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柔五境界在健身气功习练中的应用

来源 :健身气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lorygw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健身气功功法特点和动作要领中都讲到了形松意充、松柔舒缓、松静自然。可见,松柔在健身气功习练中的重要性。
  松柔首先是要讲松开,然后是松散(sàn),再往下是松沉、松静(是练功的基本要领也是最根本法则),最后才是松化。这些都是健身气功松柔的不同层次,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松柔体会,不是一步登天,也不是一悟即得,而是一层功夫一层体会的事,要加强基本功的修炼,并在健身气功功法习练中加以应用。
  一、节节松开是基础
  《黄帝内经》中说:“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这段话也可以说是练健身气功松静站立桩功的总体要求,但要能够体悟到并不容易(因为身体没有一定松柔程度,没有一定的内功基础,没有一定的形、神、意、气的真切体悟,松静站立的基本功还是很难掌握的)。从练功的角度看,形不正则气不顺,气不顺则神不宁,神不宁必然影响练功效果。如健身气功·导引养生功十二法调形要求为“形助气意,形宜中正安舒”,要做到中正安舒,首先须从纵向上来解决松开问题。
  松开是松柔五境界的入门处,起步点。练功者应从基本桩功进行修炼,从头顶到脚下,到全身各个关节都要松开。如果关节不松开,是没法做到节节贯穿的。所谓节节贯穿,是要使内劲能够在全身上下所有关节处都运行无碍,没有节节松开,哪能有节节贯穿呢?松开,关键是要解决两个问题,保持两个方向,一个是上面提顶的问题,一个是下面的尾闾下垂、松到脚底涌泉的问题。
  关于两个方向的用意,我们平时练功时很容易出现的错误是,一注意上面的提顶,颈项、头部就僵硬了;一注意松下面,强调尾闾下垂时,上面又丢了,整个儿懈掉了。
  健身气功讲松静站立、周身放松等,都要松而不懈,关键是“凡此皆是意”,即以神气率领。任何外形的姿态都同样要注意“无过不及”,毫无拘滞之力。
  所以,平时要加强健身气功各势基本桩功的修炼。
  二、对拉拔长皆是意
  松开,就是各个关节都松开了,是整体的松,是在心气神意放松的同时全身肌肉放松,从头顶、脊背、肩胸、腰胯、肘腕手、膝踝脚各关节松透,恢复自然,而且始终如一。
  松开,再深一个层次,则有骨头、骨节、筋膜、韧带的放松。不论是什么层次的松开,实际上在任何关节和部位上都有一个对拉拔长的应用。
  悬顶时一方面要头正颈直,头顶百会穴有微微上顶之意,但同时整个身体放松,保持自然下垂状态,要注意悬顶的同时微收下颏,竖项是由第一颈椎的顶劲将颈椎关节竖起来,颈椎关节的小韧带松开,如此悬顶才不会僵滞。
  到肩膀时要注意松肩井穴,到肘部时要注意松曲池穴,到手掌时要注意松劳宫穴。
  肩部是比较难放松的地方,肩关节松不开,其他地方也很难松开。所以有“肩寒全身僵,肩紧全身滞”的说法。肘关节的松开,也有一个对拉拔长,也就是肘往下松坠时,上面也要有上拔之意,感觉两肩有一种内在的松沉劲。腕关节的松法有很多种:如鼓腕、直腕、坐腕等。但真正放松效果好的还是直腕,只是将手掌放平伸直就行了。掌、指松开的体会是“掌宜微伸,手指微曲”。手心空,劳宫穴有含球感,这是稍高层次的体会。
  胸背部的放松讲究“含胸拔背”。含胸拔背实际上是相辅相成的一体两面。含胸动作做得不好,就会影响背部的放松,而脊背部为重要的内劲转换之所在,胸背不能松开,自然会影响“力由脊发”(背部之劲源是全身内劲的集散之处,经两臂的上线或下线通向两手)。健身气功·易筋经“出爪亮翅势”,出掌时身体正直,两掌运用内劲前伸,先轻如推窗,逐渐分指瞪目;继而前推到极点时,则重如排山,力达指端的内劲就是“力由脊发”的应用。
  又如健身气功·八段锦“背后七颠百病消”,提踵拔劲,劲由脊背而发,脊柱节节拉伸,百会虚领,上下绷紧,然后缓缓下放一半,借着放松落踵,全身自然振荡,周身舒畅。
  到腰胯部,通常讲立腰松胯。此时要注意腰的立直与松沉,这也是腰部的对拉之意。胯部的放松也同样很重要,因为胯是腰腿的转关之处,髋关节松不开,腰腿的动作就不能灵活协调。初学者体会胯松的问题,只要上面有提顶之意,下面有尾闾垂直下坠,臀部内收,好像要坐板凳而未坐之时的感觉就可以了。这是典型的站有坐势的体悟。
  健身气功·太极养生杖“轻舟缓行”,用我们的术语来说:“运动在梢,机关在腰”。腰是该势动作转换的枢纽,松胯得法,立圆引杖才能得心应手。
  脚下松,脚趾松开后,脚掌有微微上提之意,最好的感觉就是自然放松,最初还讲平稳均匀分布,涌泉穴有亲吻大地之感,到了一定阶段可以有微微上吸之意,即涌泉穴微微上提,这也就是所谓“脚心空”。
  如健身气功·大舞“飞身势”上步和退步脚心空起、空落得以应用,周身轻灵,尤须贯穿。“拳打千遍,其理自现”。
  节节松开是基础,对拉拔长皆是意。
  三、横向松散需体悟
  松散(sàn)主要讲横向上的放松。前面讲的是松开,主要是纵向上的松,但练健身气功,还要练习横轴的散,即水平面方向松开。为什么肩、腰、胯三个部位难松,是习练者因身体和经验的限制,很多部位散不开,致使肩膀难松开,内气无法从胯部以下散出去。
  健身气功·五禽戏“鸟飞”动作就是习练肩、腰、胯横向松散的最好方法。在熟练掌握了功法动作及五禽戏桩功基础上,进行“鸟飞”动作:两腿微屈,松腰松胯,两掌合于腹前,掌心斜相对,目视前下方。此时抱气状态,首先要注意沉肩,同时要意贯肘尖,肘有下坠之感,这种感觉是由肩、肘部放松带来的;两掌在腹前打开时腰部的松散,是由内气引动两掌成展翅状向上飞举的瞬间,沉肩、松肘、提腕促使两掌如抽丝状、波浪式蠕动,隐约感觉到内劲由腕传导于翅指端形成喇叭口;借助于两臂下落,打开肩关节的同时,肩胛骨就势横向松开,以使两肩微含,两肘微敛,胸廓略向内含,肩背部便有轻微的左右拉伸感,并顺势松肩、沉肘、按掌,两掌缓缓内合于腹前如挤压气球。而胯部的松散也是由肩部松散顺势而下中产生,内气行于脚下接地气。两掌反复拉开合拢,体会内在“拉气”感觉。   有了以上松散不同层次的体悟,在健身气功功法习练中都能得心应手的应用。
  四、松沉本是一回事
  松沉是另外一种松柔的境界,你有提顶之意,知道尾闾中正,那么你的脊柱关节松开了,内气就能下沉了。所以说,松沉实际上就进入了练内气的阶段。“能松透,即是沉”“沉与松,原是一回事”的体会,可谓道尽松沉二字的真谛(当代太极拳名家郑曼青)。
  前面的松开、松散主要讲的是关节,形体的部分,但是松沉的沉,是指在关节松开的基础上,内气自然而然往下走,但又不是重力压在下肢上,小腹也必须始终松软,而不能紧张的绷挺,也就是古典拳论所说的“腹内松净气腾然”。松沉能找得好,步伐的轻灵虚妙,沉稳厚重都有了。
  健身气功·太极养生杖“轻舟缓行”的步伐,脚下的轻灵虚妙神似水上漂行(如站在漂在水上的木板上,多用一点力,它就掉下去,不用意又会沉下去,所以我们要把它提起来)。很多人一讲沉,就会拙力往下,变成降低重心,这就错了。松沉不是外形能看见的劲力往下走,而是以意导气,以气运身,气血全身周流顺畅,达到安舒之感。
  松沉应用时候要注意,还有一个内劲贯达四梢的问题。内劲往下是松沉,往上就要有提升之意。又是一个纵向的问题,也就是悬顶之意的应用。
  健身气功·易筋经“韦驮献杵第三势”,两掌上托时,前脚掌(外侧)支撑,力达四肢,下沉上托,脊柱竖直,重心稍前移(意想通过“天门”观注两掌)。此时通过下沉上托的动作导引,上肢、下肢、脊柱、头顶要有上下抻拉之感,这种抻拉是内劲作用下的效应,在运用内劲时要从松缓状态中渐渐加力,使肌肉的锻炼从浅肌层深入至深肌层,进而影响筋、骨、髓、脉、脏、腑、气、血。可调理三焦之气,并将三焦及手三阴及五脏之气全部发动。
  健身气功·马王堆导引术中“龙登”,两掌以手腕为轴压掌撑展,同时提踵,这也是下沉上托,内劲贯达四肢的应用。
  健身气功·五禽戏的“虎举”、八段锦的“两手托天理三焦”及“调理脾胃须单举”等定势中,有人忽略尾闾内收,外现撅臀,这是松沉不得法,尾闾不中正的表现,要加以纠正。
  五、松静层次看功夫
  松静,是习练健身气功的另一个关键,是健身气功松柔高层次的境界。“松”是指“身”而言;“静”是指“心”而言,是无形的。静在健身气功习练中的应用也是一层功夫一层体悟。
  静,首先是心的问题,一般人心静不下来,前面讲的松主要是外形方面的松,也是为了帮助内心的静。你身体放松了,就容易产生精神上的放松,二者相辅相成。精神上的放松可以促进肢体上的放松,肢体上的放松可以促进心理上的平静。
  在形体运动的过程中,怎样才能求得静的不同境界呢?首先,要打好基础,从安静、平静、宁静入手修炼,慢慢体会周身放松才能达到的真静。
  一般来说,入静在练功者的功法掌握,练功质量都比较好的情况下才能出现。因此,入静是通过练功实践得来的,通过功夫积累得来的,是在有意识的锻炼中,无意识的情况下形成出现的。随着练功的深入,便逐渐过渡到对外界的声音干扰,闻如不闻,身体轻松,呼吸绵绵,意念归一的状态。这样就可以使练功者精神内守于自身而不外越,慢慢地静到不用想动作而举手投足都合度的状态。此时练功者已达到形神合一的状态,即进入内家拳经中所说:“拳无拳,意无意,无意之中是真意”的境地了。
  健身气功·易筋经“韦驮献杵第一势”,要求两掌合于胸前,心神内收、内敛、内视,应稍停片刻,以达到气定神敛之功效。欲易筋者,必先易气,欲易气者,必先易心。当练功者真正达到意识专一而不杂时,形体姿态自然而然就会变得端正而放松。古人所说:“抱神以静,形将自正”。这是三调合一在该势中的应用。
  健身气功·十二段锦中的“温煦脐轮”一式,两眼垂帘,身体中正安舒,掌心对准肚脐处,意想脐轮有温热感,用意要轻,固本培元,安心静养。该式可延长时间,作为入静筑基加以习练,这样才能慢慢地体悟到真静。
  此时你松得越好,感觉到身体越来越柔软,才能开始体会到你的不动,但身体里面有气血流动,内劲因静而得以和顺产生,开始生机勃勃,健身养生的状态也就开始作用了。
  六、虚灵不昧见松化
  松静的静字如能习练到真静的境界,这个松静就是松空,跟空的境界是一致的。
  真静了,这就是《黄帝内经》中讲的“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松化,讲的是大而化之。“大而化之谓之圣,圣而不可知之谓之神”(亚圣孟子在《尽心章》所说)。松化的阶段体现在健身气功中是既虚又灵,用的时候随时产生,但又不需要动脑子、费心机,不用就是空空荡荡,干干净净。
  关于这样的境界,古典拳论中有相当精辟的论述:“全身松开,方能沉着,因是不致分毫拙力留滞以自束缚,自能轻灵变化,圆转自如。”
  健身气功·马王堆导引术“鹤舞”中的摆臂,已不再是初级的松散应用,在意识中即头脑中已不再有形体的感觉,只有气息鼓荡全身,神似仙鹤在轻盈的飞翔。
  又如健身气功·大舞“抻腰势”,前抻时手臂、躯干、后腿成直线。以腰为中心点,通过手、脚两头缓慢持续抻拉,节节引开,抻筋拔骨,打开督脉,调理三焦。气脉通畅之时,就能真正的体悟到腰部的松空与松化。
  再如健身气功·导引养生功十二法“预备式”练功口诀:夜阑人静万虑抛,意守丹田封七窍;呼吸徐缓搭鹊桥,身轻如燕飘云霄。这是健身气功习练中恬淡虚无真气随的境界。
  松开、松散、松沉、松静、松化,这些都是松柔的不同层次在健身气功功法习练中的应用,因人而异,即便是同一人练功时入静状态不同,感悟也会有所不同。不要刻意追求,一切顺应自然。
  总之,松柔五境界在健身气功功法习练中的应用有太多的相像之处,一通则百通。
  “健身气功周”为中欧建交40周年献礼
  7月16日,来自比利时、法国、英国、德国、瑞士、意大利、中国等7个国家的80多名健身气功骨干教练员、专家齐聚布鲁塞尔皇家歌剧广场,在布鲁塞尔呈现了一场精彩的健身气功展演,也为中欧建交40周年献上了一份礼物。


  80多名欧洲健身气功教练员伴随着悠扬的中国传统音乐,开始了健身气功·八段锦的集体表演。之后,大家快速组合成6个小组,分别演练八段锦、五禽戏、大舞、太极养生杖、导引养生功十二法、马王堆导引术等不同功法。最后,中国健身气功协会代表团专家也加入到习练者的队伍中,并热情邀请围观者参与其中。习练队伍中有三五岁的孩童,有刚刚购物归来的年轻人,有古稀之年的老人,还有出国多年的华人。
  这次展演活动是庆祝中欧建交40周年系列活动之一。7月14日至7月19日,中国驻欧盟使团、国家体育总局健身气功管理中心和比利时健身气功联合会共同举办“健身气功周”活动,活动包括了大型展演、第三届健身气功欧洲骨干教练员培训班、与中国驻欧盟使团交流活动等。这次“健身气功周”活动水平高、规模大,对健身气功在海外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晁胜杰)
其他文献
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区是全市最小的一个区,面积只有263平方公里,人口29万,却建有95个健身气功活动站,全区有2.8万人习练健身气功。自2007年至2014年连续8年举办百城千村健身气功大型展示活动,其中有6次是全国、全省、全市在周村举办的。国家体育总局领导5次来周村指导健身气功工作,省、市领导8次来周村参加大型健身气功展示活动。周村区2008年被国家体育总局评为群众体育工作先进集体;2011年、2
期刊
我从2006年开始习练健身气功。几年来,通过参加省、市以及全国举办的各种健身气功学习班的培训、进修学习,很快掌握了四套气功功法,从不懂到懂到运用娴熟。几年来的实践,使我更懂得健身气功功法的真正涵义,如易筋经中“伸筋拔骨”“旋转屈伸”的运动;五禽戏中的五种动物的模仿,“舒展肢体”“活络筋骨”;六字诀中吐气发声方法调理脏腑气机平衡;以及八段锦的练中有养,养中有练的功法等等,都是在松静自然、形神合一中完
期刊
在众多练功场所,人们都观察到一个共同的现象,那就是在练功的人群中,女士多、男士少。一些专家对此做过研究,有些学者对此进行了分析,大家都希望有更多的男士投入到练功场上来。  其实,男士们并不是不想练功,只是由于心理和社会的因素,在男士们的面前横起了几道坎,许多人迈不过这几道坎,只好对练功场望而却步。  那么,在男士们的面前,主要有些什么坎呢?  第一是架子  中国曾长期处于封建社会,在不少人们的思想
期刊
2015年5月23日晨,中国健身气功协会代表团踏上了赴香港宣传推广健身气功的旅程。  本次赴香港宣传推广健身气功是受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发展局与建造业议会的邀请,参加他们举办的“建造业安全周2015”(以下称“安全周”)活动,此行亦得到了中国驻香港联络办的批准。本次赴港主要有三大内容:为“安全周”开幕式健身气功·八段锦比赛做评判;培训提高八段锦功法;拍摄健身气功·八段锦教学示范片,用于指导建造业工人
期刊
什么叫“五劳七伤”?“五劳七伤往后瞧”中为什么要强调往后瞧?《灵枢·终始》说:“病在上者下取之,病在下者高取之;病在头者取之足,病在腰者取之。”为什么上病可以下取,下病可以上取,头病可以取足,腰病可以取?认识、了解这些问题对学好健身气功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此,本文拟从中医学角度对经络知识和“五劳七伤往后瞧”的功法动作进行深入研究,阐述其作用原理和功法要领,为健身气功的学习和教学提供理论依据。  一、
期刊
《诸病源候论·腰痛候》养生方导引法记载::“两手抱[一]两乳[二],急努[三],前后[四]振摇[五],极势[六],二七[七]。手不动摇[八],两肘头[九]上下[十]来去[十一],三七[十二]。去[十三]两肘内劳损[十四],散[十五]心[十六]向下。众[十七]血脉[十八]遍身流布[十九],无有壅滞[二十]。”  校注:  [一]抱:动词,用两手抱住,抱紧。  [二]两乳:指两乳房,人体器官之一,位于
期刊
宗治夫人和友人多次通话,约我去家里喝茶。因近日琐事甚多,一直没能赴约,心中很是愧疚。  秋深露重了,香山红叶被风卷落时,才得暇到恩馀堂来。  一见面,彭先生就说,一直打电话约你,是想请你来看红枫,可惜现在都落完了。余听此言,看已经落完叶仅留枯枝的枫桩,甚感遗憾,只能对主人表示最真挚的谢意和抱歉。  今年北京出奇的冷。我本是不怕冷的,但是北京的寒风吹得我总感觉彻骨的寒。反倒是那些在寒风中正待聚蕾含苞
期刊
享受孤独  孤独是人生的难题,寂寞是人生的常客。人之所以会寂寞,会孤独,是因为过分专注自己,心灵与外界隔绝,渐渐脱离了团体,脱离了他人,才使自己陷入孤独的境地。只要我们关心别人,关心身边的一切,经常抬头看看蓝天和阳光,就会拥有一份广阔的胸怀,保持一种平和的心态。  其实,孤独正是很多高人隐士所追求的,当功成名就或天下太平时,这时他把孤独作为一种享受,因为这时才能找到已经隐形多年的自我。孤独的最高境
期刊
公元2005年10月22日,农历乙酉年九月二十,星期六。  我今天醒的很早,五点多时就睡不踏实了,数日前小手术,击碎结石的部位还在隐隐的痛。索性起身,拿了床侧的书斜靠着翻看。几本书翻过,时间接近八点。起身喝下一大杯水后,洗漱出门,晨风拂面,甚是清冷,几十分钟的车程,到了书肆。有阳光的地方暖洋洋的,没有阳光的地方多了丝丝寒意。售书的小贩也离开墙跟,站到太阳地里,边晒暖,边吆喝生意。腰腹痛,人就缩,所
期刊
2003年“非典”期间,筹划多年的《何涵宇花鸟画精品集》终于由人民美术出版社开始实施出版。到6月底,一切案头工作基本完成,只缺一篇序文。经认真考虑拟请资深美评家刘龙庭先生写篇评论小文代序。至于书名也不准备麻烦哪位名家锦上添花,排个黑体字即可。后来责编看到1998年出版的《何涵宇画集》是启功先生题写的,就提议采用启先生的题签更好。我说那是为那本书题的字,如果想用启先生的题字,不妨求启先生为此书再题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