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kdjzz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长久的历史中包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能够将传统文化教育充分地渗透及融入其中,使学生感受到传统文化的内涵及博大精深,从而使学生对语文阅读产生学习兴趣及积极性,从而实现传承及弘扬传统文化。

一、明确教学目标,开展层次化教学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应了解文化的多元化,认识到语文教学的重要性,要明确语文阅读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的目标,培养徐野生的文化素养,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人格品质。教师应根据时代发展脚步,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从开放的角度,全面设计传统文化的教育策略,从而实现传统文化教育的目标。同时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发展特点,制定相应的阅读要求,根据学生的不同阶段应用传统文化教育形式也不同,开展层次化教学,能够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更好地渗透传统文化教育。具体而言,学生在不断成长,对知识的需求也就有所不同,低年级学生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为学生之后的学习奠定语言基础。从语言方面而言,可以通过字谜等方式呈现出汉字文化,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及了解汉字,感受到学习汉字的趣味性,从而理解传统语言文化的内涵及奥妙。此外还可以在教学中应用传统书法等文化,加强学生学习汉字文化的能力,还可以通过词串的方式对传统艺术及文化加强掌握程度,在潜移默化中实现传统文化教育的渗透。对于高阶段的学生,在阅读教学中可以要求学生分析传统文化教育中蕴含的情感,并深入讨论包含传统文化的内容,从而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及素养得到有效提升。如传统文化中的“对联”,可以要求高阶段的学生掌握各种对联,加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及感悟,丰富阅读知识。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组织语文阅读活动


  学生是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主体,想要在阅读教学中提升传统文化教育效果,教师就应充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感受到自主阅读的乐趣,学生通过自主阅读资料,搜索作者的创作背景及处境,了解阅读文章中的情感及思想,从而使学生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及影响。如在学习《石灰吟》等传统古诗词时,使学生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意境及内涵,领略传统文化的精妙,从而使学生对阅读产生兴趣,传承及发扬传统文化。此外因为课堂教学时间有限,为了使传统文化得到更好的教育及传承,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加语文品鉴活动,使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去欣赏优秀的语文作品,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借助网络等资源去了解文章中表达的情感。教师还可以开展演讲比赛等,通过活动使学生对传统文化加深理解,并形成一定的感悟。如阅读有关中国茶的文章时,教师可以组织关于“中国茶”的活动,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了解一种茶叶的产地及相关故事等,还可以让学生冲泡一种茶叶进行品尝。让学生在活动中以小组的形式展示泡茶工艺,互相品茶,体会茶文化,还可以让学生搜集与茶文化相关的古诗词等,在课堂教学中师生一起赏析,对茶文化加深理解。

三、创新教学模式,深入渗透传统文化


  新课程改革中要求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即相较于传统的教学,教师不再是课堂教学中的唯一主体,而是成为引导者;学生不再是课堂教学中的从属者,而是积极地参与到阅读教学中,成为教学中的主体。基于这种情况,教师应引导学生在阅读教学中对传统文化内容加强思考及探究。如在学习《丘阳楼记》这一课程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课前对课文进行阅读及翻译,还可以让学生搜集关于岳阳楼的相关资料,并通过多媒体设备将资料呈现在课堂教学中,结合课文中所描写的岳阳楼,感受其中精美的语言及自然景觀的壮阔、为了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让其以小组的形式讨论《岳阳楼记》中的内容,如选择出文章中自己认为最优美的语句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能使学生的语言表达及思考能力得到一定的锻炼,还能使学生对传统文化产生认同感及自豪感,从而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有效渗透传统文化教育。
  目前,在阅读教学中,学生对传统文化缺乏兴趣,难以与教师之间产生互动。因此教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应对教学模式进行创新,在教学中实现传统文化教育的渗透,吸引学生灌注,并积极参与到教学中,对传统文化产生学习兴趣。文化体验作为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一种活动,学生通过文化体验活动,加强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及学习兴趣。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角色表演,这样有利于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互动。如在学习《智取生辰纲》这一课程时,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话剧表演呈现出其中的内容,为学生分配杨志、晁盖、刘唐、三阮等角色,而学生想要更好地呈现出这些角色,就需要仔细分析人物形象及性格等。这样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课文知识,掌握课文内容。而这些角色中人物的衣着及礼仪等均包含着传统文化,学生在扮演角色中也可以感受到传统文化的内涵。

四、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开展民俗文化活动


  为了提升语文阅读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的效果,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生活创建传统文化的教育情境,通过真实的环境及氛围,使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内涵有更深入的理解,感悟传统文艺的精髓。如在引导感受阅读中传统文化内容过程中,可以结合牛郎织女的故事,使学生感受到古代美好的情感,教师可以将现实生活中的“乞巧节”与阅读内容相结合,使学生激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此外教师在阅读教学中,也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民俗文化活动,使学生感受传统文化内容。如将脸谱文化渗入到语文阅读教学中,通过鲜明的民俗文化活动,加深学生对脸谱文化的了解及认识,从而更好地传承及发扬传统文化。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播放《说唱脸谱》等关于脸谱文化的歌曲,呈现出多样的脸谱,使学生感受民俗文化的美感。还可以将传统节日引入到阅读教学中,使学生了解中国传统节日背后的故事,从而使学生对传统文化加深理解。
  综上所述,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传统文化教育内容,并有效地渗透到语文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认真感受和领悟传统文化中的情感及内涵,不断创新教学内容,将语文阅读教学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从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丰富文化底蕴,更好地传承及弘扬传统文化。
其他文献
目的比较丙泊酚,丙泊酚复合芬太尼,瑞芬太尼在阴道B超下无痛人流中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90例ASAⅠ~Ⅱ级拟行阴道B超下无痛人流的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每组30例,观察人流术中四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技术逐渐走入了我们的生活与学习中,因此中学语文教师应积极利用这些优势与语文教学相结合,以网络为平台开展语文学习,可以围绕特定的网络学习目
【摘要】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疗效。方法 将54例支气管哮喘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  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抗生素、氨茶碱及肾上腺皮质激素等综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结果 治疗组外周血EOS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咳嗽、痰鸣、憋喘、哮鸣音的消失时间以及痊愈时间方面明显短于对照组,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目的:探讨小儿腹泻的护理要点。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2010年5月1日-2010年9月1日在我院儿科住院治疗的100例小儿腹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结果:我院儿科住院治疗
作为"改革先锋",路遥以其作品《平凡的世界》鼓舞了亿万农村青年投身改革开放。作为省部级高官的女儿,田晓霞善良、大方、热情、敬业。煤炭工人孙少平以自己的热爱劳动、执着
【摘要】目的:妇女儿童健康事业发展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是衡量社会进步程度的尺度,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环节。通过实现妇女儿童发展规划目标,逐步解决妇女儿童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重点难点问题,改善妇女儿童的健康水平,有效降低妇女儿童的死亡率。  【关键词】妇女;儿童;健康    妇女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儿童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与希望,妇女儿童健康事关家庭幸福、社会和谐和民族素质,是重大的民
目的:探讨克氏针三皮质内固定治疗儿童肘内翻畸形手术疗效。方法:采用肱骨髁上楔形截骨加克氏针三皮质内固定方法治疗16例儿童肘内翻畸形。结果:所有肘内翻畸形患儿均获纠正,效果
故障现象:一辆2012年产沃尔沃S40轿车,行驶里程8万km。用户反映该车无法起动。检查分析:维修人员试车,发现起动机无任何反应,且仪表板中显示多条信息,包括“防盗系统起动”、“制动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常见于创伤或骨折手术后,是血液在深静脉内不正常地凝集而导致血管阻塞,从而出现患肢肿胀、疼痛等一系列症状和体征。是骨科常见并发症之一,多发生于下肢,轻者可导致伤残,严重者可引起肺栓塞而危及生命。本文对159例下肢骨折患者的护理进行总结,提出预防措施和对策。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159例,其中男113例,女46例,年龄43~91岁,平均65岁。全髋关节置
目的:探讨X线特征分析对新生儿肺炎的临床诊断意义。方法:收集我院2006年6月至2008年6月206例新生儿肺炎的X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6例新生儿肺炎的X线中,吸人性肺炎89例,