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代烃在铜电极上的电还原特性和还原机理

来源 :环境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lxzz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循环伏安法,对氯代烃在铜电极表面上的电还原特性进行了研究,评价了它们在铜电极上的电还原反应活性,分析了此类化合物在铜电极上的还原机理,并且讨论了电还原反应活性和此类化合物结构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氯代烷烃和部分氯代芳烃在铜电极表面有还原电位,能在铜电极表面被直接还原.氯代芳烃不易在铜电极上被直接还原.实验结果为催化铁内电解法提供了理论依据.
其他文献
鞘氨醇单胞菌(Sphingomonas sp.)AN1及其原生质体经N+离子注入诱变处理,蒽的降解率分别提高了29.3%和36.2%,总变异率分别为80%~100%、60%~80%,耐蒽浓度分别达到300mg/L、400mg/
为了从分子水平探讨硒与汞的拮抗效应和不同形态汞对脑的损伤,应用RT-PCR方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了大鼠在汞污染粮食诱导下脑中c-fos mRNA表达和 c-FOS蛋白表达.结果表明
分离鉴定了二甲戊乐灵降解细菌,并研究了培养条件对二甲戊乐灵降解和细菌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所分离的29株细菌中有3株在3d内对100mg·L-1二甲戊乐灵的降解率在80%以上,
污泥固化后能够降低重金属的浸出风险,但是污泥中硫杆菌的活动存在再次将重金属浸出的可能.针对这种问题采用生物反应器强化固化污泥中硫杆菌的活性,研究了污泥固化前后硫杆菌的
h为适应生产需要,对上部结构破损严重的高桩码头进行了泊位升级改造,并通过静载试验,计算分析了原结构钢管桩的承载力,指出原桩基承载力满足规范要求,可在新建结构中使用,达
为满足煤炭行业和东部煤电化基地建设对人才培养质量提出的新需求,矿物加工专业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3+1"教学改革,深化了培养模式的内涵,构建了理论与实践课程体系,通过改革实
基于我国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发展现状,从设立管理机构、完善技术手段、建设人才队伍、收集有效信息等方面,阐明了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发展途径,有利于实现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
基于社会代谢的物质流核算和相关指标,构建了表征国家环境压力总量的本国环境载荷指标,并与经济总量结合得出环境效率指标,建立了指标的计算模型;对本国环境载荷进行了经济增长的
以菲为代表性化合物,利用摇瓶吸附实验研究土壤-水分配体系中溶解态有机碳(DOC)对有机碳归一化吸附系数测定结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吸附系数测定过程中土壤溶出的DOC会导
基于绿色生态建筑设计的概念,阐述了现代城市中绿色生态建筑的设计理念和设计原则,并结合设计实例应用,从多方面对绿色生态建筑设计进行探析,有利于实现绿色生态建筑设计的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