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物理课堂的小组讨论

来源 :中学物理·初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一种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增进师生相互了解的教学模式,在大力提倡“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的今天,初中物理教师应用“课堂讨论”的频率越来越高.但是,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课堂讨论”中也暴露出诸如讨论小组的组成成员搭配不合理、讨论的内容和时机比较随意、课堂讨论追求形式而不重实效等问题.那么,如何才能让课堂讨论发挥应有的作用呢?本人结合初中物理课程的特点,谈几点体会.
  1 恰当选择讨论的时机
  《论语》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句话告诉我们只有在恰当的时机选择合适的内容加以讨论,才能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习惯和能力.课堂讨论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激发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兴趣和热情,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一种教学方式.讨论的时机是否恰当,对讨论的作用和效果有着重大的影响.讨论必须根据教学的需要,讨论是为教学服务的,不能用讨论替代独立思考,不能把所有的问题都拿来讨论.课堂讨论不能够只注重讨论的结果,而应该培养学生讨论的习惯,使学生逐渐学会讨论的方法,适应讨论的模式,在讨论中提高能力、增长知识.时机是时间性的机会,随着课堂教学活动的展开,常会出现许多适宜进行讨论的时机,教师必须保持高度的敏感性,及时抓住机遇,开展讨论活动.
  1.1 学习重点和难点知识时开展讨论
  课堂教学活动中,每个教师都愿望“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课堂讨论应该是实现这一愿望的有效手段.如初三物理“探究电流和电压、电阻关系”时,就如何设计实验电路、如何在探究中体现控制变量的意识、滑动变阻器在实验中的作用、如何分析实验数据得出探究结果等问题展开讨论,不但加深了学生前后知识的联系,牢固掌握了所学知识,还使学生增强了对物理方法的认识,促进了物理思维的发展.
  1.2 在学生产生疑问时开展讨论
  课堂上,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疑问的原因,很可能是学生求知欲强烈的一种表现.这个时候开展课堂讨论,让学生在讨论中解决问题,对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如学习浮力的概念时,有的学生就会提出浸在水中的物体会为什么受到浮力的作用,虽然现行苏科版教材上没有安排浮力产生原因的内容,但仍然可以组织学生讨论,制订方案并进行实验,这样既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又丰富了学生的知识,还为学生学好“浮力”这一知识难点增加了一个砝码,何乐而不为呢?
  1.3 对物理实验开展讨论
  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物理规律大多直接来源于实验,现行教材和中考对实验的要求越来越高.每一个物理实验都有它自身的特点,对实验的目的、原理、器材、步骤、记录等进行讨论,可以让学生对知识的发展过程作一个全面的认识,从而更好的掌握与应用物理方法和规律.如探究“动能跟物体的质量和运动速度关系”的实验中,通过对“用什么方法可以比较动能的大小、钢球和乒乓球哪个更适宜作为研究对象、放在水平面上物体的质量跟水平面的粗糙程度是否应该有一定的关系、在改变速度和质量时要分别注意什么”等问题的讨论,使学生真正体会到探究过程的严密性与复杂性,为学生灵活运用这一知识埋下伏笔.
  2 准确定位教师的角色
  在课堂讨论中,教师角色定位的准确与否是讨论活动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教师既不能游离于讨论活动之外,又必须准确把握参与讨论活动的度;既不能让学生的讨论自生自灭,又要注意参加学生活动的方式和方法.必须全方位关注学生的活动情况,充分发挥教师作用,使讨论活动取得理想的效果.首先,教师是讨论活动的组织者.讨论小组的设置是教师的第一项任务,教师必须关注不同学生的性格特点、学习的能力水平和知识基础、语言表达能力和家庭背景等信息,按照一定的性别比例组建讨论小组,使得每一个小组成员在讨论时都能发挥自己的作用,都留下自己在讨论中的痕迹并取得收获.讨论规则的制订是教师的第二项任务,不同的讨论内容应该有不同的讨论方法.比如设计实验方案时可以小组成员同时发表意见,再总结出完整合理的方案;讨论电学实验的电路图时可以先让某个小组成员画出图来,大家再指出其不足之处加以改进.讨论结果的公布是教师的第三项任务,各个小组对同一问题的讨论结果可能是不同的,也可能是大致相同或完全相同的,但初中学生对讨论结果的正确性还缺乏足够的自信,这时教师就必须明确地给出正确的结果,或者直接来源于学生的结果,或者对学生的结果进行一定的修正和完善. 其次,教师是讨论活动的参与者.当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时,教师不能充当讨论的旁观者,而应该热情的参加学生的讨论.面对讨论比较热烈的小组,教师可以作为小组中的普通一员,发表自己的看法;面对讨论时有一定困难的小组,教师可以进行适当的点拨,使他们的讨论得以顺利进行.再次,教师是讨论活动的调控者.调控的内容包括课堂纪律和讨论主题两个方面.多数学生对课堂讨论很有热情,积极主动参加课堂讨论,讨论时非常兴奋,兴致极高,发表见解时思路开阔,滔滔不绝.随着讨论的深入,讨论的主题常常发生偏离,从课内偏到课外、从本学科偏到其他学科;讨论的范围也会从组内扩展到组际,从相邻的组扩展到相距较远的组.当教师在巡视中发现这些问题时,必须及时加以调控,使讨论活动得以在正确的道路和方向上高效开展,避免无效讨论的发生和课堂纪律的失控.最后,教师是讨论活动的推动者.有的小组在讨论的问题较难时,敢于发言的学生相对较少,这会让场面沉闷,对学生的心理产生负面影响,不利于活动的顺利开展,甚至传染给其他小组,严重的会造成讨论的中断.这时教师必须给学生一些提示和鼓励,使学生找到自信,让讨论得以继续.比如在讨论“跟一个定值电阻串联的滑动变阻器消耗电功率何时最大”这一问题时,教师就可以在如何选择公式、如何进行配方及如何进行计算式的变换等方面点拨学生,使讨论可以圆满完成.在讨论某个问题时,有的小组人人都对这个问题有较深的理解,个个都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这时教师应该向他们提出更深层次的问题,提升学生兴趣,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帮助学生提高能力、拓展思路.比如在“研究电流跟电阻的关系”实验中,可以让学生对滑动变阻器的作用开展讨论,在学生知道答案后可以再讨论“定值电阻的阻值变大后变阻器滑片向什么方向移动、为什么向这个方向移动” 等问题.
  3 认清课堂讨论的价值和意义
  传统的教学活动的特征是教师处于主体地位,表现形式是教师把课堂当成自我表演的舞台,结果是学生成为教师灌输知识的对象和被动的接受者,负作用是学生不可能对教学活动产生多大的兴趣.新课程实施的核心是让学生参与,要求在教学活动中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课堂讨论”就是可以贯彻这一理念的教学方法.开展课堂讨论,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一可以满足青少年学生活泼好动、对未知世界充满好奇并且乐于交往的心理需求,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如对“电灯亮度与实际功率关系”的讨论就很好的发挥了这一作用.二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使得社会教育的状况不断发生变化,“独生子女”迫使家庭教育的方式发生改变,现在相当一部分初中学生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方式,他们的内心深处不存在或很少有合作解决问题、实现共同进步的意识,他们不懂得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集体的力量是巨大的.开展课堂讨论,集体解决问题有助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三可以提升学生的道德水准.课堂讨论中学生发表自我见解的同时,必须做到聆听别人意见,尊重别人观点,有时还要接受别人批评,学会谦虚、大度和宽容,不断提高自身的集体意识和团队精神,增强集体责任感 .四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课堂讨论的过程中,學生的求知欲强,思维活跃程度大,参与教学活动的热情高,想象力丰富,信息来源广,不同的观点在讨论中相互撞击,课堂效率自然得到提高.五可以使学生养成严谨的学习态度.当今大多初中学生具有“轻浮有余,沉稳不足”的性格特征.学生在课堂讨论中接受别人意见的同时能够意识到自己思考问题的不全面,发现思维习惯上存在的不足,积极、主动、及时地改正自己缺点,养成严密的思维习惯和严谨的学习态度.教育家赞可夫说:“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求,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课堂讨论真正体现了教育家的这一理念.
  课堂讨论,这种符合新课程理念的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真正使学生成为了课堂的主人,最大限度的发挥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作用,满足了学生自我表现的欲望.通过学生间的互相合作,弥补了课堂上教师教学手段单一、学生知识来源途径不宽的不足,促进了学生各方面的主动发展.
其他文献
一是创新策略。日本卡西欧公司提出:开发就是经营,就是强调通过不断开发新产品赢得市场。创新的形式有:①产品创新,包括开发新产品和对原产品进行改进;②技术创新,就是运用
本文调查197例特发性外周性面神经麻痹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和电生理学检查,以研究其与预后的关系。本组病例46%为女性,平均年龄45±19岁,42%为右侧麻痹。病史调查包括有无
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宣告成立。10月19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三次会议通过,任命朱学范为邮电部部长,王诤为副部长。10月29日邮电部举行首次扩大部务会议。
1958年1月1日经国务院批准,统一和调整邮电资费,大幅度地降低了电报资费。2月3日至10日邮电部召开邮电中等专业学校教育工作会议,提出了“二五”期间中等专业教育工作纲要。
面对世界新技术革命来临的新形势,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信息、能源和材料是现代科学技术的三大支柱。国际上对信息理论和信息处理技术的研究日益重视,进展日新月异。近十几年
一八八三年三月,清政府“中国电报总局”被迫承认既成事实与“大东公司”签订“上海至香港电报办法合同”十六条,其主要内容为:中国方面正式允许“大东公司”水线在羊子角登
因式分解是中考的热点.近年来出现了与因式分解相关的创新题.我们除了要掌握因式分解的基础知识外,还要注意与因式分解有关的新题型.请看下面的例子. Factorization is the
周期性动眼神经麻痹是罕见的眼球运动障碍,它是第三颅神经交替出现痉挛及麻痹期。当麻痹期时眼睑下垂,瞳孔扩大,对光反应消失,及眼球向下外。以后眼睑出现抽搐动作是痉挛期
急性小脑性共济失调是众所周知的一种良性综合征。其特征是急性发作性躯干共济失调,肌张力减退,眼球震颤,企动性震颤,易激动及呕吐等。患儿(一般在5岁以下)通常有前躯病毒感
与我国不断强化对知识产权保护的趋势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我国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普遍缺乏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一般没有专门负责处理知识产权事务的部门和人员,更谈不上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