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叙事声音的研究

来源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esco_x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闻叙事是以事实为基础、以人物为核心,运用多个叙事主体现身、变换多样的叙事视角的方式,从迷雾之中寻找真相,立体多维地展现了事件的原貌。以《局面》的叙事声音的探究为例,对新闻类短视频的由量向质、由浅入深的发展以及接下来的研究有一定的借鉴价值和现实意义。
  【键词】新闻类短视频;深度报道;叙事声音;
  《局面》这档节目的表现形式虽为人物访谈,但核心是透过和当事人面对面交谈实现深度报道。深度报道和人物访谈类节目的叙事者和叙事视角从来就不是单一的,兼具这两种属性的《局面》亦是如此。贯穿始终的记者、亲身经历的当事人和目击者、提供意见的专业人士等组成了这一节目复杂的叙事主体,有利于立体还原事件真相,而人物的限知视角、零聚焦全知视角、外聚焦的客观视角的复合运用则更加有助于多维地展现事件的原貌。
  “新闻叙事人,既指叙述文本的讲述者,也叙述文本的写作者。”《局面》呈现的方式虽然是时长有限的短视频,但是其中的叙事主体较为多元,在大体上分为以下几种类型:首先是公开在场,推进叙事的记者。由于《局面》的表现形式是面对面的访谈,所以它很明显的一个特征就是记者(主持人)王志安的出镜。
  其次是现身说法,承担主要叙事的新闻相关人员。《局面》聚焦的是当下的舆论热点,对话的是身处舆论漩涡的核心当事人,所以它最主要的叙事者是与新闻相关的人,包括当事人、知情人、目击者等。这类的新闻叙事者主要是在回答记者(主持人)王志安的提问之中完成自身的叙事。《局面》中记者和新闻相关人员的叙事是密不可分的,没有记者叙事的辅助和指引,当事人的叙事就是一盘散沙,没有逻辑可言,缺少当事人的叙事,记者的叙事也会失去说服力。
  最后是提供意见,辅助叙事的专业人士。《局面》中这一类的叙事者通常会就新闻事件给出自己的解读,将事件引申到一个新的高度,往往会形成比较大的社会影响力和说服力。对于专业人士在新闻叙事中的发声,不仅仅为了给受众解答专业上的疑惑,也是平衡报道的要求,这样一来凸显了《局面》深度报道的定位,同时也显示出了此栏目的专业性。
  “叙事视角就是指叙述者观察个叙述故事的角度,任何一篇叙事作品,都必有一定的叙事视角。”在《局面》只存在单一的视角的情况较为少见,大多数时间是作为复合的视角出现。首先,人物的限知视角占主导。《局面》中,采取限知视角叙事的主要是新闻事件的当事人、目击者和提供意见的专业人士。根据人称来分,新闻当事人采取的是第一人称当事人视角、目击者采用的是第一人称见证人视角、提供意见的专业人士则运用的是第三人称限知视角。这几种视角的运用在节目中随处可见,第一人称当事人视角运用最具有代表性的是对话模拟画像专家林宇辉,这期节目围绕着林宇辉本人的经历展开,大部分时间是林宇辉用第一人称“我”来讲述自己的故事,这一种视角的运用使得故事看起来更加真实可信。目击者的第一人稱见证者视角叙事为证实或证伪事件提供了一个新的角度。这样一来,关于这个问题的纷争慢慢就会平息。专业人士的第三人称限制视角则更加冷静客观,对于这个视角而言,专业人士是对事不对人,他们看到的是自己专业范围内的事情,从第三人称的角度出发给出意见和建议。由于《局面》采用的是和人物面对面交谈的形式,所以人物的限知视角的运用在其中占据了主导地位。
  其次零聚焦全知视角为补充。零聚焦全知视角即上帝视角,在这一视角中“作者既知道所有新闻人物在新闻事件中的行为、想法,又能根据需要直接展示人物的想法、知觉和情感”。《局面》中运用零聚焦全知视角来叙事的是不容易被受众所察觉的整个媒体集合体,即与节目制作相关的工作人员,从全知视角出发叙事更多的是作为补充,完善事情的来龙去脉。具体到每一个采访短视频中,在面对面访谈内容之外的,如黑幕上打出的一段段的字幕、由一张张图片组成的视频等都是采用的零聚焦的全知视角来叙事的。而后是偶尔出现的外聚焦客观视角。外聚焦相比于内聚焦视角而言更加客观冷静,仿佛一台摄像机设置在现场,真实地记录事情发生的经过。虽然《局面》从大体上来说采用的是和人物坐下来面对面交谈的表现形式,但是偶尔也会出现只有摄像机记录正在发生的事件的情形。事件的叙述是在两个新闻人物的一问一答,你来我往之中推进的,摄像机背后的记者及其媒体团队是用一种外聚焦的客观视角将在现场看到的情形不偏不倚地记录下来,当事人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表情如何,有什么样的动作,这些都可以在视频中见到。《局面》中外聚焦客观视角的运用让观众产生一种即时感,仿佛被镜头带到了正在发生的事件的现场,观众要自己去感受和领悟。虽然从这一视角进行叙事在《局面》中出现得比较少,但是却是整个节目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局面》中多个叙事主体现身说法,综合运用不同的视角进行叙事,在叙事过程中一步步加深节目深度,为观众多方面展现事情真相的同时,给观众留下了仔细揣摩事件背后的深意的空间,升华了节目的价值意义。它的出现为新闻类短视频由量到质、从浅入深的转变发展提供了一个可行的范本。
  参考文献:
  [1]何纯.新闻叙事学[M].长沙:岳麓书社,2014.
  [2]曾庆香.新闻叙事学[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5.
  [3]江铭宇.探索互联网时代新型深度报道——以新京报《局面》栏目为例[J].新闻研究导刊.2018(05).
  [4]杨佳昊.“重案组37号”深度报道的叙事特征与策略研究[D].浙江传媒学院,2018.
  [5]李薇.对于深度报道的新闻话语分析[J].群文天地,2012(05).
  [6]陈彦蓉.人物专访节目的叙事元素探析——以柴静主持《看见》为例[J].新闻天地,2013(07).
  [7]来晓菲.访谈类短视频传播策略研究——以《透明人》为例[D].西北大学,2018.
  [8]舒静婷.新媒介技术驱动下新闻叙事的嬗变[D].湘潭大学,2017.
  作者简介:黄娟 湖南长沙人,湘潭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2017级新闻与传播研究生,研究方向:媒介经营管理。
其他文献
天然气作为一种清洁能源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近年来,天然气中小企业如雨后春笋般生产,但如何能够占领市场,吸引并留住人才为企业发展建言献策,正牵动着该类企业领导的心。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的中国教育,以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新兴技术为基础,不仅倡导“以满足学习者个体需要”的“学习者主权”理念,更开始了及时有效推送最适合的教学资源的精准教育探索。学校教育的发展,已不是简单的工具使用问题,而是发展模式问题。如何依托各类智能设备及网络,开展智慧教育创新研究和示范,推动新技术支持下教育的模式变革和生态重构,构建智慧学习支持环境,推进技术开发与实践应用,提高人才培养
西柚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一种水果,营养元素含量非常高,很多人都非常喜欢吃。但高血压、血脂异常患者要注意了,西柚和降压调脂药一起吃,会产生很强的副作用,甚至危及生命安全。  西柚又称葡萄柚,其含有的化学成分包括柚苷、呋喃香豆素类和类黄酮化合物柑桔素,这些成分会抑制人体内的药物代谢酶CYP3A4。临床上50%以上的药物代谢都需要这种酶的参与。CYP3A4受到抑制会导致吃下去的药品在体内停留时间延
“新课标”只提到基本活动经验,却未明确论及“思维活动经验”.理论界对“思维活动经验”的价值与功用在近年来有了进一步认识,但也存在误区.一是将“思维活动经验”和“实践
《拿来主义》的课堂教学,主要讲清什幺是"拿来主义",怎样实行"拿来主义",以及"拿来主义"有什么现实意义;在此过程中,我们也指出《拿来主义》的逻辑错误并进行纠正。在此基础
中国质量万里行促进会公布的2005年全国十大质量投诉热点中,汽车投诉最多,高达3339件,占受理总量的23%。中国消费者协会2005年受理汽车消费者维权投诉高达6698件,与汽车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