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阳左戈”戈考

来源 :中国文字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danf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对出土文献中有关“成国”的材料及传世文献中关于“成国”的记载作了梳理,认为成国初封于陕西,平王迁都后封于今山东省宁阳县的埕城,后迁至今山东郓城境内,再迁至“成之阳”一今山东鄄城东南,称“成阳”.山东新泰出土的“成阳左戈”戈铭中的“成阳”与其他出土文献中的“城阳”字形、铭文辞例及器物的材质、器形均不同.此戈当为成国迁至“成之阳”改称“成阳”后,其左库所铸兵器.
其他文献
前情提要rn10班的孩子是我带的第一届学生,那一年也是我第一次当班主任.刚刚当班主任的我没有什么经验,又很想了解学生,为了拉近与孩子们的距离,我让他们每个星期写一篇周记,内容不限.
期刊
本文通过归纳出土文字和俗字某些容易混淆的书写特点,并用记载同一件事的不同的文献互相比较,指出《春秋繁露·王道》中“刑鬼侯之女取其環”的“取”字应该是“俎”字之误,“環”字应该是“骸”字之误,并顺便讨论了《史记》中的某个词义问题.
本文对西汉出土文献与传世文献中的地名通假用字的实例进行了整理,并进行了简单分类.在实例的基础上对地名通假用字的特点、产生的原因进行了探讨.
流言:有文章这样写道:人体器官有排毒时间,21:00—23:00是淋巴排毒,23:00—次日凌晨1:00是肝脏排毒,凌晨1:00—3:00是胆排毒……人体器官真有排毒时间吗?rn真相:人体器官并没有排毒时间.“排毒”并不是一个严谨的医学用语,而是为了迎合人们追求健康长寿愿景的说辞.假设人体真会“排毒”,那么肯定是代谢越快时排毒效果越好.23:00—次日凌晨1:00这个时间段,人体在休息,整体代谢都平缓下来,为何肝脏等器官的排毒却加强了呢?所以该说法根本没有科学依据.
期刊
文中对马王堆汉墓帛书《五十二病方》中治疗“疣”及“白(痜)”的医方进行了集中讨论,释出“稽”字,并认为可以通假为“楷”“蓍”\'榰“等字,分别指楷树、蓍草、柱脚等义;《五十二病方》中治疗”白(痜)“病的医方中有”鸡涅居“一语,其应该读为”鸡涅距\",指鸡的黑色鸡距.
构形特殊的异体字是指形成过程复杂,往往综合运用多种制字方法,同时又不好准确地归入异构或异写字类型的异体字.这类异体字表现在异构和异写同用,古今字形杂糅,制造的新字有的无法分析构形理据,有的构形理据隐晦,溯源颇费周折,可谓异体字中的“疑难字”.文章就《五音集韵》中的13例异体字试作考辨,希望对整理字书和韵书文字有所裨益.
《字辨证篆》是清代道光年间举人易本娘在文字学领域的重要著作.《字体蒙求》是《字辨证篆》的第17卷,是易本烺早年编写的旧作,是“蒙求”类童蒙识字读本.《字体蒙求》在童蒙识字教育史上有一定的价值与意义,即撮举杂辨,帮助童蒙识字、记字、正确书写汉字;添加音注材料,利于蒙童快速正确诵读、记忆字音,理解词义;押韵形式多样,寓教于乐,有助于童蒙诵读、吟唱、记忆.《字体蒙求》是对李翰《蒙求》的继承与革新,专注于汉字教学,抓住字体是汉字教学的关键,为我们编写当代识字教材提供了范本.
叔夷钟镈、庚壶是重要的齐国子姓青铜器,其铭文对于宋、齐两国的历史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通过研究发现,叔夷的外祖母应为齐顷公的夫人齐声孟子,她或许是宋襄公的庶长孙女;庚父右师官职被取代,是宋襄公夫人王姬为了更换国君所作的预先安排,也是后来宋国武穆之乱的导火索.
本文对几枚著录于以往材料的燕陶文进行了补释,认为天津地区出土的一枚燕陶文应改释为“攻人躬”,其内容中的“攻人”当读为“工人”.同时,结合新出土陶文材料,补释了燕陶文中的“(思)”右宫倝鱼\"等内容.
本文从对外汉字教学的角度出发,考察汉字义符对于字义的提示功能.数量有限的义符在字形上系联了大量汉字.在现代汉字层面,义符与所构成的汉字字义之间的关系可分为直接联系、间接联系和无共时联系三类,其中直接联系又可分为若干小类,一些小类具有能产性和较强的规律性.单个义符表义功能的强弱取决于其构字数量、表义度和表义的一致性.构字数量多、表义度和一致性高的义符对于对外汉字教学具有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