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化单横模单纵模激光二极管泵浦Nd∶YAG激光器

来源 :光学仪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NG_YAN34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在需要利用光的相干性的场合,如倍频、光参量振荡、全息以及光束的相干合成等对激光器输出的线宽有严格的要求,这时就需要对纵模进行选择。介绍一种小型化单横模单纵模激光二极管泵浦Nd∶YAG激光器,单脉冲能量3.6 mJ,重复频率200 Hz,脉冲宽度16 ns,单横模、单纵模运转。该激光器采用谐振反射器和腔内倾斜标准具对纵模进行选择,试验结果与理论计算比较吻合。该激光器可用作窄脉宽高能激光器的种子源。
  关键词: 二极管泵浦激光器; 单横模单纵模; 谐振反射器; 倾斜标准具
  引言本振-功率放大(MOPA)结构是获得高能激光输出的一个常用方法,本振决定最终输出光束的光束质量和频谱特性,放大级则决定输出光束的功率或能量。对于MOPA结构的激光器而言,高稳定性高质量本振的设计是成功的关键。能量或平均功率越高,对本振的要求就越高,空间分布要均匀(单横模),频谱特性则要求是单纵模[1]。在需要利用光的相干性的场合,如倍频、光参量振荡、全息以及光束的相干合成等对激光器输出的线宽有严格的要求,这时就需要对纵模进行选择[2]。纵模选择大致有三方面的技术:(1)腔内倾斜标准具或谐振反射器;(2)改变特定的谐振腔参数增强腔内模式选择能力,如缩短腔长,去除空间烧孔效应和增长Q开关脉冲建立时间等;(3)注入种子。单纵模激光器包括行波腔的环形激光器、半导体泵浦的单微片激光器、利用饱和吸收体结合标准具(腔内倾斜标准具或多片谐振反射器)的Q开关激光器、注入种子激光器等[35]。本文介绍一种利用腔内倾斜标准具和谐振反射器结合Cr4+∶YAG饱和吸收体调Q的半导体泵浦单横模单纵模Nd∶YAG激光器,输出能量3.6 mJ,频率200 Hz,脉冲宽度16 ns,M2因子纵向和横向分别为1.27和1.37。利用该激光器作为种子源,最终获得3 J,200 Hz,脉宽10 ns的高光束质量激光输出。1激光器设计激光器主要由三部分组成:激光头、LD驱动源和温度控制系统,采用Cr4+∶YAG被动Q开关以获得单纵模运转,这样可以用低精细度的标准具进行选模,这是采用主动Q开关无法获得的。采用一个平面谐振反射器进行纵模选择,谐振反射器的长度30 mm,还有一个腔内的倾斜标准具进行粗选,标准具厚度3 mm。激光器谐振腔腔长300 mm,这样激光脉冲的宽度大约在15 ns左右。
  直角棱镜和道威棱镜用来“折叠”谐振腔,减小纵向尺寸,并且可以提高光路稳定性。两个四分之一波片在Nd∶YAG激光介质中形成扭转模消除空间烧孔效应。光楔使光路调整更加方便,同时可以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光阑对激光输出的横模进行选择,保证为TEM00模。另外对整个激光头进行温度控制,以保证纵模的稳定性。泵浦头采用侧面泵浦,包括六个准连续激光二极管拔条从三个方向泵浦,LD工作在脉冲体制,重复频率200 Hz,脉冲宽度300 μs,最大电流100 A,峰值功率100 W。采用棒状Nd∶YAG晶体,尺寸为Φ2×55 mm,掺杂浓度为1.1%,激光棒采用循环水冷却,激光二极管的热量通过铜沉传导到底面,用热电制冷片进行温度控制。光学仪器第35卷
  第3期胡文华,等:小型化单横模单纵模激光二极管泵浦Nd∶YAG激光器
  为给激光器提供正常的工作环境,必须对激光二极管进行温度控制,使LD输出波长与激光工作物质的吸收峰吻合,同时在用作高能系统种子源时,还要保证激光器的输出波长与放大级激光棒增益截面的最大值一致。图2是LD输出波长与泵浦效率的关系曲线,根据该曲线可以确定LD控温精度,LD波长随温度的变化率为0.3 nm/℃,则温控精度应该在±3 ℃。泵浦时激光棒的平均热负载不会超过3 W,这会导致激光棒内的温升大约为0.5 ℃,激光棒的热焦距大约4 m,激光棒内热致双折射造成的激光功率下降可以忽略不计。由于激光器采用饱和吸收体调Q,每个激光脉冲与触发脉冲的延迟时间有比较大的跳动,作为种子源使用时不利于放大能量的提取,因此在激光器的后反镜处装有光电二极管,用来测量输出脉冲激光的幅度和与时钟信号的延迟时间,用来反馈控制激光二极管的电流。采用这种方法可以将延迟时间控制在1 μs(均方根值)以内,另外该电路还可以在温度变化或激光二极管寿命导致阈值提高时,自动控制激光二极管的电流。对侧面泵浦结构进行计算机模拟[67],如图3所示为泵浦头结构。激光棒处于中心,通水冷却,六个准连续二极管分两层从三个方向侧面泵浦。二极管之间采用抛毛的反射面,以使得泵浦光能够多次穿透晶体棒,从而提高泵浦的均匀性,改善光束质量。
  3结论通过采用激光二极管泵浦和谐振腔设计获得单横模运转,创新性的谐振反射器和插入标准具设计获得稳定的单纵模输出,脉冲能量3.6 mJ,脉冲宽度16 ns,重复频率200 Hz,垂直和水平方向M2因子分别为1.27和1.37。采用高频示波器对激光器输出波形进行监测,在连续工作30 min内未发现多纵模运转的现象。激光头尺寸为55 mm×80 mm×240 mm,电源尺寸为150 mm×150 mm×55 mm,利用该激光器作为本振,采用激光二极管泵浦获得3 J,200 Hz,脉宽10 ns输出。另外还用于灯泵激光冲击强化激光器本振,输出能量6 J,重频5 Hz,脉宽10 ns。
  参考文献:
  [1]蓝信钜.激光技术[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2]蔡云飞,杨泽平,敖明武.自适应光学系统中非共轭问题对波前校正的影响[J].光学仪器,2008,30(6):64-68.
  [3]宋宝安,赵卫疆,任德明,等.扭摆腔被动调Q获单纵模光滑激光脉冲[J].光电子 激光,2008,19(10):1328-1331.
  [4]刘朗,秘国江,黄茂全,等.高重复频率高能量单纵模激光器[J].中国激光,2003,10(6):44-47.
  [5]郝二娟,李特,檀慧明,等.LD泵浦的全固态激光器的单频实现方法[J].激光杂志,2006,27(2):14-15.
  [6]吴海生,尹贵增,李湘宁.高功率LD高效、均匀泵浦耦合技术研究[J].光学仪器,2006,28(6):23-27.
  [7]李鹏,张全,沈诗哲,等.柱状楔形微透镜光纤与半导体激光器耦合效率研究[J].光学仪器,2006,28(3):52-55.
其他文献
摘要: 为了满足数字电影光学系统色温要求及提高光源能量利用效率,降低设计及光学薄膜镀制难度,计算了色温变化小、光源利用效率高的可见光高反射光谱波段。根据椭球滤光反射镜的工作原理及滤光薄膜的光谱特性,结合氙灯光源光谱及人眼的视觉函数,分析了可见光不同光谱波段对系统光效率及色度坐标的影响。获得了可见光波段光效利用率高,色度参数变化小的波段范围,解决了数字电影反光镜滤光薄膜可见光高反射波段初始设计问题。
期刊
摘要: 为进一步研究涡旋光,推动涡旋光在通信和医学等方面的应用,需要产生稳定的各阶厄米-高斯(HG)光束。现通过对大数值孔径外腔式HeNe激光器进行结构微调,并采取自激励的方法直接产生各种高阶HG光束。此方法操作简单,激光模式稳定,同时利用MATLAB计算出对应的高阶HG光束模式的横向光强分布。实验结果和理论计算结果基本一致,该研究为今后气体激光器的模式控制和分析奠定了一定的实验基础,得到的高阶H
期刊
摘要: 为了通过二维图像信息计算三维空间中的几何信息,对摄像机系统进行精确标定。在建立和分析双目立体视觉模型和现有摄像机标定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新的光学标定方法。该方法通过构建和分析双目摄像机理论模型,并改进现有的方法实现了双目立体视觉的光学标定。实验在双目摄像机平台上,采用黑方格模板和通过算法实现了光学参数的标定,使用LevenbergMarquardt算法优化单应矩阵,并通过最大似然估计法进
期刊
摘要: 采用磁控溅射法在Si(100)衬底上制备了Zn0.98Cr0.02O薄膜。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仪(XPS)、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综合物性测量系统(PPMS)对所制备的样品进行了结构、成分、形貌和磁性能分析,研究了衬底温度对薄膜的结构、形貌和磁性能的影响。XRD 分析表明,Zn0.98Cr0.02O薄膜样品具有纤锌矿结构,呈c轴择优取向生长;XPS显示薄膜样
期刊
摘要: 研发了一套基于连续扫描的激光共焦扫描显微镜(laser confocal scanning microscopy,LCSM)系统。该系统采用工作台连续运动方式实现扫描,提出了利用单次采集的数据滤除随机噪声的方法,避免了多帧取平均对成像速度造成的影响。实现连续扫描的关键在于解决工作台运动与数据采集的同步问题,利用采集卡有限采集模式,合理匹配工作台参数和采集参数,成功解决了这一问题。详细介绍了
期刊
摘要:  针对传统光谱仪在实验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设计了一种成本低、体积小的简易光谱实验仪。该光谱实验仪可以探测340~1 000 nm光谱范围内的光。基于光敏三极管良好的光电特性和光谱特性,用中心波长不同的窄带滤光片将入射光分光后分别照射到相应的光敏三极管上。定量反映光照度的各光敏三极管所产生的光电流,经电路转换成电压并放大后被计算机实时采集,利用相应VB程序的处理,在程序界面上实时呈现光谱图。
期刊
摘要: 太阳模拟器是聚光光伏(CPV)领域内对电池片、组件及系统进行在线检测的一种必不可少的光源设备,其要求辐照度大于800 W/m2,准直角度小,辐照度均匀,光谱接近AM1.5。要同时达到这些指标有一定的难度。通过分析实现既辐照均匀又辐照准直的太阳模拟器需要克服的因素,提出了一种太阳模拟器结构方案以满足上述要求。同时,配比不同焦距的准直透镜还可实现辐照面积可调。利用ZEMAX软件对该结构进行了仿
期刊
摘要:提出了一种基于载波调制的光纤振动传感复用系统,其优点在于,对于感应外界扰动的不同感应光纤单元产生的干涉信号用不同频率的载波进行调制,相邻载波频率之间的频率差无需大于外界扰动引起的信号基波频率上限的两倍。各光纤感应单元形成的信号被共同的光电探测器检测后,利用信号基波来分析扰动信号的物理量,利用载波基波或谐波的边带判断感应扰动信号的光纤。  关键词: 光纤振动传感系统; 复用; 相位生成载波  
期刊
摘要:  光纤传感器以其独特的优点得到了人们的普遍关注,尤其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在土木工程等大范围测量领域成为研究热点。通过对目前分布式光纤测温技术的系统论述,提出了分布式光纤测温技术的两个研究方向:基于光纤后向散射的光时域及频域反射技术的分布式光纤测温和基于光复用技术的光纤光栅分布式测温。通过对分布式光纤测温技术两个方向的工作原理、特点及性能的理论分析及仿真实验,综合论述和分析了分布式光纤测温技术
期刊
摘要: 为了测量散斑干涉条纹,从而计算出被测物体的微位移,提出了一种基于AT89S52芯片的解决方案。运用单片机驱动步进电机,精准控制光敏传感器的移动,利用传感器判定暗条纹中心,结合软件进行实时处理,获得再现干涉条纹间距。实验结果表明,该设计方案对散斑位移的测量精度可达0.001 mm。  关键词: 微位移测量; 相干光学; 单片微型计算机; 步进电机; 光敏传感器  引言传统的散斑照相法通过摄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