘌岭(Aza)+泼尼松(Pred)三联治疗;2例采用CsA十霉酚酸酯(MMF)+Pred.术后有2例曾因移植肾急性排斥接受甲泼尼龙冲击治疗,2例接受单克隆抗体治疗.术后有2例发生肝功能轻度异常。

其他文献
患者男,39岁,全身皮肤反复出现丘疹、结节伴轻度瘙痒12年.患者于1990年始额部出现少量散在斑丘疹伴轻微瘙痒,其后2年面部、躯干及四肢伸侧出现皮色或淡红色丘疹、结节,皮疹从米粒至蚕豆大小不等.部分皮疹可在半年至2年左右消退,局部遗留暂时性色素沉着斑。
结直肠癌和其他癌症一样,是一种以局部表现为主的全身性疾病.至今5年生存率仍徘徊在50%左右.治疗失败的常见原因是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如何提高手术的根治性以及进行有效的术后综合治疗日益受到临床的重视.近几年来潍坊市人民医院肛肠外科对417例结直肠癌患者进行了随机对照前瞻性观察,以探索不同病期(Dukes)结直肠癌的合理优化治疗方案,取得了满意的初步临床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