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王庙建筑群风景营建过程研究

来源 :美术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anyunf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二王庙是一座祭祀李冰等治水有功之人的庙宇,其建筑群历史悠久。二王庙地理位置特殊,其依托都江堰发展,由最初具备单一的祭祀功能,到与都江堰每年的维修活动产生关联,吸引文人墨客来此游赏。二王庙发展为风景名胜的过程与古人的一些设计思想不无关系。该文探究二王庙建筑群从单一功能建筑演变为风景建筑群的营建过程,以期为现代景观营造提供一些历史经验。
其他文献
不久前,“艺苑星火 百年芳华——中国美术学院党建国美之路展”在浙江展览馆开幕,同时,由中国美术学院组织编写的《国美之路·党建卷》新书正式发布.rn此次展览由中共中国美
期刊
期刊
该文以洛阳市城市雕塑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洛阳市城市雕塑的发展历史与现状,从城市雕塑的地域性、时代性两方面归纳了洛阳市城市雕塑的特点与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洛阳市城市雕塑
拙政园位于苏州城东北齐门和娄门之间,有着五百多年的历史,其间换了三十多位园主人,园林不断得以营建。该文从气候设计的角度分析拙政园的历史演变过程,依据拙政园历代园主人的建园目的、园林空间布局,将拙政园的历史演变过程划分为七个阶段;通过对其历史演变的梳理发现,在园主人不断改建园林的过程中,园内景点不断完善,最终形成既实现气候舒适,又满足赏景、园居需求的园林布局方式。
线条能够表现物体的外在形态,借助线的形态,画家能够表达丰富的内在感受.线条同时也是传统山水画中至关重要的一种绘画语言,线条的变化体现了山水绘画风格的演变.传统的山水
非洲雕刻艺术历史悠久,是非洲艺术的杰出代表。《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美术课程追求人文性。学生在美术学习中学会欣赏和尊重不同时代和文化的美术作品。”[1]为了让学生打破偏见,进一步感受非洲艺术的魅力,苏少版美术教材第九册中安排了以非洲雕刻艺术为主题的学习内容,旨在让学生通过学习,在文化理解的基础之上了解非洲雕刻中最具艺术表现力的部分——非洲面具的艺术特点和表现手法,学会用泥塑的方式表现,以小观大,进一步感受非洲雕刻艺术的魅力,表达自己对非洲原始艺术的理解。
插画艺术作为一种历史悠久的平面视觉语言,被广泛运用于书报、包装、广告等领域,以其特有的强烈视觉效果和信息流为使用者所喜爱。陶瓷作为历经变革的工艺美术门类,具有丰富的表面装饰技法。将日渐成熟的插画艺术引入日用陶瓷装饰,不仅可以丰富陶瓷的装饰领域,而且可以在精神层面上将日用器皿展现的生活化外观与本体相结合。
中国在数千年的发展中留存了众多精美的建筑,建筑装饰在其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瓦当作为“屋檐上的艺术”,既有实用性,又具装饰性。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徽州文化作为其中一部分,影响着徽州地区的建筑装饰风格。该文探讨徽州文化对当地瓦当纹样的影响因素。
东山魁夷是20世纪日本著名画家。东山魁夷的作品具有明显的造型特征与装饰性,其作品多表现宁静的乡村景色。几何图像是其作品中重要的元素之一,作品中反复出现的三角形、梯形、矩形等被高度概括的几何化图形看似随意、简洁,实际包含了画家精心的设计和安排。该文作者通过对东山魁夷绘画作品中出现的几何形体的分析和解读,阐述其在作品中的意义及表达。
我国传统漆器工艺随着历史发展发生了巨大改变,而不变的是其始终如一的艺术价值、美学价值、文化价值以及研究价值。该文介绍传统漆器工艺,分析传统漆器的设计美学,探讨传统漆器在现代家居产品设计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